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加工過程中是否發生美拉德反應,它有什麼作用

2020-12-05 多知一二

美拉德反應又稱為「非酶棕色化反應」,是羰基化合物(還原糖類)和氨基化合物(胺基酸和蛋白質)之間的反應,最終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質類黑精或稱擬黑素,所以又稱羰氨反應。

美拉德反應及產物介紹(圖片來自百度)

美拉德反應是廣泛存在於食品工業的一種非酶褐變。

那麼,茶葉加工過程中是否發生美拉德反應呢?

首先,我們先看看美拉德反應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1 、要有還原糖類、蛋白質和胺基酸等化合物。

2 、溫度達到20~25℃即可發生美拉德反應。一般每相差10℃,反應速度相差3~5倍。30℃以上速度加快,高於80℃時,反應速度受溫度和氧氣影響小。

3、 水分含量在10%~15%時,反應易發生,完全乾燥的食品難以發生。

4、 當PH值在3以上時,反應隨pH值增加而加快。

其次,茶葉加工過程是否能滿足美拉德反應的條件呢。

1、茶葉中的糖類包括單糖、雙糖和多糖三類,其含量佔乾物質總量的20%~25%;茶葉中的蛋白質含量佔乾物質量的20%~30%,而能溶於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質含量僅佔1%~2%;茶葉中的胺基酸主要有茶氨酸等25種以上,含量佔乾物質總量的1%~4%。滿足條件。

2、茶葉在加工過程中,根據各工序的不同,一般溫度在常溫至100度之間。滿足條件。

3、茶葉在加工過程中從鮮葉的含水量一般為75%~78%,一直降低到13%以下,滿足條件。特別是炒青和烘乾過程中易發生美拉德反應。滿足條件。

4、大部分茶葉的茶湯PH值在5至7之間,則茶葉的PH值一般遠高於了3。滿足條件。

綜上所述,茶葉加工過程中肯定會發生美拉德反應。

那麼,在茶葉加工過程中產生美拉德反應有些什麼作用呢?

一般認為,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使幹茶顏色加深;二是致香,比較典型的是產生烤香、焦香,如新加工出的普洱茶生茶會在清香、甜香的基礎上變化為清香和焦甜香(也有的認為是板慄香)。

以上如有謬誤,歡迎指正。

參考文獻:

