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 研究院健康城市研究中心課題組發表《中國地區Himawari-8/AHI與MODIS 氣溶膠光學厚度產品驗證及比較》

2021-03-01 清華新型城鎮化研究院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健康城市研究中心環境變化與人類健康課題組在《Remote Sensing》期刊發表題為《中國地區Himawari-8/AHI與MODIS 氣溶膠光學厚度產品驗證及比較》的論文,研究結果表明AHI AOD 產品質量較優,總體稍遜於MODIS AOD,但可藉助輔助信息搭建隨機森林模型改善準確性,其結果有望應用於PM2.5遙感監測。

Himawari-8是日本氣象廳發射的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可實現每10分鐘在亞太地區進行一次觀測,其搭載的先進成像儀AHI波段設置可反演氣溶膠光學厚度。基於中國地區AERONET太陽光度計數據,系統驗證了Himawari-8/AHI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氣溶膠光學厚度(AOD)反演精度,並與中分辨成像光譜儀(MODIS)氣溶膠光學厚度產品進行比較。從時間、空間角度分析AHI AOD準確性變化,並進一步探討AHI AOD準確性變化影響因素,並提出改進準確性的方法。

AHI與MODIS數據集信息如表 1。本研究選取AHI Level 3每小時級別的AOD產品、MODIS Terra/Aqua DB AOD產品以及地基AERONET AOD產品(站點分布見圖 1)。

結果表明,AHI AOD與AERONET AOD整體結果較一致,相關係數達0..75,RMSE為0.26,但結果稍弱於MODIS AOD的準確性(圖 2)。

圖 2 AHI, MODIS AOD 與AERONET AOD驗證結果及AHI-MODIS AOD比較結果

空間上,受Himawari-8監測範圍限制,Himawari-8無法監測我國西北部,相應地缺失西北地區的AHI AOD數據。從圖 3可以發現,AHI AOD與MODIS AOD基本保持一致的空間格局,AOD高值區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渝貴川、珠三角地區。經與AERONET站點逐個站點驗證發現(圖 4),AHI AOD在香河和鹿林站點表現較優。

在季節尺度上(圖 5),AHI AOD夏季準確性最高,R=0.84,冬季準確性最低,R=0.50,低估現象嚴重。日尺度上(表 2),AHI AOD 上午的準確性優於其他時段。

AOD反演準確性影響因素分析結果(圖 6)表明,相較於MODIS,AHI AOD反演準確性的穩定性有待提升。當AERONET AOD值較大時,AHI AOD容易出現低估,另外,AHI AOD的準確性還會受氣溶膠粒徑大小、NDVI影響。

基於上述結果,以氣溶膠粒徑大小指數,NDVI,時空信息作為變量,構建AERONET AOD-AHI AOD的隨機森林模型,公式如式(1)。交叉驗證結果表明隨機森林模型可以修正AHI AOD的準確性,其與AERONET AOD相關性達0.92,RMSE減少至0.15(圖 7)

綜上所述,AHI AOD 產品質量較優,總體稍遜於MODIS AOD,但可藉助輔助信息搭建隨機森林模型改善準確性,其結果有望應用於PM2.5遙感監測。

[1]JIANG T, CHEN B, CHAN K K Y, et al. Himawari-8/AHI and MODIS Aerosol Optical Depths in China: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J]. Remote Sensing, 2019, 11(9): 1011.

