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火箭「獲準進駐卡納維拉爾角 | 航天評論

2021-02-15 航天新觀察

相對論太空公司獲準於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火箭

【新聞內容整理自《航天愛好者網》1月18日的報導】

網易新聞訊:美國火箭發射初創公司Relativity Space透露,該公司已贏得美國空軍合同,獲準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火箭,為其預計從明年開始進入低地球軌道鋪平了道路。Relativity Space成為第四家獲準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火箭的航空航天公司。其他三家公司分別為SpaceX,Blue Origin和ULA。

該公司將使用卡納維拉爾角的LC-16發射臺,該發射臺20世紀80年代曾被美國空軍使用。Relativity計劃使用LC-16發射Terran 1,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3D列印的火箭。假設一切按計劃進行,Relativity將在明年年底前完成首次完整的發射; 該公司預計會為政府和私營公司推出有效載荷。


相對論公司(Relativity Space)近兩年成立,並提出要3D列印出整枚火箭,包括其中的液氧甲烷發動機,以此實現火箭製造的自主生產線。隨後該公司也已成功取得初期融資。這款火箭被稱為「人族1」火箭(Terran 1)。

業界對該公司的整枚火箭3D列印方案曾表示疑問,因為火箭的系統及零部件並不都適合3D列印。例如其中的管線、電子設備和緊固件等,它們的力學性能迥異,3D列印出來的產品必將發巨大變化,而這其中產生的變化及其一系列影響如何評估和考慮,都尚未能有答案。

因此,若要實現3D列印火箭,那必將需要一個新的製造及系統工作模式,目前Relativity Space公司也尚未給出。換句話說,3D列印整枚火箭與傳統製造出來的火箭,在製造過程和火箭本身的力學性能上到底有什麼區別?這也是未來最值得關注的問題。

當然,製造細節是操作層面的事,技術瓶頸與難度並不是很大,非常有潛力取得突破。

相對論公司成立剛剛不到3年,還是處在初期融資階段的初創型火箭製造商,而空軍能夠將發射工位授權給它,也很值得稱道。另外,螢火蟲宇航公司、SpaceX,Blue Origin和ULA也都有這類授權。除了ULA公司,其他幾家都是美國商業航天的新秀,並在逐步壯大。這說明空軍正在進一步通過商業航天公司來延伸空軍基礎設施的使用價值。空軍這類商業性的舉措,在近兩年也是頻頻實施,這將極大地利於美國航天商業和軍事的發展,值得借鑑


航天政策解讀 /技術發展跟蹤 / 商業航天報導

用最直接的方式讓您"懂航天,用航天"

