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氣象部門:天氣有利境外草地貪夜蛾蟲源遷入 建議加強監測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昆明3月19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19日從雲南省氣象局獲悉,本周氣象條件有利於境外草地貪夜蛾蟲源遷入雲南省西雙版納、普洱中東部、紅河、文山並向北遷飛;除滇西北外,雲南省其餘地區氣象條件也有利於草地貪夜蛾繁殖,特別是南部地區草地貪夜蛾繁殖氣象適宜度更高,建議加強動態監測與防控防治。

氣象部門預計,本周,雲南省大部氣溫偏高。從大氣環流形勢上看:中高層以西偏南氣流為主,低層雲南西部為西偏北氣流、中東部為西南氣流。結合這一氣象條件,氣象部門作出以上研判。

此前,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材料顯示,雲南省草地貪夜蛾已累計發生54.7萬畝,近期邊境站點出現蟲量突增現象。

草地貪夜蛾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屬雜食性害蟲,其寄主植物廣泛,包括玉米、苜蓿、大麥、蕎麥、棉花、燕麥等80餘種植物。2019年首次入侵中國,西南和華南地區見蟲面積約1600萬畝。(完)

相關焦點

  • 草地貪夜蛾在江蘇發生範圍將進一步擴大,「蛾口奪糧」全力防蟲治蟲
    中國江蘇網訊 草地貪夜蛾是今年由境外侵入我國的重大遷飛性農業害蟲。記者3日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從我省情況來看,6月其份擴散蔓延速度明顯加快,已查見發生的21個縣區中有19個是在6月份確認的,這主要是由於我省處於草地貪夜蛾的遷飛過渡區,其蟲源基本來自南方地區。
  • 草地貪夜蛾遷飛時間會比今年提前一代,防控形勢非常嚴峻!
    2019年以來,草地貪夜蛾的遷徙引起了我國農業部門的高度緊張。草地貪夜蛾是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的一種昆蟲,又稱秋粘蟲,原產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甘蔗、高粱等禾本科植物,已在近100個國家發生。它可以導致作物苗期受害,減產10%~25%,嚴重時造成絕收。
  • 還將有大量成蟲遷入 山東成立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專家組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官網消息,為做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今日(30日)發布了《關於開展草地貪夜蛾等秋季重大病蟲防控指導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草地貪夜蛾已在山東部分市縣為害,隨著雨季到來,還將有大量成蟲遷入,對秋糧生產構成重大威脅,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已經成立專家組
  • 2020中國農業難:沙漠蝗陰雲未消,草地貪夜蛾已率先入侵我國西南
    目前,農業農村部正密切跟蹤境外蝗災動態,同時安排雲南、西藏等省區加強邊境的蝗蟲監測,嚴防遷入危害。隨後,印度政府一句「蝗災基本結束」,替我們扛了雷,光在非洲就有4000億隻啊!但是也別高興太早,畢竟印度政府的話,聽聽就算了,我們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
  • 涪陵首次發現外來物種「草地貪夜蛾」 醜到爆的它可是「玉米剋星」
    草地貪夜蛾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近兩年在非洲、亞洲呈快速蔓延態勢。因其具有適生區域廣、遷飛能力強、繁殖倍數高、暴食危害重、防控難度大的特點,2018年8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做出了全球預警。5月10日,涪陵區農業農村委農技人員在江北街道鄧家村8組首次發現外來危害農作物害蟲——草地貪夜蛾。
  • 草地貪夜蛾飛得遠、吃得兇、繁殖快、藥不死!雲南農大發現「么蛾子...
    雲南農大發現 「么蛾子」命門  草地貪夜蛾在雲南省   潛在適生區分布情況  10月27日,一篇關於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的研究成果論文在線發表於細胞生物學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上。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對草地貪夜蛾最為全面也是質量最高的基因組研究。  值得關注的是,這個世界領先的研究成果,出自雲南農業大學盛軍教授團隊。
  • 瑞麗已實行實時監測
    今年草地貪夜蛾遷飛入侵雲南其適生區面積幾近全境在雲南16州市125個縣都發生危害草地貪夜蛾是世界性重大農業害蟲,它具有寄主植物廣、繁殖能力強、危害損害重和通過遷飛導致大範圍成災的特點。草地貪夜蛾於2018年12月11日從緬甸首次遷飛進入雲南西部地區,此後不斷遷入,並在2019年4月份以後形成常態性大規模遷入的態勢。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吳孔明在農業農村部召開的農業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工作會議上表示,明年貪夜蛾發生的程度數量和去年相比會明顯增加。
  • 中國農業科學「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報告會紀實
    遷移的種群主要是來自四個方向,一個是印度方向,向西藏南部的一些亞熱帶地區遷移,一個是緬甸從雲南遷入,再一個是從東南半島越南遷入到廣西,還有可能在7月份季風氣候背景下從菲律賓向福建這個方向遷移。七、草地貪夜蛾的綜合防治技術草地貪夜蛾它核心的問題是冬季在我們國家絕大多數地區不能越冬,主要是在我們國家南方的周年繁殖區。所以源頭遏制是草地貪夜蛾一個最核心的工作,我們如果控制住了雲南、廣東、廣西和海南冬季的蟲源,那我們就消滅了本土的蟲源和來自於中南半島、緬甸遷入的蟲源,因為這些遷入的蟲源第一站也是在華南地區,所以華南地區的防控是關係到全國性防控成敗的一個核心問題。
  • 草地貪夜蛾成蟲將持續遷入安徽 官方:必須迅速開展查治
    原標題:迅速查治春玉米田草地貪夜蛾記者從省植保總站獲悉,4月6日望江縣誘測到草地貪夜蛾成蟲,見蟲時間比去年提早1個多月。當前,我省已處於苗期的春玉米,非常適宜草地貪夜蛾產卵、孵化、危害。
