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需要福音?劉彼得牧師:好人、外邦人、基督徒和傳道人都需要

2021-01-13 基督時報

文 | 李新

「2020普世基督教信仰與福音研討大會」第六天(10月6日)上午,劉彼得牧師以「誰能攔阻神呢?——神的主動與傳福音」為題分享了記載在《使徒行傳》10章中彼得向哥尼流傳福音的經歷,指出世人都需要福音,神傳福音的旨意誰也無法阻擋。

「世人是神最愛的人,他把獨生子給了人。」

在分享的開始,劉彼得牧師藉著約翰福音3章16節的經文告訴大家,「你滑向死亡,愛你是給你永生。這是神的誰也不能攔阻的作為。」

藉著給哥尼流一家傳福音,使徒彼得走出猶太文化走向外邦文化,因為神定意要將福音傳給以色列人,也傳給外邦人。

由此可以看出,眾人都需要福音,而且不是信主那一刻需要福音,而是時時刻刻都需要福音,福音要不斷地傳,直到主再來。

什麼人需要福音呢?劉牧師從「好人需要福音」、「外邦人需要福音」、「基督徒需要福音」、「傳道人需要福音」四個點展開分享。

1.好人需要福音。

外邦人哥尼流,有地位有錢,是個敬虔的人,在家裡有見證,在社會上也是好人,他周濟百姓,是個大富大貴的大善人,是世界上看似完美的人。

什麼都有的人不一定有福音。

哥尼流的生命仍然空洞,也需要敬拜神,他還沒有得到救恩。人眼裡你是好人,在神眼中只是有好行為的罪人,人不能遵守全部律法,還是需要聽福音得救。

好人可能因為自己的好攔阻神的拯救,以為自己可以拯救自己,好行為成為攔阻自己被救的絆腳石。

2.外邦人需要福音。

《使徒行傳》1章8節記載,耶穌告訴門徒們「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福音要傳給活在罪中的外邦人,使他們得救。

外邦人想用假宗教、娛樂、享受等方式拯救自己,只能給肉體安慰,對於拯救靈魂無用,這些都會攔阻神的拯救。

3.信主的基督徒也需要福音。

猶太的基督徒對彼得進入未受割禮的人家吃飯表示質疑。奉割禮的人區分人的方法是看是否受割禮,認為受割禮的人是神揀選的,是已經得救的人。而一同吃飯代表著彼此認同、接納。

他們不接受未受割禮的人,反而未受割禮的人接納了受割禮的彼得,他們更有接納的心。劉彼得牧師指出,今天的教會也如同當初的猶太基督徒,缺乏接納的心。

教會常常在慈善上不夠慷慨,只是幫助跟教牧、教會有關係的人,而不是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以及陌生人,更難幫助跟自己文化傳統、種族、膚色不同的人。

這樣的基督徒內心沒有被福音改變,仍然被自己的宗教、種族束縛,按照自己的思維決定。

所以,信主的人也需要福音,來改變自己的慣性傳統,要更像耶穌基督。

4.傳道人更需要福音。

對於猶太基督徒的質疑,彼得的回答異常得謙卑和溫柔,這是經歷了福音的力量。他是漁夫、粗人,按照他的秉性會發火,他卻溫柔地解釋,說神給了哥尼流恩賜,像給了他們一樣,是無法攔阻的。

相比之下,耶路撒冷的領袖對福音的領受、對神的認識很有限。

劉牧師提醒現今的傳道人,不要傳福音給別人卻不傳給自己,自己成了攔阻福音的人。只有自己被福音改變,才能很好地傳。

劉牧師指出今天華人牧者的一大問題——太重面子,耶穌基督是謙卑的僕人式的領袖,但教會中的領袖常常是高高在上。他呼籲牧者要用自己傳的福音對照自己的生活深刻反省。

談完需要福音的對象,劉牧師接著講「誰要去再傳福音?」他通過彼得給哥尼流傳福音的經歷講到,彼得原本沒有計劃要去哥尼流家傳福音,是神藉著異象啟示他,同時也在哥尼流那邊工作,讓哥尼流派人請彼得過去。

由此看出,神是傳福音活動的發起者,成就者,傳道人只是神工作的器皿。

當初亞當犯罪後,神就開始傳福音,告訴將來女人的後裔將得勝;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宣告「成了!」;聖靈降下賜給門徒能力,也預備領受的人。劉牧師強調,沒有人可以攔阻傳福音的神。

神是傳福音的神,那人要如何傳福音呢?

劉牧師指出,神邀請人作為同工,傳福音的人需要順服,順服時可以看到福音在傳的人以及接受的人身上的能力。那要傳什麼樣的福音呢?劉牧師指出,神自己就是這個福音。

傳福音,就是經歷神的同在。神讓我們享受他的愛,習慣與他同在。

永生,就是永遠與神在一起;地獄,就是永遠都不能與神在一起。

「我們討厭的人,也是神所愛的。」

在分享的結尾,劉牧師挑戰聽眾向其他人傳福音:向網民、災民、難民、刁民、良民……萬民傳福音。他再次強調:神是傳福音給萬民的神,誰也不能攔阻神的福音。

△△△

添加小編微信

交流信仰,探討話題

基督時代

信仰、靈魂、希望

初心不變,與你同行!

