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雜談胡侃,不繞圈子,直接說答案,約翰.列儂,一個被路轉黑粉絲(查普曼)殺害的著名歌手,在被謀殺前,這名粉絲甚至還拿出準備好的專輯《雙重幻想》讓偶像籤名,隨行攝影師拍下了當時籤名的場景。列儂夫婦離開後,查普曼繼續在列儂家公寓樓外等候,拿著自己最喜愛的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消磨時間,伺機刺殺。快到晚上11點的時候,列儂和老婆返回公寓,兇手在離偶像只有3米的地方朝他背後開了5槍,列儂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時年40歲,舉世震驚。
舉國悲痛的刺殺
1980年12月8日晚間,電視臺正在播放《周一晚間橄欖球》,球賽一度十分激烈,已經進入到最後一分鐘,就在此時,直播畫面一轉,列儂遇刺不幸身亡的消息一如晴天霹靂,令無數粉絲悲痛至極。世界樂壇上又少了一位偉大的音樂家。
謀殺列儂的兇手是一名來自夏威夷檀香山的保安,名叫查普曼,之前一直是列儂的粉絲。查普曼出生在一個並不和諧的家庭,從記事起父親就時常對母親進行家暴。在這樣的環境中,查普曼從小性格自閉,時常幻想家中有許多人陪他一起玩。
殺害列儂兇手查普曼
從14歲開始,查普曼就飽受校園欺凌。在高中時情況有所改觀,他進入教會夏令營擔任顧問,這一時期,他度過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時光,贏得同事的一致好評,然而學業和事業發展十分不順,開始產生自殺念頭 。後來成為一名保安,在職期間曾試圖自殺,精神科醫生表示其患有抑鬱症。
查普曼在從事保安工作期間開始酗酒,對《麥田守望者》等作品以及約翰.列儂痴迷成性。原生家庭的不幸以及社會現實的打壓,讓他的行為方式偏激且怪異,在查普曼成為重生長老會的信徒後,列儂宣布披頭四樂隊「比耶穌更受歡迎」,引發輿論譁然,而他卻認為列儂褻瀆了自己的信仰,並要讓列儂付出代價,他原計劃在1980年10月就要刺殺列儂,後來因為一些私事而推遲了該計劃;11月又來到紐約,這次他已經抱著必殺的決心,然而看了一場電影後又改變主意,徑直回到自己夏威夷的家中,向妻子說了自己的想法,然而妻子也像平常一樣,認為他精神分裂了,並沒有理會。12月6號,他又一次來到紐約,住進喜來登酒店,準備刺殺。
偏激粉絲的陰謀
事發當天,查普曼一大早就來到列儂的公寓門外等待,在此期間,他還跟其他來等待籤名的粉絲有說有笑。功夫不負有心人,等了大半天時間,列儂終於出現了,當時列儂正和洋子離開公寓前往錄音室,當兩人朝等候在門外的專車走去時,查普曼迅速朝兩人靠了過去,列儂以為只是普通粉絲來索要籤名,非常爽快地在對方拿出的《雙重幻想》專輯上簽名。
列儂給查普曼在專輯上簽字
籤名時列儂甚至還問對方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給人一種親和友善的好感,直到對方連連搖頭,才走向專車。在場的攝影師拍下了列儂為查德曼籤名的瞬間。列儂夫婦在錄音室工作了幾個小時,於當晚22:50返回公寓,兩人忙於工作,一直沒顧得上吃飯,打算先回公寓休息片刻再出去吃晚餐。
夜色中的不速之客
天色早就黑透了,查普曼依然停留在公寓門口,小野洋子與列儂進門時還與他有過眼神接觸,當列儂朝他眼前走過,在離他有3米遠的地方,查普曼偷襲了,朝列儂後背連續射出5發子彈。列儂中槍,傷口上、嘴巴裡鮮血直往外冒,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洋子被嚇得呆在當場,列儂趴在地板上艱難掙扎,禮賓員黑斯廷斯完全顧不上兇手是否會繼續行兇,迅速衝到列儂面前給他做止血帶,列儂滿身血跡,衣服早就被奔湧而出的鮮血染得通紅。黑斯廷意識到事態嚴重,用制服蓋住列儂身體的同時報了警。兇手查普曼卻十分淡定地扔掉槍在原地等待警察到來。
門衛珀多莫向查普曼大喊:「你知道你做了什麼嗎?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列儂!」
查普曼非常平靜的答道:「是的,我剛槍殺了約翰.列儂。」
有兩位警察在事發兩分鐘後就趕到現場,他們發現兇手查普曼並沒有逃,而是手足無措地站在大街上,似乎在等待著他們抓捕,整個過程沒有反抗,沒有任何語言,跟一具行屍走肉毫無區別。
列儂走了,世界哭了
警察們發現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的列儂,立即抬上警車,飛速駛向醫院。列儂似乎想說什麼,努力半天,卻只有咯咯幾聲混著血液流淌到嘴角。很快就失去了意識,趕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呼吸和脈搏,3名醫生和一名護士依然沒有放棄搶救,十多分鐘急救後仍然無力回天,醫生還是沒有放棄,他們切開列儂的胸腔嘗試進行手動心臟按摩以恢復血液循環,但很快就發現一件令人絕望的事:列儂心臟周圍的血管受傷嚴重,有四顆子彈嚴重破壞了他心臟周圍的重要動脈。在23:15分,醫生宣布列儂死亡,與此同時,醫院廣播中播放了甲殼蟲樂隊的歌曲《All My Loving》。小野洋子得知丈夫死訊後先是難以置信地待在原地,頃刻之後便已痛不欲生。
列儂之死,引發了全球範圍前所未有的悲痛。成千上萬的歌迷來到他的公寓門前,高舉照片,點亮蠟燭,失聲大哭,大聲歌唱,不分晝夜地播放他的歌曲。
在他被刺的第二天,布拉格的一個年輕人在一堵牆上畫了一幅列儂像,並配上披頭四的歌詞,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大為震怒,他們絕不允許這樣的思想在國內滲透,當局火速粉立即壁,嚴禁市民再次塗畫,並派出秘密警察在牆附近巡邏。儘管如此,仍然有許多年輕人冒著被捕風險,一次次把被政府軍刷白的牆再次塗抹,無論如何第二天總有牆上會被畫滿列儂的頭像以及歌詞,時至今日,這堵象徵對自由嚮往的牆依然佇立在布拉格修道院廣場上。
1980年12月14日,紐約各大電視臺、廣播臺停播10分鐘,世界各地數百萬人自願默哀十分鐘為列儂致敬。當天有超過22萬人在紐約中央公園附近聚集,公園裡充滿了沉重的空氣,一個偉大的偶像毫無預兆的離這個世界而去,給世間留下無盡遺憾。
1981年8月24日,法官最後判決,查普曼二級謀殺罪名成立,判處終生監禁,在監獄服刑20年方可申請假釋,距今為止,他已經申請了10次假釋,無一例外都被駁回。
列儂雖然走了,但他對這個世界的影響遠沒有結束。所有的一切在最終都會OK. 要是不OK,那一定不是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