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掃描大腦至多提前7年預知死亡風險

2020-12-02 新華網客戶端

  英國科學家發現,利用磁共振成像判斷大腦年齡至多可以提前7年預知死亡風險。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利用電腦軟體分析大腦的磁共振成像,以大腦組織容量多少為依據判斷人們的年齡。他們以1936年669名73歲老人的大腦掃描圖像實驗,發現電腦生成年齡比實際年齡越大,在80歲前死亡的機率越高。

  研究領頭人詹姆斯·科爾說:「如果大腦老於你的實際年齡,那可能預示著你的身體有不妙的事情發生或已經發生。」大腦老於實際年齡的人可能出現肺功能較弱、走路更慢以及抓握力減弱等跡象。

  研究人員希望未來用這種手段預測人們的死亡風險,並提醒高風險人群及早採取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英國《分子精神病學》雜誌。

  目前,這種檢測手段仍有較大誤差,不可用於大規模篩查。另有科學家指出,無論死亡風險如何,所有人都應該儘可能堅持健康生活方式。(袁原)【新華社微特稿】

相關焦點

  • 英科學家稱通過推算腦齡或可預測早期死亡風險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韓聯社4月26日援引英國《泰晤士日報》和《衛報》的報導,英國科學家稱通過腦齡可提前預測7年內的早期死亡風險,並稱腦齡與實際年齡差值越大,越危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通過電腦推算「腦齡」可提前預知早期死亡風險。
  • 大腦掃描有助於提前診斷自閉症?美國科學家的結論是肯定的
    那麼能否提前發現並診斷出自閉症呢?美國的科學家Piven和他的同事Hazlett組建的團隊研究發現大腦掃描可能會有幫助。而他們的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自然》雜誌上。大腦掃描有助於發現自閉症早期症狀但是能否提前發現並診斷出自閉症呢?雖然科學家不知道未來是否能夠在嬰兒2歲之前就確診自閉症,但是已經有研究發現大腦掃描可能會有幫助。
  • 哥大新研究:運動可使大腦老化推遲 4 年!磁共振成像是如何掃描大腦...
    基於此,我們通過掃描大腦來測量其容量。近日,一項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研究顯示,相比不常運動的老人,經常進行散步、遊泳或跳舞等運動的老年人大腦萎縮程度更低,大腦老化時間相對晚 4 年。
  • 又一項最新研究:空氣汙染會讓大腦萎縮,增加女性患痴呆症的風險
    據悉,2012 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布的《全球環境展望》指出,每年有 70 萬人死於因臭氧導致的呼吸系統疾病,有近 200 萬的過早死亡病例與顆粒物汙染有關。《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也發表了研究報告,報告中稱,人類的平均壽命因為空氣汙染很可能已經縮短了 5 年半。
  • 研究稱疫情期癌症治療延誤將大大增加死亡風險
    外媒援引一項周三發表的研究論文稱,推遲癌症治療僅一個月就可能使患者面臨的死亡風險大大增加。這是就新冠肺炎對其他疾病的影響發出的最新警告。據法新社巴黎11月4日報導,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周刊上的一篇新研究論文稱,英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發現,7種癌症的治療(不管是手術、放療還是化療等其他治療方法)出現延誤對患者死亡率有著重大影響。
  • 世界首例,一滴血可提前10年確診老年痴呆症?
    最新研究顯示,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與阿爾茨海默症相關的異常,都能通過血液檢測被發現。不過仍需要在更多人群中展開臨床試驗,才能證明血液篩查技術的準確性。4. 其它一些對阿爾茨海默症的早期篩查手段也在不斷出現。美國杜克大學能夠通過檢測視網膜各層的厚度和紋理來檢測這一症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的團隊研究發現了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進行預測的生物標誌物。
  • 為什麼動物能夠預知死亡?貓會離家出走,象會尋找家族墓冢
    在自然界中,每一個生物都是有靈性的,它們能夠提前預知自己何時死亡。科學家們經過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中,發現動物的感覺器官要比人類更敏感,更特殊。在瀕臨死亡之際,這些乖巧聽話的動物會提前做出一些反常的事情,用老祖宗留下的話來說這大概就是「迴光返照」。
  • 世界首例,一滴血可提前10年確診老年痴呆症?中國也有類似技術
    美國杜克大學能夠通過檢測視網膜各層的厚度和紋理來檢測這一症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的團隊研究發現了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進行預測的生物標誌物。(AD)的1400多例病例和一些實驗性生物標記物進行了研究,並開發出一種新血液檢測技術,能提前20年檢測出老年痴呆症。
