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俄國人認為,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比普京治下的俄羅斯要好

2020-12-05 俄羅斯的觀察者

距離蘇聯解體快要接近30年了,俄羅斯的普京時代,也已迎來第二十個年頭。2019年的俄國人,是以怎樣的一種眼光來看待蘇聯這個昔日的超級強權,以及今日俄羅斯的呢?

2019年8月5日,俄羅斯權威民調機構「列瓦達中心」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多數俄國人認為,20世紀70年代末葉至80年代初的蘇聯,要比現在的俄羅斯強。

上世紀70年代末的蘇聯,正處於勃列日涅夫統治末期。儘管那時蘇聯的經濟增長放緩,政治體制僵化,但當代俄國人仍認為,當時的蘇聯政府,比現在的俄羅斯政府具備更多的正面特徵。

俄國人認為,蘇聯政府最顯著的五大特徵(不限選)是:親近群眾(29%,認為脫離群眾的為7%)、強大且可靠(25%)、公正(22%)、公平(20%)、缺乏遠見(18%)。

而當前俄羅斯政府的主要特徵是:腐敗(41%)、脫離群眾(31%)、官僚主義(24%)、公平(20%)、強大且可靠(19%)。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最有利於當前俄羅斯政府的時期,即2008年俄格戰爭期間和2015年俄國愛國主義、國家自豪感達到高峰時,俄國民眾的這種蘇聯比俄羅斯要好的判斷依然鮮明。

