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新
「2020普世基督教信仰與福音研討大會」第六天(10月6日)上午,劉彼得牧師以「誰能攔阻神呢?——神的主動與傳福音」為題分享了記載在《使徒行傳》10章中彼得向哥尼流傳福音的經歷,指出世人都需要福音,神傳福音的旨意誰也無法阻擋。
「世人是神最愛的人,他把獨生子給了人。」
在分享的開始,劉彼得牧師藉著約翰福音3章16節的經文告訴大家,「你滑向死亡,愛你是給你永生。這是神的誰也不能攔阻的作為。」
藉著給哥尼流一家傳福音,使徒彼得走出猶太文化走向外邦文化,因為神定意要將福音傳給以色列人,也傳給外邦人。
由此可以看出,眾人都需要福音,而且不是信主那一刻需要福音,而是時時刻刻都需要福音,福音要不斷地傳,直到主再來。
什麼人需要福音呢?劉牧師從「好人需要福音」、「外邦人需要福音」、「基督徒需要福音」、「傳道人需要福音」四個點展開分享。
1.好人需要福音。
外邦人哥尼流,有地位有錢,是個敬虔的人,在家裡有見證,在社會上也是好人,他周濟百姓,是個大富大貴的大善人,是世界上看似完美的人。
什麼都有的人不一定有福音。
哥尼流的生命仍然空洞,也需要敬拜神,他還沒有得到救恩。人眼裡你是好人,在神眼中只是有好行為的罪人,人不能遵守全部律法,還是需要聽福音得救。
好人可能因為自己的好攔阻神的拯救,以為自己可以拯救自己,好行為成為攔阻自己被救的絆腳石。
2.外邦人需要福音。
《使徒行傳》1章8節記載,耶穌告訴門徒們「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福音要傳給活在罪中的外邦人,使他們得救。
外邦人想用假宗教、娛樂、享受等方式拯救自己,只能給肉體安慰,對於拯救靈魂無用,這些都會攔阻神的拯救。
3.信主的基督徒也需要福音。
猶太的基督徒對彼得進入未受割禮的人家吃飯表示質疑。奉割禮的人區分人的方法是看是否受割禮,認為受割禮的人是神揀選的,是已經得救的人。而一同吃飯代表著彼此認同、接納。
他們不接受未受割禮的人,反而未受割禮的人接納了受割禮的彼得,他們更有接納的心。劉彼得牧師指出,今天的教會也如同當初的猶太基督徒,缺乏接納的心。
教會常常在慈善上不夠慷慨,只是幫助跟教牧、教會有關係的人,而不是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以及陌生人,更難幫助跟自己文化傳統、種族、膚色不同的人。
這樣的基督徒內心沒有被福音改變,仍然被自己的宗教、種族束縛,按照自己的思維決定。
所以,信主的人也需要福音,來改變自己的慣性傳統,要更像耶穌基督。
4.傳道人更需要福音。
對於猶太基督徒的質疑,彼得的回答異常得謙卑和溫柔,這是經歷了福音的力量。他是漁夫、粗人,按照他的秉性會發火,他卻溫柔地解釋,說神給了哥尼流恩賜,像給了他們一樣,是無法攔阻的。
相比之下,耶路撒冷的領袖對福音的領受、對神的認識很有限。
劉牧師提醒現今的傳道人,不要傳福音給別人卻不傳給自己,自己成了攔阻福音的人。只有自己被福音改變,才能很好地傳。
劉牧師指出今天華人牧者的一大問題——太重面子,耶穌基督是謙卑的僕人式的領袖,但教會中的領袖常常是高高在上。他呼籲牧者要用自己傳的福音對照自己的生活深刻反省。
談完需要福音的對象,劉牧師接著講「誰要去再傳福音?」他通過彼得給哥尼流傳福音的經歷講到,彼得原本沒有計劃要去哥尼流家傳福音,是神藉著異象啟示他,同時也在哥尼流那邊工作,讓哥尼流派人請彼得過去。
由此看出,神是傳福音活動的發起者,成就者,傳道人只是神工作的器皿。
當初亞當犯罪後,神就開始傳福音,告訴將來女人的後裔將得勝;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宣告「成了!」;聖靈降下賜給門徒能力,也預備領受的人。劉牧師強調,沒有人可以攔阻傳福音的神。
神是傳福音的神,那人要如何傳福音呢?
劉牧師指出,神邀請人作為同工,傳福音的人需要順服,順服時可以看到福音在傳的人以及接受的人身上的能力。那要傳什麼樣的福音呢?劉牧師指出,神自己就是這個福音。
傳福音,就是經歷神的同在。神讓我們享受他的愛,習慣與他同在。
永生,就是永遠與神在一起;地獄,就是永遠都不能與神在一起。
「我們討厭的人,也是神所愛的。」
在分享的結尾,劉牧師挑戰聽眾向其他人傳福音:向網民、災民、難民、刁民、良民……萬民傳福音。他再次強調:神是傳福音給萬民的神,誰也不能攔阻神的福音。
△△△
添加小編微信
交流信仰,探討話題
基督時代
信仰、靈魂、希望
初心不變,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