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興富的三代信息技術和三代遠程教育

2020-10-18 教技1601白少雄
   遠程教育的發生和發展及其具體形態始終都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並形成一系列歷史發展階段。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一些學者(如加拿大學者伽裡森(Garrison)、丹麥學者尼珀(Nipper)、英國學者貝茨(Bates)、本書作者丁興富和澳大利亞學者泰勒(Tayler))開始提出信息技術與遠程教育分代的論述,其中廣為傳播並被普遍接受的是三代信息技術與三代遠程教育的概念和理論。它們是:

l  第一代信息技術以印刷技術(Print Technology)和郵件通信(Post Communications)為主,對應第一代函授(Correspondence)教育;

l  第二代信息技術以大眾媒介(Mass Media)和視聽技術(Audio-Visual Technology)為主,對應第二代多種媒體(Multi-Media)教學的開放遠程教育(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l  第三代信息技術以電子信息通信技術(EICTs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為主,以計算機多媒體(Multimedia)和網際網路(Internet)為主要代表,對應第三代網絡遠程教育(Networked Tele-EducationInternet-based Education, Web-based Education),或直接稱為電子/網絡教育(e-Education)、電子/網絡學習(e-Learning)、網絡/在線學習(Online Learning))。

          本書在兩種意義上使用信息技術(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或信息通信技術(ICTs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這一概念術語。廣義地,信息技術泛指人類用以傳遞信息的任何媒體工具,包括最初人的口頭語言、肢體語言以及後來發明的文字,是與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同步發展的。狹義地,信息技術專指自19世紀末葉以來的現代信息技術,主要包括19世界末興起的大眾傳播視聽技術和20世紀中葉發展起來的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為核心的電子信息通信技術(EICTs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或數位技術(DTDigital Technology)。在本書大多數場合通常使用信息技術或信息通信技術代表電子信息通信技術或數位技術

印刷通信技術與函授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向教育對象傳授知識,培訓技能,開發智能,改變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教育的功能則是實現人從生物個體到社會成員的轉化,即實現人類個體的社會化和人類社會文明的延續與進化。文字、紙張和印刷術的發明對於教育和人際交流的意義是解放性的。有的學者將遠程教育在歷史上最早的淵源歸之於文字發明之後。因為有了文字,教學內容就有可能被書寫或刻錄在某種類型的物質材料上並被傳播到遠方的學習者手中。於是,有學者主張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和歐洲的古希臘羅馬時代就有了原始形態的遠程教育。特別是在紙張這種特殊的書寫材料發明之後,世俗的學者和教會的僧侶都可能利用書寫了文字的紙張和書本來傳播學術或教義。英國學者丹尼爾(Daniel, J)舉出早期基督教傳教士保羅(St Paul)為例,說明早在公元紀元初的傳教活動中已經有了遠程教育的萌芽。他還詳細分析了保羅傳教活動的組織特徵。但是,從要求師生之間的教學必須存在某種形式的雙向通信交互這一遠程教育的要素來考查,前述種種教學形態也許只能認同為遠程教育的初始萌芽。

比較完備的遠程教育發源於印刷術發明之後,發生於工業化時代,在出現了工業化社會的公共服務系統(諸如由印刷廠、出版社、書店和圖書館等組成的書刊出版發行系統以及公共運輸郵政系統等)之後,這就是函授教育。並且,此時的工業化社會對教育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也有了不同於古代社會的巨大需求。所有這些革新在19世紀中葉的英國和其它西方工業國家匯合。最早提供的函授課程從速記(英國)到英語(瑞典),再到採礦安全(美國)。隨後的年代裡,為了助人和商業的雙重目的,各類私立函授學校和學院紛紛設立提供各種職業技術培訓課程。大學層次遠程教育的實踐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英美的新大學運動和大學推廣運動。1849年對世界遠程教育的歷史是個重要的年份,新建不久的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在這一年首創校外學位(External Degree)制度,為世界樹立了一個採用自學、函授、業餘夜校等方式,發展校外高等教育的範例。此外,19世紀下半葉起始的英美兩國的大學推廣運動(University Extension Movement)倡導一種採用學分制的非住宿的業餘教學的大學,為校外學生開設大學擴展課程教育,成為遠程高等教育的又一起源。大學層次課程進行函授教學的觀念逐步被許多國家接受並在世界各地推廣。在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大學和學院開展校外教育和函授教學已傳播到許多國家。而在20世紀中葉興起的函授高等教育在20世紀下半葉有了重大的發展。

