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禾投資夏曉輝:全球故事與中國故事

2020-12-08 深圳之窗

故事在資本市場投資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理解全球的故事?如何講好中國的故事?本期「曉輝和他的朋友們」邀請到了另外一位曉輝:六禾投資董事長夏曉輝,來和我們分享#全球故事與中國故事#。

夏曉輝博士現任上海六禾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市青聯委員、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兼職導師。夏曉輝博士擁有上海交通大學工學學士學位、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夏曉輝:兩位諾獎得主,喬治·阿科洛夫和羅伯特·席勒在他們的《動物精神》一書中提到,宏觀經濟學應該引入凱恩斯的「動物精神」理念。他們描述了動物精神的5個方面如何影響經濟決策:信心、公平、腐敗和反社會行為、貨幣幻覺以及故事。關於故事的描述尤其精彩,「我們對現實生活的感覺、自我身份的認同以及自身行為的看法,是同我們自身和他人的生活故事交織在一起的。這些故事匯集成國家和世界的故事,並在經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事實上,故事在資本市場投資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關於經濟增長的全球故事和中國故事。

01全球故事的新起點:需要跨越的四條堤岸

隨著一連串標誌性事件的發生,如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拾級而下,印度增長今年開始快速下滑,美國長短期國債收益率倒掛,特別是中美之間貿易摩擦的加劇,人們對全球經濟的前景擔憂越發嚴重。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博士提到:在過去150年裡,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兩次工業革命,全球經濟呈現出「兩起兩落」的特徵,其中有兩個明顯的「波谷」,分別是1882年前後和1929年前後;而現在的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已經回落到這兩個低點的水平,出現了百年以來的第三個谷底。

要理解這個150年來的第三個低點,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全球經濟增長的歷史。歷史學家J.R.麥克尼爾(J.R.McNeill)發現,直到公元1500年,經濟的增長都微乎其微。1500-1820年,全球GDP從2400億美元增長到6950億美元(按1990年的美元價格計算),年均增長率為0.3%,主要受人口增長和農業進步的推動;1820-1900年,全球GDP幾乎增長了2倍,從6950億美元增長到198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1.32%,這是工業革命和殖民擴張驅動的結果;1900-1992年,全球GDP從19800億美元增長到28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接近3%;1992年-2014年,全球GDP又翻了一番,達到60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3.5%。

也就是說,全球發達經濟體增長速度已經回到了1880年代的水平,那時候第二次工業革命剛剛開始。即使如此,前景也並不樂觀,全球經濟仍然需要跨越四重阻力:1、全球政府債務水平逼近歷史最高點(二戰時期水平);2、全球利率已經靠近零利率,歷史最低點;3、全球人口步入老齡化,未來二十年勞動力增長率將下降一半;4、全球化逆潮。這四重阻力會不會像就像四道堤岸一樣圍成一個泥潭,將全球經濟困在其中?當然,我們也可以期待空中救援,那就是技術進步,就像前幾次工業革命一樣,技術進步推動了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

02三個全球故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就有很多經濟學家發表專著來分析危機產生的原因、全球經濟前景及政策建議,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三個故事。

故事1:斷層線

拉古拉邁·拉詹是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首席經濟學家,他在2010年出版了他的著作《斷層線:全球經濟潛在的危機》,影響深遠。斷層線,借用的是地質學中的術語,當地殼巖石承受的壓力超過其本身的強度後,就會發生斷裂,出現斷層。地質學家發現,地震往往是沿著斷層線發生的。拉詹勾勒出了三條斷層線:第一條斷層線來自發達國家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及國內政治之間的衝撞,人性的短視觸發了不合理的信貸擴張;第二條斷層線是國際收支失衡,長期的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扭曲了要素市場和金融市場;第三條斷層線是不同金融體系之間的碰撞,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的碰撞帶來了「貨幣錯配」和「期限錯配」,從而導致金融危機。拉詹對全球經濟的未來並不樂觀,因為人性的弱點,他認為金融危機還會再次爆發。拉詹指出,「全球經濟存在深刻的斷層線,其原因是在一體化的經濟體和一體化的世界上,對個體行為者和個體機構最有利的未必對整個系統有利。一些比較嚴重的斷層線的起因是政治,而非經濟。不幸的是,在危機爆發之前,我們不知道斷層線何在。我們現在了解得比較清楚了,但危險在於我們會繼續置之不理」。

