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有一億兩千萬個糖尿病患者,相當於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會有1個糖尿病患者。還有許多人處於糖尿病前期,接近五億人會隨時轉變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這個大群體還在逐漸增加。
作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中的一種,不僅僅給糖友造成身體和精神上的負擔,而且也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了解糖尿病的知識很有其必要性。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長期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可以引起多系統的損害,也就是糖尿病的眾多併發症。
糖尿病的主要的分類與病因
一、1型糖尿病:胰島B細胞破壞,常常導致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絕對缺乏。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絕大多數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有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參與發病。
(1) 遺傳因素
在1型糖尿病的發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2) 環境因素
1) 病毒感染:許多病毒的感染可以損傷B細胞,啟動自身免疫反應。
2) 化學毒物和飲食因素:滅鼠劑化學毒物破壞B細胞。過早接觸牛奶或穀物蛋白,加大了1型糖尿病的發病機會。
3) 胃腸道微生物失衡:也與1型糖尿病發病有關。
(3) 自身免疫
二、2型糖尿病:從以胰島素抵抗為主伴胰島素進行性分泌不足到胰島素進行性分泌不足為主到胰島素抵抗。
(1) 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包括了年齡、現在的生活方式、營養過剩、體力活動不足、化學毒物等。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下引起的肥胖,與2型糖尿病密切相關。
(2) 胰島素抵抗和B細胞功能缺損:是2型糖尿病發病的主要環節。
胰島素抵抗
1)是指機體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和反應性降低。也就是說,正常劑量的胰島素在人體內引起的反應低於正常的發揮。
2)在胰島素抵抗的初期,由於正常劑量的胰島素作用達不到預期值,機體會代償性的增加胰島素分泌,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
3)但如果胰島素含量持續增加,則會發生胰島素抵抗的失代償,使得體內的糖代謝穩定遭到破壞,最終結局就是2型糖尿病。
(3) 胰島A細胞功能異常: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與胰島素是對抗關係。胰島A細胞功能缺陷在2型糖尿病發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三、 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間發生的不同程度的代謝異常。
注意:如果在孕前已經診斷為糖尿病時,則為糖尿病合併妊娠。
糖尿病的基本臨床表現
血糖升高利尿,引起多尿,繼而出現口渴、多飲。
組織利用糖障礙,因此分解脂肪和蛋白質,造成乏力、消瘦。
還有易餓、多食。
臨床上被描述為"三多一少",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許多糖尿病患者無任何症狀,是在例行體檢中發現的高血糖,這也體現出體檢的重要性,及時發現,及時治療。要提高定時體檢的意識,做好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