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證網
作者:張煥昀
近日,「新基建」概念如火如荼。日前,民生加銀滬深300ETF基金經理何江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在投資領域,同樣需要呼喚「新基建」。在何江看來,投資領域的「新基建」和量化投資密切相關,主要有四個層面的發展值得關注:一是大數據技術;二是人工智慧技術;三是投資組合管理技術;四是交易的智能「高速路」建設。
第一、大數據技術
投資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收集和處理信息。理論上來說,對於現實社會的信息掌握得越完備,對投資越有利。
在何江看來,大數據中心的建設對投資機構有重要意義,而構建高質量的大數據中心充滿挑戰,有兩點需要做好。首先,要加強數據的整合。傳統的數據存儲和處理是分散的、割裂的。例如,很多研究員調研獲得的數據往往是由研究員個人進行管理,並沒有通過集中的資料庫進行統一管理,因而這些信息並沒有得到更充分的應用。因此,需要加強數據的整合,包括外部數據與內生數據的整合、原始數據與加工數據的整合、結構化數據與非結構化數據的整合等。
其次,擴大數據來源,重視另類數據的運用。傳統的信息數據整理會受限於人工處理的能力,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數據空間越來越大。花旗銀行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資訊時代,利用大數據做交易的投資經理將會遠遠走在同行之前。量化分析師可利用大數據技術,將他們所要驗證的變量擴展到行為、看法和感知反饋等數據。這就在運用大數據技術的公司和那些沒有運用大數據公司之間,創造了「信息套利」的可能性。
「大數據特別是新的另類數據,在投資上的運用將會越來越廣泛,而大數據也是進一步採取人工智慧等手段的基礎。」何江表示。
第二、人工智慧技術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人工智慧也在投資領域發揮越來越廣泛的作用。」何江表示。
在何江看來,人工智慧能夠幫助提升那些常規性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從而解放人力資源去做那些更富創造性的工作。例如,金融科技公司Kensho就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對於市場信息進行處理,可以對一些基礎的問題進行預判。有了人工智慧的幫助,研究員可以再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何江認為,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從大數據中去發現那些並非顯性的投資線索,就像是AlphaGo走出了人類棋譜中從來沒有走的妙招。在傳統的量化投資策略中,線性思維佔主導地位,而通過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去捕捉各種因子之間非線性的關係,並且結合處理海量數據的優勢,從而提升投資效果。
第三、投資組合管理技術
何江指出,目前國內很多投資組合管理仍然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更多地是倚重基金經理們的個人經驗,缺乏通過專業系統進行組合層面的精細化管理。現在國內常用的投資組合管理系統更多地是著眼於解決帳務上的問題,而組合層面上的增值功能是相對比較欠缺的。傳統管理模式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投資組合的性質缺乏穩定性,優勢的投資成果無法進一步規模化,投資組合事前的風險管理機制還比較簡單,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徵不能與客戶的需求進行很好的匹配。
在何江看來,精細化的組合管理技術的核心,就是要解決前面提出的問題。通過技術手段,使得投資組合的風格特徵進一步清晰,優化投資組合的收益風險比。並且通過組合管理技術,把基金經理的優勢投資成果規模化,最大程度地發揮優秀基金經理的能力。通過組合技術,還可以智能化地將投資組合與客戶的需求進行有效匹配。
何江指出,一個完備的投資組合管理系統應當包含產品周期管理、資產配置、投資交易策略、風險識別與監控、情景分析、壓力測試、交易執行、業績歸因等各個環節。一方面要強化從投資組合層面去管理,另一方面要強化全流程的管理。例如,貝萊德打造的阿拉丁平臺,將投資組合管理、風險分析、交易執行、數據管理與監控等結合在一個平臺上,擁有使競爭對手們望塵莫及的數據基礎,可以24小時對投資組合進行綜合診斷。
第四、交易的智能「高速路」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何江看來,投資領域也是這樣,特別是在某些策略領域裡,「快人一步」往往有利可圖。伊利諾理工大學斯圖爾特商學院計量金融學教授班傑明·范·弗利特說:「在高頻交易的時代,技術速度本身就是一種策略。」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很多投資機構為了提升交易速度願意投入大量資源。除了速度以外,優化的智能算法交易也能夠幫助提升投資業績。智能算法交易能夠有效地分析市場的微結構,通過動態調節交易訂單的大小、速度和價位來優化交易成本。
何江指出,美國的投資機構已經在所謂的「新基建」領域進行了大量的建設。例如,資產管理行業巨頭貝萊德不斷地在金融科技方面發力,把科技創新和量化分析放在公司最重要的位置。貝萊德打造的投資風控平臺阿拉丁就是這種「新基建」的結晶。再例如,高盛為了保住其在行業中的地位,並且維持創新的領先性,在以科技為核心的「新基建」方面大量投入。高盛前任CEO貝蘭克梵很愛說的一句話:「其實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組建量化投資部門,高盛在科技創新和量化投資方面一直走在行業的前沿。
「未來,強國之間的競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科技創新的競爭,金融投資領域很大程度也是科技創新方面的競爭。」何江總結表示,面向未來,投資領域的奮進者,要高舉科技創新的大旗,大力發展「新基建」。
何江,清華大學流體力學碩士,具有14年證券從業經歷,曾任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副總經理;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數投資部基金經理、副總監,風險管理部數量分析師、高級經理、業務主管;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信用分析師;北京方速信融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北京色諾芬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合伙人、研究部負責人。2019年4月,加入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ETF與指數投資部負責人。自2019年12月至今,擔任民生加銀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民生加銀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聯接基金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