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鄭州市民郊區捉蟬蛹 吃蟬要注意防中毒

2020-12-01 大豫網

市民找爬叉

大家拿著手電筒用樹枝找爬叉

用塑料瓶裝爬叉

7月的黃河邊柳樹下

一家大小打著手電筒、扛著釣魚竿、拎著塑料瓶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7月的鄭州,大量蟬蛹脫殼羽化成知了。由於蟬蛹蛋白質含量高,口味獨特,無疑是一道美味的食材,近日,不少市民擁向市郊樹多的地方捉蟬蛹。

不過,專家提醒,雖然蟬蛹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但也要注意,蟬的種類很多,有些蟬可能有毒。記者 李雪 文/圖

現場

黃河邊的大柳樹引來市民捕蟬

在童年的記憶裡,每到暑假,捕蟬是自己和小夥伴們夏季必玩娛樂項目。今年已經30歲的李偉說,現在他們還會在黃河邊是捉爬叉回家「炸著吃,很香」。

晚上7點半,天還沒黑,家住文化路北環的李偉驅車沿惠濟區天河路一直向北,剛到黃河大堤邊就能聽見蟬的鳴叫,沿途騎行的人群很多,雖然沒有路燈,但自行車上的車燈格外引人注目。

黃河大堤兩側是黑壓壓成片的楊樹、柳樹林,不遠處看到堤下有點點燈光。「就是這兒!你看,那點點燈光就是拿手電筒在樹上找蟬蛹的人。」順著李偉手指的方向,果然,在前面不遠處的路邊,停靠了好幾輛私家車和自行車。

裝備

手電筒、飲料瓶、釣魚竿齊上陣

此時已經是晚上8點20分,天完全黑了,小心翼翼地跟著李偉從大堤上沿石而下,來到了一片柳樹林下,不遠處就有好幾個人正拿著手電筒,提著塑料小瓶,仰著頭朝樹上仔細地尋找著蟬的蹤影。

丁先生也是捕蟬大軍中的一員。他手中的「武器」是一個自製捕網——一個可伸縮的釣魚竿頂端套著半個小小的塑料瓶子,雖然簡陋,但似乎看著挺實用,只要一發現「趴」在樹上的知了,他就慢慢將網靠近,並迅速罩住這些還不會發出叫聲的蟬。

「我們幾個從7月初就開始來了,捉了有一星期了,每天都有收穫。最多時能捉30多隻。」家住農業路南陽路的丁先生退休後,特別喜歡騎行,最近他們騎行隊員們自發組織,晚上6點從家出發,7點40分左右開始在這片柳樹林裡捉蟬蛹。

竅門

捉蟬蛹也是技術活,要挑時間、看樹種

丁先生說,其實來捉蟬蛹的人多數只是為了好玩。「小時候在農村,我們都喜歡爬到樹上去抓蟬,大家還會比賽。」他還挺懷念這種味道。

捉蟬蛹的時機、位置其實很關鍵,丁先生說,如果時機好的話,一晚上捉上百隻沒一點問題。

「現在這個季節,主要是柳樹上的蟬蛹多,從7月底開始到8月份楊樹上會很多。晚上7點30分開始,一直持續到9點左右,是最佳捉蟬蛹的時間。」

丁先生說:「如果不想帶竹竿可以早點來。一般8點半以後,蟬都爬得很高了,手夠不著,只能用竹竿。 」

另外,如果剛下過雨,蟬蛹會更多。

樂趣

放暑假帶孩子長見識,回家炸著吃解解饞

「快來看,我又逮住倆!」旁邊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夥子向同伴吆喝,只見他肩扛一個長竹竿,手拿手電筒,腰掛罐頭瓶,瓶裡的戰利品已經過半。

