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波通過RNA/蛋白質複合物預防急性心肌缺血後心力衰竭

2021-01-14 博士醫學科普

Dr.Li文獻速遞(294):每日一篇,跟蹤衝擊波學術熱點!

Shockwaves prevent from heart failure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schaemia via RNA/protein complexes

衝擊波通過RNA/蛋白質複合物預防急性心肌缺血後心力衰竭

文獻來源:

Can Tepeköylü , Uwe Primessnig , Leo Pölzl , Michael Graber .Shock waves prevent from heart failure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schaemia via RNA/protein complexes.J Cell Mol Med. 2017 Apr;21(4):791-801. 

作者單位:

奧地利因斯布魯克醫科大學心臟外科


翻譯:

李博士醫學科普團隊

中國研究型醫院衝擊波專業委員會

背景和目的:

衝擊波治療可通過Toll樣受體3(TLR3)誘導缺血心肌再生。抗菌肽LL37通過機械應力釋放,並與核酸形成複合物,從而激活Toll樣受體。我們認為在急性狀態下,SWT通過RNA/蛋白釋放來預防心力衰竭的發生。


方法:

小鼠心肌梗死後再行SWT。4周後通過經胸超聲心動圖和壓力-容積測量評估心功能。在rna酶和蛋白酶的作用下,用SWT處理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s),分析其增殖、成管和LL37的表達。評估SWT後RNA的釋放和攝取。

結果:

我們發現SWT後心功能明顯改善。SWT可顯著增加毛細血管和小動脈數量,減少左心室纖維化。處理細胞的上清液激活TLR3報告細胞。對上清液的分析顯示RNA水平增加。用RNase預處理上清液不能消除這種影響,只能通過蛋白酶和RNase的順序消化來消除,強烈暗示RNA/protein複合物的參與。事實上,LL37表達和細胞RNA攝取在SWT後顯著增加。我們首次證明SWT通過RNA/蛋白複合物的釋放和隨後的血管生成誘導來預防左心室重構和心功能不全。


結論:

因此,它可能為缺血性心臟病開發一種有效的再生治療方法。


關鍵詞:

炎症;心肌梗死;心肌再生;衝擊波治療

編後語:

博士醫學科普團隊做「Dr.Li文獻速遞」這個欄目的目的就是:提高衝擊波從業者的英文水平,在邢更彥主委的帶領下快速發展我國衝擊波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直擊學術熱點。最終在邢更彥主委的帶領下,中國衝擊波醫學在以更加進取、自信、成熟的姿態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

Dr.Li文獻速遞聲明:

我們只討論學術知識,不討論和學術知識無關的東西。衝擊波文章水平參差不齊,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為更好的推動中國衝擊波的發展。如果您有任何問題,可以留言,我們會及時解答。更多衝擊波知識請大家關注「博士醫學科普」公眾號。

轉載須知:

我們只做原創作品,歡迎各位留言,也歡迎大家轉載、轉發,但不要盜用我們原創圖片,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


轉載、轉發需按以下格式:

1、在文章開始前加入以下內容: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博士醫學科普

微信號:Bobian_tech

抖音:醫學博士談科普

抖音號:Botech

2、在文章末尾加入這張圖片:

