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遷候鳥掉隊,孤身流落天壇!網友:該怎麼幫它?

2020-12-06 花妹的花世界

在天壇公園科普園裡,一隻紅腰繡眼鳥最近成了「網紅」,並不是因為它有多珍貴,而是因為這個季節出現實屬稀罕,一隻「掉隊」的繡眼鳥,寒風中的樣兒令人心酸。

昨日下午,天壇公園科普園內,十多名攝影愛好者圍成半圓形,支起「長槍短炮」,用鏡頭對著樹冠拍攝,還有些觀鳥者拿著望遠鏡觀看。

移動一下,羽毛的顏色和樹木的顏色差不多,很有隱蔽性!自願者李慧東手指著一顆紅果的冠子說,他馬上就看到了,一隻大小和麻雀差不多的紅脅繡眼鳥,羽毛呈黃綠色,很漂亮,呆呆地站在樹枝上不動。

他的眼睛周圍有一個白色的圓圈,因此被稱為'繡眼'鳥,與暗綠色的繡眼鳥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兩脅各有一抹慄紅,這是它最顯著的特點!」李慧東拿著相機,一邊播放著她剛拍攝到的影像,一邊向記者介紹著自己。

攝影師張相茹更是拍攝到紅脅秀眼鳥吃紅果的畫面。」「至少要吃二十多天,才能吃這個紅果!但似乎它最近有點拉肚了…」說著,視頻中紅腰繡眼鳥排出了一縷紅粑粑。

他的身體狀況的確不太好,本來應該是蹦蹦跳跳的,現在也沒什麼動靜,吃什麼東西都要快出來!觀鳥者李莎莎看著這只在寒風中搖曳的紅脅繡眼鳥,非常傷心地說:「一個月了,它身邊再也沒有出現過第二個同伴,應該是『掉隊』了。

紅腰繡眼鳥繁殖於東北,一般在十一月初過境北京,此時,它本應飛往華中、華南等地越冬。鳥朋友們在拍攝的時候也是爭論不休,不知道這個小東西能否熬過北京的寒冬。

他說:「昨天來了一個園方的工作人員,希望給它一些幫助。它用網抓鳥,想把它抓到有暖氣的地方,結果鳥還是很靈巧,撲騰幾下就跑了!拍鳥者的大爺們更加熱鬧了,還在一旁擺弄花樣呢!」觀鳥愛好者蘇菲繪聲繪色地描述著前一天的情景。

據天壇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園方的確注意到了這隻「掉隊」的旅鳥,同時密切注視著,等待著野生動物保護機構的救援。但是李慧東說,網友們也有不同的看法,她說:「有一種觀點是不幹預自然選擇,但是看到自然選擇被凍死、挨餓,真的不忍心,就看園區怎麼選擇。」