故事2:大停滯

2011年,泰勒·考恩出版了他的著作《大停滯:科技高原下的經濟困境》,提出了「科技高原」的概念。考恩認為,美國經濟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已經進入了一個停滯階段,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一是「低垂的果實」摘完了;二是美國進入了「科技高原」。美國歷史上,曾經有過三種最為豐碩的低垂的果實:1、閒置的土地。2、科技成就。從1880年到1940年這段時間,美國出現了難以計數的科技進步成果。3、聰明但未受教育的孩子。1900年,只有6.4%的適齡美國人從高中畢業,1970年,這個數字提高到了80%左右。現在,「低垂的果實」摘完了,經濟也就徘徊不前。關於「科技高原」,考恩是指科技創新遭遇到了高原「窒息」。他考察了人類的許多重大科技發明,發現像電、汽車、火車、飛機、照相機、藥品器材等等發明都是在1940年以前完成的,這之後,除了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幾乎沒有劃時代的發明。考恩對比了自己一代人和祖輩的生活狀態,認為今天美國人的物質生活,和1950年代相比,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也就是說,科技進步停滯了。

故事3:大眾創新和國家繁榮

諾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就業與增長理論的著名代表人物埃德蒙·費爾普斯講的故事更加有趣。費爾普斯2013年出版了他的新書《大繁榮:大眾創新如何帶來國家繁榮》,闡述了以英、美為主的西方國家如何獲得繁榮和失去繁榮的過程。費爾普斯把繁榮定義為生活的興盛,即投入事業、迎接挑戰、自我實現和個人成長;把國家繁榮定義為大眾的興盛,它源自民眾對創新過程的普遍參與,是深入草根階層的自主創新;把具有創新活力的經濟稱為現代經濟,以區別於過去以貿易為主的商業經濟。他指出,煥發高度活力的國家都有相應的生活態度作為支撐。這些生活態度一部分來自現代社會的人文主義價值觀,例如個人主義和活力主義;另一部分來自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形成的價值觀,例如在知識不完備和具有不確定性的世界生活。正是當這些現代價值觀壓倒了中世紀更傳統的價值觀,國家才開始繁榮。後來,這些國家在20世紀中期以後失去了活力,原因並不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缺陷,而是傳統價值觀的復甦。特別是在歐洲,現代價值觀受到打擊,導致資本主義制度被社團主義制度所替代。

西方國家能否恢復黃金時代的高度活力?費爾普斯認為,如果沒有文化作為支撐,所有的改革措施都是不夠的,甚至也沒有被採納的可能。徹底恢復高活力要求現代價值觀再次壓倒傳統價值觀。一個大眾繁榮的未來正取決於此。

經濟學家們的故事中幾乎囊括了影響經濟增長的方方面面,諸如技術進步、人口增長、金融體系、政府政策、貧富分化、全球化失衡、文化價值觀、人性弱點等等。我們在這中間看到了兩個關鍵的難以解決的矛盾:一是來自人性的弱點,人們總是很難面對短期的困難,總會習慣性地將問題推後,留給未來處理,現代金融體系剛好滿足了人類的這種需要,通過財政和貨幣的手段不斷延緩危機的發生,直到難以為繼;二是市場經濟在促進生產力進步的同時一定會帶來副作用,那就是貧富分化,貧富分化又導致了政治和制度的演變,文化和價值觀的更迭,從而反過來作用於經濟。兩個矛盾解決的過程都是一個周期,第一個是中周期,第二個是長周期。所以,全球故事的反轉需要時間。

