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共和國》展現化學之美

2020-12-03 光明網
本報訊

「大家好,我叫氟氣。愛穿一身淡黃色的衣服,平時都是以雙原子的形式存在的。我有三個弟弟:氯、溴、碘。如果讓我和水接觸的話,會立刻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人們熟悉的氧氣……最後和大家說一聲,別碰我啊!最好離我遠點,我脾氣不好,說爆就爆,而且還有毒。」――用這種方式講科普,大概不會有

人不喜歡吧。這是《分子共和國》一書的一段。日前,在即將迎來北京大學化學學科創立一百周年的時候,《分子共和國》的問世,為北大化學文化節的開幕贏來了第一聲喝彩。

2006年8月,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著名科學家徐光憲院士在北大未名BBS以「老頑童」名義發表《分子共和國――開國大典》一文,號召全院師生開動腦筋,運用趣味通俗的語言描寫分子,共同構建一個「分子共和國」。隨後,北大化學學院團委、研究生會、學生會發動廣大同學,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趣味科普文學創作活動,在全校產生了良好反響,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些原創作品由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結集出版,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院士為該書作序。看了這本書,周其鳳院士說:「連我這個與化學打了幾十年交道的人也感覺到了久違的新鮮和親切――化學的確很好玩!」根據《分子共和國》中文章改編的話劇《分子江湖》在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匯報演出和北京大學新生文藝匯演上還奪得一等獎。(任桑桑)

