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決定著今天,也決定著未來。近年來,福建省廈門市梧村小學致力於辦學理念凝練,在做好傳承的同時深入挖掘學校理念內涵,逐步提煉「尊重教育」核心價值觀並將其貫穿於學校管理、教育教學、隊伍建設的方方面面,積極打造立體全納的校園文化,構建專業人文的教師文化,創建多元發展的課程文化,形成了基於「尊重教育」的整體辦學特色,努力幫助每一名梧小人走向成功——
「尊」以載道,文化立校
——管理玉潤 內涵豐潤
梧村小學在多年教育實踐中感悟到,教育的本義應是教師引導和學生自主建構的統一。為此,學校提出「尊重教育」文化育人方針,以「尊重」為錨點突出教與學的主體性,對教師與學生均給予關懷,藉此形成家、校、社、生教育四方相互尊重的穩定體系。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梧村小學所在地區的整體教育水平不斷增強,作為福建省首批義務教育教改示範性建設學校,社會、家長乃至學生均對學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挑戰與機遇,梧村小學著力深挖「尊重教育」內涵,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將其凝練為學校的核心價值觀,並以4個短句作為延展解讀:「尊重人本·多元發展·毓生長力量·做最好的自己。」
當前,梧村小學的「尊重教育」文化從人的生命出發,引導梧小人關注個體生命的價值;強調變「學生適應教育」為「教育適應學生」,把每一名學生都視為豐富的資源和礦藏,力求發現人的價值、發揮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個性。與此同時,針對校情提出「尊重教育」教育模式,通過「尊重教育」校園文化構建、「尊重教育」課程體系創建、「梧桐綠」教師團隊打造等方式,從文化理念的頂層架構、校園文化的整體打造、教育教學活動的系統規劃、教師隊伍的凝練塑造等方面,多層級、多角度地完善各項教育事務工作,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使每一名梧小師生真正在校園各項活動中得到發展。
不啻微芒,造炬成陽
——課程涵潤 活動養潤
課程是學校一切活動的總和,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載體。梧村小學提出,課程應當具有靈動性,即尊重人本,孕育每個個體的內生力量。為構建適合學生多元發展的課程體系,梧村小學確立了「全員參與、自主成長、尊重差異、滿足需求」四項基本原則,以此為基礎,統籌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科學習與德育活動,開發了《廈門市梧村小學尊重教育課程體系》,規劃立本、品性、怡情、潛能四大類課程,在成就每一名學生的同時,也成就每一位教師。
立本類課程強調立足人本,以形成良好的學科知識體系和學科能力為總體目標,以「兩個嚴格」為原則(嚴格遵循課程標準,落實知識點及各項能力要求;嚴格控制作業量,切實減輕過重負擔),狠抓落實情況,保障學生能獲得相匹配的知識和技能。品性類課程強調內省內生,學校整合了13類課程資源,除主體性教育課程如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外,還包括體驗服務類課程(自我管理崗、社團活動)、活動類課程(辯論賽、少年稅校)、展示類課程(班級風採展示)、理念類課程(成長理念、感恩、禮儀、閱讀課程)等,基本做到學生在校時段、行為的全囊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社會責任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怡情類課程強調多元目標,學校將書畫、音樂、舞蹈、體育、棋類等多樣化特色項目納入怡情課程,希望學生在參與此類課程的過程中,學會欣賞,體驗樂趣,進而轉變成持久的學習動力,並以此形成基本的審美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潛能類課程則強調生長力量,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在以科學、信息、綜合實踐等學科課程為主的情況下,涵蓋科技與創新課程(模型、小發明、課外實驗)、研究型課程、學習法課程(速讀課程、數學思維訓練)等,多樣化的思維訓練持續鍛鍊梧小學子的「學習力」,為培養研究型人才搭建成長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進一步詮釋「尊重教育」理念,學校採用了「多元、開放、互動、選擇、創意」等關鍵詞進行下位詮釋,並將這些關鍵詞融入到各項校園文化活動中。以一年一度的校園足球文化節為例,學校在活動開展中通過「一班一國」創設「多元」;校級聯賽及足球寶貝啦啦操比賽實現全員「互動」;足球徵文、「詩意足球」兒童詩歌、「我愛足球」美術系列活動、足球吉祥物設計、明信片設計、運動帽繪畫設計、文化衫足球主題創作、足球主題攝影等活動激發學生的無限「創意」;同時,將重心下移,以「開放」姿態引導學生參與活動策劃,邀請家長參與系列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在豐富的足球活動中學會欣賞並體會到足球的樂趣,以此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全面發展。
多元生長,履踐致遠
——課堂殷潤 探究悟潤
