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減個肥,還用做手術?萬年難瘦體質竟然可以減去450斤

2021-01-13 醫脈通

導讀

其實,肥胖是一種病!

來源:醫脈通

作者:琰珉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一個多月前,傳媒大學導演專業畢業、號稱娛樂圈營銷奇才85後楊天真在社交網站發文報平安,此前她接受了微創「胃切除術」。作為很多明星大腕的主理人,她聲稱過去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結果操勞過度,沒空鍛鍊,6年前患上了糖尿病,且出現了併發症和其他問題。她接受此次手術是為了治療糖尿病,因為堅持跑步、控制飲食對她來說不是容易的事,確實做不到,「人的自律是有額度的,我可能已經把額度全部用在工作上了」。

新浪微博截圖

自此,我想到最近報導的一則新聞:1年前,一位病人在大連某醫院接受了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手術過程在學術論壇上進行了直播,主刀者是參加該論壇的專家。

如果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那麼並無可討論之處,就像其他的學術會議或者外請專家一樣,每天都在發生,合情合理又合規合法。然而問題在於,幾天之後,原本病情平穩的患者出現併發症,去世了。

百度截圖
知乎截圖

事情發生後,醫患進行了溝通,也進行了屍檢。從目前披露出的有限的資料來看,醫院的過錯或爭議之處在於:1.手術者術前未籤字;2. 2型糖尿病診斷存疑;3. 死亡原因。但,術前患者情況如何、是否準備充分,術後的觀察是否仔細、處理是否得當,無法得知,也沒有證據顯示手術本身有無問題。

所以,在不了解真相的前提下,我不能站隊任何一方。只是,看到這條新聞下一些莫名其妙的高亮留言,比如說靠手術減肥是懦夫行徑,覺得有必要來聊一下「減重手術」是個什麼玩意兒。

在此我並不打算進行全面的科普,先從一些吃瓜群眾認知上的誤區來說吧。

肥胖是病?

要先聲明一點,本文中所描述的「肥胖」,是一個中性詞,不褒不貶。順便提醒一下進行這方面研究的醫學生們,英文裡的表述,最好是person with obesity,而不是obese person,即所謂的people-first language,以避免被誤解為歧視。我們不把「減重手術」叫做「減肥手術」,也有類似的道理。

攝圖網

肥胖,不僅是一個感官上的概念,也是一個能夠確切定量的醫學術語(雖然一定程度上依然片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肥胖代表BMI(體重kg/身高m2)超過30 (單位為kg/m2,以下略)。而由於人種差異,這一標準在東方人中應進一步下調2.5(拿起手機,算算你超重了嗎)。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BMI只是反映了整體的肥胖程度,但我們中國人裡擁有加菲貓般球形身材的相對西方人少多了,更多的是大腹便便的腹型肥胖(不自覺地勒緊褲腰帶)。這種脂肪的異常堆積更加不利於身體健康,目前尚缺乏統一的標準,不過如若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一定要格外警惕了。

總之,肥胖是一種病。不是罵人,就是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證的、有國際疾病分類(ICD)碼的一種客觀存在的疾病。它是否影響美觀見仁見智,但毫無疑問會增加心腦血管、代謝、腫瘤等諸多方面的風險。胖並不意味著營養好(帶孩子的老人注意了),相反,也可能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

肥胖作為一種疾病,已經是世界範圍的流行病,並且超過糖尿病、高血壓、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家喻戶曉的名字,位列「慢性病」之首。2016年,全世界的成年人中,有接近40%的人超重、13%的人肥胖。這一數字,是1975年的3倍。而我們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沒有之一。

減肥瑜伽可以練 圖源:攝圖網

既然是病,就得治。與其他大多數的病一樣,治療分為一般治療(飲食、運動)和特殊治療(例如針對症狀或針對病因)。遺憾的是,有大量證據表明,靠節食和運動來進行減肥,是不可靠和不持久的。

口腹之慾得管住 圖源:攝圖網

有數據表明,肥胖者僅有1/210 – 1/120 的可能性重返正常體重(卻有更大可能向更加肥胖的方向發展)。這不僅僅因為吃貨們抵抗不住高糖高脂美食的誘惑,更跟自身基因有著重大關係(所以那些吃不胖又身體健康的人只能拿來膜拜,無法模仿)。至於大量的「偏方」等等,你要是真信那些,也不會來看我寫的這個,對吧。

管住嘴和邁開腿都不行,那怎麼辦呢?

