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蘭革命(1566年~1609年)

2020-12-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尼德蘭位於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原屬神聖羅馬帝國,1556年歸屬西班牙。西班牙隨即對尼德蘭進行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殘酷迫害新教徒。激起了當地溫和貴族和人民的強烈不滿,的反抗鬥爭不斷發生。

    1566年尼德蘭各地爆發了反對天主教的聖像破壞運動,很快就發展為一場要求宗教自由、廢除修道院特權的起義。西班牙當局答應起義者的條件,用懷柔政策平息起義,1567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任命阿爾法為總督,派軍隊進駐尼德蘭,設立特別法庭,血腥鎮壓起義者和異教徒。起義者逃入森林組織遊擊隊繼續鬥爭。

    1567年尼德蘭溫和派貴族領袖威廉,流亡到德意志招募軍隊試圖推翻西班牙統治,但未能獲勝而耗盡財力,遂解散了僱傭軍。1569年,西班牙當局徵收「什一稅」瘋狂斂財,尼德蘭經濟凋敝,人民大量破產失業。1572年「海上乞丐」遊擊隊在澤蘭省布裡爾登陸,奪取荷蘭和澤蘭兩省,推舉威廉成為執政。1572年阿爾法派兵鎮壓,當地人民奮勇抵抗,戰致1576年西班牙軍在荷蘭來頓城被擊敗。

    在北方革命勝利鼓舞下,1576年布魯塞爾爆發起義,起義軍攻佔了西班牙殖民統治機構。同年11月南北雙方籤定旨在驅逐西班牙人實現南北統一的「根特協定」,但因雙方分歧,1579年南方宣布承認西班牙統治,同年北方單獨成立了「烏得勒支同盟」。1581年北方7省成立聯省共和國,又稱荷蘭共和國。1609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三世被迫於共和國籤定「12年停戰協定」,承認荷蘭獨立。

    尼德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後來歐洲風起雲湧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提供了榜樣。16世紀火槍取得了重要的發展,西班牙人發展出了帶有槍管支架的大型滑膛槍,使火槍在威力和射程上超過了弓弩,同時出現了使用鋼輪槍機擊打燧石發火的火輪槍,使火槍擺脫了火繩的束縛,可以由騎兵在馬上射擊,裝備火輪手槍和馬刀的新式騎兵逐漸取代了中世紀的騎士。


(責任編輯:鄭文達)

