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顯微鏡,靠人類的肉眼,能直接觀察到原子和原子核嗎?

2020-11-07 愛較真的戴老師

人類的肉眼能直接觀察到原子和原子核嗎?

這是一個讀者的問題,他談到他眼前經常出現一些小黑點,他懷疑自己是不是具有特異功能,可以直接看到原子或者原子核。

顯微鏡下放大幾百倍可以觀察到人類精子,上圖為成像模擬圖

然而答案是,不可能,即使利用光學顯微鏡也無法觀察到原子,更不要說肉眼了,你如果觀察到了,也許只是你有生理性飛蚊症,看到的只是眼睛裡的雜質而已。

事實上,原子的尺度在0.1納米左右,也就是10負十次方米,平常我們常見的頭髮直徑在幾十微米的量級,也就是在直徑寬度上可以分布幾十萬個原子,而原子核就更小了,尺度是原子的萬分之一。

雷射共聚焦顯微鏡

人類肉眼的觀察極限在0.1毫米的尺度上,即使利用光學顯微鏡也只能放大2000倍左右,達到亞微米的尺度,還是無法看到原子。而且由於可見光衍射極限的限制,當兩點的距離足夠小的時候,衍射效應就非常明顯了,所以,光學顯微鏡的最大解析度也只有200 nm,和原子的尺度還差了很多量級。

要想看清尺度更小的結構,必須選擇波長更短的激發源,以提高顯微鏡的解析度。通常科學研究中對微觀形貌的觀察,採用的是以電子束為光源的電子顯微鏡。

高分辨電鏡圖片,可以看到晶格條紋

上面的圖像,是實驗室研究材料形貌經常用的顯微圖像,來自透射電子顯微鏡的高分辨成像HRTEM,它的成像是利用加速和聚焦的透射電子穿透超薄樣品,橫向解析度可以到原子級別,可以看到材料的晶格,圖上顯示了不同的晶面,這些晶格的點陣就是由原子組成。下圖就是透射電鏡的樣子,主要由日本電子,日立,FEI等生產。

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M

另外一種手段就是利用電子的量子效應,通過量子隧穿效應對原子級別的導電物質成像,使用的設備是掃描隧道顯微鏡STM,通過樣品和掃描針尖的隧道電流來成像,可以直接觀察原子在表面的排列和電子分布情況。但是局限於導電樣品,而且需要超高真空UHV的操作環境。

