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蜜蜂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畢竟蜜蜂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授粉昆蟲,關於蜜蜂是什麼昆蟲,可能很多朋友不了解,但是很多朋友都知道,蜂群中的蜜蜂有不同的級型,分為工蜂,雄蜂、蜂王,而這些蜜蜂隨著級型的不同,工作也不一樣。
我們經常會聽說,蜜蜂的生活方式和我們人類一樣,有管理者,也有防禦者、還有工作者,儼然一個現實的小國度。其實蜜蜂的生活方式還真的和我們人類一樣, 其實都是社會化的群居動物,只是我們人類是高等動物,而蜜蜂屬於無脊椎動物,且是無脊椎動物中社會化群居程度最高的。
我們都知道,有著嚴密分工的社會化群居動物,個體的破壞力倒是不大,但是群體的破壞力是非常巨大的,就如我們常見的螞蟻,雖然單只的螞蟻力量薄弱,但是蟻群卻有毀滅大型動物的能力,甚至連我們人類也要避讓。可見社會化群居動物的破壞力是多麼的驚人。
有破壞力就有創造力,社會化群居動物的特點是再生能力強,就像一個蜂群中的蜜蜂,工蜂隨便死亡十隻八隻的對蜂群一點影響都沒有,其破壞力同樣驚人,其恢復的能力也非常驚人,因為一直蜂王一天產卵少說也是幾百隻,多的可以達到幾千隻,可見我們就算破壞了蜂群中一半的工蜂,只要蜂王不死,蜂群很快就能恢復。
一說到社會化的群居動物,很多朋友就在想了,社會化的群居動物那麼多,為什麼就沒有一種可以超過人類,可能說蜜蜂小了一點,但是狼群、獅子、猴子之類的動物也是群居的,但是還是沒能改變世界,最後人類才是世界的霸主。
人類強於其他群居動物的根本
其實要說群居的高級程度,狼群也比較高級,一個行走的狼群,分工明確,往往被一些營銷團隊效仿,可見其並非比人類的群居效果差,但是最後如果人類想要粉碎狼群,同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那麼問題出在哪呢?其實就是兩個字,那就是文明。
我們可以注意觀察一下,雖然說人類和蜜蜂之類的動物都是社會化的群居動物,但是人類的文明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的,正是這種差別,導致了人類成為社會化群居動物中的霸主。
實際上,人類的群居生活中帶著文明,這種文明直接導致了人類社會化群居生活的靈活性,可以根據不同的知識和技能來進行社會化的分工,看起來比其他社會化群居動物複雜了很多,但是靈活性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創造力更是驚人。
①穩定的遺傳註定發展緩慢
蜜蜂的社會化群居結構雖然看起來穩定,因為蜜蜂根據不同的級型賦予了不同的工作,就像蜂王負責產卵、工蜂複雜防守和哺育等雜物、雄蜂負責提供雄性基因,看起來一切井井有條,在蜂群一產生的時候就已經註定,這樣的生活方式讓蜜蜂的傳承變得更加容易,但是這樣的傳承的變化也變得更加緩慢。
②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管理階層
對於人類來說,人類的分工除了根據不同的知識技能進行分工之外,實際上人類的社會有著嚴密的管理階層,這種管理制度要高於蜜蜂的管理制度。比如我們人類以層層管制的方式形成社會制度,各種條款,制約社會中的每個群體。
蜜蜂的社會中雖然也有這樣的管理制度,但是蜜蜂的管理制度嚴格來說更像是一個相互制約的關係,因為蜂群中沒有絕對的王者,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管理層級,而是以信息素的影響固化的來影響蜂群,讓蜂群朝著有利於發展下去的方向前進,只要這個目的達到,蜂群就不會再有創新。中途任何一個個體出現問題都可能被淘汰,包括蜂王也不例外,同樣受到工蜂約束,作為蜂群中的主要群體,這樣的管理方式註定了創造力會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