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迄今最大規模乳腺癌蛋白質組學分析:發現新亞型 提出新療法

2020-11-29 健康界

導言:核酸與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的主要大分子。隨著人類基因組等大量生物體全基因組序列的破譯和功能基因組研究的展開,生命科學家越來越關注如何用基因組研究的模式開展蛋白質組學的研究。

近日,貝勒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強大的蛋白質組學分析,深入了解了乳腺癌的生物學複雜性。在此基礎上,他們能夠對已知的靶標提出更精確的診斷方法,開發侵襲性腫瘤的新治療方法,並揭示乳腺癌耐藥性的新機制。

該研究於11月18日發表在《Cell》雜誌,題為「Proteogenomic Landscape of Breast Cancer Tumorigenesis and Targeted Therapy」。

蛋白質組學分析將下一代DNA和RNA測序技術與質譜分析相結合,並用計算方法對數據進行綜合處理,從而對癌細胞中的蛋白質和蛋白質修飾進行深入、無偏移的定量分析。先前,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臨床蛋白質組學腫瘤分析協會(NCI-CPTAC)的研究人員已將這種蛋白質組學方法廣泛應用於癌症研究。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表示:「重要的是,我們的分析包括磷酸化和乙醯化的鑑定,以揭示單個蛋白質活性信息的蛋白質修飾。先前在乳腺癌中未進行蛋白質乙醯化的研究。這些新方法有望提供新的生物學見解,以解決難於治療的乳腺癌及其反應的異質性。」

同時分析遺傳密碼的變化以及由此產生的蛋白質功能改變,比孤立地分析每個成分,更全面地了解乳腺癌腫瘤內部的狀況。

更精確的數據

研究人員使用「癌症基因組圖譜」中的殘留樣品對乳腺癌進行了初步的蛋白質組學分析,為蛋白質組學代表乳腺癌圖譜研究的進展提供了理論依據。目前的研究向前邁出了的重要一步,它包括使用特定於保留蛋白質修飾的協議收集的組織樣本,分析更多的樣本,對完全相同的組織片段進行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鑑定,並在蛋白質磷酸化、DNA和RNA測定中加入蛋白質乙醯化圖譜。近年來,蛋白質基因組分析技術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這些前沿的方法也被應用到了該數據集中。

研究人員完成了122個治療初期乳腺癌樣本的蛋白質基因組分析。他們的分析產生了大量的數據,包括每個腫瘤內約38000個蛋白質磷酸化位點和近10000個乙醯化位點,以及全外顯子和RNA測序,這些都需要先進的計算方法來分析和整合這些信息。研究人員表示:「如今,這類複雜的分析現在通常在大規模蛋白質組學數據集上進行,並且我們正在開發工具使這一過程自動化。」

圖解摘要

研究人員說:「在這裡,我們描述了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組乳腺癌樣本的蛋白質基因組特徵,這些樣本是專門為這些類型的分析而收集的,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結果的保真度和準確性。每個腫瘤細胞實際上都有數百個基因組變化。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了解它們在臨床或生物學上的意義。我們所闡述的方法能夠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每個患者的乳腺癌。」

確定藥物靶標

例如,分析顯示,一些乳腺癌亞型有一些被稱為激酶的靶向酶,比其他癌症的磷酸化程度更高,這表明它具有更高的活性,因此更具有靶向性。這些分析包括最近確定的藥物靶點,如CDK4/6及其調控背景,以及作為新免疫治療藥物靶點的程序性細胞死亡受體和配體。綜合分析還發現了一些新的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可以用這些藥物治療。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目前這些藥物僅限於雌激素受體陰性疾病。

其他分析對ER +和ER-乳腺癌的代謝脆弱性提出了全新的見解。研究人員表示:「我們對乳腺腫瘤中首個乙醯基蛋白質組的全面分析揭示了乳腺癌亞型特異性代謝的新細節。」

改善診斷和治療

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發現能激髮乳腺癌科學家探索他們在這項研究中發現的新生物學改變的治療或診斷潛力。他們還樂觀地認為,他們的發現將鼓勵人們努力將蛋白質組學轉變為一種可在臨床上常規用於改善診斷和治療的癌症分析方法。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認為,蛋白質組學方法將繼續幫助我們確定新的候選治療靶標,更好地了解乳腺癌和其他癌症的免疫狀況,深入了解反應和耐藥性,並朝著實現個性化癌症治療目標的最終進展邁進。科學是強大而令人興奮的,但最終,我們可以提供給患者的才是重要的。」

