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被氧化的奧秘

2021-02-13 基因農業網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生物化學博士,科普作家。

把蘋果切成片,不馬上吃掉的話,很快就會變成褐色。我們從小就知道,這是「氧化」了。其他的植物食品有的也有類似的現象,例如土豆切片,也會很快變成褐色。但是有的植物食品卻沒有這樣現象,這是為什麼呢?它們為什麼不怕氧氣?

蘋果、土豆中被氧化的物質,屬於酚類物質,但是酚類物質遇到氧氣是不會很快被氧化的,這個反應過程需要催化劑的催化,這種催化劑是蘋果細胞製造的一種蛋白質,叫多酚氧化酶。在正常情況下,多酚氧化酶在細胞的質體內,酚類物質在細胞的液泡內,位於不同的地方,互相不接觸,不會起反應。但是一旦蘋果受擠壓、磨損、切割,細胞破裂,多酚氧化酶和酚類物質碰到了一起,就會把酚類物質氧化成醌類物質,醌類物質再進而變成黑色素,蘋果受傷的部位就變成褐色的了。有時蘋果表面看上去完好,但因為在採摘時擠壓過,裡面受傷部位也已褐化了。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這可能是植物抵抗害蟲、病原體侵襲,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例如,西紅柿的葉片中含有很高含量的多酚氧化酶,如果受傷還會刺激它生產更多的多酚氧化酶,而多酚氧化酶越高,就越能抵抗害蟲的入侵,反之,則容易受到害蟲入侵。有些茄科植物甚至能通過組織褐化困住入侵的害蟲。但是多酚氧化酶在蘋果中似乎沒什麼用,比較不同品種的蘋果,發現它們的多酚氧化酶含量與它們受害蟲感染的程度並不存在相關性。多酚氧化酶有可能只是蘋果從它們的祖先繼承下來的沒用遺產。

但是褐化卻會對蘋果產業造成麻煩。並不僅僅是影響賣相,而且因為蘋果的香味、口味來自於酚類物質,酚類物質被氧化了,會降低蘋果品質。有時蘋果要切片了銷售,而有的蘋果產品生產更離不開對蘋果組織的破壞,例如生產蘋果汁、蘋果乾,那麼這時候褐化就成為一大問題。這可以通過添加某種化學物質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辦法來解決,例如常用的有添加檸檬酸、亞硫酸鹽,但這樣做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這些物質本身又會改變蘋果的味道,有的過量食用還有健康風險。

可不可以培育出不容易褐化的蘋果呢?可以的,市場上也的確有低褐化或慢褐化的蘋果品種。褐化是因為酚類物質被多酚氧化酶氧化引起的,那麼要減少褐化,就有兩條培育思路。一種辦法是減少蘋果中酚類物質的含量。不同蘋果品種的酚類物質含量不同,有的含量高,有的含量低,含量高的容易褐化,含量低的不容易褐化。通過培育,是可以培育出酚類物質含量很低的蘋果品種的。但是酚類物質對蘋果來說並不是多餘的,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蘋果的香味和口味就來自於酚類物質,所以如果酚類物質太低,蘋果產量和品質都會受影響。所以這不是一個好方法。

另一種辦法是降低蘋果中多酚氧化酶的含量。多酚氧化酶是由基因編碼、控制生產的,通過培育,可以篩選出發生變異的多酚氧化酶基因,它們編碼的多酚氧化酶活性低或喪失了活性。但是這需要很長時間的、多達幾十年的精心培育,而且多酚氧化酶有四個基因,通過傳統的育種方法想獲得四個基因都同時發生變異的品種,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蘋果的基因組中插入四個基因片段,卻可以讓這四個多酚氧化酶基因都一下子失靈,不再生產多酚氧化酶,這種蘋果中幾乎不含多酚氧化酶,即使受到了損傷,也不會褐化,其果肉切開後在幾天內都會保持白色,所以被叫做「北極蘋果」。這種蘋果已經研製出來,目前在美國處於最後的審批階段,有望成為第一種上市的轉基因大眾水果。

還有別的因素會讓蘋果褐化,例如蘋果發黴、腐爛,受真菌、細菌感染,也會褐化。「北極蘋果」並不能抵抗真菌、細菌感染,所以它一旦褐化了,就意味著變質不能吃了。而普通的蘋果是區分不了多酚氧化酶引起的無害褐化和病原體感染引起的有害褐化的,你吃了一個有褐斑的蘋果,以為是氧化造成的,說不定其實是受了真菌的感染。在這個意義上,「北極蘋果」不僅僅是賣相好、品質高,對減少我們攝入真菌、細菌毒素,也是有好處的。

