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劍出鞘!三大新型細胞免疫療法向實體瘤「宣戰」!

2021-01-15 健康界


免疫療法在腫瘤患者中已經並不陌生了,在過去的七年中,免疫療法已經成為癌症研究最熱門的領域之一,從根本上改變了許多患者對疾病的治療方式,它既讓腫瘤患者看到了「治癒」的希望,也讓腫瘤治療步入全新的時代。


除了大家熟知的PD-1/PD-L1(immunotherapy)已經先後斬獲了包括肺癌,胃腸道腫瘤,乳腺癌,泌尿系統腫瘤,皮膚癌,淋巴瘤等在內的近20大實體腫瘤,成為免疫治療的第一張王牌!近兩年,免疫治療的第二章王牌-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也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基於T細胞的三大療法--CAR-T,TCR-T,TILs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不僅給血液腫瘤提供了」治癒性「療法,最近各大國際免疫團隊在實體瘤中的研究成果也初現曙光,成為攻克癌症的又一把利劍。

攻破血液腫瘤,徵伐實體腫瘤!CAR-T療法突破不斷

提到大名鼎鼎的CAR-T療法幾乎無人不知,它的研發成功,讓人們看到了」治癒「癌症的希望。

CAR-T療法需要從患者體內分離出免疫T細胞,並在體外對這些細胞進行基因改造,給它們裝上識別癌細胞表面抗原的「嵌合抗原受體」(CAR)。隨後,這些改造之後的細胞在實驗室中經過大量擴增,再被輸注回患者體內。在那裡,它們就像是一支裝備了最新武器,訓練有素的軍隊,對癌細胞展開無情的攻擊。

血液腫瘤

目前FDA批准的三款CAR-T療法,總體緩解率都能達到80%以上,甚至一半以上的患者能達到完全緩解。

實體腫瘤

過去,國內病友們只能盼著美國研發新療法,再苦苦等待國內的臨床試驗,審批等一列流程走完,但是癌症患者真的等不起,有無數的病友們在等待中遺憾離開。


這一切將被改寫!


2020年10月5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授予中國科濟生物靶向Claudin18.2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LDN18.2CAR-T)「孤兒藥」稱號,用於治療胃腺癌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這意味著由中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第一個針對claudin18.2靶向的CAR-T細胞療法-CT041率先突破了CAR-T療法在實體腫瘤中的瓶頸,中國的CAR-T療法已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



Claudin18.2(CLDN18.2)是一種胃特異性膜蛋白,被認為是胃癌和其他癌症類型的潛在治療靶點。2019 ASCO年會上,CAR-Claudin18.2 T 細胞治療胃癌/胰腺癌的臨床數據更新顯示,靶向claudin18.2 CAR T細胞治療12例轉移性腺癌(胃癌7例,胰腺癌5例),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治療相關死亡或嚴重神經毒性。


目前,CT041已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和美國FDA批准進入臨床試驗,將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梅奧診所(Mayo Clinic)等多家著名臨床機構進行開放標籤、多中心、1b期臨床試驗,以評估其治療晚期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或胰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開放標籤,劑量遞增/劑量方案尋找臨床研究以評估自體人源化抗claudin18.2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在晚期實體瘤中的安全性,功效和藥代動力學。


疾病

治療

階段

晚期實體腫瘤(晚期胃癌,食管胃交界癌和胰腺癌)

藥物:CAR-CLDN18.2 T細胞

階段1


年齡18至75歲,男性或女性;

患有病理證實的實體瘤(即晚期胃癌,食管胃交界癌和胰腺癌)並且未能進行標準全身治療的受試者;

Claudin 18.2 IHC染色陽性;

預計壽命> 12周;

將病理報告,一個月內影像檢查資料,近期肝腎功能報告,近期出院小結電子版或拍照發送至doctor.huang@globecancer.com,郵件中留下聯繫方式,醫學部收到報告分析完畢後一個工作日內電話聯繫。