沒錯,終於到主角出場了。

靠手術減肥是懦夫行徑?

減重手術在歐美國家已經有超過70年的探索,最初只是用於病態肥胖的治療。1995年,美國的一名外科醫生在實施胃旁路術治療肥胖病時,意外發現糖尿病等肥胖的合併症也得到了顯著改善,且這種改善甚至早於肥胖的控制,這為減重手術的應用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讓它開始擁有新的姓名——代謝手術。

而前述新聞裡提到的袖狀胃切除術,原本只是另一種複雜手術的一部分,後來發現它本身即有很好的效果,從而也發展為獨立的手術方式。腹腔鏡下的袖狀胃切除術始於1999年,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超過胃旁路術,成為最常用的減重手術方式,甚至被一些學者稱為新的「金標準」術式(以前的金標準是胃旁路術)。

減重手術在我國其實並不是新事物,也有20年的歷史,只是一直屬於非主流,直到最近幾年才逐漸被大眾接受並迅速發展。目前我國減重與代謝外科的年手術量超過1萬例,北京、上海、廣州、濟南、成都、瀋陽等地,都有成熟的醫療中心和團隊,手術成功率高,併發症少。

減重手術對體重的控制,並不僅僅是依附於胃容量的減小和進食量的下降。手術的作用,比單純禁食好得多,而有些手術並沒有切除胃,依然有滿意的效果。同樣的,減重手術後血糖的改善,也不單單是因為攝入量降低。這裡面有多種激素、神經、代謝組、腸道菌群等的作用,目前尚在研究中。

所以說,肥胖是常見的慢性疾病,減重手術是成熟的技術手段,並不是標新立異,更不是懦夫行徑。

比如,曾經的「山東第一胖」王某,體重一度超過660斤,走路都費勁。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進行了袖狀胃切除術後,23個月已降至210斤,充滿活力。

視頻截圖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官網截圖

醫院官方公眾號截圖(術後23個月,醫生和病人看起來胖瘦程度差不多)

再比如,來自江門的尹某,2016年7月到暨大附一院時,身高1.457米的她,體重達356.4斤,肥胖指數達84.7kg/㎡,屬於最高級別的肥胖——超級肥胖。她接受了「精準腹腔鏡胃旁路術」。手術後的第10個月,她整整減了214斤。

南方日報報導截圖

新浪微博截圖

當然,正如前述新聞中,病人因併發症死亡。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手術都是有風險的,有些嚴重的併發症雖然發生率低,但一旦發生後果很嚴重。所以,任何手術都要把握適應證。

個人認為,對於一些「疑難雜症」,手術與否以及手術時機的選擇,是外科最考驗經驗和水平的事情。

好在肥胖症及併發症一般來說診斷並不複雜,手術指徵在指南裡寫得很清楚。簡單來說,年齡在16-65歲的單純肥胖,如BMI≥37.5,建議積極手術;BMI介於32.5-37.5,推薦手術;BMI在27.5和32.5之間,經改變生活方式和內科治療難以控制,且至少符合2項代謝症候群組分,或存在合併症,綜合評估後可考慮手術。注意,要找專業醫生進行「綜合評估」哦。

所以這話還得再說回來:對於大部分覺得自己胖的人而言,你不一定是真的「肥胖」,夠不上手術標準,不要只想著靠手術來解決問題(何況被實施手術一點也不好玩)。就算你有意願,醫生也不會隨便給你做。