總的來說,對蘇聯政府進行正面評價的俄國人,約佔被調查總人數的54%,對當前俄羅斯政府進行正面評價的俄國人,約佔42%。

2018年12月,對蘇聯解體感到惋惜的俄羅斯人,達到了近20年的最高水平。根據「列瓦達中心」放出的數據,三分之二的俄羅斯人懷念蘇聯,為蘇聯解體感到遺憾。(2019年8月6日,作者:劉鵬)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的腐敗,起源於蘇聯勃列日涅夫時期,葉爾欽和七大金融寡頭
    俄羅斯的腐敗問題,由來已久。最近一段時間的腐敗淵源,就要從勃列日涅夫時期說起。勃列日涅夫是繼赫魯雪夫之後的蘇聯領袖,他在位前期還是有所作為。但到了執政後期,勃列日涅夫完全變成了腐敗、無能的代名詞。首先,作為國家領袖,勃列日涅夫自己竟然帶頭貪腐,上行下效,最終整個蘇聯全面陷入貪腐。
  • 停滯不前的勃列日涅夫時期(下)
    此後,有關發達社會主義的論著連篇累牘地充斥著蘇聯的出版物,這些論著都在強調蘇聯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成熟性、社會的一致性和矛盾的統一性。鑑於此,蘇聯所需要的只是發達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在此背景下,勃列日涅夫不可能也不認為蘇聯需要進行大的改革,更不用說根本性的變革了。
  • 失控的勃列日涅夫
    本文原載於《看世界》2011年11月下  2011年10月20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發表講話,說俄羅斯一定要避免出現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出現的「停滯」局面。「停滯」,成了歷史發給酷愛勳章的勃列日涅夫的一枚摘不掉的勳章。
  • 停滯不前的勃列日涅夫時期(上)
    第一階段:調整與探索改革在第一階段,勃列日涅夫主要做了三件事:調整赫魯雪夫時期的政策;積極營造與鞏固權力;探索改革與全面推行新經濟體制。赫魯雪夫下臺時,蘇聯社會經濟已經處於混亂狀態。勃列日涅夫上臺後,首要實行的政策就是,在不使蘇聯社會發生大的波動、人心穩定的前提下,儘快地對赫魯雪夫時期的一些具體政策進行調整和糾偏。
  • 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官僚非常團結
    蘇聯從誕生直到解體,一直都是一個謎。很多人其實根本不知道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蘇聯官員更是謎一樣的存在,而我們發現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官員卻無比團結,甚至集體做出了違反法律的事情。在赫魯雪夫執政時期,總是出臺一些剝奪蘇聯官員利益的政策。比如廢除幹部終身制,取締一些官員的養老機構等等。在赫魯雪夫執政後期,高級官員們終於忍不下去了,怎麼能夠容忍這樣一個小子剝奪自己辛苦打下來的福利呢?原本不團結的布爾什維克高層們,紛紛接頭,表達自己對赫魯雪夫政策的不滿情緒。
  • 勃列日涅夫!他才是蘇聯真正的掘墓人
    當他離世時,經過十八年的不懈努力,這個墓已經挖好了,面對這樣一個大墓,任何天才的繼任者都無法挽救蘇聯滅亡的命運,無法再尋求漸進的方式來挽救蘇聯。戈巴契夫認識到了這一點,葉爾欽最後只能把蘇聯推入勃列日涅夫挖好的墓中,開啟俄羅斯的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任何一個制度的崩潰都植根於它的經濟制度和由這種制度所決定的經濟狀況。
  • 普京的治國方略,勃列日涅夫內政,捆綁歐洲安德羅波夫路線
    通過普京上臺之後一系列的動作,我們基本上看清了普京的治國方略。在內政方面,普京建立起了自己的權威制度,具體表現在兩個方向:制服寡頭、安德羅波夫國家權威路線,勃列日涅夫內部協調機制。於是,他在俄羅斯議會內部組織勢力,讓議會投票通過有利於自己的法律。此舉嚴重違反了普京的遊戲規則,普京只能讓他「歇一歇「。制服完寡頭,普京隨後就建立了一個完全對外封閉的決策體制:出生於情報機構克格勃、或者是聖彼得堡圈子的30多個人,共同分享著俄羅斯全部的國家安全資料。
  • 勃列日涅夫
    (對於蘇聯在勃列日涅夫時代是否已經停滯發展,我們需要客觀地綜合分析。這裡提供的僅僅是一種說法。)對外方面他注重外交,推行「有限主權論」,聲稱當華沙條約成員國的社會主義政權受到威脅時,蘇聯可以進行武力幹涉,此為臭名昭著的勃列日涅夫主義。他1968年派軍隊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為蘇聯元帥。
  • 跛腳巨人: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改革與逆轉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臺,蘇聯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勃列日涅夫一上臺就宣稱要繼續執行蘇共二十大,二十一大和二十二大的路線,說這一路線是列寧主義的路線。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指名地批判赫魯雪夫搞個人崇拜和唯意志論,並逐步對赫魯雪夫時期導致混亂的一些政策進行調整。
  • 解密: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走向停滯的原因是什麼?這些你知道嗎