除此之外,CAR-T在實體瘤的特異性靶點,增殖、細胞因子釋放等方面已經有了明顯改進,越來越多的臨床試驗開始嘗試將CAR-T用於實體瘤的治療,晚期實體腫瘤患者迎來暖春!除了CLAUDIN18.2,研究人員發現的可用於實體瘤的靶點還有以下幾種:

Claudin18.2,用於胃癌,胰腺癌等。

間皮素(mesothelin),用於治療間皮瘤、胰腺癌、卵巢癌、肺癌;

CEA,用於治療肺癌、結腸癌、胃癌、乳腺癌和胰腺癌;

MUC-1,用於治療肝癌、肺癌、胰腺癌、結腸癌、胃癌; 

GPC3,用於治療肝癌; 

EGFRvII,用於治療神經膠質瘤、頭頸部腫瘤;

B7-H3,用於治療尤文肉瘤、橫紋肌肉瘤、腎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和髓母細胞瘤以及特別難以治療的腦幹腫瘤(DIPG);

PSMA,用於前列腺癌等。

目前國內各大醫院正在積極進行各類腫瘤的CAR-T臨床研究。



疾病控制率90%!新型TCR-T療法對多種實體瘤有效

TCR-T療法是從患者身上獲取T細胞,為T細胞配備新的T細胞受體,使其能夠靶向特定的癌症抗原的療法,這種新型的療法可以允許醫生為每個患者的腫瘤和不同類型的T細胞選擇最合適的靶點進行工程改造,使治療個體化,並為患者提供更大的緩解希望。而找到理想的靶抗原是這一技術起效的關鍵!


在2020年ASCO年會上,一項由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公布的新型過繼性T細胞療法,ADP-A2M4的1期試驗最新數據引起了轟動。在這項研究中,專門採用針對MAGE-A4癌症抗原的TCR-T技術ADP-A2M4,在多種實體瘤類型,包括滑膜肉瘤,頭部腫瘤,宮頸癌和肺癌中均獲得了緩解,並且多名患者出現持久反應,這意味著這種新型的基於TCR的新興技術是未來攻破實體瘤的新希望。


結果顯示,這些患者在接受ADP-A2M4 T細胞治療後,產生了強烈的響應。9例患者(23.7%)病情緩解或腫瘤縮小,18例患者(47.4%)病情穩定

其中,本次試驗共入組的16例滑膜肉瘤患者,客觀緩解率(ORR)43.8%(7名患者腫瘤縮小),疾病控制率為90%以上(14名患者響應)

這些患者的中位反應持續時間為28周,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20周。


會議上報導了一位67歲的男性晚期滑膜肉瘤患者,MAGE-A4高表達(100% 3),接受9.95*10^9ADP-A2M4 T細胞治療12周後,最大的腫瘤病灶(155mm)縮小了45%,隨著進一步的治療,腫瘤縮小了71%。


ADP-A2M4療法用於治療滑膜肉瘤,已在2019年分別獲得FDA授予的再生醫學先進療法稱號(RMAT)和治療軟組織肉瘤的孤兒藥稱號(ODD)。值得振奮的是,基於以上積極數據,該公司預計ADP-A2M4將於2022年在美國上市


目前,ADP-A2M4的研究正在進行針對MAGE-A4肉瘤的II 期試驗,想了解臨床招募詳情的病友可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了解。我們也期待這款療法能夠早日完成臨床驗證,獲批造福更多的患者。


除此之外,近期,一款療法名為tebentafusp,創新性地將靶向腫瘤抗原的TCR與結合CD3的免疫效應結構域(immune-effector domain)聯合到一起,雙特異性蛋白能指引和激活T細胞,讓它們識別和殺死癌細胞。這款新型TCR-T療法在3期臨床試驗中治療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取得積極中期分析結果,顯著提升所治療癌症患者的總生存率(OS)。這是TCR療法取得的首個積極3期臨床結果,也是雙特異性蛋白在實體瘤中取得的首個積極3期臨床結果。

