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氟氣。愛穿一身淡黃色的衣服,平時都是以雙原子的形式存在的。我有三個弟弟:氯、溴、碘。如果讓我和水接觸的話,會立刻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人們熟悉的氧氣……最後和大家說一聲,別碰我啊!最好離我遠點,我脾氣不好,說爆就爆,而且還有毒。」――用這種方式講科普,大概不會有
人不喜歡吧。這是《分子共和國》一書的一段。日前,在即將迎來北京大學化學學科創立一百周年的時候,《分子共和國》的問世,為北大化學文化節的開幕贏來了第一聲喝彩。
2006年8月,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著名科學家徐光憲院士在北大未名BBS以「老頑童」名義發表《分子共和國――開國大典》一文,號召全院師生開動腦筋,運用趣味通俗的語言描寫分子,共同構建一個「分子共和國」。隨後,北大化學學院團委、研究生會、學生會發動廣大同學,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趣味科普文學創作活動,在全校產生了良好反響,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些原創作品由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結集出版,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院士為該書作序。看了這本書,周其鳳院士說:「連我這個與化學打了幾十年交道的人也感覺到了久違的新鮮和親切――化學的確很好玩!」根據《分子共和國》中文章改編的話劇《分子江湖》在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匯報演出和北京大學新生文藝匯演上還奪得一等獎。(任桑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