我國函授教育起步於20世紀初,蔡元培等開始刊行叢報、提倡通信教學法(1902),商務印書館創設函授學社(1914)。我國函授高等教育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為了提高新中國建國初大批工農幹部的理論、文化和專業水平、培養各種專門人才,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吳玉章和成仿吾向中央提交申辦函授教育報告,得到劉少奇的批准。此後,中國人民大學和東北師範大學成為我國高等院校創建函授部和函授學院開展函授高等教育的先驅。

       大眾視聽技術與開放遠程教育

在整個20世紀,信息技術經歷了一個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現代信息技術在19世紀末葉的發生及其在二次大戰後的發展主要表現為視聽技術的興起和大眾傳播媒介的繁榮。大量視聽媒體和大眾傳播不斷湧現並被廣泛應用於教育領域,使遠程教育的技術基礎經歷了一場質的革命。視聽媒體(在我國也稱為電教媒體),是由電力提供動力或充當能源,記錄、存儲、傳輸、加工、呈現教學信息的實物、材料、設備和設施的總稱。除了基於印刷技術的紙質書刊媒體之外,在20世紀中有廣泛應用的大眾傳播媒介大多是視聽媒體。在二次大戰後的半個世紀中,這類新技術、新媒體加速進入學校和家庭。大眾媒體可以劃分為兩類:播送媒體與個人媒體,即不僅有廣播和電視(包括較晚的衛星電視、有線電視)這類播送媒體,還有電話、電唱、錄音、錄像、光碟等這類個人媒體。以多種媒體教學為特徵、以各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放送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ir)和廣播電視大學(Radio and TV University)為代表的新一代開放遠程教育正是終身教育思想和大眾傳播媒介在內的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的產物。在多種媒體教學(Multi-Media Teaching and Learning)的遠程教學大學(DTUsDistance Teaching Universities)的發展史上,在1951年重建的南非大學(UNISAUniversity of South Africa)和在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一些中心大城市創辦的城市電視大學(北京電視大學(Beijing TV University)是其主要代表)曾是一代先驅;而在1963年創議、1969年創建、1971年開始招生授課的英國開放大學(UKOUOpen University of United Kingdom)更是一個影響深遠的重要裡程碑。英國開放大學的歷史功績是為遠程高等教育在政界、教育界、產業界和全社會爭得了合法地位、贏得了世界聲譽。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英國開放大學創新精神的鼓舞下,在世界各地掀起了興辦開放與遠程教育的熱潮。期間,以成人為主要對象的遠程高等教育發展尤為迅速。一批自治的多種媒體教學的開放性的遠程大學在西歐、北美、亞洲、中東、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興起,它們代表了20世紀後葉世界遠程教育發展的主流,成為新一代遠程高等教育事業的主體。這種遠程教育主流模式的特徵和優勢最充分地體現在巨型大學(Mega-University)的實踐中。

在我國,鄧小平親自倡導並於 197826親筆批准建立了以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為首的全國廣播電視大學系統,自197926開學授課以來已經發展成為由中央和省、地市、縣和基層教學點五級辦學機構構成的全球最大的遠程教學超級巨型大學,通過培養數以百萬計的實用高級專門人才和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國民為我國改革開放新歷史時期的人力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在國際遠程教育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電子信息通信技術與網絡遠程教育