首款實體腫瘤細胞免疫療法TILs有望在2022年上市

在實體瘤中,近期的各大腫瘤媒體頭條上紛紛報導一種開創性的細胞免疫療法--TILs(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備受醫學界和患者的關注。根據最新消息報導,預計這項療法將在2021年正式提交上市申請,如果一切順利,將在2022年正式獲批上市,這將是實體腫瘤獲批的首款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TIL,全稱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是腫瘤間質中的異質性淋巴細胞,包括T細胞及NK細胞等。這些細胞是機體在發現體內的癌細胞後調動免疫大軍中深入到腫瘤組織內部,對腫瘤有最強的識別、抵抗和攻擊作用的一支「超能敢死隊」。到達腫瘤內部後,通過釋放細胞毒素直接殺傷腫瘤細胞。此外,TIL還能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對腫瘤細胞的殺傷能力。  

和CAR-T一樣,TILs屬於過繼性免疫治療的一種,但是這是一種趕超CAR-T的新型實體瘤T細胞療法。


首先,TILs療法識別殺傷能力更強

TIL的免疫細胞來自於腫瘤組織,其自然靶向該患者腫瘤特異性抗原。而其他細胞免疫療法大部分來取自血液。據估計,腫瘤裡分離出的免疫細胞,有60%以上能識別腫瘤,而血液裡面分離的免疫細胞,不到0.5%。這直接決定了免疫細胞識別腫瘤的能力。

這種新型的療法不是像傳統的簡單的擴增回輸,而是要確定患者病例中特定的突變。之後利用突變信息找到能夠最有效瞄準這些突變的T細胞,最後提取出專門患者腫瘤中細胞突變的T細胞,這些細胞具有精準識別癌細胞的能力。相比之下,CAR-T和TCR-T中用於治療的T細胞是通過基因轉染技術改造的外周血T細胞,是進行修飾而非篩選培養,因此,精準識別的能力與TIL細胞相差甚遠。  

TILs細胞經過分離篩選後,會加入白細胞介素2進行培養,增加免疫細胞存活的機率,最大限度的擴增免疫細胞,達到數百億~數千億級別,確保T細胞的有效性和活性後重新注入到患者體內,這意味著體內的抗癌「兵力」大大增強。  

在2020的ASCO會議上,基於TILS細胞的創新型療法  LN-144(Lifileucel)  更新了黑色素瘤的臨床結果,  66例接受過PD-1或靶向治療進展後的極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TILs治療後,結果顯示: 更引人注目的是,患有PD-L1陰性的患者也有響應,這說明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無效的患者仍能獲益於TIL療法。對於PD-1治療後進展的患者,幾乎沒有其他治療選擇,這種治療方案的效果幾乎無與倫比。基於這些數據,LN-144(Lifileucel)將在 2021年 提交上市申請,有望上市。LN-145基於自體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研發的另一款針對其他實體腫瘤的療法。第二階段innovaTIL-04(C-145-04)積極的試驗在2019年2月4日的數據截止時,有27名可評估的患者。平均注入280億TILs細胞;6次白細胞介素-2。客觀緩解率(ORR)       44%,完全緩解率(CR)       11%,疾病控制率(DCR)高達85%。即12名的患者有效果,包括1名完全應答,9名部分應答和2個未確認的部分應答;中位隨訪時間為3.5個月,12例患者中有11例持續應答;此外,2019年6月,FDA基於這項驚豔的數據,授予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治療方法LN-145為突破性的治療指定,這是用於實體瘤的細胞免疫療法首次獲此殊榮。Iovance Biotherapeutics公司與FDA進行討論之後宣布重大喜訊: FDA支持LN-145治療晚期宮頸癌的監管申請。 LN-145療法將在2021年遞交上市申請,加快其上市的進程,一旦FDA批准,這將是首款用於實體瘤的細胞免疫療法,將給癌症患者帶來巨大的生存獲益。除此之外,TILs療法在非小細胞肺癌,肉瘤,卵巢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中也顯示出巨大潛力。已經發展的各項研究表明,TIL治療將有待不斷改進和發展,最終將成為人類抗癌的新武器。  腫瘤的免疫療法被譽為攻克癌症的希望,不管是目前已經在眾多癌症中獲批的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還是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以及眾多如火如荼研發中的癌症疫苗,都只是免疫學冰山中的一角。研究人員正在挖掘冰山中蘊藏的更多信息,如何控制免疫反應,以及將將這些治療手段用於臨床獲得益處,給我們越來越多生存的希望,而攻克癌症的希望,或許就在其中。期待免疫療法取得更多突破,給癌症患者帶來更多奇蹟。

