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飲食這一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食材喜好,不少人都是典型的「食肉動物」,每頓飯少了肉就吃不下,家裡常備各種肉食,其中除了真正的肉之外,還會買一些方面製作的肉製品,例如各種肉丸或者肉腸之類,這些肉製品都有一個特點,價格比肉便宜不少,而且吃起來味道也不錯。可是大家或許不知道,這些所謂的肉製品,其實並沒有什麼肉,基本上都是人工合成,因為價格便宜的原因,很多家長經常買給孩子吃,其實這些東西對人身體沒有一點好處,下面就給大家介紹4種常見的合成肉製品,以後不要再買了!
1.火鍋丸子
火鍋是當下非常流行的一種烹飪方式,大家燙火鍋時,少不了各種肉製品,例如蟹棒,魚丸,肉丸子等等冷凍肉製品,平時買回來放在冰箱中,涮火鍋直接放進去,真的是非常方便,但是這些東西是怎麼製作的呢?其實就是肉類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或者帶著骨頭碎的肉糜,之後加入澱粉和食用膠,還有香精和色素製作而成,這種原材料品質差,而且添加劑多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
2.烤腸
對於很多孩子來講,童年的美食之一就是烤腸,平時在學校門口或者商場超市中,基本上都有一個滾動的烤腸機器,上面寫著「臺灣烤腸」四個字,一根根色澤紅潤的烤腸在機器中滾動,看起來非常誘人,很多小孩都會買上一根。這種只要1元錢一根的烤腸,正是因為價格便宜受到歡迎,但是它和肉真的沒什麼關係,主要是澱粉加上豬肉香精,吃起來有豬肉味,但是材料都是香精和防腐劑,吃起來真的不能讓人放心,儘可能少吃!
3.羊肉卷和牛肉卷
涮火鍋少不了牛羊肉,平時很多人工作忙,沒時間去市場買牛羊肉,然後買回家一點點切成片,所以直接到超市買速凍的牛羊肉卷,但是大家或許不知,真正的鮮肉原切肉很少,市場上大多數肉卷都是人工合成的拼接肉,原材料選用廉價的雞肉或者鴨肉,再配上牛油羊油和添加劑,做出了所謂的牛羊肉卷!
4.培根
和上面的牛羊肉卷家不多,真正用一大塊肉做成的培根並不多見,真正的原切培根確實有,但是因為價格貴,大眾消費達不到,為了降低成本,商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碎肉合成的假培根,邊角料肉碎搭配卡拉膠等食用膠水,做成的培根。雖然吃起來味道確實不錯,但是為了自己的健康,還是儘可能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