  • 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普遍,人是可以預知未來還是大腦被控制了?
    其實就是我們說的「曼德拉效應」一個道理,但是這個效應在世界科學界之中,並沒有一個科學研究證明這一「效應」的真實性,但也沒有足夠的反對依據,相當於是處於中間的情況,那是不是真的人就能預知未來,或者說我們人類具有一些「前世記憶呢」,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大腦是不是被什麼所操控了,所以才出現似曾相識的情況。那這種情況到底是如何?
  • 30年隊列研究:紅肉有死亡風險,替代品有哪些?
    研究結果顯示,在對飲食和非飲食風險因素進行多變量調整後,紅肉總攝入量、未加工紅肉和加工紅肉的攝入量均與較高的冠心病風險相關。每天增加1份紅肉(85g)的風險比分別為1.12,1.11和1.15。然而,每天攝入1份植物蛋白(堅果、豆類和大豆)、全穀物、雞蛋或牛奶等食物,均可降低冠心病發病風險。
  • 那些能預知未來的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秘密就在我們的大腦當中
    尤其是在中世紀的歐洲,像是著名的法國預言家諾查丹瑪斯,就曾經準確的預言過亨利二世的死亡過程。而在我們古代也有許多非常出名的預言家,比如唐朝的大國師袁天罡。他最被人們所熟知的應該就是《推背圖》了。不僅成功地預言了武則天的掌權,甚至還準確地指出了唐朝的滅亡。哪怕是連1000多年之後的清朝滅亡,也都明明白白地畫在了上面。
  • 大腦年齡決定壽命長短
    英國一項新研究發現,你的大腦年齡和身體年齡可能並不相同,大腦『年齡』大於實際年齡會增大早逝風險。研究稱,研究對象中那些由於某些原因而大腦年齡大於實際年齡的人,心理和身體健康不良的風險會更高,並更有可能會早於『大腦年齡較小』的同齡人離世。
  • 研究稱睡眠不足可抑制大腦活動 出現認知空白
    (原標題:研究稱睡眠不足可抑制大腦活動 出現認知空白)
  • 預知未來!他們「看到」和「預感」死亡
    大量的實例可以證明,死亡之前有徵兆,有些人甚至能夠預知自己或他人的死期。 邱吉爾預言死亡日期 英國已故首相邱吉爾晚年曾多次中風,最終在1965年1月24日逝世。他的孫女西莉亞.桑迪斯(Celia Sandys)透露,早在去世前10年,邱吉爾便預言自己將與父親同月同日去世。
  • 研究警告稱超加工食品可能導致死亡風險增加
    一項新研究警告稱,經常食用薯片、微波餐和其他方便食品等超加工食品,可能為心臟病鋪平道路,並大幅增加死於心臟病的風險。研究結果來自I.R.C.C.S.Neuromed的流行病學和預防部,研究人員發現整體死亡風險增加與超加工食品有關。
  • 研究稱農藥可能導致大黃蜂幼蟲的大腦異常發育
    根據近期發表的一篇新論文, 農藥汙染可能是引發大黃蜂幼蟲大腦異常發育的原因。 研究人員使用微CT技術掃描了92隻工蜂的大腦,發現與學習有關的昆蟲大腦區域未正確生長,這可能破壞了蜜蜂成年後為該蜂群服務的能力。
  • 2019年十項重要的大腦研究:腦脊液可清除有毒蛋白質
    有17名參與者在睡眠實驗室中度過了兩個晚上(間隔一周),在對他們的腦波進行分析後,研究小組發現,當參與者睡著時,大腦中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大腦額葉阿爾法波不對稱的人報告稱,他們在睡覺時做了更多有關憤怒的夢。
  • 天氣能提前多久預知
    很多朋友問,到底可以提前多久預知未來的天氣呢?換句話說,天氣預報究竟時效有多長?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從一個故事開始。1961年的一天,麻省理工學院的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利用計算機數值模擬來研究長期天氣預報。為了收集更詳細的數據,他讓計算機重複計算了一次,奇怪的是,重複的結果和之前大不相同。原來,在初次計算時,洛倫茲使用的初值是0.506127,而第二次計算時,為了方便,他省掉了最末幾位小數,輸入的是捨入值0.506。就是這細微得可以忽略的差異,在經歷長時間演算後,竟然出現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 空氣汙染與大腦萎縮有什麼關係?
    2016 年的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發現,汙染空氣中的一種潛在有毒顆粒能夠進入人類的大腦組織。另一項研究發現,在英國倫敦,住宅周圍空氣汙染越嚴重,被診斷為痴呆症的風險越高,兩者存在相關性。據悉,2012 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布的《全球環境展望》指出,每年有 70 萬人死於因臭氧導致的呼吸系統疾病,有近 200 萬的過早死亡病例與顆粒物汙染有關。《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也發表了研究報告,報告中稱,人類的平均壽命因為空氣汙染很可能已經縮短了 5 年半。
  • 研究稱一種常見的家庭毒素會增加新冠患者的死亡風險
    一項新研究稱,一種常見的家庭毒素可以增加新冠併發症和死亡的風險。接觸一種叫做麴黴菌的真菌的人可能會患上新冠病毒相關的麴黴病,這可能被證明是致命的,特別是對於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來說,這些疾病是COVID-19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