掃描隧道顯微鏡STM

所以,原子實在是太小了,靠肉眼甚至光學顯微鏡都無法觀測到原子 ,以上提及的觀測原子的顯微技術獲得了198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相關焦點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不要以為放這麼大就可以看清原子內部了,還早著呢。所謂原子內部就是原子核,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組成。原子核直徑的數量級為10^-15m,也就是說比原子直徑還要小10萬倍。那麼這個原子直徑有1米了,再小10萬倍有多小呢?只有0.01mm,也就是百分之一毫米,10個微米。人的眼睛能夠看到最小的張角約0.07毫米,看到的這個原子核還是在人肉眼分辨極限以下,更別說看到內部了。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所謂原子內部就是原子核,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組成。原子核直徑的數量級為10^-15m,也就是說比原子直徑還要小10萬倍。那麼這個原子直徑有1米了,再小10萬倍有多小呢?只有0.01mm,也就是百分之一毫米,10個微米。人的眼睛能夠看到最小的張角約0.07毫米,看到的這個原子核還是在人肉眼分辨極限以下,更別說看到內部了。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能看到什麼?盧瑟福100多年前看到了原子核!
    >R≈λ/2R為物體最小可分辨距離,λ為入射光的波長,假如我們肉眼能看到的上限紫光與紫外波長380nm極限計算的話,大約是是190nm,按我們肉眼極限解析度在25mm時的極限解析度0.2mm計算的話,那麼放大倍率為:D=0.2/190×10^6=1050倍左右現代光學顯微鏡的極限解析度大約為1500-2000倍,那是因為顯微鏡的等效視物距離跟肉眼對比的
  • 材料內部直接觀察到運動原子
    原標題:材料內部直接觀察到運動原子  科技日報訊 (記者房琳琳)美國能源部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第一次直接在大塊材料的內部觀察到原子的擴散現象。這項研究可被用來對新材料的有效期和特性等,進行史無前例的洞察研究,相關成果發布在最新的《物理評論快報》雜誌上。
  • 科學家首次直接在大塊材料內觀察到原子擴散
    美國能源部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第一次直接在大塊材料的內部觀察到原子的擴散現象。
  • 同樣類型的原子、質子、中子和電子,它們都是一模一樣的嗎?
    人類科技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現在我們知道了,世間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而原子又分為原子核以及圍繞著原子核運動的電子,其中原子核還可分為質子和中子。也就是說,我們眼前的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其實都是密密麻麻的微小粒子,通過各種奇妙的方式堆疊而成。
  • 美觀察到原子「自旋對稱性」的首個直接證據
    原標題:美觀察到原子「自旋對稱性」的首個直接證據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丹)就像擁有完美對稱性的鑽石就是大放異彩的寶石一樣,量子世界現在也有了科學價值很高的對稱性體現。美國實驗天體物理聯合研究所(JILA)的理論學家安娜·瑪麗亞·雷伊和實驗學者葉軍(音譯)觀察到了原子的磁性性質——原子核自旋存在對稱性的首個直接證據。
  • 東大等開發出顛覆常識的電子顯微鏡,無需強磁場直接觀察原子
    在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的尖端測量分析技術與機器開發項目中,東京大學與日本電子公司組成的聯合開發小組,開發出了採用新結構透鏡的劃時代電子顯微鏡(圖1)。以前必須在有磁場的條件下才能觀察原子,而新開發的電子顯微鏡全球首次實現了原子的直接觀察,開發小組利用新顯微鏡詳細觀察到了具有磁特性的功能性材料(磁性材料)的原子。
  • 螞蟻看得到人類的肉眼無法直接觀察到的細菌嗎?
    我們知道,大多數的細菌(除了某些巨型細菌)我們人類都是無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因為細菌對於人類來說實在太小了。同樣的,螞蟻這種小動物相對於人類來說體積也是很小的,但是人的肉眼是可以看到螞蟻的。那麼,螞蟻能否看到人類肉眼無法直接看到的細菌呢?
  • 人類現在能看到原子了嗎?原子是什麼樣的呢?
    肉眼是看不到的,只能藉助先進的科學儀器檢測,然後模擬出原子圖像等。看下面這幅動圖其實這是一部只有242幀的電影裡的畫面,名字叫做「男孩和他的寵物原子」。沒錯,你看到的那些點點,都是原子。比如那個寵物,是兩個點,實際上那是一氧化碳分子。
  • 量子磁共振顯微鏡首次實現直接觀測人類生化過程
    而當磁共振成像技術更進一步後,它還甚至可以直接用來分析病人身體組織的生化成分。這種升級版的磁共振成像技術叫做磁共振能譜。對於需要研究人體生化反應地醫生和科學家來說,這項技術將成為一大利器,並幫助他們檢測病人肌肉或者大腦中腫瘤地代謝情況。然而,磁共振能譜帶來的升級並非完美,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它的圖像解析度只能達到10微米。
  • 原子核直徑先測量出後很久才知道原子的直徑,是真的嗎?
    估計大家都不太有概念,但這個級別遠不到原子就是了!原子電子原子核長度測量理論上來看原子的半徑很好測量,不過就是一個球體麼,即使不能用可見光,那麼能對紫外線感光甚至X光感光的的設備來對原子成像不就好了麼?但事實上還真有一個問題,因為原子並非是湯姆遜的葡萄乾布丁模型,而是薛丁格的電子云模型!
  • 人類能觀測到電子嗎?
    直接的回答是不能,且在現有的科學技術條件上永遠都不可能!目前人類最高解析度最高的顯微鏡是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但這兩種顯微鏡看到其實只是一種數字模擬效應或測量效應,而根本不能算是觀測到,這就如同隔著夜視鏡看夜景一樣,所見到的顏色其實並不是真實顏色。
  • 人類用顯微鏡觀察微觀世界,會不會有比宇宙大巨型生物在觀察人類
    自從顯微鏡問世後,人類所觀察到的東西不再限於肉眼看到事物,而且看到了另一個微觀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人類看到了組成自身的細胞,也看到了極為微小,卻有能力讓人倒下或者死亡的病菌。再小一點,還能看到分子,分子中又能看到原子、中子、質子等,甚至是更小的夸克。
  • 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的最小的東西是什麼?怎麼樣才能看到原子?
    1925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提出了所有物質都具有波和粒子的二象性的理論,即所有物體都是波和粒子。隨後,德國著名物理學家普朗克等科學家建立了量子物理理論,充分拓展了人類對物質性質的認識。綜上所述,光的本質應被視為「光子」,是電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它不是機械波,而是統計意義上的一種波。同時,光具有動態質量,其質量可以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來計算。
  • 科學家嚇了一大跳,比原子核小几十倍!
    如果通過顯微鏡觀察真空樣本,你會發現什麼?放大1000倍,什麼也沒有;1000000倍以後空空蕩蕩;當放大1000000000倍後,一定還是一片虛無。但你真的以為一個「空間」內真的什麼都不存在嗎?這裡講的「空間」內是不包含任何氣體分子和原子的,因為即使再小的原子也可以被儀器捕捉到呈現在肉眼前。
  •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不對稱梨形原子核
    據《科學現場》在線版及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一個由美國密西根大學、英國利物浦大學等組成的國際團隊,首次觀察到部分原子核能呈現出不對稱的梨形。新發現可能導致科學家找到標準模型之外的物理學現象,並有助於解答宇宙中物質和反物質的不對稱性問題。該研究成果發表在5月9日的《自然》雜誌上。 原子核的形狀,應由它所含核子數量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來決定。
  • 65億個太陽,真的能壓縮到原子大小的一個空間裡嗎?學者:有可能
    65億個太陽,真的能壓縮到原子大小的一個空間裡嗎?
  • 實體顯微鏡觀察血液_愛科學標準化服務
    體視顯微鏡又稱「實體顯微鏡」或「解剖鏡」,是一種具有正像立體感地目視儀器,被廣泛地應用於生物學、醫學、農林、工業及海洋生物各部門。而金相顯微鏡是在機械行業用來觀察金屬的金相組織的。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下體式顯微鏡和金相顯微鏡的不同點。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鏡架:它是顯微鏡的底座,用於支撐整個鏡體。
  • 我們通過顯微鏡看到的原子,是原子的原子核,還是包括電子在內的...
    答|百度派 @hshhsbwdbb首先,我們可以播放課文,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圖片。我們通常在所謂的電子顯微鏡下看到「原子」,即解析度達到原子尺度電子顯微鏡的高解析度圖像。可以看到電子原子,」這是STM(在公眾更好地了解)和HRTEM(事實上,幾乎所有的TEM),但它是一個球面像差校正透射電鏡、乾等,一些重建技術如三維原子探針可以看到「在某種意義上的原子,在這裡暫不介紹。第一個概念的表達,所謂成像,需要用一定的對比度來反映物體的形態。STM屬於電子顯微鏡和探針顯微鏡,採用隧道效應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