03二個中國故事

關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故事汗牛充棟,不能一一細說,我們梳理了一些故事共性,形成2個中國故事。

故事1:或躍在淵

中國經濟對很多人的印象是韌性很強,這本質上是由發展階段決定的。中國雖然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工業體系比較完整,但人均收入還很低,地區經濟發展很不平衡,三次產業比例也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如果以《易經》中的乾卦來概括,現在可能屬於第四爻:或躍在淵。或躍在淵的意思是,初夏蒼龍七宿的全體已經都擺脫了大地的羈絆,龍或躍上天空,或停留在深淵,表示只要根據形勢和時機的需要而進退,就無咎害。乾卦的第五爻是飛龍在天,比喻事物處於鼎盛時期,第六爻是亢龍有悔,意喻物極必反。中國經濟的當前階段屬於成長過程中,還沒有到最鼎盛的時候,只要不發生戰略性的錯誤,成長的時間還會較長。

推動未來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至少還有三種力量:1、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發展。今年以來,國家大幅調整了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這將進一步提高經濟增長效率。8月26日,主席主持的中央財經委第5次會議提出,要按照客觀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2、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發展。中國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比重分別為9%和15%,大大低於歐美國家,上升的空間還很大。3、科技創新的力量。過去二十年,中國大幅提高了研發支出,目前中國研發支出佔GDP的比重已經超過英、法等許多發達國家。從過去十年歐洲、美國、日本、中國的企業盈利來看,四個地區的企業盈利能力完美地表達了研發支出比重的變化,而這一趨勢還在繼續。

故事2:百穀王者

單從權益投資的角度出發,可以說一個很好的中國故事。下圖對比了A股和美股過去十年的估值和盈利增長的變化,我們清晰地看到,十年前,滬深300的PE估值為31倍,目前是12倍,估值每年下跌8.90%,EPS增速9.44%,所以指數的年複合收益率為0.54%,幾乎沒有賺錢效應;相反,標普500十年前估值19倍,目前22倍,估值每年上漲1.07%,EPS增速10.62%,指數年複合收益率11.69%,收益豐厚。以此為基礎,我們可以展望一下未來十年的市場變化。合理的預期是,滬深300的估值每年上漲3%,十年後16.5倍,對應更低的無風險收益率,EPS增速7-10%,指數的預期年複合收益率為10-13%。所以,現在應該是權益投資的好時候。

百穀王者出自《道德經》第66章,「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用百穀王者來形容未來A股的投資,可能比較恰當。A股目前的估值屬於全球低谷,結合經濟增長的前景,同時作為全球第二大的資本市場,對全球資本的吸引力很強。用一個業內大佬的話來講就是:全球資本目前配置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配中國太少。這句話用在國內資本上也是成立的:中國居民和機構投資者資產配置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配權益太少。

04全球故事、中國故事與公司故事的聯結

全球故事與中國故事的區別和聯結在哪?

零利率或者負利率的背後是太多太多的資本,是投資回報率的低下,是宏觀經濟的衰退;研發投入比重的持續提高帶來的是企業盈利能力的不斷攀升,是人均收入的提高,是消費的增長。李錄認為,科技文明時代,推動GDP持續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市場經濟和技術進步。最近300年來,東方和西方經濟增長的曲線基本一樣,只是東方比西方晚了一百年。所以全球故事和中國故事的本質區別應該是發展階段的區別,一百年的時間差距反應在今天,其實主要是存量財富和增量財富的區別。全球故事的關鍵詞是「巨額的存量財富如何安放」,中國故事的關鍵詞是「誰才是增量財富創造的贏家」,兩者的聯結點是資本跨國流動,是資產價格變化。

宏觀故事與公司故事的區別和聯結在哪?