相關焦點

  • 基督徒只需要讀聖經,而不用讀其他的書籍嗎?
    基督徒真的只需要讀聖經,而不讀其它的書籍嗎?最近,拜讀吳兵牧師的新作《幸福365》,給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的感覺。吳兵牧師是金陵神學院神學碩士,他不僅僅對神學有一定的造詣,而且喜愛讀書。這說明什麼?人非生而知之,讀書無疑是人獲取知識、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徑之一。一個信徒,神學再好、聖經讀得再熟練,如果不去再讀其它類的書籍,從中吸取更多的營養,那就是「單打一」,猶如一隻鳥只有一隻翅膀,很難飛起來。所以說,基督徒只讀聖經,不讀其它的書是遠遠不夠的。
  • 訪談丨基督徒職場人士分享:如何在職場傳福音?職場福傳需要注意什麼?
    日前,華東一位對職場傳福音有著自我思考的周弟兄在分享時提到以下幾點:一,不建議基督徒在職場上以一種張揚的方式傳福音「職場傳福音我傾向於價值觀的輸出,跟人交流中產生一種影響,而太張揚的方式去傳並不是很好,因為這涉及到觀念轉化的問題。」周弟兄說:「其實職場用很嗨的方式傳福音是錯誤的。
  • 【見證】吉中鳴:「著名基督徒音樂人」遇上「牧師」的故事
    畢業後在多倫多牧會四年,但經歷神的呼召,便全身投入以音樂及大眾媒介傳遞福音之事工。於1986年在加拿大成立以廣播及電視傳福音的「恩雨之聲」。1992年回香港工作,全職投入音樂創作,推動香港的敬拜讚美事工,並舉辦數以百計的敬拜讚美、司琴與敬拜事奉培訓。1992至1996年,吉牧也同時成為香港藝人之家傳道人,牧養影視及歌唱界藝人。
  • 專題- 福音時報2017年十大精典訪談 - 福音時報--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一位服侍雲南教會至少七年,專注於培養少數民族教會工人的傳道告訴筆者,他很關注神學畢業生離開培訓班三年內的服侍動向和生活狀況。並且,他認為,要想真正幫助少數民族教會,只是金錢上的扶持是不夠的,需要走近他們,才知道他們真正的缺乏。 「要拿出為父的心去愛他們,像愛自己的兒女一樣。」
  • 基督徒如何為智慧傳福音禱告?
    隨著一些城市職場基督徒的增多,智慧傳福音對他們來說日益重要,因為有些人有傳福音的熱情,但缺乏智慧,常不知不覺把別人嚇跑,令人避而遠之。面對這樣的尷尬處境,基督徒如何智慧傳福音不得不學習。              我們都知道傳福音是一種職份,在乎神,不在乎人。
  • 小敏姊妹創作新歌:寫給傳道人的歌《你們是世上的光》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首歌小敏只是作詞作曲,由另外一對基督徒音樂人夫婦侯強弟兄和姚綠綠姊妹製作和演唱;不過和以往一樣的是,該首歌仍舊延續了小敏對於傳福音的熱情,這是一首專門寫給傳道人的歌曲。這首歌已於11月24日正式發行。目前,可在百度音樂上聽到此歌。
  • 緬懷逝者丨2018年辭世的十位海內外著名華人基督徒
    王永信牧師1925年出生於北京一基督教家庭,是第三代基督徒。他於1961年創辦了中國信徒布道會,並在1970年代受瑞士洛桑普世傳道大會影響與數十位華人教會代表發起世界華人福音運動,並創立了華福中心,異象為「華人教會,天下一心,廣福音,直到主臨」。同時曾擔任世界洛桑福音事工委員會副主席、洛桑運動國際主任等。
  • 福音有聲系列 | ​遊子吟 | 基督徒是發展現代科學的中堅力量
    支持證實哥白尼的日心說的天文學家伽利略和凱普勒也都虔信神。伽利略雖遭到天主教教廷的迫害,他本人仍相信《聖經》,相信〈日心說〉與《聖經》並不矛盾。凱普勒是基督徒,曾在神學院進修兩年。當凱普勒經過長期努力、終於發現了行星運行三大定律後,他將榮耀歸給神:「我感謝禰,造物主和上帝,因為禰已在禰的創造中給了我這份喜樂,我在禰手作成的工中喜樂。現在,我已完成我蒙召應作的工作。
  • 牧者分享:中國基督徒傳福音時當避免「帝國沙文主義」 和「徵服者...
    這是需要注意的,在參與普世傳教時不要走西方的老路。」中國基督徒對自己的文化有自信,認同自己的根Y牧師接著談到,中國的教會和基督徒在面向普世宣教時避免優越感和徵服者的心態,在面對自己的同胞時更是要如此,尤其是要對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對自己的文化要有認同感。
  • 廉價福音的思考
    因為這「恩典福音」所表達出來的恩典太誘惑人了,著實讓人羨慕。 有一個人是這樣向人傳福音的,他對人說:「神愛你,神在你的生命中有個美好的計劃!神愛你為你預備了永生的福份,只要來信耶穌就會讓你的生命更好、婚姻更好、經濟更好,並會賜福你的家庭,兒女……」。這樣的福音講神為我們作了什麼?
