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8年,最熱門的天氣事件

2020-12-04 悟空科學世界

1月1日:超月亮! 「 超級月亮 」一詞指的是當自然衛星近地點時,或在軌道上與地球最近的點時發生的滿月。在元旦5點的時候,月球將到達最靠近地球距離:離地球356,565公裡的極端近地點距離。 此外,這次滿月與近地點的近乎巧合,將會導致極大的高海拔和低海潮範圍。在這個時候,任何沿海的海上風暴幾乎肯定會加劇沿海的洪水問題。這種極端浪潮被稱為「近地大潮」,

1月6日至11日:黎明行星首腦會議。 1月6日至11日凌晨,在天秤座的黃道星座中有一個高峰。隨著年份的開始,火星經過雙星Zubenelgenubi以北0.7度的位置,木星在同一個雙目視場的東邊。

1月31日:超級藍月亮的全食。 它是一月份的第二次滿月,它將被地球的陰影包圍下,徹底黯然失色。發生這種情況時,太平洋將轉向月球; 在太平洋以西,中亞,東亞,印度尼西亞,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這個月球的精美視角將在傍晚的天空中展現出來。向西方走去,進入西亞,印度次大陸,中東和東歐,隨著月球的升起,月蝕已經開始。

3月28日:金星與天王星非常接近。 三月二十八日,太陽的第七顆行星與金星在晚上會有非常密切的聯繫,你會捕獲到一個很好的機會。兩者在天空中相距4弧分,亮度則相差10000。

4月22 - 28日:金星與昴星團(七姐妹)。 在這段時間內,最亮的行星,處在美麗的昴星團(也被稱為七姐妹)的5度以內。兩者之間的最小距離將在4月25日到達,相隔3.5度,通過7倍望遠鏡會看到非常驚人的景象。

七月二十七日:一個很長的月食全蝕。 在東半球的大部分地區,這種特別長的月全食將是可見的。月球將直接從印度洋馬達加斯加東海岸幾百英裡外的一點上空出現。持續時間長,其原因是月球幾乎直接穿過了地球陰影的中心。

8月11 - 12日:一個極好的英仙座年 英仙座和夏季度假者愛戴的英仙座流星雨, 恰逢是2018年的新月,這意味著天空將異常黑暗。英仙座流星被認為是仲夏天空的老忠實,因為它是最可靠的年度流星雨。

七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火星的夏天 紅色星球在七月二十七日到達與太陽相反的地方(意思是它位於地球的另一邊),在摩羯座的黃道星座,從黃昏到黎明可見。

12月13 - 14日:流星雨的「寶石」! 雙子座計劃在十二月十三日晚上到十四號早上達到它們的最高點,在理想的黑暗天空下,可以看到每小時有近百個緩慢,優美的流星。

十二月中旬:一隻肉眼彗星?-可能 大約每5.5年環繞太陽的小彗星,通常只有用望遠鏡才能看見,可能會在聖誕節前的幾個星期裡有短暫的表演。46P / Wirtanen彗星將在12月16日與地球最接近。在1160萬公裡的距離上,這顆彗星可能會變得像三級星光一樣明亮,因為它在北上穿過金牛座。如果是這樣,用肉眼就可以看到,使用雙筒望遠鏡和小望遠鏡很容易找到。

