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不是阿富汗!
當雅魯澤爾澤斯基和華勒沙達成「90天計劃」之時,雙方都明白,這只是一個暫時性的妥協而已。
對雅魯澤爾斯基來說,他需要用這個緩衝時間來折衷黨內的強硬派和溫和派之間的矛盾,並向莫斯科展現局勢仍然掌控在波蘭工人黨手上的能力。對華勒沙來說,儘管團結工會步步進逼,挑動波蘭各界尤其是學生的騷動,但他此時的行為仍然是有著邊界的——不能觸怒和挑戰克裡姆林宮的政治底線:使波蘭脫離蘇聯的控制。
對莫斯科來說,持續性的波蘭亂局是對蘇聯威權的挑釁,但是採用直接的武力幹涉,只是一種下策。它只會加劇波蘭人對蘇聯的仇視和西方世界施加於蘇聯的緊張壓力。畢竟,波蘭不是阿富汗!
於是,在即將進入1981年4月的時候,克裡姆林宮的策略就像一頭隨時準備發起攻擊的獅子一樣,通過強大的威壓來警告波蘭國內跳得歡快的政治反對派,並提醒波蘭工人黨中央要採取嚴厲措施。
1981年3月29日,塔斯社根據「團結」工會在《波羅的海日報》上發布有關預定三月三十一日舉行總罷工的「指示」得出結論——波蘭「團結」工會「正準備發動一場反對國家和共產黨當局的鬥爭」。塔斯社的電訊說,團結工會主席華勒沙現在不僅打算讓工會會員們佔領企業、趕走企業管理人員,而且還打算中斷通訊聯絡和截斷公路運輸線。在某些地區,團結工會正在彙編將予孤立的人的名字。例如,在萊格尼查地區,正在彙編警察局和治安機構的合作者的人名和地址。這則消息暗示,反對波蘭當局的起義已經開始。
塔斯社的訊息直指正在召開中央全會的波蘭工人黨。這一天,波蘭工人黨中央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召開。中央書記巴爾齊科夫斯基代表政治局在會上作報告,他在報告中對獨立團結工會進行了全面的攻擊,指責團結工會威脅下周要舉行總罷工懷有「不祥」的意圖。
巴爾齊科夫斯基說:「我們面臨著總罷工的威脅,如果發生總罷工,其後果……會是無法預料的。」由於罷工而在經濟上造成的災難將使國家體制以及民族的生存經受考驗。這是一種不祥之兆。「這再也不是什麼向當局施加壓力,而是公開反對我們黨,反對國家政權,反對社會主義。這已是在奪權了。」
巴爾齊科夫斯基指責工會裡有人鼓動工會採取政治行動,促使工會從反共立場同我們党進行鬥爭。「最近這些傾向大大加強了,表現為煽動宣傳和政治性罷工。我們提醒團結工會領導注意政治冒險將產生的後果。」巴爾齊科夫斯基提醒華勒沙和團結工會領導班子把「反共分子」從工會中清除出去,說這是團結工會領導人「對他們的組織,以至對全國」所負的責任。
儘管口氣很強硬,但是巴爾齊科夫斯基也列舉了一系列改革建議,準備在等待已久的黨的特別代表大會召開前討論,預料波蘭工人黨的特別代表大會將對去年夏天開始的勞工政治運動作出反應。
拯救波蘭的西方外援
作為副總理的雅魯澤爾斯基承受了來自黨內外的巨大壓力。他明白,解決波蘭亂局的關鍵就是經濟問題。孱弱不堪的經濟,實際上是孕育社會不滿的溫床。在中央全會召開之後,雅魯澤爾斯基立即尋找外援來緩解波蘭瀕臨崩潰的經濟局面。
3月30日,為了獲得新的經濟與財政援助,波蘭副總理雅蓋爾斯基抵達巴黎進行會談。這實際上等於宣布波蘭經濟接近破產,它必須得到西方國家提供的食品和財政援助。
債務問題被認為是很微妙的,因為一個國家自己宣布它沒有償還能力,這還是多年來的第一次。在冷戰時期,東方集團欠西方的債務總額為七百億美元,其中二百三十多億是波蘭欠下的。西方銀行——歐洲的和美國的銀行——對波蘭提供的貸款,佔波蘭得到的貸款總額一半以上;剩下的是由一些政府提供的,主要是以出口信貸的方式提供的。西德是波蘭最大的債權國。