相關焦點

  • 用自己的細胞「殺死」腫瘤!首位接受新型免疫療法TILs治療的晚期...
    幸運的是,他找到了路易斯維爾健康大學布朗癌症研究所的傑森·切斯尼博士,傑森博士正在進行一項新型的免疫療法臨床試驗。這種療法稱為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布朗癌症中心主任切斯尼博士說:「這是一種基於細胞的新型免疫療法。目前正在全球範圍內多家知名癌症中心開展臨床試驗,布朗癌症中心是包括肯塔基州和印第安納州唯一提供這一療法的癌症中心。
  • 腫瘤過繼細胞免疫療法NK,TIL,TCR,CAR-T各顯神通
    伴隨著封閉免疫負調控的抗CTLA-4,抗PD-1抗體和CAR-T療法在腫瘤研究中獲得的顯著療效,免疫療法掀起了癌症治療的一場革命,這種療法能持久清除殘留在體內的少量的、播散的腫瘤細胞,且能提高機體因放、化療而受損的免疫功能,與常規三大療法聯合應用顯示出互補的優勢。
  • 免疫療法遇上多能幹細胞 實體腫瘤或有了新剋星
    天津大學藥學院教授劉子川介紹,因此這項技術在臨床上最早用於再生醫學領域,比如用於非可逆的退行性疾病,讓損傷後的細胞恢復再生能力。目前美國官方網站公布了20項與iPS細胞技術相關的臨床試驗,主要針對神經和視覺相關的退行性疾病,如和神經退化相關的帕金森病,和視神經退化相關的黃斑變性性疾病,和心肌梗死相關的心臟衰竭等的治療,此外還應用於癌症的免疫療法。
  • TILs聯合PD-1療法讓晚期實體瘤出現完全緩解
    近期一項新型療法在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非小細胞肺癌以及臨床中罕見難治的骨肉瘤中顯示出巨大潛力,引起廣泛的關注。這款療法將實體腫瘤中最具潛力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s)療法和最成功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PD-1結合起來,TILs細胞能夠增加人體的免疫識別和殺傷功能,而PD-L1則能解除人體的免疫抑制,兩種最具實力的免疫療法組成抗癌效果翻倍的新型療法,或將發揮更強的免疫反應殺傷癌細胞。
  • TILs聯合PD-1療法讓晚期實體瘤出現完全緩解
    近期一項新型療法在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非小細胞肺癌以及臨床中罕見難治的骨肉瘤中顯示出巨大潛力,引起廣泛的關注。這款療法將實體腫瘤中最具潛力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s)療法和最成功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PD-1結合起來,TILs細胞能夠增加人體的免疫識別和殺傷功能,而PD-L1則能解除人體的免疫抑制,兩種最具實力的免疫療法組成抗癌效果翻倍的新型療法,或將發揮更強的免疫反應殺傷癌細胞。
  • CAR-T免疫療法新模式——治療實體瘤
    2016年3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免疫療法已然成為人類對抗癌症新的希望,而CAR-T療法則是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CAR-T藥物已經成功在人類血液癌症研究中被證明有重要作用,然而針對實體瘤仍然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果能應用於治療實體瘤,那將具有很大的潛在市場。為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家們與該領域內的主要公司展開密切的合作。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助理教授Edmund Moon和他們團隊已成功地完成了臨床前期研究,有助於開闢此道路前進。
  • 聚焦抗腫瘤創新藥,「天科雅」用國際前沿的免疫療法解決實體瘤難題