相關焦點

  • 發現化學之美
    ,迷戀於化學之美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化學之美,在於生活之美,乃至生命之美,它是豐富多姿的,也是豐滿靈動的。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這樣一件尤物 打破分子之間的屏障 創造新的關聯 這就是--- 化學的力量,合成的魔法,美麗的歷程!
  • 為什麼紅警2共和國之輝是永不磨滅的經典更是80後和90後的回憶?
    我們來講一下著名的紅警2MOD共和國之輝 ,共和國之輝在遊戲原有基礎上,添加了中國陣營。紅警2共和國之輝中國劇情背景。遊戲中美蘇兩國準備開闢第二戰場,想要把戰火擴大到全世界,以蘇聯為首的右傾主義分子派軍駐守蒙古,準備南下攻擊中國。
  • 杜建忠教授創新構建「四臂囊泡」,展現粒子自組裝之美,成果發表於...
    杜建忠教授創新構建「四臂囊泡」,展現粒子自組裝之美,成果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0-03-30  瀏覽:
  • 「建分子模型,顯化學魅力」 ——高二化學組舉辦分子模型製作大賽
    有機物精細的空間結構向我們展示了化學的奇妙與和諧。
  • 科學網—展現化學最美的瞬間
    如今,楊帆又出版了《瘋狂化學》紙版圖書,以靜態圖片的方式繼續展現化學之美。 從視頻到圖書 與其他孩子一樣,楊帆是從初三學校開設化學課時開始接觸化學的,也是在那個時候,他開始對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所有初三的『熊孩子』一樣,我也想盡辦法買了各種化學試劑,自己做實驗。當然,出過的事故也不少。」楊帆說。
  • 化學之美第5期 | 化學,讓生活更美好
    會是怎麼樣今天的雨 還是要懂欣賞管明天的花 會不會盛放眼前的蝶 還是迷戀花香管明天天空 會是怎麼樣今天的藍 也要好好讚賞管明天的蝶 會不會飛翔此刻的誰 也為它鼓過掌管人生還會 有多少無常迫在眉睫 是眼前的日常當每天好像 沒明天一樣才懂平常 有多麼不平常多簡單《化學之美
  • 自然博物館399件生物標本展現"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展覽近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常規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 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 姿態萬千的飛鳥展現色彩之美。
  • 臺中花博 以影像展現花朵之美
    「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在月初開幕,其中佔地面積最大的展館——「友達微美館」,結合科技與自然之美,整體以低調沉穩的灰色作為主色調,建築外觀與周邊林地融為一體
  • 周其林院士:生活裡看化學,你沒發現的化學之美
    我叫周其林,南開大學有機化學的教授。我做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合成的方法,具體講就是怎麼創造分子,那麼創造分子呢,它是我們化學的一個中心任務,只有有了這樣一些分子,你才能夠再發展出一些有用的東西,比如說藥物、農藥這些東西。具體來說,我做的一些創造分子的方法,是做創造手性分子的方法。
  • 北大學子接力發帖彙編成書 故事演繹分子世界
    2006年8月,徐光憲在未名BBS化學學院版面以「老頑童」名義發帖《分子共和國——開國大典》,號召全院師生開動腦筋,運用趣味、通俗的語言文字描寫分子,共同構建一個「分子共和國」。  徐光憲此前在BBS上看過「元素的世界」——這是化學學院的學生們介紹元素的帖子,元素在學生筆下有了生命。他覺得學生們的文章有新意,值得推廣。
  • 聆聽共和國航天往事——《舉國之力,白手起家》
    今天我們繼續為您推出由《中國航天報》和將才學院聯合出品的共和國航天往事系列音頻節目,與您一起聆聽中國航天一甲子以來的奮鬥故事。舉國之力 白手起家撰稿 李淑姮 主播 武佳昊 剪輯 張珺超想了解更多航天歷史、感知航天精神,請關注由中國航天報社編著、中國宇航出版社出版的弘揚航天「三大精神」推薦讀物——《共和國航天往事》《重走三線路》
  • 共和國的脊梁——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敖慶
    他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老師在指導學生        唐敖慶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吉林大學原創話劇《唐敖慶》劇照:步入老年的唐敖慶和妻子共進晚餐        為了弘揚科學大師的人文精神,由中國科協發起的「共和國的脊梁
  • 「超分子化學」之父 藥科大學解讀化學
    原標題:「超分子化學」之父 藥科大學解讀化學揚子晚報訊 (通訊員 姜晨 趙啟航 記者 楊甜子)10月31日,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ean-MarieLehn(讓-馬利·萊恩)教授來到中國藥科大學,為藥大師生做了題為「從物質到生命:化學?化學!」的講座。
  • 2019年中考化學複習之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質
    基本考點   考點1.分子   (1)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質:   ①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1個水分子質量約為3×10-26kg;1滴水(以20滴水為1mL計)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分子是肉眼看不見的微觀粒子。   ②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蔗糖在水中的擴散,溼衣服晾乾等都是分子運動的結果。分子的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高時分子運動得快,溫度低時分子運動得慢。   ③分子間有間隔。
  • 超分子化學課堂之分子自組裝
    在之前的小課堂中想必大家對分子識別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我們將介紹超分子化學的另一研究領域——分子自組裝。自組裝現象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及生命體系中,例如DNA和RNA的雙螺旋結構、細胞膜的形成與穩定、蛋白質的聚集與摺疊等等,這些都被認為是由多種弱相互作用力協同形成分子聚集體的結果。
  • 巴斯拉守軍頑抗為美英巴格達之戰敲響警鐘(圖)
    美英盟軍進入伊拉克南部地區已經整整10天了,但是當地最大城市巴斯拉依然在薩達姆支持者的嚴密控制下。雖然城外英軍將這座城市圍困起來,並多次炮打當地重要目標和集結的武裝分子,但始終不願進城同換上了便衣的伊拉克武裝人員進行血淋淋的城市巷戰,並希望能通過採取「斷水、斷電、斷糧」的政策來將其困死,或者引起城中發生「武裝起義」。
  • 感受化學之美
    在化學實驗室,可不是僅有髒兮兮的瓶瓶罐罐、刺鼻的氣體、可能有腐蝕性的溶液…化學其實也能呈現出不一樣的美景!chemistry橋接潛力圖片為滷素燈照在雙磷酸鹽類橋接分子晶體上,該橋接分子由研究生JamieC. Wang合成。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該分子可用於在半導體和染料之間搭建橋梁。
  • 從飛禽走獸到昆蟲植物,自然博物館399件生物標本展現「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展覽近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常規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
  • 2018初中化學物質構成之相對分子質量
    下面是《2018初中化學物質構成之相對分子質量》,僅供參考!   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如: H2O的相對分子質量=1×2+16=18 CO2的相對分子質量=12+16×2=44     NaCl的相對分子質量=23+35.5=58.5 KClO3 的相對分子質量=39+35.5+16×3=122.5     根據化學式,也可計算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 谷歌AI可準確預測化學分子性質
    在這篇文章中,谷歌與DeepMind以及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一同做出了突破——利用機器學習的方法,他們能準確預測分子的性質!這對於藥物發現來說,有著重要的裡程碑意義。新的化學分子預示著新的無限可能,因此尋找新分子一直是化學研究中令人激動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