攝圖網

需要說明的是,手術也並不是一勞永逸,術後仍然需要專業的恢復計劃,包括日常活動和飲食。術後暴飲暴食導致手術失敗的比比皆是,需引以為戒。

至於那位說靠手術減肥是懦夫的,如果前面說的還不足以說明問題的話,在這裡再說幾句。

成年人有了解風險和收益之後進行選擇的權力。符合道德和法律的就可以去做,誰也不必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指點他人。舉例來說,甲狀腺「微創」手術,需要把切口從頸部挪到更低,游離皮瓣損傷可能更大,所需時間可能更長,但頸部無切口,甚至胸部切口也不可見(乳暈或腋窩),極大地體現了美容效果。這一點,可能有些病人毫不在意,但對於演員、模特、播音員等從業者就是天大的好處。

Pixabay

此外,也有人擔心外科手術的無菌要求不合規,質疑安全性。

前述新聞下,還有位自稱是內科醫生留言,說「看到外科醫師進行清創、換藥、氣管切開等有創操作後,我覺得我在校學習的無菌操作要求都是假的」。我很認真地思考了這條留言的內涵,但駑鈍的我只想到不多的可能性,希望這名「醫生」能看到。

首先清創和換藥都不屬於「有創操作」。

其次,如果你堅持認為「減重」不屬於外科的範疇,請找到更好的方法,或從循證的角度提出看法。內外科各有側重,理應取長補短。關於無菌術,外科醫師的無菌觀念都是深入骨髓的,遠比紙上談兵更為複雜;如果你真的看不懂,建議認真重學,然後去外科輪轉一下,被訓幾個月可能就慢慢理解了。