梧村小學秉承多元發展的教育觀念摸索出「生長·綠意」課堂教學特色,總體可以概括為「一、二、三、四、五」五部分。「一」即一個過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包含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信息傳遞、情感交流、思維的碰撞和情緒體驗,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儲備知識,更要指導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體驗探求知識的經歷。「二」即兩個目標,課堂教學要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習慣,具有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技巧。「三」即三個服務,分別是教材為學生生長服務、教案為學生發展服務、教師為學生成長服務,點滴潤澤,成就彼此。「四」即四個權力,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擁有參與、質疑、出錯、「越軌」的權力,教師要適度允許學生在求知過程中出錯,對學生的錯誤應給予寬容,關鍵是幫助學生找到原因和方法。「五」即五個原則,在形成「生長·綠意」課堂教學特色的研究過程中,應遵循活動性、互動性、體驗性、多樣性、個性化原則,將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鼓勵教師創造個性的教學特色,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互動的過程中學會尊重、接納、傾聽、交流、表達。
「生長·綠意」的課堂是學校「尊重教育」下多元發展的立足點。為此,學校摒棄傳統的模式化教學,始終不斷踐行「生長·綠意」課堂的目標——喚醒學生自我生長的力量。在各學科教學中倡導分層、分類、個性化指導,鼓勵教師積極探索基於學科教學的「綠意」課堂,形成了「生長·綠意」課堂三個聚焦,即聚焦學生思維——思考的深度、思維的廣度、思辨的效度、思想的高度,聚焦教師教法——喚醒的激情、育人的藝術、發現的智慧、點撥的技巧,聚焦課堂狀態——真情實感的流露、真知灼見的表達、真學實練的狀態、真切紮實的成效。經過師生幾年來的共同努力,學校課堂逐步呈現出一種真實的成長狀態,學生在自主、積極、包容的課堂中汲取營養,看似波瀾不驚,卻是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安靜生長、默默蓄勢、一朝綻放。
行遠自邇 踔厲奮發
——課題研潤 教師慧潤
「傑出團隊的顯著特徵,便是擁有共同的願景與目的。」「尊重教育」尤其注重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面對教育理念在實踐中遭遇的瓶頸,學校於2015年通過改組形成一支年輕化、業務水平精湛的行政管理團隊。在陳昆榕校長的帶領下,學校進一步深挖「人本」內涵,提出將尊重教育共同願景的凝練作為學校發展的著力點,將文化的構建過程交還給每一位教師,以「共同」二字喚醒教師的內生動力,集眾之力完成蛻變,逐漸形成了一支「厚道博識、善教愛生、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教師隊伍。
2016年以來,學校堅持每年組織入職10年內的教師開展個人SWOT分析會、SWOT總結會,分析自身的優勢劣勢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由導師、工作夥伴、名師給予指點;每年分上下學期開展「尊重教育與教學」「尊重教育下的學生工作」論壇沙龍,自下而上將「尊重教育」凝聚成全體教師的願景。在此基礎上,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教師隊伍建設中精心創設,以加速尊重教育共同願景的落地:一是以儀式化喚醒教師的使命感和歸屬感,「青藍工程」、「十佳」教師評選、青年教師拜師儀式、教科研文化節總結儀式上的「不曾忘記」回眸環節等,通過在教師群體中建立聯繫,進一步凝聚了團隊力量。二是以休閒化活化教師的參與度和思辨度,從尊重教師個性和身心發展的特點出發,提出以休閒化、娛樂化事件激發教師個體的參與熱情,提升思維活躍度,並通過策劃掌印啟動儀式、開展知識競答、堅持每學期期末舉辦論壇沙龍等形式,激發了教師們的交流欲望,使其進行思維碰撞和智慧交鋒。三是以品牌化固化教師的合作感和協同性,學校著力探索在各層面打造品牌活動,以「尊重教育與學科核心素養融合」為主旨的教科研文化節、「春韻」論壇、「梧桐綠」沙龍活動、新教師亮相課、校級賽課、課題研討會、崗位練兵等,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展示平臺,增強了教師的合作意識和互助心態,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國家教育趨勢和教育熱點,加強了團隊凝聚力,而且在「尊重教育」的共同願景下,這支優秀的「造夢者」隊伍,更是推動了梧村小學穩定、良性、健康發展。
文化浸潤何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曾經抽象的「尊重」概念在今天的梧小校園裡得到了具體體現:「尊重教育」文化因學校落地生根,學校因「尊重教育」文化神採奕奕——以尊待人、以尊育人、以尊服人、以尊感人、以尊促人、以尊潤人、以尊化人。悠悠榕翠,歷久彌新;榕木參天,卓然成林。年輕的梧村小學正以蓬勃的生氣和活力彰顯著文化建設與特色教育的無窮魅力。
(陳昆榕 林 祺)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22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