1.宛曉春,茶葉生物化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年6月第3版。

2.陳榮冰,茶樹鮮葉中主要的化學成分,茶道 ,2018年4期

相關焦點

  • 茶葉化學成分—茶葉中的糖類(果膠,美拉德反應,焦糖化反應)
    (如糖胺、糖酸等)二、茶葉中的糖類單糖和寡糖能溶於水,多數具有甜味。也是茶葉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茶樹因葉片的發育階段不同,合成的糖其種類也有差異。在幼嫩的新梢中主要是單糖和蔗糖,成熟葉片中除了單糖和蔗糖,還合成並積累了大量的多糖(主要是澱粉和複合多糖等)。茶葉在離開茶樹後,不能再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糖類,而呼吸作用仍在進行,但在內源水解酶的作用下,茶葉中的寡糖、多糖被水解為游離態的單糖,往往使其單糖含量有所增加。
  • 什麼是美拉德反應?
    我們在烘烤麵包 蛋糕 餅乾等等,食品中的,所謂的上色是什麼情況是不是美拉德反應?    聽起來似乎很陌生,其實它是在我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一類反應,我們在煮牛奶時產生的香味、與烘焙咖啡中的芳香、還有烘烤麵包中,那誘人的色澤與芳香,隨著麵包表皮,褐色物質的產生,烘烤的麵包也釋放出濃濃的香氣,都是「美拉德反應」。   在烘焙中有了,不同的胺基酸與不同的糖份,所產生不同風味的產品,這種特殊的風味……統統都來自,美拉德反應。
  • 美拉德反應過程簡介
    美拉德反應廣泛存在於食品行業的方方面面,在食品加工和儲存過程中,食品原料中的羰基化合物(還原糖、酮類、酚類、醛類)和氨基化合物(肽、胺基酸、蛋白質、胺
  • 無處不在的美拉德反應
    這些色澤誘人的食物背後都存在著美拉德反應。那麼,美拉德反應到底是什麼呢?它能起到什麼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比如麵包、烤肉、燻肉、烤魚、咖啡、茶以及醬油、豆醬等調味品中都有美拉德反應產生,因為這一大類反應沒有酶的參與,故又稱非酶褐變。這些食品經加工後會產生非常誘人的金黃色至深褐色,增加人們的食慾。然後形成特殊的食品風味。美拉德反應產生的特殊的醛類還可以產生獨特的香味,如爆米花、烤麵包、烤肉等食品所形成的香味。
  • 美拉德反應
    美拉德反應產物出類黑精外,還有一系列中間體還原酮及揮發性雜環化合物,所以並非美拉德反應的產物都是呈香成分。反應經過複雜的歷程,最終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質類黑素。目前研究發現其與機體的生理和病理過程密切相關。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出美拉德反應作為與人類自身密切相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研究焦點在蛋白質交聯、類黑素、動力學以及丙烯醯胺,而這些方面在中藥炮製、製劑、藥理作用中處處可見。
  • 食物中的科學(下篇)——焦糖化反應和美拉德反應
    我們都知道,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糖在沒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況下會發生焦糖化反應,現在把肉也加進了放有糖的油鍋裡,糖遇到胺基酸又會發生怎樣的美妙反應呢?接下來我們來認識美拉德反應。
  • 紅燒肉中的著名化學反應—美拉德反應
    有人會認為糖是從甘蔗和甜菜等植物中榨取的,以為用不上化學。其實,白糖的製造過程用到的過濾、蒸發、結晶等技術均是常用的化學技術,食鹽的製造同樣要用到這些技術,醬油和醋的生產主要靠發酵,其中發生了很多生物化學反應,也要用到過濾和精製等傳統化學技術。有一門化學分支,叫食品化學,與我們的飲食關係極大。
  • 西餐中講究的「美拉德反應」,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讓人又愛又恨?
    它指的是食物中的還原糖(即碳水化合物)、胺基酸與蛋白質在常溫或加熱時發生一系列複雜反應後,生成的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質類黑精的過程,也稱為羰氨反應。美拉德反應,簡單來說就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受熱發生反應,在烤肉時聞到的香氣就來源於此肉類中富含蛋白質,而燒烤、煎炸時的溫度較高,因而在此類烹飪中,美拉德反應會更劇烈,香味物質倍增,嗅覺上的香味,源自於胺基酸與糖發生的美拉德反應,而味覺上的香,則是脂肪、磷脂、胺基酸的共同作用。
  • 美食中的化學反應—美拉德反應
    後來人們不僅發現這種反應會影響食物的顏色,而且對食物的香味有重要作用。這種反應被叫做「美拉德反應」或者「非酶棕色化反應」。通過對牛肉加熱前後浸出物中的胺基酸組分進行分析,胺基酸在加熱過程中與糖發生美拉德反應並產生肉香物質。但不同的胺基酸反應產生的香味不同。
