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拉德反應又稱為「非酶棕色化反應」,是羰基化合物(還原糖類)和氨基化合物(胺基酸和蛋白質)之間的反應,最終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質類黑精或稱擬黑素,所以又稱羰氨反應。

美拉德反應是廣泛存在於食品工業的一種非酶褐變。
那麼,茶葉加工過程中是否發生美拉德反應呢?
首先,我們先看看美拉德反應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1 、要有還原糖類、蛋白質和胺基酸等化合物。
2 、溫度達到20~25℃即可發生美拉德反應。一般每相差10℃,反應速度相差3~5倍。30℃以上速度加快,高於80℃時,反應速度受溫度和氧氣影響小。
3、 水分含量在10%~15%時,反應易發生,完全乾燥的食品難以發生。
4、 當PH值在3以上時,反應隨pH值增加而加快。
其次,茶葉加工過程是否能滿足美拉德反應的條件呢。
1、茶葉中的糖類包括單糖、雙糖和多糖三類,其含量佔乾物質總量的20%~25%;茶葉中的蛋白質含量佔乾物質量的20%~30%,而能溶於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質含量僅佔1%~2%;茶葉中的胺基酸主要有茶氨酸等25種以上,含量佔乾物質總量的1%~4%。滿足條件。
2、茶葉在加工過程中,根據各工序的不同,一般溫度在常溫至100度之間。滿足條件。
3、茶葉在加工過程中從鮮葉的含水量一般為75%~78%,一直降低到13%以下,滿足條件。特別是炒青和烘乾過程中易發生美拉德反應。滿足條件。
4、大部分茶葉的茶湯PH值在5至7之間,則茶葉的PH值一般遠高於了3。滿足條件。
綜上所述,茶葉加工過程中肯定會發生美拉德反應。
那麼,在茶葉加工過程中產生美拉德反應有些什麼作用呢?
一般認為,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使幹茶顏色加深;二是致香,比較典型的是產生烤香、焦香,如新加工出的普洱茶生茶會在清香、甜香的基礎上變化為清香和焦甜香(也有的認為是板慄香)。
以上如有謬誤,歡迎指正。
參考文獻:
1.宛曉春,茶葉生物化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年6月第3版。
2.陳榮冰,茶樹鮮葉中主要的化學成分,茶道 ,2018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