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現代人都對古代神話或者是歷史事件很感興趣,其中用人來祭劍的例子比比皆是。劍是我國最早的冷兵器造型之一,關於劍的起源至今沒有定論。然而早在我國的商代就出現了一些很短的古劍劍胚,現今我國出土最早的劍是用銅製作的。
後來到了春秋時期,各國君主為了防身,都會在全國搜尋高人來為自己鑄劍。此時劍不僅是一種防身武器,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春秋時期,我國除了一個劍術家「越女」,傳說越女是勾踐時期的無名少女,從小就喜歡擊劍,後來憑藉自己的感悟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劍術。後有名臣得知此事,遂前來尋找越女,讓她去京城擔任武師,從此揚名立萬。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也有一套劍法叫做越女劍。
劍的材料在早期大多為銅,後來變成青銅,直到鋼鐵的產生。而早期的劍鬥士比較小巧的,是權貴之人佩戴在腰間的裝飾品和防身武器。後來因為鋼鐵材料的出現,刀逐漸替代了劍的歷史地位,成為了主要的霧氣。
歷史上的上古名劍十分之多,比如說軒轅劍、湛瀘劍、泰阿劍、赤霄劍、龍淵劍、魚腸劍等等。這些劍大多誕生在上古或者是春秋時期,秦末以後劍就在國內大幅度減少了。
因為劍的年代久遠,因此國內又不少的關於劍的傳說。其中最富神秘色彩的就是「活人祭劍」。在現代影視劇中,常有這樣的橋段:一把神劍鑄成,要以自身或者是至親之人的血精煉才能鑄成。比如說《仙劍奇俠傳》裡的龍葵,從一出場開始就是降魔劍的劍靈。
而在上古傳說中,幹將莫邪兩把神劍也是以劍主人的血精煉而成的。當時吳王想要一把名劍,便令人找到了幹將鑄劍,幹將和妻子沒日沒夜的鑄造,終於將幹將莫邪兩把神劍快要鑄成,幹將很清楚吳王的性格,知道自己為他鑄劍後就會被殺死,以防日後為別人鑄造更好的劍。因此幹將與妻子在生前就一起鑄造了兩把神劍,他把莫邪劍託付給妻子,命其傳給後人為自己報仇。自己則跳爐成為劍靈。在跳入瞬間,火勢大漲,兩把神劍鑄成。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說,活人祭劍是一種迷信和無根據的行為。然而從科學上,也能夠解釋為什麼活人祭劍能夠令火勢大漲,寶劍鑄成的原因。
首先人體中含有大量脂肪,脂肪會成為燃料,能夠讓爐內的溫度瞬間升高,達到鐵的熔點。其次,人體內含有大量碳元素,而碳元素能增加劍的硬度。最後人體骨骼能與鐵發生反應,讓其變成鋼。
所以由此可見,活人祭劍也是存在一定科學依據的。然而這並不是必要步驟,而且對逐漸的好處也為不可見。古人也不可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由此可見古人活人祭劍也許只是一種表示權利的做法,不得不說還真是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