參考資料: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1-proteogenomics-identification-therapeutic-vulnerabilities-breast.html

【2】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1400-8?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0092867420314008%3Fshowall%3Dtrue


相關焦點

  • 「Cell」迄今最大規模乳腺癌蛋白質組學分析:發現新亞型 提出新療法
    近日,貝勒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強大的蛋白質組學分析,深入了解了乳腺癌的生物學複雜性。在此基礎上,他們能夠對已知的靶標提出更精確的診斷方法,開發侵襲性腫瘤的新治療方法,並揭示乳腺癌耐藥性的新機制。
  • Cell:人類結腸癌蛋白質基因組學分析揭示出新的治療策略
    作為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臨床蛋白質組學腫瘤分析聯盟(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linical Proteomic Tumor Analysis Consortium)的一部分,這些研究人員產生了基因組數據和蛋白質組數據,並對這些數據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
  • 迄今最大規模阿爾茨海默病蛋白組學數據!《自然-醫學》發表重要...
    科學家們展開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AD蛋白質組學研究,以確定在這種疾病中起作用的蛋白質和生物學過程。這份研究數據,將為AD治療提供新的藥物開發靶點,也為及早發現AD提供檢測和診斷可用的生物標記物。根據以往對AD的理解,有不少療法集中於兩種蛋白,即病理性聚集在大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令人遺憾的是,這類在研療法的臨床試驗屢遭失敗,尚未能給廣大患者帶來有效幫助。 這讓科研人員們開始重新審視,還有哪些其他蛋白質在AD中起作用?它們是否可以提供新的藥物靶點?此次大規模蛋白質組學研究正可以為這些問題提供答案。
  • Cancer Cell: 蛋白質組學為治療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提供了新見解
    近日,一項新研究通過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確定了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中的三種分子亞型,可能會提供新的見解,以匹配針對癌症患者的針對特定癌症的有效療法。該研究由貝勒醫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臨床蛋白質組學腫瘤分析聯合會(CPTAC)領導,相關結果發表在《Cancer Cell》雜誌上。
  • 「Science/Cell Sys」背靠多組學大數據 科學家設計更加「智能」的細胞療法
    近期,在兩篇新的論文中,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些互補的策略,用「智能」細胞療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在9月23日發表於的《Cell System》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分析了癌細胞和正常細胞中數千種蛋白質的龐大資料庫。
  • 科學家繪製出乳腺癌腫瘤發生和靶向治療的蛋白基因組學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乳腺癌腫瘤發生和靶向治療的蛋白基因組學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4:37:37 美國博德研究所Michael A.
  • 新研究為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定義載體蛋白質組限制
    新研究為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定義載體蛋白質組限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3:30:20 美國南加州大學Christopher M.
  • 「快訊」迄今最大規模血漿蛋白質組學分析!英國生物銀行與多家生物製藥巨頭組成聯盟
    這將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血漿蛋白質組學研究之一,旨在顯著擴大「蛋白質組學」的領域研究,使人們對疾病過程有更好的了解,並對創新藥物的研發提供支持。測定蛋白質的實驗室工作將由瑞典領先的蛋白質組學公司Olink使用其專有技術進行,該技術結合了高通量和極少樣本量的高質量蛋白質水平數據。這些蛋白質的檢測結果將與參與者的可用遺傳信息相結合,從而使研究人員能夠研究遺傳變異與蛋白質表達之間的關聯,並進一步闡明遺傳與疾病之間的聯繫。
  • 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血清的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特徵
    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血清的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9 13:19:27 西湖大學Tiannan Guo、Yi Zhu、溫州醫科大學Haixiao Chen、迪安診斷公司Huafen
  • Cell發布大型癌症蛋白質基因組學研究重要成果