期待您參與我們線上探討和線下各類活動

Powered by愛太空

合作:xuyang@spaced.com.cn

相關焦點

  • 聞名遐邇的甘迺迪航天中心
    由於甘迺迪航天中心坐落在這裡,太空梭發射使這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從著名旅遊城市奧蘭多沿著通向海濱的高速公路開車1個多小時,就可以進入灌木叢生的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戒備森嚴,遊客只能造訪警戒線之外的訪客中心,在這裡參觀太空梭模型、觀看太空影片、購買書籍紀念品之類。從訪客中心向海角深處再穿過10幾公裡的灌木區,才是真正的航天中心工作區。
  • 空客和賽峰成功測試火箭發動機的全3D列印燃燒室
    航空航天公司ArianeGroup是空客和賽峰集團的合資企業。2020年6月9日,南極熊從外媒獲悉,ArianeGroup宣布已經成功測試了第一個完全由3D列印生產的燃燒室。
  • 3D列印助力中國航空事業:長徵5號火箭有50個3D列印零件
    2020年7月,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不僅是其首款從頭開始設計的運載火箭,專門針對非高液性液體火箭推進劑,而且還採用了50個3D印表機製作的零件,3D列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再立一功。
  • NASA 3D列印火箭發動機用於其artemis探測任務
    在這次太空航行中,美國機構決定採用金屬添加劑製造,更確切地說,依靠粉末定向能量沉積技術,這是一種3D列印技術,類似於DED技術。關於這項技術,NASA正在設計相應的火箭:RAMPT(快速分析和製造推進技術)項目的目標是額外製造大型空間火箭發動機。
  • 3D列印神助攻!
    成立於2002年,創始人Elon Musk(馬斯克)31歲,歷經18年,期間多次失敗、面臨破產甚至被嘲笑譏諷,其挑戰科技巔峰,降低火箭發射價格,帶動了全球商業航天熱潮,激勵無數青年才俊。SpaceX持續挑戰航天科技與人類想像力,推動全球科技發展,智慧創新,為世界、為孩子、為未來,樹立了楷模。龍飛船照片大航天時代來了嗎?
  • 美測試3D列印火箭發動機渦輪泵
    科技日報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劉園園)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對3D列印出的火箭發動機渦輪泵進行了測試,這種渦輪泵使用的燃料為液態甲烷。  渦輪泵是目前NASA測試過的最複雜的以甲烷為燃料的火箭組成部分。
  • 3D列印對航空航天的飛速影響
    如今,事實證明3D列印將成為製造行業的顛覆者。正如影印機可以在快速準確,廉價且可靠地複製2D頁面之後再複製精確的副本一樣,3D印表機也可以對機器組件進行複製。在重量和成本是關鍵考慮因素的航空航天領域,這種不斷發展的技術最重要的地方。
  • ESA火箭發動機成功進行了全3D列印燃燒室的全面測試
    中國3D列印網6月9日訊,空中巴士公司與賽峰集團之間的合資企業-航空航天公司ArianeGroup宣布已成功測試了首個完全由3D列印生產的燃燒室。由該公司在德國設計的3D列印燃燒室在2020年5月26日至6月2日期間在DLR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Lampoldshausen測試設施的P8測試臺上成功進行了14次耐火測試。
  • ESA火箭發動機成功進行了全3D列印燃燒室的全面測試
    中國3D列印網6月9日訊,空中巴士公司與賽峰集團之間的合資企業-航空航天公司ArianeGroup宣布已成功測試了首個完全由3D列印生產的燃燒室。由該公司在德國設計的3D列印燃燒室在2020年5月26日至6月2日期間在DLR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Lampoldshausen測試設施的P8測試臺上成功進行了14次耐火測試。
  • NASA突破性研究 3D列印火箭發動機燃燒室
    美國宇航局NASA和衛星發射公司Virgin Orbit已經為火箭發動機生產了一個可用的3D列印燃燒室。該組件採用以銅為主的複合金屬材料製成,旨在推動商業空間領域3D列印的應用,並降低未來NASA任務的成本。
  • 只需七天3d列印出一枚5.5米火箭,你信嗎?
    低成本是民營航天公司的一大優勢。為實現更低成本發射,3D列印火箭成為多家公司的嘗試方向。2019年底,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全球最大3D列印貿易展上,Titomic展出其製造的一枚5.5米高的鈦合金火箭,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3D列印鈦合金火箭。這枚火箭是昆士蘭Gilmour Space技術公司製造的27米火箭的縮小版模型,整體製造完成只用了27.6小時。
  • 印度太空初創公司推出全3D列印低溫火箭發動機
    印度航天科技初創公司Skyroot Aerospace推出了一款全3D列印低溫發動機,旨在為其一枚火箭的上層燃料加油。這款名為Dhawan-1的火箭發動機被認為是印度第一款私人研發的,以液體天然氣(LNG)和液氧(LoX)等推進劑運行的本土全低溫火箭發動機。
  • 3D列印出一艘火箭,也能上火星嗎?
    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已經將火箭製造和發射的成本降了又降,前不久還實現了人類史上第一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無論如何,馬斯克起到了很好的示範效應。太空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總有人想成事,成大事。如果當下製造、發射一枚火箭的費用是1億美元,那麼Relativity Space這家公司想要將它降到約1000萬美元左右,方法是3D列印。它並非唯一使用3D列印技術的太空公司,比如Rocket Labs使用3D印表機製造了引擎,但Relativity想要列印出全部火箭。
  • 洛克希德選定Relativity 3D列印火箭為其NASA實驗性任務合作夥伴
    這家發射初創公司的3D列印火箭非常適合洛克希德正在為NASA Tipping Point項目展開的一項特別複雜的任務。據了解,這次任務涉及對十幾個不同低溫流體管理系統的測試,其中包括液態氫--一種非常難處理的物質。
  • 90 後利用 3D 列印造火箭,公司估值 23 億美元
    2015 年,原本任職於 SpaceX 和藍色起源的兩位 90 後創立了這家專為商業軌道發射服務開發製造技術、運載火箭和火箭發動機的公司,他們靠的是一種我們並不陌生的技術——3D 列印。此次測試在 NASA 斯坦尼斯航天中心進行,這一航天中心原為國家空間技術實驗室,目前是 NASA 主要的大發動機試驗基地。
  • 金屬3D列印火箭發射失敗,Rocket Lab距離下一個SpaceX更近了
    2020年7月,紐西蘭私人航天公司Rocket Lab的第13次火箭任務發射失敗,把客戶的7顆衛星搞丟了。升空達到近200公裡的高度,火箭才出現問題。火箭在一級分離後,二級火箭在飛行中出現異常,隨後遙測圖像丟失,發射任務失敗。本次發射是「電子號」小型運載火箭的第13次飛行任務(美國今年第18次航天發射),也是火箭實驗室公司第17次嘗試火箭回收任務。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根據設計需求,我們可以應用多種不同材料來進行3D列印珠寶,比如多功能塑料、金屬銀,鉑,黃銅,青銅和鋼,針對金和銀等材料。那麼怎麼根據這一些材料進行3D列印呢?目前珠寶3D印表機主要有兩種技術,一種是能夠直接列印出貴金屬實體模型的3D列印技術,即雷射燒結技術;另一種是運用了3D列印技術先列印出蠟模,然後再應用失蠟法等工藝,將貴金屬澆築翻模,再進行簡單後期加工處理,即可得到珠寶首飾成品。
  • 英國最大的3D列印火箭將出爐
    奧貝克斯宣布,它將成為首家在軌道上將其火箭發射到最近被批准的蘇格蘭北海岸太空中心的公司,這是英國(UK)太空計劃的一個重要步驟。它的垂直運載工具OrbexPrime預計最早將於2022年開始其主動任務,並使用#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火箭#發動機。獨具一格的不接、縫、焊,複雜部件在進入軌道時,預計能承受極高的溫度和壓力波動。
  • 3D列印火箭發動機真被做出來了!首次地面全周期點火實測成功
    ,提高3D列印速度。好火箭,白菜價,不到獵鷹9的五分之一列印火箭發動機,只是Relativity Space商業航天計劃的一個環節。2021年,Relativity Space會進行首次火箭發射,而執行任務的火箭,也是3D列印出來的。
  • 可重複使用的3D列印火箭,Rocket Lab成功回收助推器
    現在,這家航空航天製造商已經發射了Electron火箭,將30顆小衛星部署在軌道上,同時成功完成了火箭第一級回收的首次嘗試。 這次任務名為 "返回發送者",Rocket Lab在發射後將Electron第一級在降落傘系統下帶回地球後,成功完成了Electron第一級的降落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