2014.9.10

來源:方舟子

欲閱讀精彩文章、重點推薦,請回復【目錄】提取。

相關焦點

  • 氧化的蘋果
    一、引言:    大家平時都吃蘋果,當削完皮放置或咬一口放置後,過一段時間後蘋果表面就會發黃,這是為什麼呢?又有什麼辦法可以控制果的氧化呢?接下來就做小實驗來探究一下。二、探究控制蘋果氧化實驗:   1.實驗材料:一個蘋果,五個容器,鹽,糖,醋,水。用10g水加1g鹽製成鹽水,10g水加1g糖製成糖水。
  • 人體與蘋果一樣會被氧化
    眾所周知,將蘋果切開後放置於空氣中,切面會迅速變色。這是因為蘋果中的酚類物質與空氣中氧接觸後,產生大量的醌類物質,這樣的褐變不僅影響外觀,外層的營養成分也有所降低。
  • 蘋果或借陽極氧化技術解決iPhone 4信號問題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蘋果最新資訊 > 正文 蘋果或借陽極氧化技術解決iPhone 4信號問題
  • 不會氧化變色的蘋果種出來了·都市快報
    加拿大一家公司種植出不會氧化變色的轉基因蘋果「北極蘋果」,定於下月在美國和加拿大上市。 蘋果經刀切、啃咬或磕碰後之所以會變色,是因為它含有多酚氧化酶,遇到空氣後會發生氧化褐變反應,致使果肉發褐色。但「北極蘋果」內與這種酶關聯的基因被「關閉」,使果肉不含這種酶,因而遇到空氣不會變色。
  • 逆天農民開發出不會氧化變色的蘋果
    Carter是加拿大奧肯那根山谷一個21英畝農場的場主,正是他開發出了北極蘋果,這種轉基因蘋果切開數個小時後果肉都是白色的,不會被氧化成棕褐色。Carter認為他的蘋果可以鼓勵人們多吃蘋果,事先切片包裝好的蘋果吃起來更方便,對人們而言也就更有誘惑力。而反轉基因積極分子和蘋果產業都很反對北極蘋果的引進,不斷提出各種藉口進行阻攔。
  • 蘋果氧化得快怎麼辦?
    08 23:51:37 來源: 萱萱寶貝 舉報   寶寶在添加輔食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添加蘋果泥
  • 提到氧化,第一反應還是隔夜的蘋果?
    好端端的一個蘋果切開,就因為拖延症耽誤了沒吃,過一兩個小時就變黃,可見氧化反應速度之快。 在幾億年的進化路程中,一代代的人類也是這樣在氧化反應的作用下慢慢老去。自然的,人體也衍生出了各種抗氧化機制。
  • 揭開火星的奧秘
    如果有一天,人類能夠破解它的奧秘,也許火星將會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為了使夢想早日成真,各國的科學家一直在努力探索著。根據火星探測器的各項探測數據可知,火星上的大氣層十分稀薄,大氣中約有95%是二氧化碳,剩下那些絕大部分是氮、氬,氧的含量極少。火星表面白天最高氣溫為-13攝氏度,夜間最低氣溫為-73攝氏度,氣溫和氣壓變化都很快。
  • 網友曝光蘋果iPhone6s「氧化門」:或與7000鋁材質有關
    原標題:網友曝光蘋果iPhone6s「氧化門」:或與7000鋁材質有關   7月2日消息,在蘋果iPhone6上市之後曾經遭遇「彎曲門」,也就是iPhone6機身材質硬度不夠容易彎曲的問題,後來蘋果在iPhone6s採用了全新的7000系鋁的材質,使得機身硬度大大增強,上市以來基本沒有反映手機被無意壓彎的情況
  • 地質學家發現15.7億年前的古海洋氧化事件
    近日,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朱祥坤課題組在《自然—地球科學》發表論文,首次報導了距今約15.7億年前地球發生了一次氧化事件,恰好對應最早的大型多細胞真核生物出現的時間。這一重要發現將徹底推翻「18—8億年地球表面持續低氧」的傳統認識,再次肯定了氧氣在早期真核生物演化中的重要作用,代表了地球早期環境與生命協同演化研究的一個重大突破。
  • iPhone 6s被曝又陷「氧化門」,蘋果這次反應很平靜
    -04/14:44 驅動中國7月4日消息 上個月的蘋果公司陷入侵權糾紛中尚未自拔
  • 蘋果新專利:啞光黑材質MacBook 或用於iPhone等產品
    [PConline資訊]12月5日消息 蘋果的一項新專利於12月3日在美國獲得通過,名稱為「有著啞光黑外觀的陽極氧化零件」。根據專利摘要介紹,這個部件包含金屬基板以及陽極氧化層,該氧化層表面具有隨機分布的微孔,能吸收射入光線。根據測量,這種表面的吸收效果能夠保證在CIELab色彩空間中,反射亮度值不超過10(最大為100)。