相關焦點

  • 盤點:2018年十大人工智慧熱門事件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雪)2018年人工智慧領域,從技術到產品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和突破。那麼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裡,人工智慧領域發生了哪些值得記載的大事件呢?本文將盤點今年十大人工智慧熱門事件。一:韓國平昌冬奧會1218架無人機排列出奧林匹克五環在2018年2月的韓國平昌冬奧會上,無人機群整齊排列出了奧林匹克五環,視覺效果非常震撼。據悉,這一無人機群共有1218架英特爾無人機,和Lady Gaga超級腕中場秀上飛行的無人機屬同一型號。
  • 宜春市2018年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報告(圖)
    月24日,宜春市政府新聞辦、宜春市氣象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宜春市2018年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答了記者提問。  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等氣候事件影響,使得有些天氣氣候事件呈現一定的極端性特徵。
  • 2018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內附中獎名單)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28日下午,在中國氣象局2019年1月新聞發布會上,「2018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山竹』強勢登陸粵港澳大灣區」和「超強颱風『山竹』重創菲律賓」分別成為2018年度最受公眾關注的國內外天氣氣候事件。
  • 2018年6月全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6月29日,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8年6月全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南方地區出現3次大範圍強降雨天氣過程>  6月,南方地區出現3次大範圍強降雨天氣過程,分別為5-9日、17-20日、24-28日。
  • 2018年濟南天氣氣候大事件來了!3次颱風來襲創歷史之最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月2日訊(記者 樊思思)濟南市氣象局今天發布了2018年濟南市8大天氣氣候事件。記者注意到,總體上看,2018年濟南天氣氣候呈現出降水偏多、氣溫偏高的特點。全市年平均降水量790.7毫米,是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第9位多值,較常年(647.9毫米)多142.8毫米,偏多22%;全市年平均氣溫14.8℃,是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第3位高值,較常年(13.9℃)偏高0.9℃。  事件一:盛夏3個颱風先後影響濟南,創歷史之最  7~8月先後有3個颱風影響濟南(圖1),創歷史之最。
  • 佛山成功發出國內首個龍捲風預警入選2018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2018年哪個天氣事件讓廣東人印象最深刻?可能有不少人選擇風王「山竹」來襲。根據廣東省氣象局昨天公布的2018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實去年別的一些颱風也給廣東帶來了很大影響,「史上最凍」廣馬和「跨年」寒潮這兩起事件,也讓不少市民記憶猶新。
  • 2018 年度人工智慧熱門事件大盤點:「悲喜交加」
    AI 科技評論的讀者們又與我們度過了相伴相隨的一年,與我們一起見證了人工智慧在這一年所面臨的發展與挑戰。以下 AI 科技評論就帶領讀者們回顧一下 2018 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情況以及熱點事件。如果用「高歌猛進」來作為人工智慧 2017 年發展的形容詞,那它在 2018 年的發展則可稱得上是「悲喜交加」了。
  • 盤點2017年最熱門的文化閱讀事件,你怎麼看?
    我們梳理了今年最熱門的18項文化閱讀事件,希望能幫助大家清晰地切中文化跳動的脈搏。同時新華網、亞馬遜中國、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官網聯合發起「2017十大文化閱讀事件票選活動」,以下哪些是你2017年最關注的「十個熱點」,快來投票告訴我們!(本盤點側重與閱讀有關的文化領域,以時間排序,泛文化類事件不在此列)
  • 極端天氣事件!2019年7月看來將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
    初步數據顯示,2019年7月與2016年7月持平或超過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這些數據由世界氣象組織和哥白尼氣候變化計劃收集,並基於7月的頭29天。數據顯示,2019年7月的氣溫與2016年7月持平,或「略高於」2016年7月,2016年7月不僅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7月,也是最熱的一個月。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19年廣西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第一名居然是…
    這兩天的高溫讓人恍惚: 「夏天這麼快就到了嗎?」2019年的廣西天氣你們還有印象不 根據眾多網友投票及專家評審意見 廣西氣象局3月10日公布了 2019年廣西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 中國天氣網微博首獲「典贊·2018科普中國」十大自媒體
    中國天氣網訊 1月16日下午,作為中國科普傳播界的一項年度盛事,「典贊·2018科普中國」揭曉盛典在人民日報社舉行,中國天氣網微博首次榮獲「十大科普自媒體」稱號,這也是自活動創辦以來首個獲此殊榮的氣象類帳號。此外,現場還揭曉了2018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十大網絡科普作品」等獎項。
  • 甘肅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緣何增多
    老天這是怎麼了?  我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緣何增多  4月14日19時至20時,蘭州市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雹雨交加的極端天氣。這兩日,我省局地又出現了沙塵和暴雪等極端天氣,市民不得不問,老天這是怎麼了?  日前,甘肅省氣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鮑文中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就指出:「隨著氣候變暖,近40多年來,全省平均降水量下降了25毫米,也造成了甘肅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損失嚴重。」
  • 2018年我們都經歷了怎樣的極端天氣?未來會否更熱更澇?
    2018年我們都經歷了怎樣的極端天氣?未來會否更熱更澇? 2018年,我們一起經歷了最熱的一年,見證了北京30年來最晚暴雪,眼看江浙滬被颱風「包場」……極端天氣的發生,一邊印證著氣候變化的影響,一邊又預示著未來。
  • 18年十大高薪熱門專業排行榜,最適合男生的專業排名,這就是標準
    最適合男生的十大高薪熱門專業第四名:網際網路金融從全國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增長數量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財意識上升的速度來看,若干年後你會發現這方面的技術人才仍然稀缺。最適合男生的十大高薪熱門專業第九名:物聯網工程又是近熱門專業,可以說搞研究的路還有很長;萬物互聯以後一定會有爆發期的,智能城市、智能家居、家具、智能乘用工具等都是基礎元素最適合男生的十大高薪熱門專業第十名:建築學
  • 2014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 入圍事件(上)
    編者按:由公眾參與的「2014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於12月1日至22日進行。本年度,全球監測到了持續變暖、太陽活動等氣候事件,世界各地多國經歷了暴雨、高溫、乾旱等重大天氣事件。
  • 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根據專家評議,2020年度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為: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半個月內3個颱風接連影響東北歷史罕見;歷史首次出現7月「空臺」;今年夏季我國降水多汛情重;初冬寒潮暴雪天氣襲擊東北致部分地區受災;2020年強對流天氣發生早頻次高極端性強;2020年全國霾天氣繼續減少;華南高溫少雨導致氣象乾旱持續發展;8月中旬四川盆地暴雨頻繁致部分地區受災;2020年我國氣候條件利於植被長勢繼續向好
  • 德州通報2018年十大氣候事件,颱風影響歷年最多
    1月4日,德州市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18年氣候影響評價及氣候事件、2018年履行防雷和施放氣球社會監管情況。2018年全年,德州出現了十大氣候事件:冬春大風沙塵多。1—4月,共出現15次大風過程(陣風7級以上),其中4月6日大部分縣市出現8-9級西北大風,持續時間達8小時以上,武城風速最大為22.0米/秒,這是2018年最強的大風過程;沙塵天氣共出現7次,為近十年來同期最多。春季氣溫波動大。3—4月份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但冷暖空氣勢力均較為強盛,氣溫變化幅度大。
  • 濟南發布2020年八大天氣氣候事件 近70年來,2020年冬天歷史同期最暖
    在1月4日濟南市氣象局公布的2020年八大天氣氣候事件中,年底強寒潮天氣上榜。新的一年開始,強寒潮又來了,實現完美跨年,無縫銜接。那麼過去的一年,濟南天氣氣候經歷了哪些大事件?一起來回顧一下:2020年,濟南市降水偏多,氣溫偏高,共出現9個暴雨日、22個短時強降水日、10個冰雹日、16個高溫日。
  • 2018年藥物研發不容錯過的三大熱門
    2016年FDA批准了22個新藥,2017年FDA創下歷史新高,批准了46個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