相關焦點

  • 候鳥南遷 我們護航
    近日,隨著氣溫逐漸降低,位於鎮沅和平鎮的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金山埡口鳥類環志檢測點陸續迎來南遷候鳥,紅尾伯勞、藍歌鴝、小杜鵑、三寶鳥等幾十種鳥類在這裡停歇、覓食。
  • 普洱鎮沅為南遷候鳥護航
    近日,隨著氣溫逐漸降低,位於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和平鎮的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金山埡口鳥類環志檢測點陸續迎來南遷候鳥,紅尾伯勞、藍歌鴝、小杜鵑、三寶鳥等幾十種鳥類在這裡停歇、覓食。
  • 幾十萬隻大雁集結南遷 敬信溼地形成候鳥風暴
    11月末,這裡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數十萬隻候鳥在龍山湖上空盤旋飛舞。南遷越冬的候鳥大軍主要由雁類組成,其間夾雜著白鷺、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等。溼地的農田、草叢、湖泡中隨處可見它們覓食的身影。起飛的大雁群像黑色的潮水 攝影:李軍俊在雁群的不遠處,一些猛禽在小心潛伏著,密切注視著大雁的一舉一動。
  • 幾十萬隻大雁集結南遷 吉林敬信溼地形成候鳥風暴
    11月末,這裡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數十萬隻候鳥在龍山湖上空盤旋飛舞。南遷越冬的候鳥大軍主要由雁類組成,其間夾雜著白鷺、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等。溼地的農田、草叢、湖泡中隨處可見它們覓食的身影。在雁群的不遠處,一些猛禽在小心潛伏著,密切注視著大雁的一舉一動。大雁的天敵是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等猛禽。雁群中的「老弱病殘」是它們的獵物。隨著大雁的增多,敬信溼地的猛禽也多了起來。
  • 記者暗訪:南遷候鳥正遭殘忍捕殺販賣
    隨著候鳥南遷季節的到來,在候鳥遷徙的路線上,被人們豎起了一片片天羅地網。被捕捉的候鳥,叫聲好聽、模樣好看的會在鳥市上售賣;其他的或被送進餐館,或被賣給鳥販。遷徙,成了候鳥的一場生命搏鬥。公園總有人賣放生鳥周末的八大處公園門口,人頭攢動。
  • 知道為什麼大雁南遷時為什麼會排成一字形和人字形嗎?
    大雁屬於候鳥,候鳥一般都有遷徙的習性,是一種可以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有規律的來往于越冬和繁殖地之間的鳥類。由於冬天,北方寒冷,大雁沒有食物無法生存,就會在冬天來臨之前,成群結隊的飛往比較溫暖的南方,而它們在遷徙的過程中往往會整齊的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型,非常神奇也非常壯觀。
  • 候鳥南飛不是怕冷是怕餓
    「候鳥飛到南方見到白雪皚皚並不會蒙圈。」業內有名的鳥類觀測學者、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瀋陽理工大學環境學院生態研究室主任周海翔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候鳥往南飛,本質是食物的問題。」它們遷徙不全是貪戀南方的溫暖,而是因為南方溫暖天氣下有比北方更豐富的食物。
  • 央視直訪全國首例「候鳥班車」,呼籲保護生物多樣性
    【拓展閱讀:「候鳥班車」千裡護送掉隊候鳥南下洞庭,12/7日綠會融媒直播見證!】從12月4日下午起,為將206隻、8種經哈爾濱警方和志願者聯合解救的遷徙候鳥送往南方越冬地,中國綠髮會溼地保護地·松哈大和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志願者們租了一輛房車,晝夜不休地將經檢驗檢疫後的候鳥運往湖南洞庭湖,全程無一隻候鳥因50多個小時、2800多公裡的路途而意外死亡。
  • 「繡眼」鳥「掉隊」成了「網紅」,觀鳥者:很心疼!
    近日,天壇公園的一隻紅脅繡眼鳥成了「網紅」,吸引來眾多攝影愛好者。原來,這是一隻「掉隊」的旅鳥,在冬季出現實屬罕見。「動了動了,羽毛顏色和樹葉差不多,很有隱蔽性!」昨天下午,在天壇公園科普園中,十幾位攝影愛好者架好「長槍短炮」,鏡頭對準樹冠拍攝。志願者李慧東告訴記者,這隻紅脅繡眼鳥與麻雀大小相當,羽毛呈黃綠色。它的眼周有一圈白,所以叫「繡眼」鳥,兩脅各有一抹慄紅色。「它在這二十多天了,就吃這紅果!最近好像有點拉肚子……」「本應該蹦蹦跳跳的,現在也不怎麼動!」
  • 候鳥北遷繁殖季,崇明東灘迎來「鴴鷸大軍」(多圖)
    「眼下是鴴鷸類候鳥的過境高峰,我每天都會捕獲幾十至上百隻不同品種的鳥兒。風信好的時候,一天有成千上萬隻鳥在這兒落腳!」時值四月,春意盎然,在南方度過了一整個冬天的鳥兒又開始了北遷繁殖之旅。這是崇明全域禁獵後的首個候鳥北遷繁殖季,工作人員預計,今年過境的鴴鷸類鳥類數量將達3萬餘只,大多數將停留到春末夏初。
  • 雄安徵遷丨「心動 互動 感動」容城縣八於鄉南河照村幹群合力奏響...
    11月10日15時18分25秒,一個「遷」字刷在了南河照村村民張克林家的紅磚牆上,駐村徵遷工作隊員和戶主以「相互點讚」的方式合影留念——>駐村徵遷工作隊員和村民張克林「相互點讚」。中國雄安官網發「我真被駐村徵遷工作隊員的行為打動了、感動了,我支持雄安建設,我自願搬遷騰退!」村民張克林說,「自從他們來到我家,就主動幫我登記錄入信息,跟我講政策,幫我算帳,有的還幫我收拾打掃院子。他們早出晚歸,為徵遷群眾服務,真不容易!政府把方方面面的事兒都給我們照顧全了,我這心裡暖呀!」