及至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現代信息技術經歷了又一次飛躍式的發展,湧現出以計算機多媒體(Computer-based Multimedia)、網絡(網際網路(Internet)和全球網(WWWWorld Wide Web))和移動通信(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為主要代表的電子信息通信技術(ICTs)。電子信息通信技術的興起和發展,被視為教育史上繼專業教師、文字體系、紙張和印刷術之後的第四次教育方式的革命。相應地,建立在電子信息通信技術基礎上的新一代網絡遠程教育正在迅猛發展之中。知識經濟正在成為21世紀人類社會的主體經濟形態。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社會的到來,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席捲全球。在各級各類傳統學校建設數字校園、接入網際網路、實現校園課堂教學信息化的同時,網絡遠程教育被認為是應用電子信息通信技術,實現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理想,加速人力資源開發、推動知識經濟發展的未來教育形態。電子/網絡學習(e-Learning)、在線/網絡學習(Online Learning)、虛擬學習(Virtual Learning)正在同校園課堂面授(Face-to-Face)學習、函授(文本、讀寫)學習和多種媒體(Multi-Media)學習一起,成為21世紀全民終身學習的主流。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和全球信息基礎設施(GII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將成為21世紀教育的技術基礎。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產業界和全社會的教育與培訓,也無論是獨立設置的遠程教學院校還是各級各類傳統院校,電子學習、網絡學習、在線學習、數字學習(d-LearningDigital Learning)、移動學習(m-LearningMobile Learning)、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已經成為教育革新的力量、成為未來教育的主流成份和主要生長點。一批虛擬大學(VUsVirtual Universities)正在各國創建。全球虛擬大學(GVUsGlobal Virtual Universities)也正在蘊育和發展之中。各國發展不平衡和數字鴻溝問題更加突出。在教育信息化、網絡化和全球化發展的同時,縮小、填補和跨越數字鴻溝、發揚各民族獨特的社會文化和保持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已經成為國際重大課題。

在我國,清華大學等重點普通高校率先發起創辦網絡遠程教育。19962月,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教授提出在清華大學開展遠程教育的設想。同年,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通過了遠程教育的實施方案(現代化遠程教育工程項目建議書)並開始籌建遠程教育系統網絡。清華大學遠程教育系統網絡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天網,即衛星數位電視網;第二個是地網,即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基地在清華)。通過天網地網的配合,用語言、圖像、數據等實現教學資源發送和師生雙向通信交互。1999年,教育部批准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和湖南大學4所重點高校開始現代遠程教育試點。至今,全國經教育部共批准68所普通高等院校建立網絡教育學院開展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同時,批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牽頭組織實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參加全國高校的現代遠程教育工程。

在我國,人們通常同時使用教育信息化現代遠程教育來稱呼信息技術在教育和培訓中的應用以及由此引起的教育和培訓的革新和發展。本書應用教育信息化作為基於信息技術的教育和培訓的創新與發展的總稱,並從中界定出學校教育信息化網絡遠程教育兩種主流發展形式:學校教育信息化指各級各類學校面對校園內學生組織實施的基於信息技術的教育,它們可能是校園課堂上基於計算機網絡的面授教學的創新形式(網絡面授教學),也可能是課堂外數字校園內或者家庭和社區數字學習環境中的遠程學習形式(網絡遠程教學與網絡遠程學習);而網絡遠程教育指各類院校、企業和組織機構面對遠程學習者組織實施的基於電子信息通信技術的開放、靈活與分布式的教育和培訓。網絡遠程教育是本書對第三代遠程教育的簡稱,泛指基於電子信息通信技術的遠程教育和培訓,與電子遠程學習(e-Learning at a distance)關聯。在有的文獻中,網絡遠程教育特指基於各類電子通信網絡的遠程教育和培訓(如各類通過衛星或地面電子通信網絡實現的音視頻遠程會議和直播課堂教學等),或者專指基於計算機網絡特別是網際網路的遠程教育和培訓。網絡遠程教育在我國也稱現代遠程教育。在信息與學習社會,作為全民終身學習的最佳選擇,各類社會成員都可以利用各種網絡教育、培訓與學習資源和網絡平臺工具進行網絡遠程教學與網絡遠程學習,它們通常是自主學習或自組織的協作學習。