    直面技術難關:專註解決實體瘤對於腫瘤免疫治療技術,天科雅的關注點是如何解決這項技術在實體瘤領域的應用問題。該公司認為,「最近兩年CAR-T免疫細胞治療在血液腫瘤上的優越療效,再次證明了晚期患者缺少免疫細胞的論點,然而CAR-T在血液腫瘤上的成功並無法複製到實體腫瘤,而實體腫瘤又佔所有腫瘤的90%,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目前困擾所有藥廠的一個大問題」。
  • 科學家運用溶瘤病毒和CAR-T細胞消滅實體瘤
    隨著人們對腫瘤形成機制的認知不斷突破,免疫療法在腫瘤治療中的價值日益顯現,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性抗體、CAR-T細胞療法、腫瘤疫苗、溶瘤病毒等多種方法正在不同腫瘤治療領域如火如荼地展開。  近日,美國希望之城國家醫學中心在《科學轉化醫學》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將溶瘤病毒和CAR-T細胞療法聯合能夠增強對實體瘤的控制。
  • 36氪首發|專注新型實體瘤細胞療法,「君賽生物」獲數千萬元Pre-A輪...
    據公司創始人金華君博士介紹,此輪融資資金將用於多款新型TIL細胞療法的研發。君賽生物成立於2019年7月,位於上海,是一家新型實體瘤細胞療法領域的創新企業,專注於開發基於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tumor Iinfiltrating Llymphocyte, TIL)的實體瘤創新療法與First-in-class/Best-in-class細胞新藥,覆蓋多種復發難治性腫瘤。
  • I期臨床試驗表明靶向MAGE-A4的TCR-T細胞有望治療多種實體瘤
    2020年6月21日訊/生物谷BIOON/---過繼性T細胞療法ADP-A2M4涉及對來患者體內的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之表達可識別癌症抗原MAGE-A4的T細胞受體(TCR)。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的領導下,針對ADP-A2M4的一項I期臨床試驗在包括滑膜肉瘤、頭頸癌和肺癌在內的多種實體瘤的患者中獲得了反應。
  • 為腫瘤殺手溶瘤病毒裝CAR-T導航,直擊實體瘤
    因為肝癌、肺癌等實體腫瘤的外部高度纖維化,這個堅韌的外殼將CAR-T細胞「拒之門外」。被業內稱為「CAR-T推廣之父」的張同存教授及其科研團隊在研究中發現:CAR-T細胞和溶瘤病毒在治療實體腫瘤上,各有長處。溶瘤病毒能穿透實體腫瘤 堅韌的外殼,CAR-T細胞能精準地找到實體腫瘤。那麼,能否將兩者完美結合呢?
  •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療法(TIL): 有望用於多種實體瘤
    迄今為止,CAR T已成為細胞免疫治療領域的主導,FDA批准了針對多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3種藥物。然而,在實體瘤中,CAR T療法尚未普及。實體瘤中有望獲批的細胞療法是: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s)。儘管TIL產品在轉移性黑素瘤患者中顯示出令人鼓舞的活性,但由於製作耗時且費用昂貴,應用有限。
  • 用自己的細胞殺死腫瘤!首位接受新型療法的肺癌患者重回正常生活
    幸運的是,他找到了路易斯維爾健康大學布朗癌症研究所的傑森·切斯尼博士,傑森博士正在進行一項新型的免疫療法臨床試驗。 這種療法稱為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 布朗癌症中心主任切斯尼博士說:「這是一種基於細胞的新型免疫療法。
  • 科學家發現基於納米生物學技術的新型癌症免疫療法
    ,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對天然分子進行生物工程化修飾所產生納米生物微型材料與治療性組分進行配對,隨後訓練機體的先天性免疫系統來消滅腫瘤細胞。研究者表示,這種納米生物學免疫療法能靶向作用骨髓(部分免疫系統形成的場所),同時還能激活機體訓練有素的免疫力,這一過程就能重編程骨髓祖細胞使其產生訓練後的先天性免疫細胞,從而抑制癌症的進展,癌細胞通常會在機體免疫抑制性細胞的幫助下來保護自身免於宿主免疫系統的殺滅。
  • 科學家識別出治療黑色素瘤免疫療法的新型潛在靶點
