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要點:酒後臉色變紅的人,其實代表的是「此類人不適合飲酒」。喝酒上臉的人由於乙醛的蓄積,導致機體心率加速、血管強烈擴張,是「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的表現。
伴隨著四季的更迭,新年已經來到;經過疫情的「洗禮」,所有人都意識到了一件事情,就是「健康比其他事情更重要」。在追求健康的「康莊大道」上,總會有一些「誤區」阻擋我們的腳步,它們充斥於我們的朋友圈和各大網絡平臺中;去除各類謠言,理性看待關於健康的每一則言論。開年新篇章,用科學知識幫各位「闢謠識真」,靠譜養生。
喝酒後臉色變紅的人代表其「酒量大」?
社會中流傳:喝酒後臉色變紅的人酒量更好;臉色變紅,證明酒精都揮發掉了。
然而,恰恰相反,酒後臉色變紅的人,其實代表的是「此類人不適合飲酒」。
無論喝的是哪種酒,當酒精(乙醇)進入身體之後,它會在消化道被吸收進入血液,除了有少部分經過肺和腎進行排出外,大部分酒精的代謝過程發生在肝臟。乙醇進入肝臟後,首先會經「乙醇脫氫酶」的催化,代謝成為乙醛;接下來乙醛會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轉化為乙酸,乙酸最後會參與機體的多個代謝途徑,最終變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喝酒臉紅的人,其實是「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的表現。缺乏乙醛脫氫酶,那乙醛在體內就無法順利轉變為乙酸,導致乙醛蓄積在體內。乙醛的蓄積,會導致機體心率加速、血管強烈擴張,導致飲酒者出現臉紅、心慌、頭暈等反應,這也就是「喝酒後臉色變紅」的「根本原因」。
請您注意:乙醛是一種「1類致癌物」,它具有很強的細胞毒性(毒性是同劑量乙醇的30倍),體內蓄積較多的乙醛會導致機體血壓升高、甚至增加患癌的風險。
因此,「飲酒後臉色變紅」根本不代表你更能喝,其實是「體內的乙醛代謝機制」出現了問題,這樣的人更不能多喝,否則只會「傷害自己」。
發燒的人不能吃雞蛋?否則不利於健康?
有人說「發燒的人不能吃雞蛋」。由於雞蛋當中富含「完全蛋白質」,食用即會給身體補充熱量(蛋白質是產能營養素),發熱人群吃了雞蛋就會導致產熱增加,導致其散熱減少,這樣更不利於退燒。
其實,此言論只是在「片面解析」,歸屬於「謠言」。
第一,食物中所有的蛋白質進入身體後都會產熱,每克蛋白質產能4千卡(約17千焦);雞蛋當中所含的蛋白質雖然是「完全蛋白質」,但這個和進入身體產熱、產多少熱量並無關係,完全蛋白質的意義是「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含量充足,彼此比例適當,能夠維持生命和促進生長發育的一類蛋白質」,換而言之就是「能高效滿足人體對胺基酸需要的一類蛋白質」,與進入機體後「產熱」一事並無關聯。
第二,發燒本是一種「人體受病菌侵襲後,免疫系統發出的防禦信號」;食物進入體內產熱(能)很平常,它和「抑制退燒」不存在任何關聯。人體在感冒、發燒等生病的過程中,同樣需要熱量來維持每日正常的生理活動,均衡且多樣的營養素是保證人體健康的基礎要素,而「雞蛋」恰為一種「優質食品」,推薦適量進食。
味精加熱後有毒,甚至會致癌?
說「味精有毒、致癌」,主要言論是「味精加熱超過120攝氏度的時候,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食用易致癌」。
其實,該說法只是「誇張型言論」,不可信。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當穀氨酸鈉加熱至120攝氏度後,的確會產生新物質「焦穀氨酸鈉」;但焦穀氨酸鈉並不存在「致癌」的機理,也沒有任何毒性,它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了鮮味」而已。「焦穀氨酸鈉」存在於多種營養品和護膚品中,這也恰恰佐證了它的安全性。
雖然如此,味精、雞精也不可多吃,因為其中含有不少的「鈉離子」,常吃會增加機體患高血壓、骨質疏鬆等問題的風險;另外,味精不可過早放入,避免影響其鮮味。
減肥的過程中不能吃肉?否則會更胖?
