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肉是什麼?從來沒有聽說過,您先別著急這樣想,其實合成肉經常都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而且頻率極高,不分場合,哪怕你在西餐廳消費,也不敢保證牛排是不是原切,現在的拼接技術,已經做到了真假難辨,用一些碎肉、下腳料、血脖肉等等,加上防腐劑、添加劑、澱粉,經過一系列的加工,搖身一變,成了精美的包裝產品,尤其是這5種人工合成肉,很多人還不當回事,常給孩子吃沒有一點好處。
火鍋丸子
涮火鍋吃到的魚丸、牛肉丸、蟹棒、肉包、甜不辣、魚豆腐、蝦餃等,因為外形各異,非常受到小朋友的喜愛,這種丸子都是通過散裝售賣,咱們連它的生產日期都不知道,配料表啥都沒有,價格便宜,當然也不是純肉製作的,而是「添加劑混合」,味道雖然香,但一定要給孩子少吃,並不是開玩笑。
火鍋丸子來源於魚糜,你知道什麼是魚糜嗎?就是雜魚小蝦的邊角料擂爛成的糜,這算是比較良心的了,還要混合澱粉、色素、 大豆蛋白粉,彈力素製作而成,就怕少部分黑心的作坊,海鮮丸子不是用魚糜製作的,而是以澱粉、大豆蛋白粉、肉味香精、複合磷酸鹽、卡拉膠等十來種食品添加劑,真正的低成本,高利潤,坑害了消費者。
目前市面還有許多提味用的香精出售,牛肉膏、高湯膏、豬肉膏、海鮮膏等,有的商家只用少量的原肉,又想有濃鬱肉香,只要添加香精便可以實現,1斤牛肉能做出10斤丸子。
培根肉
菜市場出售的培根肉,價格參差不齊,一分錢一分貨還能接受,就怕糊弄消費者,賣得最快的培根肉,售價約15元一斤,大家可以參考豬肉的價格,真正的培根是經過醃製、煙燻的豬腹肉,無論價格高低,一般市場上的培根90%為合成培根,培根應是除肉本身外不添加澱粉、大豆蛋白、卡拉膠等成分,才算是真正的培根肉,可老百姓誰懂那個。
很多人買培根肉吃,也是為了孩子能嘗鮮,少有人盯著配料表看,只要有卡拉膠就是合成,其次看培根的顏色,優質的培根色澤光亮,瘦肉部分呈鮮紅色,肥肉呈乳白色,用手指輕按,肉質結實有彈性,聞一聞有燻肉的風味,如果你不會挑選,還是儘量少吃。
牛排
牛排分為整切、原切,有的商家就是打著擦邊球的名義,最形象的是某多多平臺,牛排論斤賣?中國人口眾多,總有一些不懂的,而且又是低消費人群,味道好就行,至於質量嗎,吃了不拉肚子就是好東西,簡單來說,合成牛排就是由碎肉合成的牛排,通過人工加工,怎樣才能區分,首先看它的配料表。
配料表出現:穀氨醯胺酶,大豆分離蛋白,食用膠、卡拉膠,不用問,拼接加碎肉。
合成牛排又稱為「重組肉」,有一種膠,能將兩塊肉粘合的天衣無縫,烹調也不會被破壞,生產技術難點並不高,很多黑作坊也能生產,無論是原料還是運輸過程,都沒有嚴格的按照標準執行,可能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合成牛排價格低,想吃正宗牛排千萬不要貪小便宜。
雞排
相信大家也都很喜歡這種街邊小吃,都快爛大街了,本身油就在重複利用,再碰上合成的雞排,而且添有嫩肉粉、香精等以及其他添加劑,所以為了健康儘量少吃,或者可以自己在家做,來滿足自己的「嘴癮」。
雞排其實成本很低,一塊雞胸肉本來就跟便宜,一片雞胸肉片成兩個,然後敲打加粉,肉與外面的「澱粉」之間有一層類似膠的紅色東西,這是用來塑形的添加劑,油炸後對健康不利,常出現在一些不知名小店中,他們為了獲得高利潤,幾乎都是合成肉。
剛想吃火鍋,就看到了這些,你說我是吃呢,還是不吃呢?在這裡提醒各位,成年人控制次數,偶爾吃一次沒問題,儘量別給孩子吃,就是少量肉糜摻和大量澱粉、添加劑的丸子,在營養成分上來說,幾乎沒啥幫助,對身體健康無益處。
在挑選購買時,一定要認準正規廠家,仔細對比配料表,如果有卡拉膠成分,就是合成的牛排、雞排,二就是別貪小便宜,為了家人的健康,一定要做到這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