    通過整合他們有關蛋白質組的研究發現及已知的腫瘤基因組信息,研究人員報告了重新認識最惡性形式卵巢癌進程的潛力。這項研究工作發布在6月29日的《細胞》(Cell)雜誌上。研究人員說,他們的成果顯示了結合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數據——一種稱作為蛋白質基因組學(proteogenomics)的方法的力量,生成了有關卵巢癌生物學更完整的圖像。
  • 蛋白質組研究:生命天書的新解碼?
    深科·淺說蛋白質組研究:生命天書的新解碼?前不久,《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在早期肝細胞癌蛋白質組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這一研究測定了早期肝細胞癌的蛋白質組表達譜和磷酸化蛋白質組圖譜,發現了肝細胞癌精準治療的潛在新靶點——膽固醇酯化酶SOAT1。
  • Cell:利用蛋白質-基因組學描述人高分級漿液性卵巢癌
    通過將這些卵巢癌蛋白質組方面的發現與已知的這些腫瘤的基因組數據整合在一起,研究人員報導了對最為惡性的卵巢癌---漿液性卵巢癌(serous ovarian cancer)---的潛在新認識。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發現說明了將基因組組數據和蛋白質組數據結合在一起---一種被稱作蛋白質-基因組學(proteogenomics)的方法---能夠提供漿液性卵巢癌的更加完整的生物學特徵。論文共同通信作者、PNNL生物醫學研究部門首席科學家Karin Rodland說,「歷史上,癌症被認為是基因組疾病。
  • 多組學分析助力精準治療,有望攻克三陰性乳腺癌臨床治療難題
    三陰性乳腺癌(TNBC),因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均為陰性表達而得名,佔乳腺癌的10%-20%。目前三陰性乳腺癌幾乎無靶向療法可用,患者只能依靠手術和化療進行治療,治療效果不佳並且復發轉移的風險較高,因此一直被認為是「最毒」的乳腺癌。
  • Cancer Cell|時代新範式-下一代組學分析智慧機器人
    隨著研究界對生命密碼的解析逐漸深入和先進實驗及計算方法的不斷更迭,組學研究從最初以基因組為核心發展出包含轉錄組、蛋白質組、代謝物組、表觀遺傳組、蛋白互作組等多模態相輔相成的豐富內涵。相應地,在科研實踐中,以產出大規模組學資源為目的的大型聯合體項目層出不窮,其貢獻的數據深度與廣度往往是前所未有的。
  • 最大規模的AD蛋白組學研究;AI追蹤心臟血流
    1,Nature Medicine重磅突破,報導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阿爾茲海默症蛋白組學研究 來源:精準醫學與蛋白組學
  • Nature Methods|新方法再次提高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定量準確度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Sydney Brenner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在蛋白豐度檢測、轉錄修飾和翻譯後修飾方面填補了單細胞轉錄組學的空白。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SCoPE-M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定量分析多功能單細胞蛋白質組的方法,這種方法採用同位素標記和載體蛋白質組學來分析單個細胞【1】。
  • 新方法再次提高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定量準確度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在蛋白豐度檢測、轉錄修飾和翻譯後修飾方面填補了單細胞轉錄組學的空白。    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質譜(SCoPE-M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定量分析多功能單細胞蛋白質組的方法,這種方法採用同位素標記和載體蛋白質組學來分析單個細胞。
  • Mol Cell:科學家成功開發出有效治療乳腺癌的新型組合性療法
    2020年10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莫納什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組合性療法,其或有望幫助治療攜帶特定基因突變的乳腺癌患者。
  • Cell:西湖大學再獲重大突破!解密新冠肺炎患者血清的蛋白質組和...
    為了驗證這一推測,他們應用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技術分析了來自COVID-19患者和幾個對照組的血清的蛋白質組和代謝組。 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5月27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roteomic and Metabol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COVID-19 Patient Sera」。
  • 繪製最大規模的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上海專家多項成果攻堅...
    今天一早,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傳來消息,該院乳腺外科於近期連續獲得三項研究突破: 繪製最大規模的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探索國人乳腺癌精準治療靶點並在臨床上成功應用; 在有「最難治」乳腺癌之稱的三陰性乳腺癌研究領域,繼續完善「復旦分型」研究體系,首次提出基於代謝特徵的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