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弦」或可解釋宇宙存在之謎,能發布可被檢測的重力波

2020-12-06 十輪網

既然物質與反物質接觸後相互湮滅,為何宇宙可以存在?科學家最近意識到,或許我們可以通過檢測宇宙弦產生的極微小重力波來解決這個謎團。

我們的宇宙由物質、暗物質與暗能量構成,從原子到黑洞等所有人事物,我們所看見、摸見的全都是物質。這一切起源於宇宙大爆炸後不久,宇宙膨脹將能量轉化為物質,只不過最初物質與反物質的數量應該要一樣,從而宇宙根本不會在大爆炸後存在,只是因發生某件事,物質與反物質失去平衡,物質留下了。

科學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推測其中可能涉及微中子這種神秘粒子的作用。微中子不帶電荷,因此可以充當物質或反物質,一種理論認為,大爆炸之後約100萬年,宇宙冷卻並經歷相變(這一過程類似固體變成液體、液體變成氣體),促使微中子衰變產生的物質比反物質還要多一些。

幾乎沒什麼方法可以確認這種發生在極早期宇宙中的相變,但加州大學團隊最近通過模型計算後,發現微中子經歷相變會留下一種極長極細、瀰漫宇宙的痕跡,稱為「宇宙弦(cosmic string)」。

接著團隊成員意識到,宇宙弦很可能會在時空產生非常小的波動,也就是重力波,只要能檢測到這些重力波,我們就能驗證理論是否正確。

超新星爆炸、兩顆大質量恆星互相繞轉、雙黑洞/雙中子星併合等現象都會產生重力波,由宇宙弦引起的重力波強度雖然比上述都還要小,但團隊的模擬結果顯示,宇宙弦所產生之重力波強度已足以被擬議建設的觀測臺檢測,包括雷射幹涉太空天線(LISA)、分赫茲幹涉引力波天文臺(DECIGO)等。

如果未來真的能探測到早期宇宙的重力波,科學家便多了一個更有力的理論,解釋宇宙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新論文發布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

(首圖來源:pixabay)

