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治療實體瘤再邁一小步,背後是這家細胞療法實力「猛將|母細胞...

2020-12-06 健康界

近日,有關於「一種新型CAR-T細胞療法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中顯示出良好早期結果」的文章在相關醫療媒體的報導中頻頻出現:

來自英國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和倫敦大學學院等研究人員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 報告了12例神經母細胞瘤兒童患者在接受一種靶向GD2的CAR-T細胞治療後,結果顯示出積極的臨床抗腫瘤活性。更重要的是,所有患者的CAR-T細胞沒有對表達GD2分子的健康組織造成任何有害的副作用。

這被認為是證明CAR-T細胞對實體瘤實現快速消退的研究之一。「雖然呈現的抗腫瘤活性只是暫時的,但它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原理驗證,即靶向GD2的CAR-T細胞療法可以用於治療兒童實體瘤。」論文第一作者,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兒科腫瘤學顧問Karin Straathof博士表示。

據報導,該研究團隊準備與一家名叫Autolus的公司合作進行下一次臨床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基於此線索我們進一步跟進發現,這篇研究報告相關報導中顯有提及的Autolus,正是一家專注於開發下一代程序化T細胞療法的臨床階段生物醫藥公司。而近年來,Autolus公司勢頭正猛,可謂一匹CAR-T細胞治療領域的「黑馬」。

一、AUTO6:CAR-T治療實體瘤再邁一步

簡單來說,該研究團隊將評估AUTO6NG這一候選產品基於相同的GD2 CAR策略,並利用其他工程設計來增強其有效性和持久性。這裡的AUTO6正是Autolus公司在研管線中的候選產品之一,而該公司下一代候選產品AUTO6NG則旨在提高AUTO6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持久性。

AUTO6是以GD2為靶點的CAR-T細胞療法,擬用於治療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NB)。該療法 Ⅰ 期臨床試驗由英國癌症研究中心(CRUK)贊助和開展,初步數據顯示其在神經母細胞瘤中具有抗腫瘤活性。

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癌症,為胚胎性腫瘤,主要由嬰兒在子宮發育過程中留下的特殊神經細胞(神經母細胞)發展而來。目前,對兒童侵襲性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化療伴隨幹細胞移植、放射治療和抗體治療等,不過即使經過這些強化治療,長期生存率也只有50% - 60%。

GD2(去唾液酸神經節苷脂)則是神經母細胞瘤高表達的一種物質,同時也在黑色素瘤、骨骼和軟組織肉瘤、小細胞肺癌等多腫瘤中表達。就神經母細胞瘤來說,GD2抗體是針對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的特效藥物,目前全球已有Unituxin、Qarziba和Danyelza三款藥物獲批上市。在國內,百濟神州從EUSA Pharma引進的Qarziba(迪妥昔單抗),也於今年11月提交了上市申請。

除了抗體藥物之外,GD2也是近年來CAR-T治療實體瘤的主要研究靶點之一。來自Clinicaltrials.gov資料庫的一項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按照開展臨床試驗的數量排序, GD2靶點在國內CAR-T治療實體瘤的臨床試驗中排在第四位,在國外更是居首位。

CAR-T治療實體瘤的靶點分布情況(資料來源:Clinicaltrials)

在前文提及的AUTO6 Ⅰ 期臨床試驗中, 來自英國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和倫敦大學學院等研究人員對患者自身的T細胞進行了CAR修飾,使其靶向GD2表面蛋白,從而能夠識別並殺死神經母細胞瘤腫瘤細胞。

GD2 CAR-T細胞設計、表達和功能

12名患有復發或難治性神經母細胞瘤的兒童接受了該療法。研究結果顯示,當使用足夠劑量的GD2 CAR-T細胞治療後,該治療會誘導部分患者的腫瘤迅速縮小。這些影響雖然比較短暫,但重要的是,在所有患者中修飾過的CAR-T細胞對表達GD2分子的健康組織並未造成任何有害的影響。

「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的快速消退是有希望的,特別是這種活性是在沒有基於抗GD2抗體產生的神經毒性的情況下產生的。"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癌症研究所的Martin Pule博士認為,利用GD2 CAR-T細胞靶向神經母細胞瘤似乎是一種有效且安全的策略,但也需要進一步改進以提高這些CAR-T細胞的壽命。

這正是Autolus公司候選產品AUTO6NG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二、CAR-T細胞治療「黑馬」Autolus

再來具體看下Autolus這家公司。公開資料顯示,Autolus專注於利用其專有的模塊化T細胞編程技術,設計可以精確靶向癌細胞的高活性T細胞療法,以延長CAR-T細胞的持久性,減少毒性及復發。