相關焦點

  • 李曼大會——三代測序技術在豬病檢測中的作用
    三代測序技術在豬病檢測中的作用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原霖1、準確度:單條序列的準確率約85%, 拼接後可達99%, 準確度低於二代測序和一代測序;2、測序長度:單端幾百bp--幾M,長度最長;3、測序成本:目前比二代和一代測序成本高;4、測序通量:可達數百萬條以上片段,幾十G-幾T的數據量;5、
  • 三代基因組測序技術原理簡介
    摘要:從1977年第一代DNA測序技術(Sanger法)1,發展至今三十多年時間,測序技術已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從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測序讀長從長到短,再從短到長。雖然就當前形勢看來第二代短讀長測序技術在全球測序市場上仍然佔有著絕對的優勢位置,但第三和第四代測序技術也已在這一兩年的時間中快速發展著。
  • 測序原理-------一代測序、二代測序、三代測序
    -大規模平行測序  隨著第二代測序技術的迅猛發展,科學界也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第二代測序技術來解決生物學問題。在Sanger等測序方法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用不同顏色的螢光標記四種不同的dNTP,當DNA聚合酶合成互補鏈時,每添加一種dNTP就會釋放出不同的螢光,根據捕捉的螢光信號並經過特定的計算機軟體處理,從而獲得待測DNA的序列信息。由於SOLID測序平臺已經被兼併,淡出市場,所以我們主要對以下兩種測序技術進行講解。
  • 三代半導體——氮化鎵
    軍工領域對於三代半導體的應用層出不窮。包括氮化鎵和碳化矽的功率器件,未來也會發揮重要作用。5G通訊矽材料作為通訊材料的老大,一隻稱霸到如今,真是有些力不從心了,用出了吃奶的力氣,也難以承受5G通訊那麼高的帶寬速度的重壓了。所以只有靠氮化鎵類的三代半導體元器件來完成。
  • 富不過三代,窮也不會窮三代
    神仙通常會在一個海上的小島顯現降臨,窮書生打包行李往這個小島,親自要問神仙他家三代窮困的原因。途中路過一個村莊,窮書生因飢餓而昏倒在一個富翁家門口。富翁很有愛心的將他帶入家中,騰出一間客房讓他住,叫僕人煮營養的食物給他吃。幾天後,書生恢復體力,富翁問他為何會昏倒。書生將家中自祖父到他這一代,沒有人做過壞事,也很善良,不知為何,會窮了三代。
  • 我國全面掌握EPR三代核電建造技術
    至此,由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華興」)負責製作、吊裝的EPR三代核電——廣東臺山核電站二號核島穹頂(下口直徑46.8米,高13.6米,重231.86噸)歷時90分鐘,於9月12日10時28分順利完成吊裝,吊裝角度定位偏差小於1毫米,這標誌著我國已全面掌握EPR三代核電建造技術。
  • 什麼是第三代半導體?一、二、三代半導體什麼區別?
    什麼是第三代半導體?一、二、三代半導體什麼區別? 三、應用 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主要用於分立器件和晶片製造;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主要用於製作高速、高頻、大功率以及發光電子器件,也是製作高性能微波、毫米波器件的優良材料,廣泛應用在微波通信、光通信、衛星通信、光電器件、雷射器和衛星導航等領域。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廣泛用於製作高溫、高頻、大功率和抗輻射電子器件,應用於半導體照明、5G通信、衛星通信、光通信、電力電子、航空航天等領域。
  • 如何看懂三代測序數據
    東風吹,戰鼓擂,二代三代誰怕誰小編作為生信人,還沉浸在illumina的paired-end中,突然發現,我國已成為迄今以及將來的全球最大三代測序平臺擁有國,深感焦慮啊。如果不了解些三代測序的知識,將來如何在生信圈立足呢?
  • 【三代測序傳】——動植物研究中的捕獲測序
    與進化和動植物農藝性狀改良有關的基因組特徵的發現,依賴於SNP的鑑定,這與表型差異有關。
  • 自主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正式發布
    28日,正值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50華誕,國家電投在此正式發布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世界先進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至此,從本世紀初開始實施的三代核電自主化發展戰略宣告總體完成,我國核電技術整體升級換代,實現從二代到三代的跨越。
  • 哪些疾病適合三代試管嬰兒?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是什麼