  • 滷製品加工高階課程,讓你三分鐘看懂美拉德反應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美拉德反應,可能很多做過一段時間的同行都聽說過這個詞,但是雲裡霧裡,覺得很複雜,難以理解,高不可攀。剛開始接觸滷製品行業的時候,我們饕饕客黑鴨的師傅們也是一臉懵逼,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潛心學習,都能淺顯的理解這個概念,並且能很好地把這些理論應用到生產中。
  • 滷製品從業者必看,食品的烹製與美拉德反應,香料和添加劑的作用
    ,一切食品的烹飪過程,從不好吃,變好吃的過程,都是美拉德反應在起作用。也不要把這個東西,想像地太高大上,其實只是從化學反應的角度來解釋一下,食品烹飪過程中所發生的一些現象,解釋食品從不好吃,變成好吃的過程中其中的成分發生了哪些變化。從某種角度上說美拉德反應也可以理解為烹飪。 這其中不光光是滷製黑鴨,我們煮個米飯,炒一個青菜,做個包子,餃子,整個烹飪過程當中美拉德反應都是在起作用。
  • 西餐講究的「美拉德反應」,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讓人又愛又恨?
    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是法國化學家L.C.Maillard在1912年首次發現的。它指的是食物中的還原糖(即碳水化合物)、胺基酸與蛋白質在常溫或加熱時發生一系列複雜反應後,生成的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質類黑精的過程,也稱為氨反應。
  • 中藥研究的新模式——美拉德反應
    反應物中羰基化合物包括醛、酮、還原糖,氨基化合物包括胺基酸、蛋白質、胺、肽。由於該反應的結果能使食品顏色加深並賦予食品一定的風味。比如麵包外皮的金黃色、紅燒肉的褐色及濃鬱的香味,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美拉德反應的結果。這些變化在中藥炮製過程中也處處可見。因此,可將美拉德反應的概念引入中藥炮製領域。
  • /麵包知識/詳解美拉德反應!
    胺基酸的種類:胺基酸是產生美拉德反應的重要物質。胺基酸共有二十種,每種胺基酸所產生的風味都不一樣。其中His(組氨酸)、Lys(賴氨酸)、Pro(脯氨酸)可產生烤麵包香味;2. 糖的種類:糖也是美拉德反應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在美拉德反應中,參與反應的糖可以是雙糖、五碳糖和六碳糖。可用的雙糖有乳糖和蔗糖;五碳糖有木糖、核糖和阿拉伯糖;六碳糖有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等。
  • 牛排、烤肉、炸雞,好吃的秘密——美拉德反應
    在有文字記載以後,「食」也同樣是歷史的重要元素。簡單舉例,有大詩人蘇東坡發明東坡肘子,也有清朝才子袁枚著書《隨園食單》;有歐洲人為了天價香料發展航海技術;也有英國東公司為了茶葉和利益,不惜藉由戰爭用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去佔領市場的制高點。
  • 美拉德反應反應機理
    美拉德反應一種普遍的非酶褐變現象,將它應用於食品香精生產應用之中,國外研究比較多,國內研究應用很少,該技術在肉類香精及菸草香精中有非常好的應用。
  • 美拉德反應 Maillard Reaction,了解一下
    它就是美食界著名的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 什麼是美拉德反應?/它指的是食物中的還原糖(即碳水化合物)、胺基酸與蛋白質在常溫或加熱時發生一系列複雜反應後,生成的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質類黑精的過程。
  • 關於美拉德反應,一篇文章說清楚!
    美拉德反應又稱為「非酶棕色化反應」,多數是指還原糖與胺基酸、蛋白質之間進行的複雜的過程。1912 年,Louis-Camille Maillard 發現了這個進程,1953年Hodge等把這個反應正式起名為Maillard(美拉德)反應。美拉德過程基本可分為3個階段,即:初級階段、中間階段和終極階段。
  • 麵包中的美拉德反應「推薦篇」
    周日烘焙技術等問題解答⑮麵包中的美拉德反應美拉德反應由法國化學家路易斯.卡米拉.美拉德(Louis
  • 是什麼使熟食味道這麼好?有關美拉德反應與褐變食品的科學
    事實上,你可能一周或一天吃幾次經過這個特殊過程的食物。美拉德反應被稱為「味道反應」,是食品科學的支柱,也是「是什麼使熟食味道好?」那麼美拉德反應到底是什麼呢?美拉德反應是由法國化學家路易斯-卡米爾·美拉德在108年前發現的,它是食物被烹飪時糖上的胺基酸之間一系列連續的複雜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