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起源於五代十國,古人在當時,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除了詩詞歌賦之外,都喜歡對對聯,因此對聯也成為了當時古人的娛樂項目,對聯發展至今,依舊被廣泛的運用到了各行各業之中,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在古代有著許多的才子佳人,經常在對聯方面鬥的不可開交,而且在中國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知名人物,比如乾隆,紀曉嵐,唐伯虎,蘇軾等等,這些都可以稱之為對聯大家,他們的大名可以說人盡皆知。地主上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秀才改了幾筆,氣暈地主
今天我們所講的這個故事是非常的有趣的。清朝時有一個地方的地主家境富裕,可是地主本人文化水平並不高,可是他還是想享受一下文化人的風採,於是買通當地的考官,在考試的時候給他一個方便,考官也就同意了。就這樣他成為了當地的一個進士。成為進士之後,他還真的把自己當成進士了,沒事出去賣弄自己肚子裡數量不多的墨水,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真的很厲害呢!
他為了炫耀,都會在自家門口在自己的大門上貼了這麼一副對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一般人只是最多是給他拍馬屁,希望能撈個好處。正好鎮上有一位窮秀才,一看到進士老爺家的門聯就氣冒氣,突然臉上露出奸詐的笑容。到了晚上,窮秀才他見四下無人,就悄悄地在對聯上加改了一些筆畫,窮秀才只是想氣一氣高調愛炫耀的進士老爺。
第二天一大早,進士的門前圍滿了看熱鬧的人,他們有說有笑,議論紛紛,大家的說:「改得好!改得好!」門外的笑聲驚動了進士老爺,他連忙打開大門一看,當時就氣得昏倒在地 。原來,進士門前的對聯已經被窮秀才改成了這樣:父進土子進士父子皆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凡事還是要低調的好。進士本想炫耀自己,結果反被羞辱。
有句話說得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高於岸,浪必湍之。一個人,到什麼時候不要炫耀,不要站得太高。因為,站得越高,摔下來也越疼。不得不說中國的對聯確實說妙,僅僅是改動筆畫據可以讓對聯的意思完全不同,而且從這也看的出秀才確實有著真本事,所以,隨時隨地保持低調,才是做人的至高智慧。中國的對聯流傳到現在可以說給後人留下了許許多多的經典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