當雅蓋爾斯基抵達巴黎之時,法國總理吉斯卡爾·德斯坦、美國總統裡根和西德總理施密特正在就上述問題進行緊張的聯繫。作為組織向波蘭提供財政援助的國家的領導者,吉斯卡爾·德斯坦總統明確說,法國向波蘭提供援助是為了幫助它在沒有外來幹涉或內部動亂的情況下解決其問題。「向波蘭提供這種援助是為了幫助它重建和改組(其經濟)——當然是在沒有外來幹涉以及沒有內部暴力行動的情況下重建和改組。」
3月31日,雅蓋爾斯基在愛麗舍宮與吉斯卡爾·德斯坦總統舉行了一小時的會談。雅蓋爾斯基說這次會談是「十分有益和富有成效的」。這次會談討論了「擴大我們兩國今後合作的一些重大經濟問題」,「這次會談再次證實法國依然是波蘭的忠實朋友」。德斯坦向雅蓋爾斯基表示,法國在一九八一年將給予波蘭四十億法郎的貸款,同一九八○年一樣。同時,除了對波蘭提供長期的經濟和財政援助以外,還要馬上提供食品援助,幫助華沙克服它的經濟危機。
就在政府積極尋求緩解局勢的辦法之時,團結工會內部的激進派卻指責華勒沙同意推遲罷工的決定是對民主自由的背叛,是對政府的妥協退讓。在這種情況下,雅魯澤爾斯基不得不宣布暫停同工會的進一步談判。
波蘭的局勢又開始惡化起來。
勃列日涅夫的布拉格之行
面對波蘭的局面,勃列日涅夫終於從克裡姆林宮厚厚的宮牆後面走了出來。不過,勃列日涅夫選擇了一個謹慎行動。
4月5日,勃列日涅夫離開莫斯科,率領蘇聯代表團出席定於六日開幕的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定於六日開幕的捷克黨代表大會是在華約軍事演習繼續舉行的同時召開的。華約軍事演習已引起西方的不安。更令其擔心的是,華約集團的國家領導人極有可能在布拉格會議時討論波蘭局勢。
就在勃列日涅夫動身之際,《真理報》於同日發表國際述評,對波蘭局勢評論說:「對波蘭社會主義制度基礎的嚴重威脅並沒有過去。」文章作者奧夫欽尼科夫指出,「鑽入『團結』工會各級組織的反動分子已使國家處於總罷工的邊緣,而總罷工將會導致慘重的後果。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九中全會指出,這已經不是對政權施加壓力、而是直接反對現行國家制度,反對社會主義的鬥爭。全會說,只有制止把『團結』工會變成破壞性政治力量和同當局進行鬥爭的組織的這種危險傾向,才能使國家擺脫危機。」述評強調指出:「要注意帝國主義集團幹涉主權的社會主義國家事務的肆無忌憚的企圖。」
勃列日涅夫前往布拉格的行動,使上述的看法更有份量了。就像美國國防部長溫伯格評論說:勃列日涅夫好多年沒有出席(類似)的會議了。這一行動表明波蘭局勢的嚴重。在西方看來,勃列日涅夫親自參加捷克黨代會的意圖可能是作一個姿態,對捷克斯洛伐克表示支持。因為捷克斯洛伐克在東方集團新聞界中帶頭攻擊波蘭團結工會。而參加會議的波蘭代表團團長奧爾紹夫斯基則是受到莫斯科信任的一位強硬派人物。波蘭工人黨主席卡尼亞卻沒有被邀請參加捷共十六大。
4月6日,捷共十六大正式召開。參加這次代表大會的有一千四百二十五名代表和包括勃列日涅夫在內的三百名外賓。勃列日涅夫身穿一套藍色西服,胸前掛著勳章,當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向一千多名代表作報告時,他正莊嚴地坐在這位捷克斯洛伐克黨和政府首腦的後面。胡薩克在向代表大會作的報告中提出,「大家庭要共同保衛波蘭的利益」。這實際上是公開重申勃列日涅夫1968年鎮壓布拉格運動的理論。