    實事求是地說,勃列日涅夫的時代的停滯時期是在70年代以後,而在勃氏剛剛上臺的時候,蘇聯的國力還是蒸蒸日上的。而自七十年代中期以後,蘇聯的國力開始停滯和衰退,而勃氏對此卻不聞不問。更沒有加以變革。那麼是什麼阻礙了蘇聯的發展,勃列日涅夫時期的停滯又是如何形成的,在經過60年代到70中期的石油危機中,蘇聯取得了極大的發展,但這種發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就是依靠賣能源。而國家實際上沒有大的發展,國土面積世界第一,有歐洲糧倉之稱蘇聯居然連糧食都無法自給,不僅如此,蘇聯整個在70年代中後期。在社會在政治、經濟、社文化等諸多方面都出現了嚴重的停滯現象。
  • 葉爾欽敢大聲喝斥戈巴契夫,為何勃列日涅夫時期卻沒人敢這樣?
    這個問題帶出三個人物,即:勃列日涅夫、戈巴契夫、葉爾欽。同時也代表著三種不同的時代。勃列日涅夫不是俄羅斯總統,是蘇聯時期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勃列日涅夫代表著蘇聯最鼎盛時期;戈巴契夫代表著蘇聯解體時政治人物,也就是蘇聯最後掌門人;葉爾欽代表著俄羅斯的第一任總統,也是瓦解蘇聯的一號人物。
  • 葉爾欽敢斥責戈巴契夫,為何勃列日涅夫時期沒人敢這樣?
    關於俄羅斯總統指著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罵一事確實是真實發生的,俄羅斯是蘇聯的加盟國之一,一個加盟國敢指責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肯定與環境有關。實際上當時的蘇聯面臨解體的危機,戈巴契夫雖然還在任職,但是已經沒有什麼實權了。
  • 執政長達十八年,為什麼說勃列日涅夫時代是蘇聯的「停滯時代」?
    在蘇聯74年的歷史上,勃列日涅夫是除史達林之外,執行時間最長的蘇聯領袖。勃列日涅夫在長達18年的時期,勃列日涅夫既把蘇聯推上了國力強盛的巔峰,逼迫美國人承認蘇聯的超級大國地位,但是又滿足於維持現狀而無意於通過改革來革除國內的深層弊端
  • 勳章之王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
    然而,我在一次次重返莫斯科的時候,卻發現俄羅斯的舞臺上,在說唱藝人的口中經常掛著兩個蘇聯領導人的名字,一個是第一任也是最後一任總統戈巴契夫,另一個就是勃列日涅夫。有人說,勃列日涅夫時代的繁榮是勃列日涅夫創造的,我認為這是不確切的。勃列日涅夫時代的繁榮首先是繼承的繁榮,若沒有赫魯雪夫風風雨雨的改革,勃列日涅夫不會享有一個足以發展生產力的歲月。赫魯雪夫的不幸就在於沒有等到他的改革出成果的日子,勃列日涅夫的幸運就在於他提前「接班」了。
  • 勃列日涅夫大搞軍備競賽有哪些影響?蘇聯崩潰禍根正在於此!
    二戰後期,蘇聯與西方國家的冷戰格局便已經形成,邱吉爾的鐵幕演說拉開了冷戰的帷幕。但是冷戰真正的高潮卻是發生在勃列日涅夫時期,美蘇雙方展開的軍備競賽令人咋舌。這場從地球爭到宇宙的大賽,對蘇聯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惡劣影響!
  • 赫魯雪夫度假,勃列日涅夫如何奪取政權?兩人誰對蘇聯貢獻大?
    赫魯雪夫度假,勃列日涅夫如何奪取政權?兩人誰對蘇聯貢獻大?一件是抓捕了試圖奪權上位的克格勃頭目——陰險狡詐的貝利亞,避免蘇聯走向一個秘密警察主宰的集權國家。貝利亞曾經收集了很多蘇聯領導人的隱私,赫魯雪夫上臺之後把那些東西都銷毀了。另一件是對史達林時期的冤案進行了平反,破除黨內之前對史達林的個人崇拜,這事確實深得民心,很多人為此給赫魯雪夫加分點讚,確實是蘇聯政治上的一大進步。
  • 此人是蘇聯四朝元老,勃列日涅夫上臺後,卻對他做了這種事!
    在蘇聯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位四朝元老。早在十月革命勝利之前,他就活躍在高加索地區,被稱為「高加索三劍客」之一。早在列寧時代,他就成為蘇共中央委員。此後,他又平安度過了恐怖的史達林時代、風雲變幻的赫魯雪夫時代,直到勃列日涅夫上臺後,他還以70歲的高齡在蘇聯政壇貢獻餘熱。
  • 勃列日涅夫、卡尼亞、雅魯澤爾斯基與波蘭(2)
    勃列日涅夫的布拉格之行面對波蘭的局面,勃列日涅夫終於從克裡姆林宮厚厚的宮牆後面走了出來。不過,勃列日涅夫選擇了一個謹慎行動。4月5日,勃列日涅夫離開莫斯科,率領蘇聯代表團出席定於六日開幕的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
  • 史達林時期蘇聯軍事最強?其實不然,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曾超過美國
    、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戈巴契夫。那麼這七位領導人究竟誰執政時期,蘇聯最強呢,不少人認為是史達林執政時期,但是如果單論蘇聯的軍事實力最強時期,並不是史達林時期,而是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在他的帶領下,蘇聯在軍事上曾超過美國。那麼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蘇聯的軍事到底有多強,美國在此時的軍事實力又如何呢?
  • 蘇聯只是表面繁榮,實則危機重重?勃列日涅夫:體制僵化了
    這場改革,有效遏制住了蘇聯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的趨勢,1966到1970年這段時期,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一度達到7.8%。這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 可這個成績,也是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的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