策劃:李博士

文字:木目醫生、田心護士

編排:南瓜先生

相關焦點

  • 促進缺血/再灌注損傷後的心力衰竭的新機制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心血管常見疾病,具有發病急、病情重、併發症多且病死率較高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儘管治療上能夠通過再灌注來挽救缺血心肌,減少急性死亡,但由於不良的重塑,心力衰竭患者的長期發病率和死亡率卻有所增加。
  • 心肌缺血吃什麼藥 如何治療心肌缺血
    心臟是重要器官一點都不能收到傷害,所以如果心臟出現問題情況是很嚴重的,那麼具體的心急缺血怎麼治療呢?心肌缺血吃什麼藥?我們都需要格外的重視了解一下。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心肌缺血我們一定不能忽視,如果出現問題情況是會很嚴重,所以我們需要格外的注意才可以,具體應該吃什麼藥呢?有很多藥物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的情況。
  • 國內首部,急性心肌梗死後心室重構防治專家共識發布
    急性心肌梗死(AMI)後患者中出現無症狀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LVSD)的比率高達30%~60%。AMI後心室重構與心力衰竭(HF)發生以及疾病預後密切相關。近日,我國發布《急性心肌梗死後心室重構防治專家共識》,介紹了AMI後心室重構的定義、流行病學與發病機制、評估指標與診斷工具、診斷與治療及隨訪管理等,成為我國首部專門針對急性心肌梗死後心室重構防的指導文件。
  • 心肌缺血的症狀有哪些?發現其中任何一個症狀都要注意
    很多人都認為心肌缺血這類疾病都是中老年人才會得的,但現在年輕人由於長期熬夜、吸菸、喝酒造成其發病率逐年升高,30歲左右因心臟問題而死亡的人數越來越多。今天就來講一講心肌缺血是什麼,該怎樣預防。什麼是心肌缺血?
  • 磷酸二酯酶(PDEIII)及其抑制劑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應用
    其藥理作用是通過抑制PDEIII的活性,減少心肌細胞內環磷酸腺苷(cAMP)的滅活,使心肌細胞內環磷酸腺苷(CAMP)濃度增高,細胞內鈣增加,心肌收縮力加強,而產生正性肌力作用,其主要作用機制為:①誘導肌漿網釋放大量鈣離子;②減少肌絲對鈣離子的敏感性,促使鈣離子內流;③增加肌漿網的再攝取鈣能力。
  • 吃了10年心肌缺血的藥物,突然醫生說不是心肌缺血,不用吃藥!
    我說:那您這怎麼診斷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她說就是心電圖呀!心電圖上面寫的就是心肌缺血。後來我經過詳細詢問,我們也做了一個運動試驗,最終排除了冠心病心肌缺血。這10年根本不用吃這麼多藥!心電圖上面只能客觀描述,比如竇性心律,心率多快,ST-T等等專業描述,然後交給醫生,醫生根據患者的症狀等等綜合判斷才能最後給出有沒有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而不是做一個心電圖就說心肌缺血,更不能在心電圖上寫心肌缺血這樣的字眼。
  • 中國急性心力衰竭急診臨床實踐指南(2017)發布!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常見急症,常危及生命,必須快速診斷和緊急搶救治療。中國醫師協會急診分會組織相關專家複習國內外相關學術文獻,反覆討論,制定了《中國急性心力衰竭急診臨床實踐指南(2017)》。AHF治療目標依據心力衰竭的不同階段而不同,早期急診搶救階段以迅速穩定血流動力學狀態、糾正低氧、改善症狀、維護重要臟器灌注和功能、預防血栓栓塞為主要治療目標;後續階段應進一步明確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誘因給予相應處理、控制症狀和淤血,並優化血壓,制定隨訪計劃,改善遠期預後。
  • 心肌缺血是怎麼回事?如何改善?做好這4點,全面控制心血管風險
    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朋友,或者心血管疾病高危風險的朋友,經常會聽到醫生說這樣一個詞:你這心肌有點缺血啊,到底什麼是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的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又應該如何改善調理和預防風險,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
  • 2020ESC指南共識|心肌細胞老化與心臟保護
    老齡化是冠狀動脈症候群發病的主要易感因素,同時也是影響機體對心肌保護性幹預的重要因素。老齡化顯著增加基於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 損傷發生的缺血後心肌不良重塑和心力衰竭風險。
  • 心肌缺血怎麼造成的
    3、缺血性心肌缺血的緩慢而持久的心肌缺血  可以造成心肌廣泛瀰漫性的纖維化,形成充血性缺血性心肌缺血。這也是導致心肌缺血的原因的重要因素。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無論是介入還是溶栓治療僅僅開通了心臟的大血管,而在大血管和心肌細胞之間,還存在著許多微小血管,它們是將血液運送到心肌細胞的最後通道,而這些微小血管由於缺血、缺氧,很多已經壞死,無法再向梗死區的心肌細胞運送營養,所以心梗的症狀還是得不到很好的改善,這一現象被醫學界稱為「再灌注後心肌無複流」,是心梗治療中的棘手問題。