胡薩克在報告中說:「所有試圖利用波蘭事件來煽起反社會主義運動的人都要清醒地記住:保衛社會主義制度是每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都關心的事情,尤其是社會主義大家庭各國共同關心的事情。社會主義大家庭各國決心成功地保衛自己的利益及其人民所取得的社會主義成就。」
胡薩克宣稱,他所說的國際帝國主義已經幹涉了匈牙利、東德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內政,現在,波蘭也在發生同樣的事情。胡薩克指出,捷克斯洛伐克同波蘭接壤的邊界線最長。「我們最關心的事情,是波蘭人民共和國應該發展成為一個穩固的、井然有序的社會主義國家。」
實際上,胡薩克的言論不過是勃列日涅夫的敲山震虎之計。就在西方憂心仲仲之際,勃列日涅夫「通過外交渠道」向波恩表示,他現在樂意接受西德總理施密特去年七月提出的請他訪問波恩的邀請。
4月7日,勃列日涅夫在代表大會上發表了簡短的講話。在講話中,勃列日涅夫把波蘭局勢同導致華沙條約組織入侵的一九六八年捷克斯洛伐克局勢相提並論,發出了幾乎不加掩飾的警告:波蘭應該好好地把內部整頓整頓。但是勃列日涅夫並沒有發出要對波蘭進行類似幹涉的直接威脅,他只是在譴責西方企圖對裁軍會談施加先決條件時才提到了蘇聯對波蘭提供「援助」的可能性。
儘管勃列日涅夫的講話警告意味濃厚,但是仍然把處理波蘭局勢的權力交給波蘭政府。這讓波蘭工人黨、波蘭政府和團結工會農會鬆了一口氣。
波蘭工人黨機關報《人民論壇報》寫道,「對於我們來說重要的是勃列日涅夫講話中有關波蘭問題的那一部分。」「他給予了波蘭共產黨人和波蘭所有愛國者以道義和政治的支持,他們正在為克服我國目前的困難而奮鬥。」報紙稱讚勃列日涅夫「目光遠大」,稱他為「一貫支持和平的人」。
聲言希望引退的團結工會領導人華勒沙昨天就號召暫停對抗,「少搞政治活動,少談論問題,把更大的注意力集中到人民感興趣的問題上去」。天主教所屬的報紙《普世言論報》登載了團結農會的一項聲明,聲明說:「我們不抱任何政治野心,我們承認黨是波蘭的政治領導力量。」
與此同時,蘇聯宣布華約武裝部隊結束演習。轉瞬間, 勃列日涅夫的4月7日布拉格講話,似乎給了波蘭共產黨領導又一次機會來控制早已從共產黨手中奪去許多權力的難駕馭的工會運動。
波蘭工人黨政治局立即舉行會議,重申它相信通過政治手段可以解決波蘭問題。會議確定十中全會在四月下旬召開,並開始籌備黨的第九次特別代表大會。政治局還討論了與「五一」節相關的問題。政治局「呼籲全體人民、工會、所有社會力量參加『五一』節的慶祝活動,在這一天保持一致性」。
波蘭工人黨總書記卡尼亞公開宣稱,波蘭共產黨的力量日益壯大,可以發揮它的領導作用來解決波蘭危機和「孤立社會主義的敵人」。
4月10日,波蘭總理雅魯澤爾斯基提出反罷工倡議,要求議會通過法令禁止兩個月內舉行罷工,否則他就辭職。雅魯澤爾斯基說質問團結工會:波蘭到底還能再走向邊緣多少次而不致於掉進深淵中去。 「必須找到一項取得真誠諒解的綱領。在今天,如果發生尖銳衝突,就意味著滅亡。不管是誰,不肯理解這一點,就會使自己置身於社會之外。」
雅魯澤爾斯基警告說:「不能把波蘭當局逼得無路可走。」
波蘭的局勢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團結工會的華勒沙和波蘭黨領袖卡尼亞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