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勇研究組發現酵母β-葡聚糖在肝癌中的抗癌作用新機制

2020-11-22 騰訊網

2020年3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Redox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營養代謝與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尹慧勇研究組的研究論文「Yeast β-D-glucan exerts anti-tumour activity in liver cancer through impairing autophagy and lysosomal function, promot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 and apoptosis」。該研究首次表明,增溶改性後的酵母β-葡聚糖(Water-soluble yeast β-D-glucan,WSG)是一種新型的自噬抑制劑,作為單一藥物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為肝癌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展示出一定的應用潛力。

肝細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其死亡率居第四位。臨床上用於肝癌治療的藥物有不少,但耐藥性成為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癌的總體預後仍然很差,開發更有效的肝癌治療方法至關重要。自噬是一種進化上保守的分解代謝過程,可在營養缺乏、缺氧和多種細胞應激下誘導產生。自噬對肝癌發生發展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揭示肝癌不同階段自噬的分子機制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可能為肝癌治療提供新靶點。

β-葡聚糖是由葡萄糖單體組成的多糖,天然存在於細菌、真菌、藻類和穀類食品中,具有多種生物效應,如免疫增強、抗腫瘤、抗氧化等,β-葡聚糖是否能調節肝癌的自噬仍有待研究。該研究發現水溶性酵母β-D-葡聚糖(WSG)是一種新型的自噬抑制劑,在體內對肝癌細胞的增殖、代謝和腫瘤生長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進一步研究發現WSG通過提高溶酶體pH值和抑制溶酶體中的組織蛋白酶(Cathepsin B和D)活性來抑制自噬降解,從而導致線粒體損傷和活性氧(ROS)累積。此外,WSG在營養缺乏條件下可通過激活Caspase 8,將截短型BID(tBID)轉移到的線粒體,使肝癌細胞對凋亡更加敏感。值得注意的是,WSG作為單一藥物在異種移植小鼠皮下成瘤模型和DEN/CCl4(二乙基亞硝胺/四氯化碳)誘導的原發性肝癌模型與皮下成瘤中均表現出顯著的抗腫瘤作用,且無明顯毒副作用。此研究首次表明,WSG是一種新型的自噬抑制劑並具有顯著的抗腫瘤作用,為肝癌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該工作由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尹慧勇課題組與農科院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王強課題組合作完成。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寧寧與農科院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劉紅芝研究員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尹慧勇研究員、陶用珍助理研究員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王強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還得到了美國堪薩斯大學丁文興教授的大力支持。這項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大研發計劃」食品加工過程中組分結構變化及品質調控機制研究」項目、國家自然基金、中國科學院等資助。(科技處)

