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見山,這個拼音字母是「o」。
「阿,窩,鵝(一聲),衣,屋,魚(一聲)……」。
相信很多人都是這麼學的,小編也是【表情:擦汗】
但這樣讀對嗎?讓我們來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一下: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單元音和雙元音這兩個概念,實際上這是語言學中的概念。
單元音就是發音動作不變,即發音時,舌位、唇形、開口度始終不變的元音。雙元音則是指聯合的兩個元音作為一個整體出現,發音時之間是有一個過渡的,也就是說發音動作發生變化,從一個元音的發音動作過渡到另一個元音的發音動作。
我們看看「窩」的發音,實際上這是一個從「屋」到「o」的變化,發音動作是有變化的。而這個漢語拼音字母卻以一個字母「o」來標音,雖說拼音只是人為的規定,想怎麼規定都可以,但其目的是為了把文字語言和聲音語言聯繫起來,如果與人的思維邏輯相違背總是不合理的。
另外還有一個佐證,看「ao」這個韻母的發音,這是個明顯的雙元音了,是從「a」變化到「o」,無論如何都無法讀成從「啊」到「屋」再到「o」的變化。
漢語拼音方案已經把「哦」標成「o」,有很大一部分人把「哦」讀成「歐」,但「歐」的標音是「ou」,其實這也是個雙元音,是從「o」到「u」兩個發音動作的結合。知道了「ou」怎麼讀,其實只要把後面「u」的變化去掉,就得出了「o」的讀法。
引申:
看一首詩: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在中古初唐駱賓王小時候的讀音和現在未必一樣,古今發音變化較大,因此,古代韻書也不能當成證據,但這種詩用現在的普通話讀起來在語感上也是押韻的,只是漢語普通話在拼讀的過程中弱化了「o」和「e」兩個元音的區別,《中華新韻》便把「o」、「e」、「uo」放在了一個韻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