歡迎分享您的優質資源

投稿郵箱 tucsu@mail.tsinghua.edu.cn

相關焦點

  • 合肥研究院在大氣黑碳氣溶膠光化學老化的光吸收增強研究中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大氣黑碳氣溶膠光化學老化的光吸收增強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12-24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張為俊課題組在
  • 科學家解析敦煌地區氣溶膠光學特性及來源
    敦煌是我國典型沙漠背景地區,同時也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
  • 美國收集全球氣溶膠分布數據,預防新冠病毒
    本周,甚至有200多名科學家向世衛組織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警告COVID-19通過氣溶膠在空中傳播,並敦促世衛組織認識到風險。而最近我國國內的一份研究顯示,通過美國遙感衛星觀測氣溶膠跟全球分布,印度最為嚴重,中國的華北地區地區次之。那麼什麼是氣溶膠呢?
  • 提供8項移民後市場服務,垂直於日本移民的HIMAWARI更關注用戶的...
    ,在中國加快國際化的進程中,中國的移民群體也在迅速增長。有用戶的地方就有市場,辦理移民業務的服務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傳統的移民公司往往以城市為基點進行線下獲客和服務,而「網際網路+移民創業」則突破了地域限制,蓬勃發展。
  • 東京一座猶如迷你運動場的幼兒園 Tomonoki-Himawari Kindergarten
    來自MAMM DESIGN工作室的建築師卻希望在這裡建造一個花園式的建築,無論你置身在任何位置,都可以感到到自然,以此讓孩子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長。文章來源:靈感日報文章連結:http://www.ideamsg.com/2018/07/tomonoki-himawari-kindergarten
  • 在線氣溶膠有機碳元素(OCEC)分析儀
    成果簡介: 碳質組分在氣溶膠中含量很高,尤其是在對人類健康影響較大的細顆粒部分比例更大,約佔40%-60%。氣溶膠中的碳質組分通常包括有機碳(OC)和元素碳(EC)兩部分,這些組分能夠造成區域和城市煙霾,影響大氣的能見度、破壞地球輻射平衡,從而影響全球氣候。
  • 對流層氣溶膠三維立體結構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康世昌課題組在地球環境科學領域學術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發表了題為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Asian Tropopause Aerosols
  • 研究揭示代表性礦質氣溶膠的吸溼性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唐明金的直博生陳蘭夏迪,使用蒸汽吸附分析儀測量21種礦質氣溶膠的質量隨相對溼度(0-90%)的變化,從而定量闡明礦質氣溶膠的吸溼性。這21種礦質氣溶膠包括14種常見礦物(如石英、長石、石灰石和伊利石等)以及7種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實際沙塵(如圖1所示)。
  • 張弛教授課題組在線發表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
    張弛教授課題組在線發表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澳大利亞功能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時間:2018
  • MODIS高解析度MAIAC氣溶膠算法在中國地區的表現:特徵與限制
    MIAIAC算法利用多角度和多像元信息,對改進暗地表和亮地表地區的氣溶膠反演都具有較大潛力。基於中國地區的9個典型站點,本研究首次系統評估了MAIAC算法在地表類型複雜、排放源區多樣、且氣溶膠濃度較高的東亞地區的表現。與常用的MODIS暗像元和深藍產品相比,MAIAC反演可在精細尺度上反映小的汙染熱點。而且,MAIAC基於時間序列觀測的雲掩碼方法可嚴格去除雲以及融化和老化的冰雪區域。
  • 丁一匯院士:氣溶膠汙染空氣又抵消溫室效應
    他說,大氣氣溶膠對城市的影響包括許多方面,首先是汙染空氣,危害人群的健康;其次是降低城市的能見度,並使霾日的頻率明顯增加。他告訴記者,我國許多城市近二三十年霾日數不斷增加,能見度則明顯降低,目前中國東部大部分地區霾日都超過100天,其中大城市區域超過150天,有些地區如遼寧中部,霾日長期超過300天。
  • 我國氣溶膠微物理、光學特性以及直接輻射效應的空間分布
    AOD可以用來衡量消光效應的影響,EAE(消光係數)可以得知氣溶膠粒子大小的分布情況,而單次散射反照率(SSA)可以用來區分主要的粒子類型。針對我國氣溶膠光學特性、輻射效應的相關研究更多的是關注城市的工業區、我國東北以及東部的一些沿海城市。本文根據中國氣溶膠地基遙感監測網(CARSNET)中的粒子尺寸、光學特性的相關數據,對城市和農村地區氣溶膠的微物理性質和光學特性的空間分布進行分析。
  • 放射性碳揭示我國城市大氣碳質氣溶膠來源
    根據熱化學和光學性質的差異,碳質氣溶膠一般可分為有機碳(Organic Carbon, 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 EC)。EC直接來自於化石燃料或薪柴等含碳物質的不完全燃燒。城市碳質氣溶膠來源複雜,準確探討其來源是全面解析PM2.5來源的關鍵。  產生於城郊和農村的生物質燃燒碳質氣溶膠,在不利的氣象條件下,與城市局地源自機動車和工廠等排放的汙染物相疊加,易形成嚴重的區域性灰霾現象。
  • 測量出代表性礦質氣溶膠吸溼性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鄧土連)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地化所)博士生陳蘭夏迪在導師唐明金研究員的指導下,與廈門大學副教授簡星、廣州地化所研究員朱建喜和王新明等人合作,對21種礦質氣溶膠的吸溼性進行測量,從而定量闡明礦質氣溶膠的吸溼性。相關研究日前發表於《大氣化學與物理》。
  • 最新發現:氣溶膠是植物細菌病害傳播重要途徑!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李寶聚團隊首次發現氣溶膠是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在設施環境的重要傳播途徑,為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綠色生態防控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整體環境科學》。在設施生產上,由扁桃假單胞流淚致病變種(Pal)引起的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在適宜的溫溼度條件下可在一周之內由發病中心株迅速傳播擴散至整個溫室。這些傳統的傳播途徑難以解釋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在設施棚室快速傳播的現象。
  • 中科院團隊:青藏高原上空氣溶膠多為小粒子源自兩區域
    中新社北京7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獲悉,該所中層大氣與全球環境探測重點實驗室張金強博士、吳雪博士與合作者對青藏高原上空的亞洲對流層頂氣溶膠層(ATAL)開展最新研究發現,ATAL的氣溶膠粒徑以0.25微米以下小粒子為主,其主要源自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強對流區、亞洲夏季風區兩個區域。
  • 氣溶膠光學特性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安徽光機所研究員張為俊課題組在大氣氣溶膠光學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大氣化學和物理學》
  • 廣州地化所等揭示代表性礦質氣溶膠的吸溼性
    礦質氣溶膠是對流層中重要的氣溶膠之一,影響大氣汙染、氣候變化以及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吸溼性在較大程度上決定礦質氣溶膠對大氣化學和氣候的影響。但是由於礦質氣溶膠形貌不規則、吸溼性普遍較弱,現有技術較難準確測定礦質氣溶膠的吸溼性。
  • 廣州地化所揭示代表性礦質氣溶膠的吸溼性
    礦質氣溶膠作為對流層中最重要的氣溶膠之一,顯著影響全球大氣汙染、氣候變化以及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吸溼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礦質氣溶膠對大氣化學和氣候的影響。但是由於礦質氣溶膠形貌不規則、吸溼性普遍較弱,現有技術很難準確測定礦質氣溶膠的吸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