小夥子說,他們是附近村裡的,每年七八月份大夥都結伴來捉蟬蛹。「捉這的人可多,有周邊的,也有市裡不少小朋友跟隨家長來到郊外捉蟬蛹的。」

對這些捉蟬蛹大軍來說,電筒和竹竿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幾乎人手一份。

市民陳先生和他的朋友們是專門從市裡到這裡捉蟬蛹的。

「我們大人、小孩一共來了12個,人多熱鬧。」陳先生說,前幾天看到街上有賣炸蟬蛹的,價格還不便宜,想到小時候常常出來捉蟬蛹,乾脆約了朋友帶著小孩到郊區來逮。

「現在小孩也都沒幹過這種事,正好趁放假帶他們見識見識。」不少捉蟬蛹的人表示,「主要是晚上來玩,順便回家炸著吃解解饞。」

價值

蟬蛹的營養價值和身價都不低

每年七八月份的時候,街頭夜市都能夠買到油炸的蟬蛹,而且價格不便宜。夜市上30~40元一盤,每盤30隻,約合1元1隻。

「現在專門捉蟬蛹的人少了,而且營養價值高,自然貴了。」李偉說,他身邊有專門捉蟬蛹賣給飯店、夜市攤的,一隻5毛錢。「前兩天,他們4人捉了500隻左右,能賣二三百元呢。」

經常吃野味的李偉介紹,蟬蛹烹調的方法也很簡單,直接拿回家放鍋裡炸一下就行了,也可以選擇炒、煎等各種方式,「如果喜歡重口味的話,就用鹽水泡一個晚上,再炸。」

提醒

吃蟬要注意

「紅娘子」有毒

據了解,蟬蛹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營養價值很高,同時蟬羽化退下來的蟬蛻也是一味傳統中藥。但專家指出,蟬蛹雖然味道好、營養高,但是食用過多會對腸胃造成負擔,並且有些過敏性體質者也不宜食用。

而且,蟬的種類很多,有一些蟬是有毒的,要謹防中毒,例如有一種紅蟬,俗名叫做紅娘子,就是有毒的。

(鄭州晚報)

