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徐兆勳 張耀峰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於YourStory。
跟Helpchat創始人兼CEO辛格拉在一起討論問題
2016年7月3日,我來到印度的「矽谷」班加羅爾,在一家名為Helpchat的初創公司經歷了為期四個月的實習生活。周圍的人都說著一口咖喱味十足的英語,作為一名外人,要聽懂他們說的話並不容易。我在這裡要做的工作並不是寫程序,也不是產品經理,我的任務主要是負責提供諮詢和建議,幫助Helpchat團隊更好地了解中國以及中國規模驚人的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同時我也在通過他們了解印度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的信息。這個任務讓我激動不已,因為中印兩國的人口加起來佔到了全世界的40%,而我這次實習經歷是了解這個龐大人群在數字時代行為方式的一個絕佳機會。
首先,大多數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一個學生物工程的中國畢業生會選擇去一家印度初創公司實習呢?實際上這跟我自己的個人情況有很大關係。我非常喜歡商業和科技行業,我感覺在繼續深造之前,如果能夠獲得一些國際經歷並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將是非常好的選擇,而印度是個絕好的目的地。因此,我開始通過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合會尋找去印度的機會。
我希望我去的地方都是些聰明的人,能夠從他們那裡學到新東西。在印度眾多的初創公司中,Helpchat引起了我的注意。這是一家類似於百度的一體化平臺,它比其他印度巨頭(Flipkart、Ola等等)要小,但是也具備一定的規模,所以我覺得正好是個實習的好去處。我還能在這裡獲得跟產品團隊緊密合作的機會。 這既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也是項頗具挑戰的任務。在中國有一種說法就是,如果你能在印度生存下來,那麼你差不多就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生存。在這裡,我有機會在一個多元化的國度為一個先進產品工作,我絕不會輕易放棄。
我得承認,在我第一次走進Helpchat的辦公室之前,我心裡是沒底的。我能想像到的畫面是:一屋子口音濃重、滿嘴行話的科技怪咖,頭戴耳機盯著屏幕,手中不停地敲打著代碼。這些足以讓一個像我這樣來自中國的女孩感到畏懼。然而,當我真正走進辦公室的那一刻,這些刻板印象統統都煙消雲散了。
辦公室裡乾淨整潔,色彩明亮,振奮人心的標語文字隨處可見,精力充沛的年輕員工正在進行頭腦風暴。這是典型的矽谷式開放辦公空間,氛圍友善,讓人放鬆。我之前參觀矽谷的著名科技公司時曾見識過這種場景,所以完全有發言權。
公司辦公室裡的Helpchat吉祥物Sam
作為辦公室裡唯一一個中國人,我仿佛成了活的維基百科中國專頁。同事們不斷地接近我,向我介紹他們自己,跟我討論中國的同行們都是怎麼解決各種問題的,中國和印度的創業生態都有哪些異同。 這裡幾乎沒有任何尊卑等級的觀念,甚至Helpchat的CEO 辛格拉(Ankur Singla)都出乎意料地來到我的工位旁邊,隨手抓來一把椅子坐了下來。由於我沒有做任何準備,所以我們只是即興聊了起來,但是對話的內容很有啟發性,話題包括我自己的期望以及未來的打算。他也對中國的企業家表達了很多敬佩之意,並問了我很多關於中國APP創新產品的問題。
在這裡,我不僅見識到了整個團隊努力工作、熱心學習、積極討論的認真勁,我還看到人們為團隊取得的成績、同事的生日由衷慶祝,甚至在辦公室內分享美食時的溫馨場面。我得提醒你,這可不是只有十幾、二十個人便於合作的小型辦公室,這可是超過150人的大團隊。這裡面絕對有一種魔力般的東西存在著。
Helpchat團隊在辦公室外舉辦慶祝活動
在中國的創業公司裡 ,員工一般都需要沒日沒夜地工作,因為中國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也非常迅速。在印度更是如此。Helpchat首席技術官維沙(Vishal)就曾表示,Helpchat正在努力成為印度節奏最快的科技公司。雖然公司每周正式工作的時間只有五天,但是很多員工還是會在周六和周日加班。 雖然印度是繼中國之後最大的新興市場,但是我感覺這個國家的初創公司之間(除了Ola和Uber、Flipkart和Amazon之外)還沒有出現像中國那樣激烈的競爭局面。事實上,雖然印度市場正在快速發展之中,但是它跟中國市場的差距可能仍有三到四年之多。
Helpchat團隊對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情況的好奇程度讓我感到吃驚。我在這裡的工作任務就是幫助團隊更好地了解中國顧客的習慣、中國文化的特點、中國市場上各種APP的現狀、以及中國科技行業的最新進展。他們為什麼需要了解這些信息呢?因為像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中國科技巨頭在針對中國用戶設計的本地化解決方案上做得非常出色。
通過學習中國同行根據本土用戶特點設置應用屬性的技巧,Helpchat能夠少走彎路,更快地為十幾億印度用戶設計出本地化解決方案。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向產品團隊介紹中國人的新聞閱讀習慣,以及中國流行的新聞類APP的特點,這樣Helpchat自己的新聞產品就可以從中取經。