  • 異端邪說丨恩典福音的牧師宣揚信耶穌就得救,不需要認罪悔改
    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的流血犧牲,客觀上洗淨了人一切的罪(客觀上的應許),但基督徒依然帶著舊造的肉體,依然會犯罪,所以,每個基督徒要常常省察認罪(主觀上的經歷)!我們需要認罪才得洗淨、得到赦免,若不及時認罪必召致神的管教!
  • 95歲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受洗歸主 見證「好人也是罪人」
    田家炳非常熱心公益,1982年創田家炳基金會,專事慈善公益事業,默默支持香港及中國大陸的教育事業,以他命名的學校及大學建築物多不勝數,香港和大學不少大專院校都有「田家炳樓」、「田家炳演講廳等」。在大陸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有獨資和襄資捐建項目數百宗。
  • 疫情中李文亮醫生去世後的反思:基督徒傳福音為何喜歡追求「名人...
    崇尚名人見證的心態是當前不少基督徒的通病。由於基督信仰在當前社會中處於邊緣地帶,有些人為了傳福音,擴大基督信仰的影響力,就迫不及待地宣傳各種基督徒名人,希望通過他們的社會影響力,來證明福音真理。而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假見證,比如康熙皇帝、愛因斯坦、馬雲等等名人。
  • 馬太福音丨教會肢體要活出基督耶穌豐盛的屬靈生命
    這需要每個基督徒要作光作鹽,榮神益人,基督設比喻教導門徒,要把燈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教會肢體應效仿古時的先知,做一個內心光明,有聰明和美好靈性的基督徒!把基督的榮光清晰反射給那些仍然住在死蔭幽谷的人們!主耶穌基督對門徒的教導是一語雙關:如果將燈放在地窨子裡或放在鬥底下,光就被遮住了,基督徒如果沒有好的言行,就會給主基督抹黑!
  • 中國的基督徒為何這麼容易受騙?——對溫家寶信主和楊利偉看見上帝...
    然而這並不能阻擋楊利偉是「基督徒」、「看見上帝榮耀」的假見證的瘋傳。我網上搜了一下,「楊利偉是基督徒」這個假見證被非基督徒列為「那些年,基督徒撒過的謊之六」。我不知其它五個是什麼,但這種假見證的傳播著實令教會蒙羞,在非基督徒中嚴重敗壞了基督教的名譽,以至於在一些非基督徒眼中撒謊似乎成了中國基督徒的一個特色。
  • 基督徒的使命除了傳福音,還有什麼?
    」這就是沒有牧人的羊所經歷的道路,就是成為掠物、食物,好像經歷曠野的以色列人,若不是神自己的牧養,就必在各樣艱難中迷失方向,成為滅亡之子。以西結書34:15「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們得以躺臥。」主作牧人,尋找失喪的,領回被逐的,纏裹受傷的,醫治有病的,判斷肥羊和瘦羊,除滅肥壯的。
  • 上海「信仰與工作」講座牧者分享:基督徒如何以聖經的觀點來對待工作
    (圖:基督時報資料圖片) 信仰與工作如何相結合,這是時下許多基督徒都在探討的一個話題。現今社會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是,當信仰基督以後,基督徒很快會將自己從社會當中抽離出來,把信仰和工作分開來。
  • 基督徒如何得神的喜悅
    在神面前得蒙喜悅,需要成為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保羅對提摩太的所寫的書信,稱為教牧書信(提摩太前、後書,以及提多書)。那是不是保羅對提摩太的這一勸勉,只是針對教牧人員(傳道牧師)呢?其實不然。這一勸勉從狹義上講,確實傳道人更應當重視。努力成為神無愧的工人,忠心服侍神。
  • 基督徒,不要讓聖誕節白過!
    編輯排版/隨手君(ID:suishouchuanfuyinjun) 在商業化的紛鬧當中,經常使我們忘了聖誕節最中心的基督精神,在這個充滿感恩與歡慶的時節,在此提醒基督徒要記得基督徒的日子,讓你的聖誕節沒白過。 讓我們回到聖誕節祝福的中心點。
  • 北京福音宣教教會:基督徒得勝環境持守聖潔的兩大秘訣
    很多人都羨慕鮮花的美麗,卻忘記了陪襯花的綠葉。基督徒有時看起來雖沒有非信徒生活的光鮮亮麗,像草一樣容易被忽視,但卻因為有神,可以活得像花一樣美麗。近日,北京福音宣教教會的姚弟兄分享《花和草的世界不一樣》,告訴會眾基督徒的生活與世界不一樣,但卻能像花一樣美,單一的心是花蕊,忠誠的心是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