  • 科學家把藍細菌植入心臟,要通過光合作用給心肌供氧!
    心肌缺血是心臟病的常見症狀。廣為人知的冠心病,就是由於冠狀動脈的阻塞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嚴重時會引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並危及生命。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每年有 740 萬人死於冠心病。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隨著藥理學的發展和外科手術的進步,比如心臟支架手術和搭橋手術,使得心臟病的死亡率已經大大降低 [2]。
  • 急性心梗合併電風暴,診療要點一文匯總
    其他機制 急性缺血後的代謝障礙:心肌能量代謝障礙,細胞膜完整性破壞,細胞內外環境變化及一系列氧化磷酸化反應異常。 自主神經平衡失調:降低迷走神經張力或提高交感神經興奮性,均易導致心室顫動。
  • 千呼萬喚,心電圖下篇來啦……心梗、心肌缺血心電圖這麼看!
    推理: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  本來應該先復極完成的外膜下心肌  因為缺血缺氧變得遲鈍>ST段 抬高 或 壓低  隨著缺血時間延長,缺血程度進一步加重  就會出現損傷型改變  心電圖出現ST段偏移  正常情況下ST段常與基線重合  心內膜下心肌缺血  ST段表現為下移≥0.05mV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ST段表現為抬高≥0.1~0.3mV
  • 心肌缺血的4大早期症狀,有一個苗頭也要儘快去醫院
    為了身體的健康,疾病的早期篩查工作很有必要,因此,降低心肌缺血發病率,應該向大眾普及該疾病的相關知識,做好預防。3、突然感覺心悸、憋悶心肌缺血患者容易在睡覺時突然出現胸悶憋氣、心悸的情況,需要經過站立和走動緩解。或者在吃飽後,氣溫低時突然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的現象,經過靜坐後可以恢復正常,如果身體出現這樣的症狀,千萬要引起重視。
  • 日本大阪大學發表使用來自iPS的心肌細胞片治療心力衰竭
    這項研究是以5年以內的實用化為目標而進行的,根據這個結果從明年6月開始進入後半階段的臨床試驗。研究的目標是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臟表面貼上由iPS細胞製成的心肌細胞片,改善虛弱的心臟功能。 2020年1月進行了第1例、9月進行了第2例、11月進行了第3例手術,所有患者都在約1個月後出院。 據說三個人的經過都是「順利」。 第3例手術26周後,由第三方效果安全評價委員會評價、驗證。
  • 乾貨:缺血、梗死、肥厚……常見心肌疾患的心電圖表現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不管其病因)是通過存在J點和ST段下移而診斷,後者反映了心內膜下心肌缺血。由於心肌的血液供應是從心外膜到心內膜,故心內膜下心肌是接受血液供應最晚的部分。其結果導致當心肌需氧增加或氧供減少時,這部分心肌最早開始出現缺血。ST段是與心電圖的基線或0電位(例如TP段)相比較。
  • 瑞金醫院團隊發現巨噬細胞膜受體Lgr4參與急性心梗後心損修復機制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脈血液循環中斷引起的急性、持續性心肌缺血和缺氧導致的心肌壞死。目前,我國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的「拐點」仍未到來。雖然通過介入治療或搭橋手術可以開通阻塞的冠脈,但是仍有一些患者因過量的心肌壞死或梗死區域修復障礙而發生惡性心臟重構,導致心力衰竭甚至心臟破裂,是當前制約急性心肌梗死預後的重要因素。免疫炎症反應在心肌梗死後損傷修復中的作用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巨噬細胞作為一類固有免疫細胞,在心肌梗死後的炎症反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任駿團隊共同揭示線粒體泛素連接酶在缺血性心肌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世界範圍內死亡率和發病率都極高的急性冠脈症候群(Acute coronary syndromes)之一,儘管通過藥物或者手術治療,患者的預後可以得到明顯改善,但這一病理過程造成的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
  • [CMIT2015]臨床必備:2小時學看心肌缺血心電圖(四)
    ——動態心電圖在心肌缺血診斷中的應用[CMIT2015]臨床必備:2小時學看心肌缺血心電圖(一)[CMIT2015]臨床必備:2小時學看心肌缺血心電圖(二)[CMIT2015]臨床必備:2小時學看心肌缺血心電圖(三)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診斷是動態心電圖功能的兩大領域
  • 心電圖提示心肌缺血,到底該吃點什麼藥?醫生忠告:弄清楚再說
    心電圖心肌缺血,擔心害怕,應該吃點什麼藥?幾乎每天都有人這樣提問,我每次都說:不能單純的根據一份心電圖,就診斷一個人有沒有心肌缺血,接著就給人開藥,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我們要診斷心肌缺血,確實需要心電圖,但還要結合症狀,結合病史,結合高危因素,綜合考慮才能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