Helpchat首席產品官阿維納什(Avinash)和我一起探討了中國顧客閱讀新聞產品的習慣和模式,在這個過程中他問了我很多問題。我們深入研究了各種新聞類APP的特點,討論了不同產品之間差異的原因,以及一些「怪異」風格背後的邏輯。他在整個談話過程中表現出的敏銳洞察力讓我印象深刻。
向Helpchat用戶體驗設計師解釋中國APP的用戶體驗情況
除了介紹中國的新聞類產品用戶行為特點和APP應用分析之外,我還向團隊其他成員介紹了折扣券、美食和公共運輸類APP的情況。團隊成員們每次向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在中國做某某事時會使用什麼APP產品?」或者「當你需要解決某某事情的時候,在中國有什麼app產品可以用嗎?」
我跟他們經常提到的APP第一個就是微信,其次是百度和阿里巴巴旗下的產品,最後還有其他一些製作精良的特色應用軟體。這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是多麼幸運,原來我所生活的國度裡移動網際網路已經如此發達了。作為千禧一代,我的成長過程伴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每當遇到事情要辦時,打開手機從網上尋找解決辦法已經成為我的第一本能。
由於BAT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已經將日常生活服務統統捆綁進了自己的APP產品,所以我基本上能夠在任何一家APP產品比如微信、百度地圖或者美團上搞定幾乎所有事情。Helpchat也想在印度做同樣的事情。印度市面上大多數手機的空間和內存都很有限,因此捆綁各種服務的APP產品在印度特別有市場。
我是廣州人,那裡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座美食天堂。由於大多數印度都不吃豬肉,再加上牛是印度的聖物,所以我相當擔心自己怎麼才能在這個素食者主導的國度裡生存下來。吃了幾天葷以後,我還是選擇嘗試一下素食,雖然是在印度朋友的勸說之下才做出的決定。
印度的食物對我來說還是有點辣了,但是我感覺我還是愛上了這裡的口味。印度的美食和甜點多達成千上萬種,這讓我胃口大增。我想經過這段經歷後,我可能也會成為一名素食主義者了。
我第一次嘗試的印度餐
關於印度人為什麼不喜歡吃豬肉和牛肉,我還跟一位印度朋友進行過一場有趣的討論。原來除了宗教原因以外,印度人實際上還認為吃素能夠讓人頭腦清醒,而吃肉會使人變懶。這讓我感到相當驚訝。
在中國,素食蔬菜只是菜餚的一部分,主要是為了提供維他命,而肉類是主要的能量來源。中國人如果聽說某人只吃素食,那麼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人到底怎麼了?怎麼這麼怪呢?
我還想說的另一件事就是交通。關於印度交通狀況的抓狂程度我之前就有所耳聞,但即便如此,當我第一次親身經歷時依然覺得很嚇人。大街上馬達聲轟鳴不已,司機亂按喇叭、橫衝直撞,汽車掀起的塵土和尾氣撲面而來。
班加羅爾的交通擁堵狀況也超出我的想像。一段十公裡的路程居然要花上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這是我從來沒遇到過的情況,即使在中國最擁堵的城市也不會這樣。
雖然我對這裡糟糕的交通狀況感到垂頭喪氣,但是我也很高興地看到,卡納塔克邦政府正在修建地鐵。道路就是城市的血管。城市要發展,首先就得修建寬敞舒適的道路,而這恰恰是班加羅爾的軟肋。
我住的地方是一座國際實習生公寓,室友來自世界各地。我的房間裡有一張地圖,之前的住客都將自己的照片釘在在地圖上各自的國家上。頗感意外的是,我是唯一一位來自中國的實習生,而迄今為止只有包括我在內的兩位實習生來自亞洲。
其他大多數都是來自南美和歐洲。我們這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實習生,會經常聚在一起聊一些在印度見識到的讓我們感到驚訝的事情:比如他們既表肯定又表否定的搖頭習慣;又比如他們要穿馬路時居然會揮手讓路上的車輛停下來。
雖然在這裡會不時地遇到一些繁瑣的小麻煩,但是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愛上了印度,六個月或一年的實習期結束後,大家都不捨得離開這裡。我知道當我回國後,一定會想念這個既多元又統一的國度的。
在實習生公寓住過的小夥伴都在地圖上留下了照片
過去兩年裡,我滿世界跑了很多地方,見識了各種不同的風景,從肯亞到泰國、美國,再到現在的印度。讓我感到既有趣又振奮人心的是,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群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思考和利用新興的技術,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
讓我感到吃驚的是,智慧型手機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就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社會的行為模式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印度有大量年輕人口,而且跟中國一樣,文化多樣性也非常明顯,這個國家完全也能利用網際網路的巨大能量,來重現這個古老文明昔日曾經有過的榮耀。讓我們耐心等待奇蹟發生的那一天,或者直接加入印度的創業大潮,成為促成奇蹟發生的一員吧!
本文作者Supa Lun 201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曾擔任過廣州市應諾社區發展機構項目經理、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合會中國大陸區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