  • 慶陽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蟲情 農技中心緊急啟動防控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30日電 (通訊員 白欣可)7月27日,慶陽市西峰區農技中心植保人員在西峰區後官寨鎮東坪村玉米田監測點誘捕到2頭草地貪夜蛾成蟲,為慶陽市首次發現該蟲蟲情,全市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正式進入實戰階段。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蟲口奪糧」
    其中,安排草地貪夜蛾防控4.9億元,用於支持雲南、廣西等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做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世界性重大害蟲,中國今後幾年將呈重發態勢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對草地貪夜蛾的描述為:一種危險的跨境害蟲,由於其自身天然的傳播能力以及國際貿易帶來的機會,草地貪夜蛾具有迅速傳播的潛力。
  • 氣象精細服務農業病蟲害防治
    縱觀當下春季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冬季暖溼氣候,讓小麥條銹病越冬基數增大;江淮、黃淮地區雨水偏多,易造成小麥赤黴病大流行;外來入侵物種草地貪夜蛾,在溫暖的南方加速繁殖,威脅玉米生產……天氣氣候與病蟲害關係密不可分,農業災害風險的準確研判,需要對氣象條件進行精準預報,農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也亟待氣象「瞭望塔」的前線信息。
  • 農業農村部嚴防草地貪夜蛾蔓延
    今年1月,我國雲南省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農業農村部對此高度重視,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加密監測預警,落實好屬地防控責任,全力做好防控應對工作,努力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據悉,草地貪夜蛾俗稱秋粘蟲,食性雜,繁殖能力強,遷飛擴散快,原產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玉米上的重大遷飛性害蟲,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減產10%-25%,嚴重危害田塊可造成毀種絕收。2016年初,草地貪夜蛾首次被發現入侵非洲西部並暴發成災,2018年在非洲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30億美元,玉米毀種面積佔總播種面積的5%-6%。2018年7月,草地貪夜蛾首次傳入亞洲地區。
  • 花都發現新外來入侵生物「草地貪夜蛾」,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今年1月份,它從緬甸傳入中國,以「行軍蟲」的稱號在江湖廣為流傳,能吃、能飛、能生,草地貪夜蛾所到之處,農作物皆是危害對象,其中玉米備受殘害。草地貪夜蛾危害最嚴重的是幼蟲期,尤其4-6齡幼蟲取食為害最重。草地貪夜蛾最典型的識別特徵有2個,一是頭部有「Y」形紋;二是第8腹節背面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個大黑斑。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 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除蟲
    《草地貪夜蛾防治手冊》200多萬畝,去年22省份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草地貪夜蛾原生於美洲,2016年1月份從美國的南部地區侵入到非洲的西部,然後迅速發展蔓延。2018年12月,草地貪夜蛾從緬甸進入我國雲南普洱,隨後蔓延多省份。中國農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吳孔明院士介紹,當前,「草地貪夜蛾已經擴散到澳大利亞,可以說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重大害蟲」。
  • 雲南草地貪夜蛾累計發生54.7萬畝 邊境站點蟲量突增
    中新社昆明3月12日電 (陳靜)記者12日從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官方網站「全國農技推廣網」獲悉,雲南省草地貪夜蛾累計發生54.7萬畝,近期邊境站點出現蟲量突增現象。草地貪夜蛾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屬雜食性害蟲,其寄主植物廣泛,包括玉米、苜蓿、大麥、蕎麥、棉花、燕麥等80餘種植物。2019年首次入侵中國,西南和華南地區見蟲面積約1600萬畝。
  • 草地貪夜蛾即將入侵!小心玉米絕產!
    據監測,今年草地貪夜蛾基數大,北遷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確實已經入侵我國。農業農村部: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 今年預計呈現重發生態勢$$$$我們視頻的視頻原聲草地貪夜蛾長什麼樣?
  •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做好預警服務
    隨著強冷空氣的南下,我區氣象部門嚴陣以待,確保氣象監測工作科學有效。 區氣象局副局長袁雨暉表示:「針對寒潮天氣,區氣象局會對各區域站做好巡視維護,確保數據監測準確。今年11月份,智慧氣象精細化管理系統在區城運中心上線,這為我區的交通、旅遊、農業防汛等部門提供了直通式服務。」
  • 科學防治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新入侵我省的害蟲,預計2020年6月-7月草地貪夜蛾成蟲將會飛入我省,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我省的草地貪夜蛾是由南方省份(甚至國外)遷飛而來,而且有可能是分批多次遷入,防控形勢不容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