最後,還是要切題:肥胖無罪過,鍵盤俠請慎言;手術有風險,適應證需把控。

責編 | 蘇暄 亦一

相關焦點

  • 樸春瘦了11公斤,2021你瘦多少斤?目標定錯只會越減越肥
    ,原來是注意力缺失症,主要的表現就是注意力很難集中,總是分心,丟三落四。怎麼感覺我就是這樣?嗚嗚。但作為營養師,谷老師最關注的還是她的體重。算了算她的BMI,165釐米、59公斤,減到了正常體重。至於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真沒幾個人會關注我們胖幾斤或瘦幾斤,所以請放過自己,每天告訴自己「我不完美,完美多蒼白,我獨一無二」,不在身材焦慮中浪費彌足珍貴的每一天,快樂——你值得擁有。二、遠離肥胖認知誤區,胖不胖看這3個指標
  • 楊紫7天瘦4斤、樸信惠30天瘦20斤,但沒想到最瘋狂的竟然是她
    那咱們就來看看到底誰為戲減的最多,誰最瘋狂?穎兒—3年減肥40斤說到為戲減肥最瘋狂,橘子君腦海浮現出的第一人就是穎兒。2011年看《千山暮雪》的時候,就覺得「哇塞,這個女主還挺胖嘟嘟的」,現在才知道原來那個時候穎兒有130斤重。
  • 那些號稱一個月瘦30斤的方法?減的是脂肪嗎?
    經常看到一些減肥視頻,減肥產品,減肥方法,減肥餐,標榜著月減10斤,20斤,30斤。並且還真有人做到了,月減30斤,讓很多小夥伴躍躍欲試。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今天就來聊聊這個月減30斤是怎麼做到的。並且我想告訴廣大的女生,體重不能完全代表身材。注意我上面的用詞,採用的是月減,我連月瘦這樣的詞都不願意放在這30斤前面。
  • 變瘦的38種方式,每天多瘦0.2斤,一個月就能多瘦6斤!
    想要減肥其實很簡單,多學習一些減肥的相關知識,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慢慢培養正確、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夠瘦的更快,而且一生只用減一次肥,拒絕反彈! 今天,輕妞就幫大家整理了變瘦的38種方式,幫你每天多瘦0.2斤,一個月下來就能多瘦6斤!
  • 天天吃三碗飯,還瘦了10斤,她咋做到的?
    @Cherly:  陸陸續續喝了有3個月,每晚還抽十分鐘做了平板撐,腹部真的瘦下來了~    減過肥的都懂的,澱粉是人體最大的脂肪來源,能有效阻斷澱粉,幾乎就卡住了變胖的源頭,從而達到瘦身效果!  研究數據表明:每餐服用400mg Phase 2白芸豆提取物,12周減重3.5KG。
  • 有人說荷葉可以減脂刮油,真的喝了可以一個月瘦21斤嗎?
    即便是吃了關於荷葉的食物,但一天中我們攝入的總熱量較高的話,最終沒能達到能量負平衡,最終也減不了肥。很多食物都被刮上了「刮油」的標籤,特別是那些「讓我們覺得能減肥」的食物,比如吃起來苦苦的苦瓜、竹筍,青汁、生菜,吃起來憋嘴、粗糙的芹菜、秋葵等食物,吃起來沒啥味兒的冬瓜、白菜、蘿蔔、黃瓜等食物,感覺上清淡,但它們真的不代表吃了就能瘦,吃了就能刮油,最多能減少一些熱量的攝入,只能說對減肥有利。
  • 同樣一天三頓飯,為什麼有人瘦了10斤,有人更胖了?
    閨蜜說,發完誓稱了一下,114.5斤,想長到115再減,湊個整數。 號稱能瘦的東西辣麼多,九獨獨被它吸引了,就是因為100人瘦7斤的真實測試:
  • 月瘦20斤。減肥不再是夢想。經歷了什麼?只是努力還不夠
    即使瘦下來了也不會健康。合理的運動能增加抵抗力和減脂的。第一周,飯後百步走煩惱憂愁全沒有。減肥第一周比較痛苦,話說萬事開頭難。早上起來會餓醒吧。別閒著出去逛一圈。飢餓的時候就是開始燃燒脂肪的時候,給自己定個目標1000米2000米走完就吃早飯。想想馬上要吃早飯,想想胡蘿蔔釣毛驢的故事,再不行想想早上吃點啥也可以,比平時走路稍微快點就行。
  • 減肥體重下降太快,對身體有害嗎,一個月瘦幾斤正常?
    導語:減脂期的人總是會過度關注自己的體重,幾乎每天都要上稱量體重。有些人因為自己的減肥速度太慢,一直不見效而煩惱,有些人則因為減肥速度太快而害怕。例如有些人一個月就減了十幾二十斤,有些人一個月卻只能減去3~5斤。減肥速度慢的人覺得煩惱,而減肥速度快的人則又開始惶惶不安了。
  • 頂級期刊《柳葉刀》實錘:BMI35,3個月瘦近40斤,不會反彈
    減肥是女人永恆的話題,特別是怎麼能又快又不反彈地暴瘦。 這是最受人關注的。 但是,按照現在主流的觀點,減肥是需要控制速度的,快速減肥不可取。 你減得越快,反彈也越快。
  • 鄧超2個月減40斤!一天熱量攝入僅800大卡,食譜並不適合普通人
