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5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Redox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中科院營養代謝與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尹慧勇研究組的研究論文「Polyphenolic Proanthocyanidin-B2 Suppresses Proliferation of Liver Cancer Cell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through Directly Binding and Inhibiting AKT Activity」。
該研究首次發現花生紅衣中提取的多酚類活性物質原花青素-B2(OPC-B2)是一種新型AKT別構抑制劑,可與AKT直接結合併抑制其磷酸化,發揮抗腫瘤活性;該研究還發現AKT蛋白上Lys297和Arg86在OPC-B2與AKT之間的結合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可能為肝癌的臨床治療提供潛在的治療策略。
肝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範圍內分別高居所有癌症的第六位和第四位。在我國,肝癌新病例約佔全球的一半以上,死亡率僅次於肺癌和胃癌。儘管現在臨床上有多種藥物用於肝癌的治療, 但是,由於耐藥性的問題往往會引起化療的失敗。因此,深入研究肝癌發病機制、開發安全有效的藥物對臨床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
OPC-B2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的多酚黃酮類化合物,由兩個表兒茶素連接形成,可以從花生紅衣、蘋果、葡萄等食物中提取。既往的研究發現,原花青素具有非常強的抗氧化與抗炎等多種生物活性:降低膽固醇水平並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免受自由基對血管內皮的損害,從而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和血糖以及發揮抗腫瘤作用等。本研究發現花生紅衣中提取的OPC-B2直接結合併抑制AKT活性和下遊信號通路,從而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代謝及腫瘤生長。進一步研究發現,與已知的AKT變構抑制劑MK-2206相似,OPC-B2可與AKT的催化結構域及PH結構域結合,從而抑制AKT活性。此外,Lys297和Arg86作為AKT與OPC-B2結合的關鍵位點,突變後解除了OPC-B2的抗腫瘤作用。該研究首次表明,OPC-B2是一種新型的AKT別構抑制劑,具有顯著的抗腫瘤功效。
該工作由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尹慧勇課題組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王強課題組合作完成。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劉桂君與農科院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石愛民研究員組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尹慧勇研究員、陶用珍助理研究員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王強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這項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等資助。
圖示:OPC-B2通過抑制AKT活性發揮抗癌作用
原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323172030906X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