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迄今最大規模血漿蛋白質組學分析!英國生物銀行與多家生物製藥巨頭組成聯盟

2020-12-08 轉化醫學網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

導言:12月7日,全球最大、最全面的生物醫學資料庫和研究資源之一——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表示,正在與十家生物製藥公司組成聯盟以進行一項研究,檢測約5.3萬英國生物銀行參與者中近1500種血漿蛋白的濃度。

這將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血漿蛋白質組學研究之一,旨在顯著擴大「蛋白質組學」的領域研究,使人們對疾病過程有更好的了解,並對創新藥物的研發提供支持。

在過去幾年裡,英國生物銀行在徵得參與者同意的情況下,將其50萬名參與者的脫敏基因組數據提供給科學家,以確定與人類疾病相關的潛在DNA變異位點。這些基因變異可以作為科學家發現和開發藥物的強有力的「靶標」。

對血漿蛋白質進行大規模檢測是英國生物銀行下一個重要步驟,因為這些數據將使研究遺傳變異和血漿蛋白水平之間的聯繫成為可能,而這反過來又將有助於理解遺傳學與人類疾病之間的聯繫。研究參與者中多種蛋白質的水平將使科學家能夠評估特定蛋白質在多大程度上參與疾病的發生和進展。

這項研究是由全球領先的生物製藥公司組成的財團委託並資助的,包括安進、阿斯利康、渤健、百時美施貴寶、基因泰克(羅氏集團旗下)、葛蘭素史克、詹森製藥(強生子公司)、輝瑞、再生元製藥和武田製藥

測定蛋白質的實驗室工作將由瑞典領先的蛋白質組學公司Olink使用其專有技術進行,該技術結合了高通量和極少樣本量的高質量蛋白質水平數據。

這些蛋白質的檢測結果將與參與者的可用遺傳信息相結合,從而使研究人員能夠研究遺傳變異與蛋白質表達之間的關聯,並進一步闡明遺傳與疾病之間的聯繫。

這項工作產生的脫敏數據將添加到英國生物銀行中,並在最初9個月的獨家經營期之後,提供給所有批准的研究人員。其目的是提供一張廣泛的人體內1500種蛋白質水平的地圖,這些蛋白質在傳統上很難被識別和量化,特別是在這種規模上。

值得一提的是,該數據集將包括約1500名感染SARS-CoV-2的參與者和1500名未感染SARS-CoV-2的參與者樣本,他們全部接受了詳細的全身成像,這可以使研究人員探索SARS-CoV-2帶來的內臟變化以及血漿蛋白水平的變化

英國生物銀行首席科學家Naomi Alle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檢測血液中的蛋白質水平對於理解遺傳因素與常見的威脅生命的疾病之間的聯繫至關重要。憑藉多年來的遺傳、影像學、生活方式因素和健康結果的數據,這將是全球最大的蛋白質組學研究,並將其作為全球科學資源共享。這些綜合的數據可以使研究人員就血漿蛋白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做出新的科學發現,並更好地了解遺傳與人類疾病之間的聯繫。」

參考資料:

【1】https://www.genomeweb.com/proteomics-protein-research/uk-biobank-collaborating-biopharmas-profile-plasma-proteome-53k-subjects#.X88glqEzbIV

【2】https://www.ukbiobank.ac.uk/learn-more-about-uk-biobank/news/uk-biobank-launches-one-of-the-largest-scientific-studies