巴菲特說,宏觀很重要,但不可知。芒格說,宏觀你需要接受,微觀你可以有所作為。宏觀故事對於我們判斷我們在周期中的位置顯然有幫助,但投資的關鍵還是理解好公司、聚焦好公司。在公司故事上,我們好像看不到東西方一百年的時間差距,但顯然還是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區別。關於公司故事,我們以後再敘。


鄭重聲明:本文屬於商業稿件,與深圳之窗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深圳之窗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初夏跋山涉川尋覓繁花似錦倒掛串串的「禾雀花」聆聽愛情傳奇故事
    清·陸宗宣 巜禾雀花》七絕是花是鳥總怡情,植物偏加動物各。異日群芳重作譜,新翻花樣到天成。這是清代秀才陸宗宣的七律詞:讚美禾雀花繁花似綿,倒掛串串的花簇著生於老乾之上,形似百花綻放,又似百雀鬥趣,花香鳥語,大自然把植物與動物和諧完美融合在一起。
  • 庫恩:精準扶貧是消除西方對中國偏見的強有力的故事
    中國網北京11月1日訊 在今天上午由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美國庫恩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學術論壇上,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致辭。庫恩是公共知識分子、投資銀行家和中國問題專家。他是《走近中國》(CGTN)和《前線之聲:中國脫貧攻堅》欄目的主持人和撰稿人。
  • 全球英語挑戰賽舉行 穿馬褂搖摺扇講中國故事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講中國國粹文化、講中國大好河山……近日,「EF Challenge——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東韻西漸中國故事聽我說』活動」成功舉行。一年一度的全球英語挑戰賽已連續舉辦到第六季。從用英語誦讀中華古詩、到用英語解讀成語故事、到今年圍繞的四大中國傳統文化主題——美食、建築、非遺、節日,越來越多的學員在挑戰賽的號召下,參與到把中華文化傳遞給世界的行動中。第六季賽事自今年1月啟動,覆蓋了全國60多個城市,作品提交量超過了100萬份。36篇精心定製篇目打造的閱讀庫,鼓勵學員參賽的同時培養了其良好的英文閱讀習慣。
  • 袁隆平等多位科學家講述中國「有種」故事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袁隆平等科學家講述中國「有種」故事&nbsp&nbsp&nbsp&nbsp12月9日,全國現代種業發展暨南繁矽谷建設工作會議在三亞召開,包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內的多位專家、農業部門負責人、企業代表圍繞現代種業的發展作了發言
  • 神話故事中六界是哪六界,這六界的主人都是誰嗎?
    神話故事,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寶貴財富。在神話故事中,不管是佛家還是道家,都會提到兩個字「六界」。但是每次不管是在電視劇還是電影中,都是說的模模糊糊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六界」是哪幾個?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六界是指神、仙、人、妖、魔、鬼。
  • 電影賞析《蠻荒故事》:六個簡短的故事,以荒誕描繪真實
    電影講述了六個故事。每個故事情節上相互獨立、意義上相互關聯,展現了社會中存在的心理、情緒、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對金錢的貪婪與對法律的踐踏以及情感問題。影片延續了西班牙語電影一貫的黑色幽默與懸疑,多處反轉,出乎意料。
  • 把「中國植物」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受訪者供圖   「她」使中國免遭飢餓,讓我們繁衍生息;「她」逆境求生,「咬定青山不放鬆」;「她」治病救人,濟世仁慈遍九州……  「她」也影響著隔洋相望的日本飲食習慣;「她」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紐西蘭的出口結構;「她」還「徵服」了四百年前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最終影響著全球60多個國家、30億人口……  「她」是孕育了華夏民族的中國植物,也是李成才導演的紀錄片
  • 一次破釜沉舟的創業:禾信儀器的「國產」質譜儀之路
    十年前向習近平匯報時,禾信儀器只有一臺不能工作的樣機;十年後的2018年,再度向總書記匯報時,禾信儀器已經做到了國內行業領軍。這是周振和他創辦的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禾信儀器」)一次破釜沉舟的創業之路。禾信儀器董事長周振。
  •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春節的故事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春節的故事 2020-01-25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說創作技巧:故事六要素之時間