圖示:WSG通過抑制自噬降解發揮抗腫瘤作用的機制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酵母β-葡聚糖在肝癌中的抗癌作用新機制
    3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Redox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營養代謝與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尹慧勇研究組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首次表明,增溶改性後的酵母β-葡聚糖(Water-soluble yeast β-D-glucan,WSG)是一種新型的自噬抑制劑,作為單一藥物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為肝癌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展示出一定的應用潛力。肝細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其死亡率居第四位。臨床上用於肝癌治療的藥物有不少,但耐藥性成為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 β-葡聚糖的抗癌作用
    衛生部要求多糖活性指標應以葡聚糖計量。葡聚糖被稱為「21世紀最新生物科技成果」,葡聚糖具有:零毒化療、靶向抗癌、追捕殘存癌細胞、增強免疫防止復發等功效。  葡聚糖鏈的結構分為α型和β型,通常所說的葡聚糖是β型,β型葡聚糖最常見有β-1,3D、β-1,4D、β-1,6D三種構型。
  • 酵母多糖-免疫系統的「催化劑」
    在 20 世紀 40 年代,Pillemer 博士首次發現並報導了酵母細胞壁中有一種物質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之後,經過圖倫大學 Diluzio 博士的進一步研究發現,酵母細胞壁中提高免疫力的物質是一種多糖-β-葡聚糖。
  • 中歐酵母β葡聚糖規定之比較
    β葡聚糖是在微生物、蘑菇和植物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多糖,它是組成高等植物、酵母菌和真菌細胞壁的結構大分子之一。酵母β-葡聚糖是用獨特的工藝開發的一種新的產品,其來源於新鮮的食品啤酒酵母。它是一種多糖,主要化學結構β-1,3 葡聚糖和β-1,6葡聚糖,其中前者具有抗腫瘤性質,而且能夠極大地提高人體自然免疫力。
  • 酵母β-葡聚糖"後抗生素時代"的免疫衛士
    隨著消費者對於膳食纖維的認知逐漸加強,β-葡聚糖作為免疫支持的另一關鍵成分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酵母β-葡聚糖是一個天然的食品原料,在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10第9號公告中,批准了酵母葡聚糖作為新資源食品。2012年衛生部第6號公告已將酵母β-葡聚糖使用範圍擴大至較大嬰兒配方乳粉。
  • 凱睿海恩(karihealth)埃畢可中的酵母β-葡聚糖來自哪裡?
    愛畢可中添加的酵母β-葡聚糖來自全球酵母和益生菌技術領先的90年大廠Lallemand(加拿大)。Lallemand 公司擁有特殊的活化萃取技術,能讓酵母β-葡聚糖充分發揮功效。
  • 酵母β-葡聚糖製備及檢測研究通過鑑定
    酵母β-葡聚糖製備及檢測研究通過鑑定 來源:農科院 2007-01-29 08:43     近年來,酵母β-葡聚糖因具有增強免疫活力、  抗腫瘤活性、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等多種生理功能而成為食品領域研究與開發的熱點
  •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11-17   今日/總瀏覽:1/2831
  • 大米中的愛馬仕,β-葡聚糖大米有多好?
    ,同時生物營養液代替以往的農藥化學等施肥方式,由於無農藥、無殘留以及零汙染,種植出的大米更健康安全,由於大米中含有大量的β-葡聚糖成分,因此取名為葡聚糖大米。1據營養師介紹,β-葡聚糖大米的「功效」,其實主要來源於大米中的β-葡聚糖。β-葡聚糖的活性結構是由葡聚糖單位組成的多聚糖,它可以活化巨噬細胞、嗜中性白血球等,因而可以增加白細胞素、細胞分裂素和特殊抗體的含量,全面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
  • 歐盟批准酵母β葡聚糖作為新型食品配料
    食品夥伴網訊  據歐盟委員會消息,11月24日歐盟發布2011/762/EU號決定,批准酵母β葡聚糖作為新型食品配料上市銷售。    歐盟委員會對酵母β葡聚糖的使用範圍以及使用量做了規定,另外食品標籤應將該成分標註為"酵母(釀酒酵母)β葡聚糖"。
  • 當我們在談論酵母β-葡聚糖的功效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此報導由珠海天香苑生物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明州在植提橋主辦的β-葡聚糖單品種研討會上演講《酵母β-葡聚糖在肝損傷及中老年食品中的應用》
  • 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新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所尹慧勇研究組發現線粒體特有的磷脂—心磷脂調節肝細胞癌(HCC)凋亡的新機制。
  • 新型發酵β-葡聚糖對皮膚屏障的調控作用及其應用
    作者:杜志雲/廣東工業大學教授、廣東省化妝品學會會長,佛山市康伲愛倫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技術顧問;杜彥軍/四川合泰新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整理者:陳利添杜彥軍:新型β-葡聚糖的發現歷程β-葡聚糖在食品、醫藥、動物板塊進展非常迅速,以10%的速度在全球上升
  • 尹慧勇研究組合作發現花生紅衣多酚類活性成分原花青素-B2 (OPC-B2...
    2020年8月25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Redox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中科院營養代謝與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尹慧勇研究組的研究論文「Polyphenolic Proanthocyanidin-B2 Suppresses Proliferation of Liver Cancer
  • 3分鐘了解β-葡聚糖,活化免疫系統的天然鑰匙
    酵母的β-葡聚糖,特別是麵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由一個長的 β-葡聚糖核心和其他長度非常精確的 β-葡聚糖支鏈(β-1,3-葡聚糖和β-1,6葡聚糖)組成。舞茸之類的蘑菇也蘊含具有側鏈的β-葡聚糖(β-1,3-葡聚糖和β-1,6-葡聚糖),但這些側鏈比酵母的側鏈短得多。
  • β-葡聚糖,開啟免疫系統的正確方法
    主要是微信、微博和知乎),目前關於營養素材的聲量(討論)報告,其中β-葡聚糖的聲量互動最高。專門致力於改善免疫健康的研究發現,Wellmune®或許就是那個正確開啟免疫系統的「控制開關」。Wellmune®是一種存在於酵母細胞壁中獨特的純天然葡聚糖成分,β-1,3/1,6的分支狀分子結構,使其具有獨特的生物活性。
  • β-葡聚糖的好,你知道嗎?
    β -葡聚糖是可溶性膳食纖維的一種,β -葡聚糖在結構上是不同於一般多糖(如澱粉、糖原、糊精等)的,因為一般多糖是以β -1,4糖苷鍵聯結,而葡聚糖則是以β -1,3糖苷鍵結構為主體,而又一些β -1,6鍵為側枝,不同於一般糖類的線型分子結構,而是形成螺旋型分子結構。具有較強的抗癌及免疫調節活性、有較好的的熱穩定性和復性。
  • 保溼成分-燕麥β-葡聚糖,保溼界的貴族
    β-葡聚糖是一種天然的、安全的、強功效的、可以幫助任何受損肌皮膚再生的多糖,它的提取源有很多種,例如:穀物、蘑菇以及酵母等,其中穀物中的β-葡聚糖擁有線性結構對皮膚的滲透性更強,在所有穀物當中,燕麥擁有最多的β-葡聚糖。
  • 不是每種β-葡聚糖,都能成為修復神器
    它在20世紀40年代被人發現,20世紀60年代被確認,20世紀90年代,被應用在功能食品和醫藥領域,而到了21世紀初,β-葡聚糖在臨床皮膚修復及化妝品領域的應用開始逐漸被重視。傳統的β-葡聚糖主要提取自燕麥、菇類、酵母等物質,但是其β-1,3葡聚糖含量只有30%左右,活性較低;再加上大多數β-1,3葡聚糖水溶性差,難以進行配方應用,所以即便它擁有強大的護膚功效,實際上發揮出來的效果卻往往大打折扣,這些情況都制約了β-葡聚糖在化妝品領域的進一步發展。直到一種新型β-葡聚糖的出現,才有效彌補了這些短板。
  • 原料界的愛馬仕—「β葡聚糖」護膚究竟有多強?
    很多消費者看到一些化妝品裡含有「β-葡聚糖」這種原料成分,不清楚這類成分的功效與作用,想了解含有β-葡聚糖的產品好不好。下面就從β-葡聚糖的介紹為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β葡聚糖?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β-葡聚糖,英文名稱是BETA-GLUCAN,別名:酵母葡聚糖, 葡聚多醣體。在國際市場上,β-葡聚糖被稱為「免疫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