相關焦點

  • 聚焦蛋白質組學技術開發及應用,「景傑生物」完成5.3億元B輪融資
    36氪獲悉,「景傑生物」已於近日完成5.3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達晨、弘暉資本、蘇州隆門創投等知名投資方跟投,上一輪領投方國投創業繼續跟投。本輪融資是繼年初由國投創業領投,博遠資本跟投的首輪融資後,「景傑生物」完成的第二輪融資,共計6.6億元,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進一步推動其新業務線的開發、市場拓展以及團隊優化。
  • 血漿蛋白質組學揭示COVID-19的生物標誌物和發病機理
    血漿蛋白質組學揭示COVID-19的生物標誌物和發病機理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3 9:49:05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周溪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血漿蛋白質組學鑑定出COVID-19的生物標誌物和發病機理。
  • 專注蛋白質分離純化填料,「匯研生物」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
    據悉,「匯研生物」已於近日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綠河投資獨家投資,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建設一條10000L瓊脂糖微球生產線,以滿足生物製藥行業對蛋白質分離純化填料的需求。該條生產線計劃由兩套5000L反應釜組成,單批次能生產5000L瓊脂糖微球,最高年產量可達50000L。「匯研生物」是一家集生物分離純化介質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該公司產品線包括分子篩、離子交換、親和、疏水等4大類一百餘種蛋白質分離純化填料。
  • Olink等機構為英國生物樣本庫5萬參與者提供蛋白標誌物檢測
    Biobank,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生物醫學資料庫和研究資源之一)一起宣布,將聯合由十家頂級生物製藥公司組成的聯盟啟動一項全球最大的血液蛋白組研究。該項目將由十家頂級生物製藥公司聯合資助,包括:安進、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百健、Genentech(羅氏)、葛蘭素史克(GSK)、楊森、輝瑞、再生元和武田製藥。
  • 「Cell」迄今最大規模乳腺癌蛋白質組學分析:發現新亞型 提出新療法
    先前,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臨床蛋白質組學腫瘤分析協會(NCI-CPTAC)的研究人員已將這種蛋白質組學方法廣泛應用於癌症研究。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表示:「重要的是,我們的分析包括磷酸化和乙醯化的鑑定,以揭示單個蛋白質活性信息的蛋白質修飾。先前在乳腺癌中未進行蛋白質乙醯化的研究。這些新方法有望提供新的生物學見解,以解決難於治療的乳腺癌及其反應的異質性。」
  • 「行業動態」成立3年獲5輪融資:新銳蛋白質組學初創公司Seer再獲5500萬美元融資
    Seer的核心技術Proteograph平臺旨在提供快速、高性價比、大範圍的蛋白質組學分析。Proteograph平臺的數據分析具有較高的準確性,能幫助醫療機構及早發現癌症和神經疾病,推動早期治療,並改善患者預後。
  • 迄今最大規模阿爾茨海默病蛋白組學數據!《自然-醫學》發表重要...
    科學家們展開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AD蛋白質組學研究,以確定在這種疾病中起作用的蛋白質和生物學過程。這份研究數據,將為AD治療提供新的藥物開發靶點,也為及早發現AD提供檢測和診斷可用的生物標記物。 這讓科研人員們開始重新審視,還有哪些其他蛋白質在AD中起作用?它們是否可以提供新的藥物靶點?此次大規模蛋白質組學研究正可以為這些問題提供答案。
  • 【Cell】迄今最大規模乳腺癌蛋白質組學分析:發現新亞型 提出新療法
    導言:核酸與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的主要大分子。隨著人類基因組等大量生物體全基因組序列的破譯和功能基因組研究的展開,生命科學家越來越關注如何用基因組研究的模式開展蛋白質組學的研究。近日,貝勒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強大的蛋白質組學分析,深入了解了乳腺癌的生物學複雜性。
  • 世界生物醫藥產業七大特點及趨勢分析
    【中國製藥網 市場分析】從世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趨勢來看,目前正處於生物醫藥技術大規模產業化的開始階段,預計到2020 年之後將進入快速發展期,並逐步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產業。其中矽谷生物技術產業從業人員佔美國生物技術產業從業人員的一半以上,銷售收入佔美國生物產業的57%,R&D 投入佔59%,其銷售額每年以近40%的速度增長。除美國外,英國的劍橋基因組園、法國巴黎南郊的基因谷、德國的生物技術示範區、印度班加羅爾生物園等,聚集了包括生物公司、研究、技術轉移中心、銀行、投資、服務等在內的大量機構,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大部分產值。
