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慶祝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之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和圖形標識正式發布。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標識
按照計劃,2020年我國將通過長徵五號,發射火星探測器,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中國火星探測值得期待,那些與「火星」相關的紀念幣也值得回味
一、火星幣
火星(Mar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橘紅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鐵礦。
火星的火紅色,自古就吸引著人們。我國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星」;西方自古稱之為「(戰神)馬爾斯星」。
二、火星隕石
火星隕石(Martian Meteorite),是指受到小行星的巨大撞擊後而逃逸火星引力,進入地球引力範圍,最後隕落到地球表面的火星碎塊。
1815年10月3日,一塊火星隕石墜落在法國上馬恩省(Haute-Marne)的夏夕尼村(Chassigny),隕石的主要礦物為橄欖石。
2013年斐濟發行的法國夏夕尼(Chassigny)隕石火星彩色銀幣
2016年紐埃發行了火星隕石NWA6963彩色銀幣。火星隕石NWA6963,2011年9月由摩洛哥隕石獵人首先發現。
火星隕石NWA6963彩色銀幣
2017年紐埃發行了太陽系系列火星紀念幣。該幣整體呈拱形,採用鍍銅仿古工藝,呈現了火星水手號峽谷的地貌。引人注目的是,硬幣上鑲嵌了一粒NWA7397火星隕石的碎片——這顆隕石發現於摩洛哥斯馬拉附近,重達2.1千克。
2017年紐埃還發行了一枚太陽系天體鏤空鑲嵌火星隕石彩色銀幣。
2017年庫克群島發行的火星隕石仿古銀幣。
除了銀幣之外,2016年查德發行了一枚火星隕石金幣。
三、火星觀測與探測
古時人們觀測火星大部分是為了佔星,而以科學研究為目的的觀測大致在十七世紀之後。1609年伽利略用自製望遠鏡觀測火星,開創了人類用科學儀器研究火星之先河。
2009年庫克群島發行了火星觀測400周年仿古鍍銅紀念銀幣。該幣鑲嵌了NWA4925火星隕石,獲得了2010年俄羅斯「硬幣之星」評選的「獨特概念獎」,併入圍2011年度世界硬幣大獎「最佳當代事件幣」提名。
1996年,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在其關於真實的火星地表景觀的報告中,列舉了探測火星的九大理由,論證火星是人類可以探索的距離地球較近的行星之一,從長期來看,火星是一個可供人們移居的星球。
從1971年開始,人類就開始派遣探測車造訪火星。但直到1997年「探路者號」宇宙飛船登陸火星,「旅居者」號探測器持續工作83個火星日以後,才宣告成功。目前,通過對火星探測車採集的樣本和拍攝的照片進行分析,科學家們發現火星土壤含有豐富水分,這為火星殖民的構想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2011年奧地利發行了「機器人技術的演變-火星探測機器人」紅芯銀鈮雙色紀念幣。該幣獲得了2013年度世界硬幣大獎「最佳當代事件幣獎」。正面由為仿達文西名畫《維特魯威人》的機器人、二進位代碼、齒輪、國名及面值構成,《維特魯威人》是達文西在1487年前後創作的一幅素描,用以表現完美比例的人體,畫面中,機器人取代了人體,表明機器人技術已經日臻成熟。背面圖案為火星探測車、火星地貌及浩瀚宇宙。目前人類使用的正是機器人火星探測車,它們是探索火星的先驅之一。
2011年11月26日,「好奇號」發射升空,隨後順利進入飛往火星的軌道,這是第一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2012年8月6日,「好奇號」在火星著陸,展開了為期兩年的火星探測任務。
2014年多哥「好奇號」火星漫遊車紀念幣
從古至今,人們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
2009年庫克群島—太陽系行星紀念幣
期待「天問一號」探測器,承載中國航天的光榮與夢想,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譜寫新的篇章。
2015年奧地利—「宇宙學」銀鈮雙色幣
2013年庫克群島—宇宙探索銀幣
也期待著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的重大突破。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也能發行關於火星題材的紀念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