相關焦點

  • 反物質之謎、宇宙起源、時空旅行……這些都和神秘的「宇宙弦」有關?
    Dror和他的團隊意識到這些宇宙弦極有可能在時空中產生非常微小的漣漪,即引力波。探測這些引力波,我們就能發現這個理論是否正確。宇宙弦:不止關於宇宙起源關於「宇宙弦」的理論實際上早已有之。比起宇宙起源來講,還是與它有關的另一個概念比較吸引人些:時空旅行。
  • 偵測到迄今最大雙黑洞整合之重力波,融成理論上的中等質量黑洞
    讓科學家摸不著頭緒、理論上確信存在但始終找不到直接證據的中等質量黑洞,終於現身了!LIGO與Virgo重力波天文臺證實於去年9月探測到有史以來最大的雙黑洞整合事件,兩者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和85倍,並且最終融合成太陽質量142倍的黑洞,正落在中等質量黑洞範圍內。
  • 震驚未解之謎!對人類來說,第一次「看到」重力波意味著什麼?大學科學技術''CERNET,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
    跨國科學家16日宣布,首次, 人類已經直接檢測到了由中子雙星和伴隨的電磁信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如何檢測中子星的引力波?引力波回答什麼問題?有哪些未解之謎?《中國網絡事務》記者採訪了相關科學家。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和牛津大學提供的這張照片顯示了雙子中子星GW170817合併後的無線電波觀測圖像。
  • Cosmic String 宇宙弦
    中文名:宇宙弦 外文名:Cosmic string釋 義:假設性的、理論上可能存在的時空 命名原因:可能為封閉的環,可作弦式振蕩形態此種物質的形態可能為封閉的環,可作弦式振蕩,所以取名宇宙弦。遺蹟物理學家能通過宇宙弦理論推斷當前的宇宙結構是怎樣演變的。這種理論使物理學家能用精確的物理過程解釋宇宙的大尺度結構,並提出可被驗證的精確預言。如果宇宙弦理論被證明是正確的,人類對宇宙大尺度結構的認識就能建立在一個穩固的基礎上。那麼宇宙弦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 探測時空裂縫—宇宙弦
    有人甚至得出了一套宇宙弦的探測理論:如果宇宙初期存在大量的閉弦,那它們就會在大爆炸的餘暉,也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上留印記。1989年11月,宇宙背景探測器(COBE)衛星發射——這是一項耗資1.4億美元的實驗,用於繪製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分布。但是在1992年,數據發布時,科學家並未發現宇宙中有絲毫宇宙弦的痕跡。
  • 宇宙弦可製造「時間機器」?
  • 宇宙中還有這十個難解之謎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誕生之初大爆炸時期的原始殘留物,1960年代科學家首次證實它的存在,當時科學家發現一種無線電噪音在太空中四處輻射,最終確定這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微波異向性偵測器(WMAP)測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為零下270攝氏度暗物質
  • 宇宙中還有這十個難解之謎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誕生之初大爆炸時期的原始殘留物,1960年代科學家首次證實它的存在,當時科學家發現一種無線電噪音在太空中四處輻射,最終確定這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微波異向性偵測器(WMAP)測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為零下
  • 宇宙大爆炸又有新發現?物理學家觀測到宇宙弦新跡象,但仍需證實
    白色的弦比宇宙中可觀察到的部分要長,而比可觀察到的部分短些的環路則用紅色顯示;新形成的小環路為黃色。 宇宙學家認為,在宇宙誕生之初,所有的自然力在一瞬間內是統一的。但隨著宇宙的膨脹和冷卻,這種超力凝聚成了我們熟悉的部分:引力、電磁力和強弱力。
  • 時空的漣漪可以解釋宇宙的神秘存在
    一項研究有助於解釋宇宙最大的謎團之一:為什麼物質比反物質更多? 這個答案可以反過來解釋為什麼從原子到黑洞,一切物質都存在。宇宙起源之時數十億年前,在宇宙但是隨後發生了一些事情,使天平傾向於物質,使我們現在能夠看到和觸摸的一切事物都存在。 這項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新研究表明,這種解釋背後的時空波動很小。
  • 【重磅新聞】愛因斯坦重力波研究——西澳大也參與啦!
    重力波是個啥呢?簡單來說,有質量的物體會使其周圍的時空發生扭曲,物體的質量也大,時空扭曲的也就越厲害。引力波與流體力學中的重力波很相似,當液體表面或內部液團由於密度差異離開原來位置,在重力和浮力的綜合作用下,液團會處於上下振動以達到平衡的狀態,即產生波動。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站)在2016年2月11日宣布: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
  • 三大未解之謎:靈魂之謎,地球之謎,浩瀚宇宙之謎,如何解釋?
    哲學對於2000多年前的思想而言,那絕對是一種解釋自然之道的「科學」,但到了現代社會,它已經被真正的科學所替代,那麼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身體之謎,地球內核之謎,浩瀚宇宙之謎,如何解釋?當然人體之謎的關鍵不在蛋白質,要不然各種謎團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我們今天來說說人體中最奇妙的東西,它是我們能夠認識到我是誰的關鍵,更是我們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唯一意義:意識到底是在哪裡?
  • 什麼是宇宙弦?宇宙弦是否存在?答案可能藏在這種輻射中!
    近期,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奧斯卡·赫爾南德斯等在收錄全球科學文獻預印本的在線資料庫arXiv.org上分享了一種觀點,即可利用卷積神經網絡程序在龐雜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噪音」中找尋某一特定宇宙弦的蹤跡。但該方法目前實踐起來,仍困難重重,因為現實中幾乎不可能得到足夠清晰的宇宙微波背景數據供該程序「追蹤」宇宙弦。
  • 探秘美國重力波觀測臺 詳解宇宙重力之謎(圖)
    第1頁:01 第2頁:02 第3頁:03 第4頁:04 第5頁:05 第6頁:06 第7頁:07 第8頁:08 第9頁:09 第10頁:10 第11頁:11 第12頁:12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像探測無線電波和伽瑪波一樣,探測重力波將提示新一層面的宇宙
  • 宇宙中可能有"裂縫":從地球上還無法觀測到的宇宙弦
    最終,所有的空間都發生了轉變,原來的宇宙消失了。然而,這種古老的高能狀態可能存在於氣泡之間的邊界,時空結構的冷卻區域在這裡相遇,並沒有完全融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裂縫。一些物理學家認為,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中,我們可能仍能發現一些證據,表明這些被稱為「宇宙弦」的裂縫或瑕疵的存在。不過,一篇新論文指出,這個證據太微弱了,任何望遠鏡都無法將其與噪音分辨出來。
  • 結合重力波數據,天文學家相信中子星有通用夸克核心
    中子星是宇宙中最小但密度最高的恆星,其內部中子和質子緊密堆積在一起,因此恆星本體幾乎可被視為一個巨大原子核。過去科學家一直不清楚中子星內部是否坍塌成另一種更奇特的夸克物質,現在新研究通過中子星碰撞之重力波結果推論出,其內部可能擁有夸克核心(quark cores)。
  • 看待宇宙全新方式:引力波或可解決六大宇宙問題
    用史蒂芬·霍金的話說,引力波提供了一種人們看待宇宙的全新方式。  最近,《自然》雜刊發的一篇文章,講解了人類藉助引力波或可解決的六大宇宙問題。  黑洞真的存在嗎?LIGO探測到了這些波獨特的聲音,就像小鳥唱歌,科學家稱之為「啁啾」,這讓科學家能檢測兩個涉事黑洞的質量:一個約為太陽質量的36倍,另一個約29倍。  接下來,黑洞融合在了一起。它們合併後會變成一個完美的球形,但一開始,就像LIGO看到的那樣,以一種逐漸衰減的漣漪形式輻射出引力波。  引力波以光速傳播嗎?
  • 宇宙中可能有"裂縫":從地球上還無法觀測到宇宙弦
    然而,這種古老的高能狀態可能存在於氣泡之間的邊界,時空結構的冷卻區域在這裡相遇,並沒有完全融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裂縫。一些物理學家認為,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中,我們可能仍能發現一些證據,表明這些被稱為「宇宙弦」的裂縫或瑕疵的存在。
  • 重力波能讓我們看見其他維度的存在?
    任何額外維度的存在都必須是非常的小,以避免對日常生活造成明顯的影響。由於重力很可能佔據所有存在的維度,因此它的波是一種非常有希望的方式,來偵測超過我們所知道的任何維度。德國波茨坦(Potsdam)馬克斯‧普朗克重力物理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Gravitational Physics)的Gustavo Lucena Gómez說:「如果宇宙中有額外的維度,那麼重力波可以沿著任何維度走
  • 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為何不對稱?答案或在引力波
    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科學家近日提出的一項新理論認為,早期宇宙發生的相變使中微子衰變成更多粒子(數量比反粒子多),致使正反物質的數量出現偏差。這一相變也會產生「宇宙弦」,而宇宙弦會產生引力波,探測到這些引力波,或可揭示正反物質不對稱之謎。  對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天文系教授蔡一夫對科技日報記者說:「即便觀測到宇宙弦產生的引力波,可能還需很多條件才能進一步證實上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