    今天這一堂課,就是《六要素·時間》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以上六點被稱為是故事的六要素,是一個故事最基本的構成。而本熊認為,任何一部小說,哪怕是長篇小說,其中也是由許多的小故事組成的。
  • 中國數學家的故事
    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衝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覆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 .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衝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
  • 中國勵志故事和西方勵志故事的差距
    還記得幾年前對一本書《哈佛家訓》愛不釋手,喜歡那裡的每一個小的故事,感悟每一個小故事所要表述的意義。實在說的上是一本很不錯的書。今天晚上又無意間的翻了翻剛買來的《青年文摘》,讀到這樣的一篇文章——《不會考試的數學大師》,很有感觸,也很有感想。
  • 講好三個「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  權衡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把握大勢、區分對象、精準施策,主動宣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 炎陵哪裡買兔子六禾養兔場
    炎陵哪裡買兔子六禾養兔場主要經營範圍:高產肉兔養殖,種兔,兔籠,飼料,疫苗,技術指導,兔舍規劃。養兔新手不要一下子引進大量種兔,一是投資成本高,更重要的是經驗不成熟管理跟不上。新手可以養50-100隻種兔為宜,穩步發展。2 種兔質量初期一定要選擇高質量種兔,不要貪便宜選擇較差的種兔,只有高質量種兔不斷經過選育,兔群質量質量才能不斷得到提高。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肉兔養殖前景怎麼樣,肉兔主要吃草,耐粗飼能力強,投入低利潤高,具有很好的養殖前景。
  • 在南京,「禾」你一起遇見美麗肌膚的秘密|禾葡蘭線下面診
    ,對肌膚進行檢測並生成報告,然後在線上與後臺老師一對一面診,定製你的專屬美肌~ 彩妝區 現場更有我們的PAPARELA最新款彩妝,由我們專業的老師給禾粉講解,許多的禾粉都親自試用,畫上了美美的妝容。
  • 《講述·中國故事》第七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
    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指導,中國經濟信息社出品,瀘州老窖·國窖1573全程支持的《講述·中國故事》於2019年12月26日正式開播,第七集的講述人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
  • 乘風破浪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日前,由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主辦的EF Challenge——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東韻西漸 中國故事聽我說」活動落幕。 第六季全球英語挑戰賽總決賽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
  • 六禾投資——食品金字塔中的資產配置
    有一個現象可以印證,中國公募基金已經有超過20年的歷史了,許多公募的旗艦基金都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回報,對標指數也有長期的超額收益,但是公募基金持有人整體而言卻沒怎麼賺到錢。 這是什麼原因呢? 同樣,如果資產配置中,只投資於股票,肯定無法承受其波動;只投資貨幣基金,就喪失了財富增值最大的源泉。沒有最佳的投資品種,分散化投資於不同資產類別,保持均衡,是健康的財富管理投資理念。
  • 【中國夢·踐行者】聽!廣州創新故事博鰲開講
    他們當中,既有全球首款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生產者、全球生物3D列印領軍者等來自廣州IAB(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創新產業的企業家和創業者;也有遠赴南太平洋等國家播撒光明的廣州「最迷你」援外醫療隊、為非洲城市進行規劃的廣州規劃師,他們逐一講述了廣州如何踐行開放與創新的中國夢想。
  • 禾雀花開的日子,總在春暖花開之際
    冬意猶在、乍暖還寒的日子裡,耳根處多了幾句人們談及禾雀花盛開的聲音。恰逢三五知己決意驅車前往廣州天鹿湖野郊森林公園觀禾雀花,隨往。登山覓徑,一路 「拈花惹草」,然未見禾雀花之蹤影,卻被山間清新的空氣衝淡了失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