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進化和動植物農藝性狀改良有關的基因組特徵的發現,依賴於SNP的鑑定,這與表型差異有關。為了鑑定特定表型的基因,必須對包含特定信息的SNP進行精細定位-通常用靶向測序來進行。這些區域一般比較大,可能有幾K,可能包含難以用現有技術進行識別的結構變化。
單分子實時測序為靶向感興趣的區域提供了靈活的解決方案,大小可靈活調整,為相關基因提供最全面的檢測。它還能提供精細定位所需的讀取長度和準確性,並簡化LargeRegion的組裝。
特色研究:用SMRT RenSeq進行抗性基因組裝[1]
使用抗性基因富集和測序方法(Resistance Gene Enrichment and Sequencing Method,RenSeq),科學家們能夠鑑定一個野生馬鈴薯的相關基因,其可抵抗致病疫黴(即導致晚疫病的病原體),這可以用於開發抗性馬鈴薯。對於這項工作,作者靶向負責激活植物防禦機制的NLR基因。本研究中使用的RenSeq方法是調整過的,以捕獲高達3.2kb的序列片段(NLR基因的平均長度),然後進行SMRT測序。在此之前,R基因的組裝由於其高度重複性而非常困難;短讀序列沒有提供足夠的連續性。引入SMRT測序後,導致了含有該基因的單個重疊群的重新組裝,並且還捕獲了>1 kb的側翼啟動子和終止子序列。
圖1 | Comparison of MiSeq and PacBio RenSeq read-based assemblies.
圖2 | The phylogenetic tree of SP2271 NLRs.
圖3 | Candidate gene Rpi-amr3i confers full resistance against P. infestans in transient complementation assays in N. benthamiana and in stable transgenic potato plants.
參考文獻
[1] Witek K, Jupe F, Witek A, et al. Accelerated cloning of a potato late blight–resistance gene using RenSeq and SMRT sequencing[J].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6, 34(6): 656-660.
連結:【三代測序傳】——伊始 · 測序技術簡介
連結:【三代測序傳】——Sequel背後的三代測序技術
連結:【三代測序傳】——RS II的絕唱·三代最新起跑線
連結:【三代測序傳】——三代建庫
連結:【三代測序傳】——分析流程及內容
連結:【三代測序傳】——三代測序儀實機圖
連結:【三代測序傳】—— 大猩猩基因組組裝
連結:【三代測序傳】——家山羊基因組de novo拼裝
連結:【三代測序傳】——應用概述
連結:人全基因組SMRT測序
連結:【三代測序傳】——微生物全基因組SMRT測序
連結:【三代測序傳】——人生物醫學研究中的捕獲測序
#End#
當二維碼出現的瞬間
我用大拇指緊緊的按住
果然停住了
小樣兒 讓你跳
識別了二維碼
喔
一個不小心就關注了「歐易生物」
也罷
內容還不錯
那就每天來看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