相關焦點

  • 捉蟬蛹收穫少,那是方法不對,掌握這幾點,每晚都捉1大盤
    蟬蛹又叫金蟬、知了猴、老道、消息牛,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記得小時候,一個七月,每晚都能捉足足小半桶蟬蛹,用鹽水醃漬入味,然後炸了吃,這就是經典名菜,炸金蟬。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細說蟬蛹的營養價值
    原標題: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細說蟬蛹的營養價值   原標題:安徽村民捕抓蟬蛹當美食 蟬蛹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夏天一到,知了不停的唱啊唱啊。但你知道嗎?這種惹人煩的生物居然是一種美食。安徽就有村民以專門捕抓蟬蛹為生,一個晚上可以賺到數百元。蟬蛹真的可以吃嗎?蟬蛹有什麼營養價值呢?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營養價值高 怎樣炸蟬蛹才好吃?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35元一斤價格不菲。據媒體報導,安徽蟬幼蟲成美食,不少居民天天晚上在捕蟬,先用粘紙圍在樹幹上,再拿去賣。安徽蟬幼蟲成美食,蟬蛹的營養價值非常高,特別是剛出土的蟬蛹,含有的蛋白質是最高的,是一種很棒的營養品。安徽蟬幼蟲成美食,那麼怎樣炸蟬蛹才好吃呢?
  • 邢臺一些市民扎堆捕捉知了猴 專家:營養雖高須慎吃
    夜色降臨,捉知了猴的人也越來越多,樹林裡很快就人頭攢動了。7月11日夜,記者在邢臺七裡河畔看到,三五成群的市民中,有老人也有孩子,他們乘著涼風,拿著傢伙什,摸得不亦樂乎。他們是在捉蟬蛹。上述場景,在邢臺七裡河河畔的健身綠道、森林公園以及達活泉公園等地屢屢上演,許多人並不為奇。    蟬蛹是蟬的幼蟲,在地下經過三四年的緩慢生長,然後在某一天破土而出,憑著本能找到一棵樹爬上去,這就變為「蟬」。邢臺本地稱蟬蛹為「知了猴」「老蛄蛹」等。
  • 夏季捉蟬猴雖其樂無窮 飲食安全切不可放鬆
    □劉 勇捉知了、蟬猴對很多人而言,是童年的美好回憶。拿著手電筒夜晚出去搜尋蟬猴,孩子興致盎然,大人也樂此不疲。捉到蟬猴如何處置?據悉,蟬猴是知了的幼蟲,各地叫法不同,有爬叉、知了猴等叫法,蟬猴通常擁有黃褐色的保護色,被商販和食客美稱為「金蟬」。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油炸知了猴做法步驟(圖)
    安徽蟬幼蟲  吃蟬猴的流行讓蟬猴的收購價格直線上升,蘇家埠灘上有居民一晚上就從白楊樹林抓獲五到八斤的蟬猴,根據路邊小商販每斤35元的收購價,一晚上就能賺200蟬以吸食樹根汁生長,當年夏季產卵入土,生長兩年後出土;它全身是寶,幼蟲含有大量的高蛋白,可食用,蟬殼是中藥的明目藥材;幼蟲夏季收購後,裝入冰櫃冷凍保鮮,可全年食用。  不過蟬猴屬於異種蛋白,有過敏體質的人最好還是不要吃。
  • 重口味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村民捕抓一晚賺數百元 馬鞍山吃貨們敢吃麼?
    對於夏天的記憶就是蟬叫的聲音很大,這種昆蟲不好捉,如果夏天少了蟬叫,那還叫夏天麼?但是現在蟬相比之前,真的少了很多,由於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許多鄉村不復存在,蟬無法覓食,自然消亡不少,而人類的舌尖一旦瞄上哪個物種,也是命運堪憂呀!最近在安徽省六安市蘇家埠灘上,數千棵白楊樹都被裹上膠紙。居民晚上都打著手電筒捉一種叫做「知了猴」的蟲子。
  • 如此多人狂吃蟬蛹只為大補!真相是...
    如此多人狂吃蟬蛹只為大補!真相是... 池塘邊的榕樹曾是多少蟬蛹嚮往的地方,但是多數蟬蛹在沒有「破殼成蟬」之前就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人們鍾愛它的原因,是其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但是今天,營養師要和大家透露一點蟬蛹營養價值背後的秘密。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素有「樹上長出來的唐僧肉」之稱
    最近在安徽省六安市蘇家埠灘上,那裡的晚上出現了一道奇特風景,居住在那裡的居民都打著手電筒,穿梭在白楊樹林中,捉蟲子,這蟲子身價還高,這是什麼蟲子呢,原來是「知了猴」,「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