「減肥」,一種愛美人士極力追求的「生活狀態」。大家的固有思想是:減肥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吃肉,不然絕對會更胖。
其實,「肉」沒有那麼壞;減肥期間該吃肉,對減肥者有更好的作用,吃對會讓你更瘦。
肉,一種很好的食物,不但好吃,而且還富含優質蛋白質、血紅素鐵、礦物質鋅等多種營養物質。
減肥過程中建議大家吃「肉」,當然這個肉指的是「瘦肉(脂肪含量小於10%的肉類)」。首先,瘦肉中的蛋白質含量更高,而蛋白質與機體的肌肉質量有直接的關係,長期缺乏蛋白質會導致機體的基礎代謝率出現明顯下降,導致機體「易胖難瘦」。其次,瘦肉的「食物熱效應」本身很高,而食物熱效應指的是「食物在消化吸收及代謝轉運過程中所消耗的熱量」。對比三大產能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是最高的(20%—30%);當您吃了高蛋白質的瘦肉之後,人體需要付出較高的「能量消耗」,其實真正通過吃肉攝入體內的熱量並不是很高,加上蛋白質的產能係數(1克蛋白質供能4千卡)本身很低,食用之後又有較強的飽腹感,所以這筆「買賣」很合適,在減肥的過程中適量吃瘦肉有助於減肥的順利完成。
更何況,瘦肉當中本身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此來彌補減肥時期消耗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本身也有助於燃燒熱量、消耗脂肪。
也就是說,減肥的過程中吃點瘦肉,本身會助力您的減肥大業。雞胸肉、瘦牛肉、豬裡脊等瘦肉,用蒸、煮、燉等「低溫、少油烹調方式」進行加工,給您的減肥過程增添一絲樂趣。
「牛奶草莓」是用牛奶進行澆灌的?
當下正是草莓上市的時間段。很多商家宣稱「自己售賣的草莓是用牛奶進行澆灌生長的」,這種所謂的「牛奶草莓」價格更貴,這是真的嗎?
其實,所謂的「牛奶草莓是用牛奶進行澆灌的」,僅僅是商家的營銷炒作,不可信。
一方面,「牛奶草莓」可能只是「某品種草莓」的「別稱」,比如「丹東99號草莓」。另一方面,「用牛奶澆灌草莓」本身不容易實現,牛奶當中大分子的蛋白質並不能被草莓直接吸收,而且「牛奶澆地」也容易導致土壤被破壞,反而容易影響草莓的正常生長,想吃到「用牛奶澆灌出的牛奶草莓」本是難事。
無論從成本角度來看,還是從操作的可行性來看,「牛奶草莓」都是一種「炒作方式」,請您理性看待。
「現擠的牛奶」更有營養?
牛奶是一種好東西,既能高效補鈣,又可以為身體補充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現實生活中有多品種牛奶進行售賣,很多人偏愛「現擠牛奶」,總覺得現擠的牛奶更新鮮,營養價值更高。
然而,您只是想多了,這是個「徹頭徹尾的誤區」。
的確,對於大多數食品而言,越新鮮的確代表其營養價值更高。但是,「牛奶」並非如此;現擠的牛奶更「危險」,它容易受到多方面的汙染;奶牛的健康狀況、擠奶處的衛生狀況、擠奶員的健康狀況、擠奶員雙手的衛生情況、接奶容器的衛生和消毒狀況等問題皆會影響牛奶的「安全和衛生」,現擠出來的牛奶並沒有經過專業的檢測,微生物是否超標、抗生素是否超標等問題根本無法確定。言於此,這樣的牛奶,您還敢喝嗎?
所以,「現擠牛奶」更危險,不建議購買。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享受安全和營養的前提應該是「拒絕謠言」,消費者更該明確這個道理。吃得明白,方可收穫更優質的營養,希望大家都可以成為「一個有智慧的吃貨」。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