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地說,勃列日涅夫的時代的停滯時期是在70年代以後,而在勃氏剛剛上臺的時候,蘇聯的國力還是蒸蒸日上的。
而自七十年代中期以後,蘇聯的國力開始停滯和衰退,而勃氏對此卻不聞不問。更沒有加以變革。最等到戈巴契夫上臺的時候,蘇聯已經是病入膏肓,也最終於91年永遠「停止」存在了。一個紅色帝國永遠消失了。
停滯,名詞解釋是:停下,受到阻礙,不能順利地進行或發展。那麼是什麼阻礙了蘇聯的發展,勃列日涅夫時期的停滯又是如何形成的,在經過60年代到70中期的石油危機中,蘇聯取得了極大的發展,但這種發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就是依靠賣能源。而國家實際上沒有大的發展,國土面積世界第一,有歐洲糧倉之稱蘇聯居然連糧食都無法自給,不僅如此,蘇聯整個在70年代中後期。在社會在政治、經濟、社文化等諸多方面都出現了嚴重的停滯現象。只不過是被表面的繁華所掩飾罷了,而勃列日涅夫也一項願意粉飾太平。
勃列日涅夫本人能力低下,性格保守,天性膽小怕事。喜歡因循守舊,沒有積極進取精神和革新的意識,更願意安定地生活和工作,拒絕創新和害怕革新,而勃列日涅夫的晚年的老人政治也是政治上停滯的標識,蘇
聯社會矛盾和經濟疲軟已經是日益加深。這些老既沒精力,也不願意,更不想去革新,穩定是他們的第一要務,但過於穩定就喪失了活力,蘇聯在政治層面已經是死氣沉沉。根本無意去推動國家的進步和創新
。晚年的勃列日涅夫在某次主持召開亞塞拜然黨代會時,由於秘書疏忽給錯了講稿,在眾目睽睽之下,他毫無察覺地拿著錯誤講稿念了整整兩頁。這時,驚慌失措的秘書才匆匆忙忙給他換了正確講稿,而勃列日涅夫只是嘟噥著:「同志們,這不是我的錯,讓我們從頭來過。」就又從頭念起。國家最高領導昏聵到如此地步,蘇聯焉能不敗?
而在國際上則窮兵黷武,勃列日涅夫時代和美國針鋒相對的太嚴重,嚴重地消耗國力財力,在國內則是普通民眾酗酒、怠工、犯罪等問題蔓延到社會各個階層,社會信仰缺失,民族精神腐化。少數民族分裂傾向嚴重,蘇聯在航天、軍事領域等尖端領域,蘇聯成就驚人,部分地方優於美國,
而普通民眾甚至不得不一天花幾個小時去排除買麵包和牛肉,從而造成普遍性的社會不滿,極大地削弱了蘇共的執政基礎。美國駐蘇大使館給國內報告中定論: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勃氏的目光短淺,沒有在蘇聯的「全盛」時期進行革新,蘇聯模式雖然在勃列日涅夫時期達到頂峰,但事實上是喪失了經濟改革機遇
、晚年的勃氏碌碌無為,而蘇聯高層的官員也都是一貪腐,私人利益至上的集團。這些特權階層的產生不僅損害了蘇聯社會主義的聲譽,製造了社會鴻溝,敗壞了社會風氣,最主要的是這個特權階層成為經濟改革和社會進步的巨大阻礙力量,他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不會革新。
勃氏時代的停滯是過於求穩造成的。也是勃列日涅夫個人能力的欠缺,更為主要是的整個既得利益集團意識的喪失,換言之是勃列日涅夫是以停滯和穩定為代價換取了蘇聯的發展,而這種停滯和聚集巨大的危機並讓蘇聯走近衰亡、勃列日涅夫對蘇聯停滯局面的形成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