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3 09:39:55出處:太平洋親子論壇作者:佚名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我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既提倡食物之間搭配互補,即「相生」,但也講究「禁忌」,所謂「相剋」。長期以來,一些「食物相剋」的說法在民間廣泛流傳,也時常見諸於報端。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以後,人們對飲食問題日益關注,網際網路上、書店裡關於這方面的資料、書籍更是比比皆是。 現代營養研究證實:食物進入人體後,在消化液和各種酶的作用下發生著複雜的化學變化,在吸收代謝過程中,各種成分又是相互關聯、彼此制約的。有些食物相剋的說法雖然可以用現代營養知識和中醫食療理論加以解釋,一些食物搭配也的確存在某些缺陷,但是肯定沒有傳說的那麼嚴重,一般不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不必完全禁忌。當然,具體問題還需具體分析。 海鮮和啤酒 相剋理由:易誘發痛風 ——吃海鮮的時候喝啤酒,容易導致血尿酸水平急劇升高,誘發痛風,以致出現痛風性腎病、痛風性關節炎等。 專家評判:此說有科學依據,應該遵從。 痛風是一種尿酸代謝失調引起的疾病。海魚、鮮蝦、貝類等海產品都含有豐富的嘌呤,進食過量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症,誘發痛風的發生。啤酒本身嘌呤含量並不高,但它含有較多的鳥苷酸,代謝後會產生嘌呤。同時,啤酒中的酒精在體內會代謝成乳酸,可以抑制尿酸由腎臟排洩,因此喝啤酒會使痛風的發病危險增加。研究表明,每天喝啤酒兩聽(約500毫升)以上的人,痛風發病危險是不喝啤酒者的2.5倍。吃海鮮如果想喝點酒除腥助興,可以適當喝點白葡萄酒佐餐,可將海鮮的美味提得更高。 (本文圖片來源於CF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