有滷友經常問:100斤滷水鹽和味精添加多少好?其實我認為這樣的問題根本沒有最佳答案。滷水中添加多少鹽、味精為好和自己所在地區的口味、滷水食材的大小、質地、滷製時間、燜制時間、火力大小以及是否進行了提前醃製都有很大關係。下面分享一下我的調味經驗。
我的調味經驗是依據參考範圍+口嘗來確定
一.參考範圍
鹽的添加量我一般按照鹽佔滷水總量的1.6%-2%計算,也就說100斤滷水需要添加鹽1.6斤-2斤,很多種小夥伴質疑這樣的添加量會沒有底味,其實這恰恰是我分享的一個最低範圍,可以說在這個範圍內大家可以放心添加。
味精就是為了提鮮味,它的用量可以根據食材自身的鮮度酌情調整,比如雞肉類鮮味比較足,味精就不需要太多,而豬肉類沒那麼足的鮮味,比例就可以多一些。一般我的味精使用量佔滷水總量的0.8%,大約是鹽的一半,100斤滷水需要添加味精8兩左右。
二.口嘗經驗
在上述範圍內再結合自己的口嘗,就是滷水最終的調味標準。也許有小夥伴說我是新手沒有經驗,其實在新起滷水時,即使老司機也不會一次性就將滷水的味道調好,多實驗口嘗,多總結,總會找到自己的口味標準。也有小夥伴推薦使用鹽度計,鹽度計雖然我沒使用過,但是我也不排斥,但是大家要明白的是,鹽度計也是儀器,是儀器就有出問題的時候,所以鹽度計只作為輔助工具,最終還要靠自己的口嘗經驗。
擴展:鹽、味精調味時的小技巧
1.以上只為新起滷水時的添加標準,正常滷貨或者N次以後,就要開始計算食材的重量,至於滷水這一塊如何添加,還要根據滷水的填補量酌情調整。
2.新起滷水時鹽可以直接放在滷水中,而正常滷貨時,要在滷水燒開後,撒在滷水沸騰處,以便於鹽分更加均勻。
3.味精要和鹽一起加入,看到這裡肯定也小夥伴質疑味精加的太早,味精高溫有毒論,不如最後關火燜制時加入等等。其實我們要的是食材的鮮度,而最後加味精,只是滷水有了鮮度,食材裡面是進不去的,況且不是所有滷菜都需要燜制,那麼味精只要早加,滷水不是油炸,溫度沒油炸溫度高。
4.關於糖的添加:鹽是百味之首,在滷菜調味品中大家公認鹽排第一,那麼我認為排第二的就是糖,糖比味精的作用要多得多,很多人都知道糖的調色、提鮮、去腥、解膩功能,其實糖還有互補調味功能,糖既能和鹽互補,中和鹽多帶來的鹹、苦味,還可以中和香料的苦味和草藥味,甚至還可以中和酸味等等。
糖可以直接加入滷水內,還可以用作糖色。滷水中的糖色顏色都比較淡,所以略帶甜味,那麼滷水中糖的具體用量就要結合滷菜最終需要的味道酌情添加。一般糖的用量佔食材總量的0.6%左右,100斤滷水需要糖300克。
想要做好滷水就要去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小夥伴們有參考作用,因水平有限不足之處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指正。
喜歡作品記得點個讚,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並順便關注一下木子小廚,小廚會繼續為您分享烹調中的經驗和技術乾貨,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