    近年來,隨著人們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加,環境汙染的加重,生活習慣的不規律,國內不孕不育人群數量劇增,不孕家庭更是飽受沒有孩子的痛苦,許多夫婦為了生育兒女,紛紛將目光集中在試管嬰兒上面,試管嬰兒開啟了不孕家庭孕育的大門,試管嬰兒技術也發展到了第三代,讓更多有疾病的人群可以擁有健康的孩子,縱覽全球,美國和泰國在第三代試管技術上處於領先的水平
  • 染色體異常三代試管嬰兒如何解決
    大齡生育風險度高它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兒,除開因為年紀提高而造成試管嬰兒通過率降低這一關鍵影響因素以外,也有一點便是年紀提高,卵細胞出現脆化而造成染色體異常的狀況產生,由於此類情況,大齡要想生育二胎的家中都害怕輕率試孕,好在現階段可依靠第三代試管嬰兒助孕方法達到求子願望。那麼染色體異常三代試管嬰兒如何解決?
  • 自主設計的三代核電技術品牌正式發布 「國和一號」核電機組每年將...
    「國和一號」核電機組每年將提供近130億千瓦時電量——  自主設計的三代核電技術品牌正式發布  9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發布了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中國自主核電技術品牌、世界先進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
  • 再次取得重大進步,我國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研發完成
    在9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宣布了一個重大的消息,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成功完成研發,並且我國具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它是我國核電技術研發和產業創新的最新成果。不僅如此它還是我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目前已經達到了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
  • 火影忍者:三代火影年輕時候究竟多麼強大?還原一個真實的三代目
    還原一個真實的三代目三代火影的實力究竟有多麼強大,一直以來都是在眾說紛紜,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年輕時候的三代火影是能夠輕鬆應對三忍之一的大蛇丸,由此可見,三代火影是非常有實力的忍者,而且最重要的,三代火影是一位全屬性的忍者,風,火,雷,土,水,陰陽全部擁有的忍者,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學習上千種忍術,並且有「忍者教授」的稱號,他最後與大蛇丸的戰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年邁所以導致了一些問題的發生
  • 昆明三代試管性別選擇合法嗎
    昆明三代試管性別選擇合法嗎 ?網上好像對試管嬰兒能不能挑選性別各有各的說法,如今第三代第四代試管嬰兒能夠開展PGD基因篩選,生男孩、女孩、雙胞胎男孩、龍鳳胎全是能夠隨意挑選的,下邊就給大伙兒詳細介紹一下。試管嬰兒如何選擇性別。
  • 成都做三代試管嬰兒能選性別嗎
    成都做三代試管嬰兒能選性別嗎?試管嬰兒這項技術已在社會上普及,大醫院裡都可以使用,對有生育問題的人幫助很大,第三代試管嬰兒的受育者也越來越多,成功率也越來越高,那麼,成都做三代試管嬰兒能選性別嗎?
  • 長沙三代試管生雙胞胎的機率高嗎?
    核心提示:長沙三代試管生雙胞胎的機率高嗎?相信每個姐妹都很羨慕雙胞胎家庭,聽說試管嬰兒生雙胞胎機率大就更是躍躍欲試。在此小編要和大家探討一下,為什麼試管嬰兒生育雙胞胎的機率更大?   長沙三代試管生雙胞胎的機率高嗎?
  •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親戚關係真的難以維持超過三代?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親戚關係真的難以維持超過三代?農村曾有一句話非常的實在,也是一輩一輩的流傳下來,爺爺輩經常說道:「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至於為什麼會流傳下來這麼一句話,難道親戚之間的關係真的難以維持超過三代?
  • 美國三代試管的雙保險——懷孕後的羊水穿刺
    > 無創產前檢測簡稱NIPT,是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檢測胎兒染色體異常的產前篩查技術。只需通過採集孕周為12-24周的孕婦外周血,對母體外周血血漿中胎兒的游離DNA片段進行測序,結合生物信息分析,計算胎兒患染色體非整倍體的風險,主要檢測21-三體、18三體及13-三體,還可提示其他染色體非整倍體及染色體缺失/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