實際早在2014年,Autolus就在Syncona基金的支持下從倫敦大學獨立出來。Autolus公司CEO Christian Itin博士則曾擔任Micromet公司CEO,正是這期間其主持開發了用於腫瘤治療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Blincyto,該藥物可同時識別腫瘤細胞表面的CD19以及T細胞上的CD3分子,並由此促進T細胞識別消滅腫瘤細胞。

Autolus進入大眾視野是在其成立的兩年之後,其也由此開啟了一路「開掛」模式:

1. 2016年,Autolus完成超一億美元的資金募集,開始被市場所熟知;

2. 2018年4月,Autolus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資本市場,IPO募資高達1.5億美元;

3. 2019年4月,Autolus管線中在研藥物AUTO3獲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擬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

4. 2019年11月,Autolus另一款ALL治療藥物AUTO1也獲得了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

5. 2020年4月,Autolus宣布FDA批准其在研CAR-T產品AUTO1研究新藥(IND)申請,用於治療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

這一發展勢頭也引來了媒體的關注。2019年底,知名網站GEN發布《2019全球免疫腫瘤學初創公司TOP10》,Autolus成功上榜並排名第五,此外Biospace網站也將Autolus納入了《2020年細胞和基因療法領域值得關注的5家新興公司》榜單。

不過作為一家新興生物技術公司,Autolus的野心卻並不小:開發出比如今已經上市的或處於申請階段的CAR-T療法更安全有效的新一代療法,用於治療血液瘤以及實體瘤。

以「CAR-T細胞療法的安全隱患」這一首要問題為切入點,Autolus希望以更安全的CAR-T療法與這一領域的領頭羊展開差異化競爭,以爭奪市場。針對此,目前Autolus已開發了一系列候選產品, 除了靶向GD2的AUTO6外,還包括靶向CD19針對ALL的 AUTO1、雙靶點CAR-T療法 AUTO3、以TRBC1為靶點的AUTO4等,廣泛覆蓋血液學惡性腫瘤和實體腫瘤。

Autolus在研管線(資料來源:Autolus官網)

AUTO1

AUTO1於2018年由Autolus從UCL Business(UCLB)授權而來。這是一款靶向CD19的CAR-T療法,也是Autolus公司第一個進入後期開發階段的候選產品。相較於傳統的CD19 CAR-T細胞療法,AUTO1具有相同的結合率和更快的解離率,使得其能夠在保持相似水平療效的同時,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2020年4月,Autolus公司在美國站點啟動AUTO1第一個關鍵研究AUTO1-AL1。

AUTO2

同時靶向BCMA和穿膜蛋白活化物或TACI的一種CAR-T細胞療法。其中BCMA是在大部分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惡性漿細胞表面表達的抗原,而在相同的癌細胞上除了靶向BCMA之外,同時靶向TACI將會使更多的患者從CAR-T療法中獲益,不會讓BCMA表達下調或丟失的患者處於癌症復發的風險中。

另外,AUTO2還攜帶了RQR8安全開關,允許用單次高劑量的利妥昔單抗(rituximab)消除T細胞。

ATU03

AUTO3是一種同時靶向CD19和CD22的雙靶點CAR-T療法,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由於癌細胞表面單個抗原丟失引起的復發風險,具有低水平的嚴重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和神經毒性。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第一種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和兒科ALL的雙靶點程序化T細胞療法

AUTO3的分子結構:同時靶向CD19和CD22

在2020年9月份的ESMO大會上,Autolus公布了AUTO3針對DLBCL的臨床研究數據。結果顯示,截止到2020年8月13日,在35例患者接受AUTO3輸注的患者中,可評估的有30例,其中客觀緩解率為68%,完全緩解率為54%;同時與獲得批准的CD19 CAR-T相比,AUTO3具有更優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在中位隨訪為6個月的所有劑量隊列中,達到完全緩解的患者中有93%未復發。

AUTO4

以TRBC1為靶點的針對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程序性T細胞治療。AUTO4的設計目的是選擇性地殺死癌性T細胞,這種方式可以保留一部分患者正常、健康的T細胞以維持免疫力。由於AUTO4選擇了一種針對T細胞的新機制,Autolus還為其編程了一個「安全開關」,以便在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的副作用時,通過消除編程的T細胞來控制毒性。