  • 繪本故事:蟬的日記
    推薦理由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蟬真是神奇,生命歷程太豐富了。 對蟬更加好奇,又查了些蟬的資料。 為什麼蟬沒有爸爸媽媽?
  • 大家知道什麼是蟬猴嗎?知道怎麼捉蟬猴嗎?
    「我猜不出來,你快告訴我吧」,正說著星星突然「哎呀」叫了一聲,她趕緊把手裡的東西扔地上,我一看原來是一隻蟬猴,蟬猴也是有一對小鉗子,夾著肉可疼了,我趕緊抓著星星的手,她的手心被蟬猴夾了一下,紅紅的,看來被夾的不輕啊,我抬頭看著星星:『很疼吧』,她抿著嘴點點頭,眼睛裡的淚水直打轉,我生氣得要把地上的蟬猴踩扁:『哼,讓你夾我家星星,看我不收拾你』,星星看我真要把蟬猴踩扁就趕緊拉住我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蟬的幼蟲能吃嗎
    ,這是什麼蟲子呢,原來是「知了猴」,「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這些收購的知了幼蟲少數供應當地一些飯店,多數販賣到菏澤、運城等地,粗略估算,一位村民一般一個夏季能掙上萬元收入。  在繁華的夜市裡,一些大排擋將清洗乾淨的知了幼蟲用油炸後放上作料,成為餐桌上美味佳餚。  蟬的幼蟲能吃嗎 蟬的幼蟲營養價值  有人一定會問:「知了也能吃嗎?」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村民捕抓一晚賺數百元
    居民晚上都打著手電筒捉一種叫做「知了猴」的蟲子。光滑寬大的膠紙粘住白楊樹一米高的部位,傍晚,「知了猴」出土後本能地往樹上爬去,爬到被膠紙粘住的地方,由於膠紙比較滑,再也爬不上去了,被圍堵的知了猴就這樣聚集在樹體的四周。
  • 寄生在蟬蛹裡的菌長成花,俗稱「金蟬花」,稀有,曾是乾隆最愛
    首先大家都看到蟬這個字了,金蟬花就是蟬蛹感染病菌而來,蟬的幼蟲大多都處於地下,只有積累到足夠的能量,蟬蛹才會選擇合適的時機破繭而出,而且蟬的生命很短,大多只有兩周的時間,因此在這短暫的生命裡,蟬會盡他自己所有的能量發出響亮的叫聲來宣告自己的存在。
  • 吃蟬有什麼好處?蟬的幼蟲這樣吃等於唐僧肉
    可是對於這種幼蟲你了解多少,還有蟬的幼蟲叫什麼呢,蟬的幼蟲有什麼營養呢,蟬的幼蟲怎麼吃呢,下面小編來為你一一揭曉。一、蟬的幼蟲叫什麼幼蟬猴,也叫「知了猴」,為蟬的幼蟲,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寒帶較少見。「復育」是剛鑽出土的蟬 。
  • 金燦燦的軟枝黃蟬花,這樣養護,葉子油綠開滿盆!
    軟枝黃蟬花,又叫好男人花,好男人就應該是不花心的,也就是沒「花心」。仔細去看軟枝黃蟬的花,也是看不到花心的。為藤本蔓性的半直立灌木,因花蕾的形狀及顏色貌似即將羽化的蟬蛹,且枝條又很柔軟,故得名軟枝黃蟬花。
  • 年年盛夏蟬嘶鳴,問君知蟬有幾許?
    喜歡也好,厭煩也罷,即使天敵們循聲而至,它們也不管不顧,死了也要叫。因為屬於它們的只有一夏的時光,一夏的時光轉瞬即逝,而它們也將隨著夏天的結束而僵化,顧及太多,啥事也做不成。與其擔心受怕地噤聲一夏,孤獨死去,不如歌聲嘹亮地瀟灑一回,還能藉此收穫愛情的果實,完成傳宗接代的種族任務。
  • 軟枝黃蟬 | 蟬發一聲時
    華南露天栽植的黃蟬花以夏季花期最盛,冬季蟄伏。這次在泰國見到他們,黃蟬恰好遇上蟬鳴,好不熱鬧。【 軟枝黃蟬 Allamanda cathartica 】 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 黃蟬屬據說,黃蟬花的花苞像蟬蛹,開花的過程恰似金蟬脫殼。黃蟬花因此得名。
  • 【逝去的曾經】昆蟲記之捉蟬
    說到了蟬,便想起兒時捉蟬的有趣的經歷!蟬在未脫殼以前,都會生存在地下的小洞裡,它們在我們那裡叫知了猴,是蟬的幼蟲,它洗淨用油炸一炸,再放點幹辣椒大蒜一起炒,那味道,美上天了。所以那個時候我和弟弟最喜歡拿著钁頭,跑到河堤,東挖一下,西挖一下,希望能挖到這種美食。晚上的時候,我們也會拿著手電筒,成群結隊的,去樹上找這種美食。
  • 幼蟬火爆 有賣家月入上百萬 專家:過敏體質人群慎吃
    但對於四川人而言,蠶子、鶯兒、懶杉子……用這些稱呼來形容蟬則更為熟悉,而知了猴則是幼蟬的另一種稱呼。市民宋先生表示,自己兒時會和小夥伴們一起捉蟬玩,不僅可以吃,還能撿蟬殼賣錢,「那時候一兩蟬殼就可以賣二三十元,據說蟬殼的藥用價值是極高的。」說起兒時捉蟬的記憶,市民馮女士則笑言,「那時候圖好玩,拿來用火燒了吃,也記不得味道如何了,吃的是一種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