    鄧超2個月減40斤!一天熱量攝入僅800大卡,食譜並不適合普通人文/intuition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很羨慕身邊那些怎麼都吃不胖的人?或者,說了減肥就能瘦下來的人?這樣的人,不是天生易瘦體質,就是自律到可怕。這下知道自己為什麼總是減不了肥了吧?對自己不夠狠啊!最近看到鄧超在兩個月的時間內,瘋狂減肥40斤,從83公斤瘦到了63公斤的勁爆消息,想想鄧超也是180公分的大高個啊,只有126斤,會不會是瘦到皮包骨了?
  • 10個胖子9個虛!告別易胖體質,教你易瘦體質的養成方法!
    而我一下子就吃胖了,像我這種易胖體質的人,怎麼樣才能改變體質呢?這就引發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到底有沒有易瘦體質呢?什麼是易瘦體質?我們該如何成為「易瘦體質」呢?人可以改變體質首先,我回答大家的問題:易瘦體質的人是有的。像我們平時看到的吃不胖、從小到大都瘦、不運動也不長肉的人,這種類型的人就是你夢寐以求的易瘦體質。
  • 15天瘦16斤!看到鄭爽的餐單,我震撼了(圖)
    你是不是覺得她沒胖過?5個月前,她的新聞標題還是這樣的!!,瘦了30斤!!!!!  她為了演唱會,真的是瘋~狂~減~肥~苦~練~身~材  硬貨來了少女們!!!我一定可以!過程非常辛苦,一切會是值得的。
  • 你是易胖體質,還是易瘦體質?易胖體質是天生的嗎,如何判斷
    對,你沒看錯,節食不是因為沒錢,是因為減肥。大家都知道,現代社會是以瘦為美,楊玉環時代一去不復回。想要保持美好的外形只能含著眼淚節食,想要瘦就要吃寡淡無味的減肥餐,想要一直瘦就要一直吃。曾經有個博主減肥一個月只吃水煮菜包括水煮雞胸肉,如願以償瘦了20斤,但是他卻感覺活著沒啥希望了,減肥路上太苦了。而減肥是大多數女生的常態。
  • 穎兒減肥50斤、張惠妹減肥40斤、伊能靜減肥30斤,差距不是一般大
    不得不說,瘦下來的穎兒簡直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漂亮的五官在去掉肥肉過後顯得更精緻了起來。雖然娛樂圈也有無數女星在減肥的道路上從未放棄過,當時對比了穎兒,簡直就是個勵志故事!減肥成功後的穎兒在參加了衛視的綜藝節目,結識了現在的丈夫付辛博,並且還升級當了媽媽,並且產後的穎兒,一點也沒有長胖,還是一樣的那麼瘦,那麼美!
  • 減一次肥 苗條一輩子的健康減脂餅乾—脂老虎
    減一次肥 苗條一輩子的健康減脂餅乾—脂老虎時間:2017-06-15 18:54   來源:天天養生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減一次肥 苗條一輩子的健康減脂餅乾脂老虎 隨著天氣轉暖,愛美女性們又把減肥提上日程,一種名叫脂老虎的代餐餅乾在朋友圈悄然走紅。減一次,苗條一輩子。
  • 6個減脂問題,解決就能瘦10斤,今年的減肥計劃,輕鬆完成!
    答:脂肪是全身性的,瘦的時候一定是全身都瘦,包括胸。 這種情況是不能避免的,但卻可以儘可能的減少胸部縮小!在運動的時候,穿運動內衣,避免運動導致下垂;在飲食上,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避免鬆弛縮水。
  • 體重110斤修完圖80斤 杭州平面模特體重三位數算胖
    杭州某模特公司的藝術指導撓撓說,「零號」其實只是指很瘦的模特,並沒有嚴苛的指標數據,但零號這個要求,他們是用不到的。不過,目前「瘦」還是檢驗模特的最主要標準,畢竟「鏡頭會把你放大」。零號模特曾引發眾怒現在模特們流行好身材練出來「要麼瘦,要麼死。」
  • 女生半年瘦50斤 一周快速減肥法
    去年9月開學,銳減到108斤的何妍回學校,所有人見到她的第一句話都是,「哇,你怎麼瘦了那麼多?」原來圓圓的臉蛋掉肉,下巴變尖了,長腿也浮出水面,同學不禁大呼,「每一個胖子都是潛力股」。室友阿B說,何妍桃花旺起來,籃球隊很多男生在追求她。
  • 一個月瘦5斤,只因這主食我常吃,你也在減肥,不妨學學這
    減肥1個月了,瘦了差不多5斤,心裡是非常高興。之所以高興,是因為這一個月我只聽過合理飲食加上運動瘦了5斤,不傷身體,如果是你,心裡也會高興吧。(在這裡說一下,圖一是晚上測的體重,會重一些,換算成早餐空腹測體重,至少得減去3斤,也就只有72.6公斤了,第2張圖是早上空腹測的)減肥,要想不傷身體的減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合理的飲食加上運動。飲食是非常重要的,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減肥時期常吃的主食,飽腹感強,是減肥期必吃的一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