  • 冬候鳥白琵鷺率先抵達洞庭湖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嚴欽海)又到了冬候鳥由北向南的遷徙時節,今年率先飛抵洞庭湖的冬候鳥是白琵鷺,這批先行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們的到來拉開了今年候鳥到洞庭湖越冬的序幕。前段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暫告結束,久違的太陽溫暖地照在洞庭湖上。
  • 中俄界湖進入雁鴨類候鳥「南遷」高峰 比往年晚近10天
    每天2萬多隻候鳥回遷到保護區(鍾欣攝)中新網雞西10月27日電(王妮娜)27日,記者從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10月末,該保護區內,雁鴨類候鳥大遷徙進入高峰期,每天兩萬多隻雁鴨類候鳥飛至保護區內,將繼續「南下」過冬,今年候鳥回遷比往年晚
  • 候鳥遷徙高峰來臨!陽江多地成候鳥天堂
    每年冬季,候鳥南遷,我市地處候鳥遷徙路線上,當前,海陵島、山外西海岸、陽西北寮村灘涂等地也迎來了候鳥遷徙高峰。隨著我市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越來越多的候鳥和一些珍貴的鳥類選擇來陽江「做客」。根據我這幾年的觀測,每年來到我們這邊的候鳥都比前一年多,大概一天最多能發現500多隻,看起來一大片。
  • 鴝姬鶲天壇公園上演「冬季戀歌」
    原標題:鴝姬鶲天壇公園上演「冬季戀歌」   停留在天壇公園十餘天的鴝姬鶲,昨日再次亮相實習生 彭子洋 攝   新京報訊 (記者左燕燕)近日,一隻學名為鴝姬鶲的候鳥,成為了天壇公園的明星。   昨天下午1點左右,天壇公園西北角,在兩棵已經枯黃的樹前約兩米的地方,30多位攝影愛好者圍成圈,用三腳架擺好長焦鏡頭,等候「主角」的出現。「天氣好光線也好,它要是停在樹枝上,拍下來一定很漂亮。」一位拍攝者說,已經有人在樹枝上掛上了鳥類愛吃的麵包蟲。   10分鐘後,與麻雀一般大小,翅膀為淺灰色,胸部和腹部黃白相間的小鳥從樹叢中飛出,落到樹枝上吃著為它準備好的食物。
  • 「候鳥老人」南飛「貓冬」注重啥?航企如何保駕護航?
    」們也陸續開啟了從北到南的避寒遷徙之旅。除了三亞外,昆明、北海、廈門、珠海、海口、桂林、成都、重慶、南寧等城市也是2020年「候鳥老人」避寒熱選目的地。得益於疫情實現常態化防控,在國慶長假期間,中國出遊人數、旅行消費規模都達到高峰,對旅遊出行和南北遷徙的需求都愈加迫切。在此形勢下,國內各大航企加大運力投放候鳥航線,推出優惠票價和特色細緻服務,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滿足遊客外出旅行的需求,提供安心、安全的旅行體驗,助力老人們的遷徙之旅。
  • 鄭州黃河溼地迎來「鳥中熊貓」,冬候鳥遷徙先頭部隊已抵達
    但鄭州黃河溼地內,被稱為「鳥中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已經開始歇息,補充南遷的能量了。一年一度的冬候鳥遷徙已經拉開帷幕,先頭部隊已經抵達,位於我國山大候鳥遷徙通道中線通道上的鄭州黃河溼地,即將迎來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熱鬧場面。
  • 【附視頻】候鳥遷徙有多美?一起來感受下…
    一群大雁往南飛……「還記得小時候的課文嗎?眼下又到了候鳥遷徙的高峰季節,成千上萬隻候鳥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跨越多個地段,飛往地球的另一個方向。據了解,全世界鳥類有9000多種,其中有4000多種是候鳥。這些鳥由於氣候、溫度、食物、日照時間等因素,每年春秋兩季沿著固定的路線往返於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間。候鳥遷徙是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生物遷徙,下面就跟隨小新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候鳥飛抵浙江漩門灣 400多隻雁鴨類將戴「國際身份證」
    南遷候鳥飛抵浙江玉環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 辛慧 攝中新網台州11月17日電(範宇斌 黃瀟以 辛慧)時下,浙江玉環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以下簡稱「漩門灣溼地公園」)碧波蕩漾,蘆葦搖曳。17日記者獲悉,隨著南遷候鳥飛抵,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專家們也如期來到漩門灣溼地公園鳥類救護站,對候鳥進行環志工作。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專家們對候鳥進行環志工作。 辛慧 攝據悉,鳥類環志是世界上用來研究候鳥遷徙動態及其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漩門灣溼地公園是候鳥遷徙東亞—澳大利西亞路線的重要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