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普斯:技術擴散是促進中國經濟的重要因素

2020-12-06 網易財經

網易財經4月9日訊 2014年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博鰲召開,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費爾普斯先生在《新興市場如何規避中等收入陷阱》中表示,是要繼續鼓勵技術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國的腹地中部地區去轉移,因為在這些地區技術還比較落後。先進技術的擴散是促進中國的經濟體量增長的重要因素。

以下為文字實錄:

EdmundPHELPS:我知道中國有這種擔心,因為更高收入國家的收入水平是高於中等收入這條線的。中國必須做哪些工作來努力規避中等收入陷阱呢?顯而易見應該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實施中國已經在做的一些好的基礎性的工作,因為這些工作尚未完成。其中有一些要繼續讓低收入的勞動力向中國中心城市的高崗位遷移,在中心城市當中生產力是更高的。 另外一個要做的工作,是要繼續鼓勵技術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國的腹地中部地區去轉移,因為在這些地區技術還比較落後。先進技術的擴散是促進中國的經濟體量增長的重要因素。 第三個工作就是要繼續延續西方對中國的技術轉移,中國手中目前還沒有的這些技術也拿過來,或者目前還有一些技術尚未能夠從西方轉移過來,要完成這個轉移。 這些進程能夠把低收入提升到一個更高收入的水平,這樣能夠讓每個人都有更高的收入。但是這些進程在朝更高水平行進的過程當中,就不像過去同樣的有效了。但是中國需要從西方得到更多的技術轉移,但是西方可以轉移給中國的技術資源也在枯竭。剛才我講的這三個進程的邊際效應越來越低,比方說中國廣大中西部地區的剩餘勞動力也就那麼多,中國國內進行先進技術擴散也就那麼大的餘地,以及西方向中國技術轉移剩下的餘地也就那麼大,很多技術已經轉移了。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開源:數位技術擴散促進數位技術創新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三新」經濟增加值為14.5萬億元,佔GDP的比重為16.1%,已成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發展新動能。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做大做強數字經濟」。在這種背景下,廣泛實施開源戰略,將會有助於促進數字經濟大發展。
  • 7本頂級經濟學家著作,帶你看透全球經濟形勢-虎嗅網
    兩位作者拋開人類經濟決策源於理性經濟動機的假設,將信心、公平感、腐敗和欺詐、貨幣幻覺以及作為人們生活參照物的「故事」等心理因素置於宏觀經濟學的前沿和核心,試圖建構一套動物精神理論來解釋宏觀經濟現象和經濟的真實運行原理。作者簡介:喬治·阿克洛夫,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首席教授。
  • 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
    其中,六大重要因素影響著土壤健康與農作物生長。 一。農藥自身理化性質、 使用歷史及施藥地區自然環境條件等因素決定了農藥在土壤中的殘留、 遷移和轉化。一般地, 農藥對土壤環境的汙染程度取決於其自身的毒性及其殘留情況。農藥毒性越強, 在土壤中降解越慢, 殘留期越長, 就越容易導致土壤健康質量的下降。農藥對土壤健康質量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現在農藥的殘留毒性、 土壤對農藥的吸附、 農藥的遷移與擴散以及農藥在土壤中的解毒。
  • 腸道菌群是乳腺癌轉移擴散的重要參與者
    乳腺癌轉移擴散至遠端淋巴結和肺部通常發生在乳腺癌進展早期。目前尚不清楚宿主免疫功能的內在差異是否有助於腫瘤細胞的早期擴散,但是淋巴結轉移是復發性疾病最可靠的預測因素之一,並可以確定哪些患者可以從延長輔助激素治療中獲益。這種療法減少了一些高危患者的晚期復發,但通常也會導致不良和潛在的嚴重副作用。
  • 何陽:金融科技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有重要促進意義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近日,金融界網站就金融科技發展的進展和看法,採訪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主任何陽。他就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看法、區塊鏈技術與金融科技發展的結合、金融科技發展對社會經濟的意義等方面與金融界網站展開了深度探討。
  • 動態|濱海火電/核電廠熱汙染擴散影響因素研究
    -11-10近日,我所海洋與海岸地質實驗室黃髮明課題組在濱海火電/核電廠(以下簡稱「濱海電廠」)熱汙染擴散影響因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目前,國內外對海水升溫過程中主要影響因素的貢獻缺乏系統性和定量化研究。本研究以中國沿海從北到南6個分布相對集中、裝機容量較大且溫排水錶層排放的研究區為例,以環境流體介質質能守恆模型為基礎,選取流速、水深、海岸地形因子、橫向擴散係數和垂向擴散係數等5個影響因素,定量評估它們對溫排水擴散範圍的影響。通過定義熱擴散能力係數,建立了操作簡單的研究區選址綜合評判標準。
  • 六禾投資夏曉輝:全球故事與中國故事
    他們描述了動物精神的5個方面如何影響經濟決策:信心、公平、腐敗和反社會行為、貨幣幻覺以及故事。關於故事的描述尤其精彩,「我們對現實生活的感覺、自我身份的認同以及自身行為的看法,是同我們自身和他人的生活故事交織在一起的。這些故事匯集成國家和世界的故事,並在經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事實上,故事在資本市場投資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關於經濟增長的全球故事和中國故事。
  • 2020年中國無人經濟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五大利好因素推動行業發展迅速
    諸多因素驅動中國無人經濟發展迅速2020年7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發布《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要發展基於新技術的
  • 人口因素如何影響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
    人口是判斷國家經濟增長潛力的主要因素 一些經濟基本面的因素會影響國家的經濟增長潛力和經濟結構,並因而影響資本市場的表現。這些因素,從短期來看可能沒有明顯的作用,但是長期來看,對預測趨勢有重要的作用。如何識別這些因素,是經濟學的重要工作。
  • 中國首家在歐洲獨立註冊的商學院在瑞士成立