目前,AUTO4正在進行TRBC1陽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I期臨床試驗。

總得來說,從血液瘤到實體瘤,從療效性到安全性,Autolus公司的CAR-T療法目前體現出了一定過硬的實力,而以安全性為突破點,也的確為其提供了一種差異化競爭的策略。

不過就實體瘤這塊來說,CAR-T治療依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不僅僅是Autolus一家。

相關焦點

  • 美國新銳細胞療法公司Orca Bio、Lyell攜手進軍實體瘤,CAR-T賽道又...
    「Orca」)和 Lyell Immunopharma(以下簡稱「Lyell」)宣布建立研究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研發針對實體瘤的 CAR-T 細胞療法。然而,CAR-T 在治療血液瘤方向的 「賽道」 已是一片擁堵,所以 Orca 就將目光轉向了實體瘤。
  • CAR-T免疫療法新模式——治療實體瘤
    CAR-T藥物已經成功在人類血液癌症研究中被證明有重要作用,然而針對實體瘤仍然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果能應用於治療實體瘤,那將具有很大的潛在市場。為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家們與該領域內的主要公司展開密切的合作。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助理教授Edmund Moon和他們團隊已成功地完成了臨床前期研究,有助於開闢此道路前進。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除了用藥物解除腫瘤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抑制,另一個思路是:直接利用患者體內的T細胞,將它們拿到體外進行改造,大量複製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這就是免疫治療的「另一條腿」——免疫細胞療法。目前,已有兩種免疫細胞療法在2017年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即諾華的Kymriah,和Kite Pharmar的Yescarta,就此開啟了腫瘤的免疫細胞治療的新時代。
  • 實體瘤CAR-T療法被頭部企業拋棄!人類抗癌史上的「奇蹟療法」真走...
    CAR-T ,全稱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從2012年至今,CAR-T療法上演了一個又一個「醫療奇蹟」,堪稱人類癌症治療史上的裡程碑。   全球超過25個研究中心證實了CAR-T在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上的「實力」。
  • 新型CAR-t細胞療法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早期治療中顯示良好的效果
    美國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由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針對癌症腫瘤的新型CAR t細胞療法,在患有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症)的兒童身上顯示出了良好的早期效果。
  • CAR T細胞療法新突破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Jonsson綜合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領導的一項臨床前研究表明,在CART細胞治療期間,通過光熱療法加熱實體腫瘤,可以使治療的成功率得到提高。研究人員發現,將光熱消融的加熱技術與CART細胞灌注結合在一起,可以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長長達20天。在接受聯合治療的小鼠中,33%的小鼠在20天後仍然沒有腫瘤。CART細胞療法已經成功治療了很多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但是由於實體腫瘤中會有一個起到保護作用的微環境,使CART細胞很難保持在保證T細胞活性的情況下進入腫瘤,所以CART細胞療法在治療實體腫瘤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 CAR-T(MAGE-A4陽性靶點)細胞回輸治療晚期肺癌
    斯丹賽CAR-T(MAGE-A4陽性靶點)細胞回輸治療晚期肺癌藥物介紹car-t療法作為全球熱門的細胞療法,在血液瘤領域(例如白血病)的治療潛力毋庸置疑,2017年,先後有兩款car-t療法獲FDA批准在美國上市。
  • 「特寫」全球製藥巨頭調整CAR-T免疫細胞療法的背後
    消息一出,便引發全世界CAR-T公司的議論紛紛,各種唱衰之聲四起——CAR-T已入冬。沒有實體瘤,CAR-T會怎樣?CAR-T是一種細胞治療腫瘤的技術,全稱是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細胞免疫療法。
  • Nature子刊:CAR-T療法治療實體瘤新發現|Nature|PAK4|母細胞瘤|黑...
    11月30日,Nature子刊Nature Cancer發表文章揭示CAR-T療法聯合PAK4抑制劑對實體腫瘤效果更佳。目前,臨床上應用CAR-T療法已在血液腫瘤中取得了足夠的成功,然而,CAR-T療法對惡性實體瘤仍然效果欠佳。
  • 如何提高CAR-T細胞療效及安全性,攻克實體瘤?