  • 轉基因蘋果已上市
    大家眾所周知,當我們切開蘋果,或者把咬過的蘋果放置一會兒,果肉會「生鏽」變成褐色。有點生物學基礎的朋友應該知道褐變是因為酶促反應導致褐變,本質是酚酶催化酚類物質氧化形成醌及其聚合物的結果。而現在告訴你有一種蘋果無論切開還是榨汁都不會變色,你敢吃嗎?
  • 切開的蘋果放一天不變黃 莫非是打了抗氧化的藥?
    , Int32 id) 在 newshow.MydataBind(Article model) 在 newshow.CheckArticleHtml()ClientConnectionId:65a216b1-66c1-4098-b5fe-0e95c49285ecError Number:7616,State:1,Class:16  @宇眾不同1988:@瑞安日報-報料王現在的蘋果怎麼了
  • 手機外殼陽極氧化做好必須把控這7大細節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隨著鋁製品加工的發展,鋁製品表面處理的代表-陽極氧化越來越受到手機行業的關注。如蘋果推出的Iphone6S:通過表面陽極氧化處理,既能得到很高的硬度,又能得到天空灰、玫瑰金等效果。     經陽極氧化處理獲得的氧化膜,厚度一般在5-20um,硬質陽極氧化膜厚度可達60-2500um。
  • 用蘋果、碘酒測試化妝品的抗氧化能力,靠譜嗎?
    直到現在,防止配方中的某些成分被氧化,依然是配方師要考慮的重要問題。隨著技術進步,對皮膚的研究越來越深入,「自由基」的發現,可以說是皮膚研究的重要突破。自由基學說的創始人哈曼(Harman)發現,人體在利用氧進行新陳代謝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的帶電離子,這些帶電離子個性活潑,不喜歡安安穩穩地呆在原地,經常到處遊走,攻擊正常的細胞。
  • iPhone 4後再無蘋果?看蘋果手機的變遷史
    這款帶有顛覆性的蘋果產品馬上就要迎來它的7歲生日。不管是你喜歡它,還是討厭它,毫無疑問iPhone對智慧型手機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iPhone推出之前,蘋果的「殺手鐧」產品就是iPod了。同樣依靠其顛覆性的創新,這款可攜式音樂播放器讓蘋果在行動裝置領域擁有了自己強有力的武器,同時它也奠定了iTunes媒體王國的基礎。
  • ​【奧秘】顱骨的奧秘
    【往期回顧】【奧秘】--呼吸的奧秘[奧秘]--消化與吸收的奧秘[奧秘系列]--脊髓神經的奧秘[奧秘系列]--免疫的奧秘[奧秘系列]--關節的形態與奧秘【生命奧秘】細胞從DNA到蛋白質合成【奧秘】腦部的奧秘【奧秘】保護腦部的奧秘【奧秘】尿液形成的奧秘【奧秘】神經傳導的奧秘【奧秘】氣體交換的奧秘【奧秘】視覺的奧秘Ⅰ【奧秘】視覺的奧秘
  • 三羧酸循環與氧化磷酸化部分知識點(生物化學)
    1.下列關於營養素在體外燃燒和生物體內氧化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CO2+H2O  D.草醯乙酸+ CO2+H2OE.2 CO2+4分子還原當量8.三羧酸循環中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應是A.異檸檬酸→α-酮戊二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蘋果酸E.蘋果酸→草醯乙酸9.三羧酸循環和有關的呼吸鏈反應中能產生ATP最多的步驟是A.檸檬酸→異檸檬酸B.異檸檬酸→α
  • 【中國新聞網】科學家揭示家蠶愛吃桑葉奧秘
    【中國新聞網】科學家揭示家蠶愛吃桑葉奧秘 2019-02-28 中國新聞網 鄭瑩瑩 徐明睿 中科院 供圖 攝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28日發布消息,該所的譚安江研究組發現了決定家蠶食性的主效基因,揭開蠶寶寶愛吃桑葉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