    新華社瑞士蘇黎世4月12日電(記者施建國 王昭)中國首家在歐洲獨立註冊的商學院——新華都商學院(瑞士)成立儀式12日在瑞士蘇黎世舉行。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中國駐蘇黎世總領事梁建全、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陳發樹、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新華都商學院院長費爾普斯、新華都商學院理事長何志毅,以及中瑞兩國政府代表和企業界代表約150人出席儀式。    在成立儀式上,郝平表示,新華都商學院走出國門,在瑞士建立校區,並由諾貝爾獎獲得者領銜,是中國教育國際化和中國商學院跨國辦學的一次重要嘗試。
  • 楊成長:今年的經濟增長,三因素起重要作用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8日電 題:《楊成長:今年的經濟增長,三因素起重要作用》作者 楊成長(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在今年的經濟增長中,三個因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第一是金融和財政的雙寬鬆政策。網際網路和科技這一輪的上升帶動著整個網際網路產業,也包括疫情之後的線上經濟的發展。經濟增長中,在前面走的是網際網路、金融和房地產三個平臺型產業。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確實拉大了金融和實體、房地產與實體、網際網路與實體原來存在的發展差距。
  • 民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歷史經驗
    他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講話重要意義;要勇擔責任,積極主動作為,切實履行好民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職能;要加強自身建設,勇於創業創新,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  建國70年來,民建在切實履行好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職能方面不斷地與時俱進,為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做出了貢獻並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 解析大氣汙染擴散的氣象因素
    大氣結構與氣象   有效地防止大氣汙染的途徑,除了採用除塵及廢氣淨化裝置等各種工程技術手段外,還需充分利用大氣的湍流混合作用對汙染物的擴散稀釋能力,即大氣的自淨能力。汙染物從汙染源排放到大氣中的擴散過程及其危害程度,主要決定於氣象因素,此外還與汙染物的特徵和排放特性,以及排放區的地形地貌狀況有關。
  •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用好5G,是發揮5G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
    下一步,應加快突破核心技術,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著力建設好、應用好、保障好新型基礎設施。當前人類社會正邁入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位化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正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代表著未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張峰表示,中央多次對加快5G、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出重要指示。
  • ...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項目東部區域協同中心(濟南)正式揭牌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局長劉殿勳、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張翼、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主任武雅斌、濟南市副市長尹清忠、濟南市商務局局長劉豔秋等相關單位領導及濟南市重點企業代表共計四十餘人出席活動。
  • 黃益平:電商和物流促進宏觀經濟穩定
    黃益平認為「十四五」規劃中的雙循環格局強調了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相互促進,而國內循環包括兩個核心:一是依靠國內消費需求來支持經濟發展,二是利用數字經濟支持創新,提升效率。這些都與現代流通體系的發展息息相關。 以下為全文: 大家好!
  • 好書推薦|在促進中國經濟雙循環的過程中,資產管理行業如何定位和...
    在這樣的歷史機遇下,中國政府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僅對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將長遠改變國內乃至全球產業鏈結構。出版方:湛廬文化 在逐步構建中國經濟「雙循環」格局的過程中,作為金融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資產管理行業的助力不可缺席。
  • 中國經濟復甦經驗有重要借鑑意義
    當地時間1月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對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報告結論,肯定中國採取有力措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出臺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為經濟持續復甦提供支撐,同時在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進展。第四條款磋商是IMF每年對成員國經濟表現和宏觀政策的例行判斷與評估。此次對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於去年11月到12月間進行,被認為是對中國經濟的一次「年檢報告」。
  • 葉冬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綠色發展理念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並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這些重要論述凸顯出新形勢下綠色發展的重要性,也指明了綠色轉型涉及的領域、程度和時間表等。
  • 英語單詞博覽166 促進擴散
    你能通過詞綴識別下圖中extracell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