  • 用生物計算技術打造生命科學平臺,李彥宏牽頭創立「百圖生科」
    如今,我們正處於一個生物數據爆發式增長的時代。基因組學等底層數據採集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疾病機理研究、個性化靶向藥物研發、精準藥物設計等提供了技術基礎和海量數據支持。然而,這些技術所帶來的的海量數據和由此而來的挖掘、分析、匹配需求,也向生命科學行業的平臺和工具框架提出了巨大挑戰。
  • 專注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技術,「新格元生物」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
    據悉,「新格元生物」已於近日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本次融資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領投,千驥資本、杏澤資本、道彤投資和華興資本跟投,是該公司繼2018年與2019年分別獲得由元禾原點及夏爾巴投資領投的種子輪及Pre-A輪融資後的第三輪融資。目前總融資額已超過3億元。
  • 生物質譜技術在蛋白質組學中的應用
    目前蛋白質組研究採用的主要技術是雙向凝膠電泳和質譜方法。雙向凝膠電泳的基本原理是蛋白質首先根據其等電點,第一向在pH梯度膠內等電聚焦,然後轉90度按他們的分子量大小進行第二向的SDS-PAGE分離。質譜在90年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生物質譜當上了主角,蛋白質組學又為生物質譜提供了一個大舞臺。
  • 「蛋白晶片法or質譜法」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的選擇及比較
    那麼,研究蛋白質組學應該如何選擇更合適的研究方法呢?以下將從六個主要方面進行比較和推薦。近年來,高通量技術平臺的開發大大推動了蛋白質組學研究工作。這些適用於蛋白質分析和標誌物開發的平臺讓研究人員能夠在單次分析中檢測數千種蛋白質。不過,您可能又會面臨甜蜜的負擔,不知道應該選擇哪個平臺。
  • 生物質譜譜圖資料庫支撐蛋白質組學研究
    二是實驗譜圖的信息組織是三維的,包括信號出現的時間,荷質比以及強度;在理論圖譜中這些多維信息被簡化為一維,降低了分析的特異性,使假陽性和假陰性匹配難以避免。 三是理論譜圖局限於肽段裂解信息,不包括其他相關的分析或生理特性,將不同課題組的研究割裂開,降低了蛋白質組學研究的可移植性和借鑑性。
  • timsTOF Pro最新4D高通量超高靈敏度蛋白組學研究技術
    近日在第15屆美國人類蛋白質組學年會上,布魯克宣布了Evosep One低流速色譜與timsTOF Pro液質聯用系統在高靈敏度、高通量血漿蛋白質組學方面取得的進展。
  • 長篇回顧|蛋白質組學的發展:生命科學的裡程碑
    Jakob Berzelius才明確提出了蛋白質的概念,指出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一類生物大分子。1949年,英國科學家Frederick Sanger首次測得了蛋白質牛胰島素的胺基酸序列,並驗證了蛋白質由胺基酸組成,他也憑藉此項研究成果獲得了195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 蛋白質組學技術應用前景到底有多值錢 景傑生物完成5.3億融資
    本文會先來講講蛋白質組學的概念,以及其開發應用前景,最後來分析一分析這個新興領域的翹楚。,英文名為proteomics,其實如果只拿英文名的話就好理解了,這是以蛋白質組為研究對象,研究細胞、組織或生物體蛋白質組成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
  • 訪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分析測試中心
    針對製藥領域「十二五」規劃,近日,「儀器信息網」與「我要測」相關工作人員參觀訪問了本次活動的第八十八站:瀚盟生物技術(天津)有限公司。瀚盟生物技術(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質量總監董華女士熱情接待了我要測網到訪人員。
  • 36氪首發 | 從代謝組學切入精準醫療,「騏驥生物」獲2100萬元天使...
    精準醫療策略利用高通量的分子監測技術篩選與疾病相關的生物標誌物,為疾病發生的病理學機理研究及動態監測提供了新的思路。 而在精準醫療的分子監測技術中,代謝組學技術分析的結果與疾病發生的相關性更為密切(相較於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等)。
  • MCP:高等植物擬南芥蛋白質熱穩定性的蛋白質組學分析
    景傑生物|解讀景傑編者按:質譜序技術可以對複雜樣品中蛋白質的濃度和共價修飾進行平行地測量。 最近,通過同時測定數千種蛋白質的熱變性曲線,質譜的這方面的應用已經擴展到探測蛋白質組的三維結構和構象狀態。關鍵詞:熱蛋白組,熱穩定性,蛋白質構象,擬南芥 ,串聯質譜◆◆研究速讀◆◆實驗思路:研究者採用六組生物學重複,利用高通量蛋白組學分析結合質譜(Mass Cytometry)、生物信息學分析的方法在擬南芥中鑑定到4246個蛋白,利用熱蛋白組(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分析Tm經驗值與蛋白質熱穩定性各種可能的物理化學決定因素之間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