    CAR-T 療法是當今最火熱的免疫治療之一,也是近年來免疫醫學的重大突破。自 2017 年美國 FDA 批准第一款 CAR-T 療法上市後,歐洲、加拿大、日本也緊隨其後批准了 CAR-T 產品上市銷售。然而,要實現 CAR-T 細胞更廣泛的治療應用,就必須在多個層面進行設計,進而提高療效、安全性和攻克實體瘤。
  • 溶瘤病毒「點燃」CAR-T療法,一半以上小鼠被治癒
    在臨床前研究中,研究者們通過基因工程改造一種溶瘤病毒,使之能夠進入腫瘤細胞,並迫使腫瘤細胞在表面表達CD19蛋白。之後,他們再使用靶向CD19的CAR-T細胞來識別和攻擊這些實體瘤。這一創新的聯合治療方案使得約60%的小鼠腫瘤完全消退,為CAR-T應用於實體瘤治療帶來了極大的希望。
  • RNA疫苗可提高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對實體瘤的療效
    尋找腫瘤特異性的分子靶標和提高CAR T細胞在體內的存活和擴增,將提高CAR T療法在實體腫瘤中的應用。在人組織中,CLDN6轉錄本可以在胎兒組織中高表達,而在50多種成人非惡性組織樣本中,CLDN6通過定量RT-PCR並未檢測到,但在多種不同的人實體瘤中如睪丸,卵巢,子宮以及肺惡性腫瘤中,CLDN6都有較高的轉錄水平,免疫組化染色也證明了CLDN6在人惡性實體瘤中的特異性高表達。這些數據表明,CLDN6可以作為實體瘤CAR T治療靶標。
  • 溶瘤病毒「點燃」CAR-T療法 一半以上小鼠被治癒
    之後,他們再使用靶向CD19的CAR-T細胞來識別和攻擊這些實體瘤。這一創新的聯合治療方案使得約60%的小鼠腫瘤完全消退,為CAR-T應用於實體瘤治療帶來了極大的希望。封面故事:CAR and Driver | 嵌合抗原受體(CAR) T細胞是一種用於識別腫瘤表面特定抗原的癌症免疫療法。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經過工程化修飾能表達具有腫瘤特異性的嵌合抗原受體(CARs)的T細胞在治療惡性血液腫瘤患者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同時還給過繼細胞療法(adoptive cell therapy)研究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然而實現CAR-T細胞更廣泛的治療性應用還需要多層次的工程化方法來提高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尤其是由於實體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 火石研究院 │ 國內又一CAR-T臨床試驗獲批 全球CAR-T細胞療法臨床...
    藉此機會,筆者簡單梳理了當前CAR-T療法的臨床試驗情況。CAR-T細胞免疫療法(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是目前腫瘤治療領域最具顛覆潛力的新興技術之一,相較其他腫瘤治療方法,如手術切除、放化療、小分子靶向藥物、單抗藥物以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等,具備更「精準」、更「靈活」、更「廣譜」、更「持久」等多方面優勢。
  • I期臨床試驗表明靶向MAGE-A4的TCR-T細胞有望治療多種實體瘤
    2020年6月21日訊/生物谷BIOON/---過繼性T細胞療法ADP-A2M4涉及對來患者體內的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之表達可識別癌症抗原MAGE-A4的T細胞受體(TCR)。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的領導下,針對ADP-A2M4的一項I期臨床試驗在包括滑膜肉瘤、頭頸癌和肺癌在內的多種實體瘤的患者中獲得了反應。
  • 為腫瘤殺手溶瘤病毒裝CAR-T導航,直擊實體瘤
    CAR-T細胞療法是目前國際最前沿的腫瘤治療方法,即從人體血液中提取T細胞,應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其變身為能識別並消滅腫瘤的CAR-T細胞,再將其輸入患者體內。此法在治療血液腫瘤中已獲成功,但在治療佔惡性腫瘤90%以上的實體腫瘤上卻作用受限。
  • 實體瘤免疫治療再迎希望,ScTIL細胞治療晚期實體瘤臨床研究正式啟動
    2014-2016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單抗被批准用於治療惡性黑色素瘤、肺癌等實體瘤;2017年FDA批准兩個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用於治療血液腫瘤。腫瘤免疫治療技術的發展讓人們意識到腫瘤免疫治療有望成為治癒腫瘤的「新武器」。
  • 三大新型細胞免疫療法向實體瘤「宣戰」!
    近兩年,免疫治療的第二章王牌-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也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基於T細胞的三大療法--CAR-T,TCR-T,TILs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不僅給血液腫瘤提供了」治癒性「療法,最近各大國際免疫團隊在實體瘤中的研究成果也初現曙光,成為攻克癌症的又一把利劍。攻破血液腫瘤,徵伐實體腫瘤!
  • 相比於CAR-T細胞,CAR-M細胞可能更有效...
    2020年3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嵌合抗原受體(CAR)T(CAR-T)細胞療法已引發血癌治療變革,但在治療實體瘤方面面臨挑戰。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也許有一種替代T細胞療法的方法來克服這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