    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QIMR Berghofer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為何某些黑色素瘤患者對免疫療法反應不佳,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者開發治療潛在致死性癌症的新型靶向性療法。
  • 新綜述探究CAR-T細胞治療實體瘤的潛力
    細胞免疫武器在治癒白血病方面表現出明顯的效果,但是在治療實體瘤方面表現出有限的效果和持久性。針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CAR-T細胞免疫療法的一般經驗已確定了一系列變量、弱點和優勢,從而影響了腫瘤疾病的臨床結果。在一篇新的綜述類型論文中,來自義大利羅馬第一大學和羅馬第三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這些方面進行了概述,旨在確定當前仍然「缺失的策略」來對抗上皮癌。
  • 癌症免疫療法新技術——溶瘤假病毒
    文丨白露自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首次成功應用於黑色素瘤患者以來,抗癌免疫療法已經變得多樣化,並聯合放療、化療成為多種惡性腫瘤適應症的治療標準。目前批准的免疫療法包括針對免疫檢查點和腫瘤相關抗原的單克隆抗體、免疫刺激細胞因子、CAR-T細胞、基於樹突狀細胞的癌症疫苗,以及局部應用的溶瘤病毒療法。
  • 基於單克隆抗體的新型免疫療法開發合作
    專門從事單克隆抗體研究的Y-Biologics和法國第二大私人製藥實驗室Pierre Fabre集團,計劃結合各自專長的領域,旨在識別和開發針對實體瘤內激活的關鍵免疫抑制機制的新型治療性單克隆抗體。研究表明,腫瘤微環境的關鍵細胞成分在幫助腫瘤抵抗機體免疫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癌症免疫療法通過特異性地重新激活免疫系統來發揮作用,從而可以摧毀腫瘤細胞。Pierre Fabre與Y-Biologics之間的合作旨在為患者提供基於使用治療性單克隆抗體的新穎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性單克隆抗體能夠重編程某些細胞類型,以刺激和/或恢復免疫系統施加的抗腫瘤反應。
  • 新型TCR療法tebentafusp治療葡萄膜黑色素瘤
    Immunocore是一家處於後期臨床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開創了一類新型T細胞受體(TCR)雙特異性免疫療法的開發,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包括癌症、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任何TCR療法獲得陽性結果的首個3期臨床試驗,也是任何雙特異性療法在實體瘤中的首個陽性3期臨床試驗。mUM患者預後很差,幾十年來情況沒有明顯改變。如果獲得批准,tebentafusp將成為40年來第一個改善mUM患者OS的新療法。
  • Blood重磅|CAR-NK再度出世,竟比CAR-T細胞免疫療法更有效?
    圖2: CAR-NK製作流程[2]新型治療策略:CAR-ML NK細胞或可用於治療實體瘤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CAR基因工程修飾賦予ML NK細胞,最終產生的免疫療法結合了CAR和NK的優勢。並且,研究發現,CAR-ML NK細胞療法發生毒副作用反應(如細胞因子風暴、神經毒性等)的可能性更小,由此認為CAR-ML NK細胞療法的安全性更佳。該文通訊作者Todd A. Fehniger博士說:「免疫療法在癌症治療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希望,但我們需要更有效、更安全的免疫療法。在利用NK細胞為白血病患者所開發的治療策略的基礎上,我們建立了這種結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