相關焦點

  •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常識積累之尼德蘭革命
    接下來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為大家帶來尼德蘭革命的相關情況。   尼德蘭革命   在歐洲大陸的西北部,包括今天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的一部分地方在內的地區,歷史上稱為尼德蘭。   1566年至1609年,這裡爆發了一場反抗西班牙的封建專制統治的人民革命,結果是西班牙被迫承認荷蘭的獨立。
  • 「尼德蘭革命」,荷蘭的曲折建國史!
    荷蘭風車(圖片來自網絡)1566年4月,威廉·奧蘭治親王、厄格蒙特伯爵和荷恩大將代表尼德蘭的「貴族同盟」正式向西班牙駐尼德蘭總督請願時任西班牙駐尼德蘭總督是女公爵瑪格麗特。請願書上要求廢除迫害新教徒的法令,召開三級會議,撤退西班牙駐軍。總督拒絕他們的要求並把他們趕出布魯塞爾,貴族們想以雙方妥協的方式來達到計劃的目的落空了,而此時的人民已經醞釀革命了。憤怒的群眾發動了大規模破壞天主教堂和修道院的運動,參加者達數萬人之多。尼德蘭革命由此拉開序幕。瑪格麗特總督迫於群眾的壓力,宣布停止迫害新教徒,並赦免貴族同盟的成員。
  • 西班牙霸權主義下的尼德蘭革命,海上馬車夫的前世之戰!
    在西班牙霸權主義壓迫以及國內矛盾交織下,尼德蘭爆發了反抗西班牙求獨立的革命,這次革命是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革命造就了海上馬車夫王國——荷蘭的誕生。時勢造英雄——「祖國之父」的誕生說起尼德蘭革命,不得不想到威廉一世。
  • 第一次反殖民戰爭,尼德蘭革命的成功,宣告海上霸主西班牙的沒落
    但只要有壓迫就會有反抗,尼德蘭革命就是一次反抗殖民侵略者的戰爭。革命軍開始徵集軍隊於是在1566年4月5日,以奧蘭治·威廉親王、厄格蒙特伯爵和荷恩大將為首的尼德蘭早起資本家組成了在革命軍源源不斷的後勤和越來越多的軍隊下,西班牙軍隊被打敗,阿爾法公爵也被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召回,後西班牙又另派列揆生為尼德蘭總督,帶領軍隊包圍了海濱城市來登,妄圖一舉消滅尼德蘭革命,但尼德蘭革命軍經過三個月的抵抗打退了西班牙的進攻,北方革命宣告勝利,於是革命軍開始將目標轉向南方。
  • 歐洲:尼德蘭革命的爆發 獨立戰爭的開始
    尼德蘭革命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同時又是一場爭取國家獨立的解放戰爭。一切主張民族獨立的人,包括愛國的封建貴族,都程度不同地參加了革命,但革命的主力軍是倍嘗民族和階級雙重壓迫的廣大農民和平民群眾。551年,皇帝親自作媒,威廉與尼德蘭名門閨秀結婚,領地又有增加。如他後來所說:他在尼德蘭並非外國人,尼德蘭是他的祖國。後來,威廉長期任職軍隊,為查理五世東徵西討,立下汗馬功勞。1556年,腓力二世即位,任命威廉為荷蘭、西蘭和烏得勒支等地總督和國務會議成員,並授予最高獎金羊毛勳章。
  • 「尼德蘭」革命的爆發,竟還伴隨著遊擊戰爭,你知道嗎?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分享的是尼德蘭革命的爆發和遊擊戰爭的文章,希望你們會喜歡!「尼德蘭」革命的爆發,竟還伴隨著遊擊戰爭,你知道嗎?貴族同盟與破壞聖像運動。正是在人民群眾對腓力二世不滿情緒高漲的形勢下,與資產階級利益相關的貴族激進派也開始行動了。
  • 尼德蘭革命:撕開封建專制陰霾的第一道光,民主與專制的激烈抗爭
    無休止的剝削和殘忍至極的審判,統治者如此的暴行自然惹得尼德蘭的群眾們怨聲載道,一場暴風雨在尼德蘭的土地上醞釀著,並且逐漸逼近。「破壞聖像運動」1566年8月11日,尼德蘭的群眾們自發地集結起來。1572年,一支由24隻小船組成的遊擊隊,竟打敗了阿爾發的軍隊,成功佔領了北方西蘭省的重要港口布裡爾。這一創造性的勝利更加激發了尼德蘭人民的信心和鬥志,北方的革命鬥爭一天天的盛大起來,並頻頻傳回捷報。
  • 尼德蘭人民是沒有辦法了才發動了這場革命
    尼德蘭革命發生的原因尼德蘭革命發生的原因可以被分成兩個方面,其一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其二是西班牙封建專制的壓迫。兩者形成了強烈的衝突,導致了這次事件的發生。1566年4月的某一天,由尼德蘭的大貴族威廉·奧蘭治、厄格蒙特伯爵和荷恩大將等人,穿著乞丐的衣服,出現在總督府門口,對西班牙總督要求廢除迫害新教徒的法令。西班牙總督是一個名叫瑪格麗特的女公爵,她不僅沒有同意這些請願的貴族們的要求,還將他們趕出了總督府。西班牙政府的壓迫,正是成為了尼德蘭革命發生的原因之一。
  • 「多城市國家」尼德蘭,革命前曾被「它」專制統治,慘不忍睹!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分享的是革命前的尼德蘭,希望你們會喜歡!「多城市國家」尼德蘭,革命前曾被「它」專制統治,慘不忍睹!「尼德蘭」荷蘭文意為低地,指馬斯河,萊茵河,些耳德河下遊及北海沿岸一帶的低洼地區範圍大體相當於今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
  • 荷蘭為什麼有「荷蘭」和「尼德蘭」兩個稱呼?
    為了獨霸尼德蘭的財富,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採取了徵高稅、不允許尼德蘭商船停留西班牙港口的政策,使尼德蘭大量工廠倒閉,工人失業。此外,在當時西班牙是一個狂熱的天主教國家,北部新興的資產階級越來越不願意受到天主教教義的束縛。尼德蘭革命一觸即發。西班牙的宗教迫害政策成了革命的導火索。為了壓制新教運動,西班牙國王在尼德蘭設立宗教裁判所,瘋狂迫害新教徒。
  • 天文學家的天文學家:1609年克卜勒革命成就競爭對手伽利略
    這是Johannes Kepler的出版物1609年的Astronomia Nova(新天文學),這篇論文中德國天文學家介紹了他描述行星運動的前兩個定律。第一定律指出,行星圍繞太陽以橢圓軌道運行,並將太陽的位置描述為該橢圓中的焦點。第二定律指出,連接行星與太陽的假想線將在給定時間段內掃過一個大小相等的區域,無論在軌道中的哪個時間段落下。
  • 發展必然衝突,衝突引發革命,「尼德蘭革命」的爆發已不可阻擋?
    尼德蘭戰略地位重要,使其成為西班牙王室的必爭之地 尼德蘭在徹底成為西班牙王室控制下的屬地之後,隨著其工商業經濟的發展不斷加快,所能夠創造出的經濟產值也在不斷上升。 這就使得尼德蘭成為了當時西班牙封建中央政府不得不重點關注和控制的對象。
  • 「尼德蘭」到底是什麼意思?荷蘭為什麼要改名尼德蘭?
    德國《焦點》周刊29日報導稱,荷蘭政府28日正式宣布,從2020年起,該國對外宣傳一律改用正式國名「尼德蘭」(Netherlands),而不再是暱稱「荷蘭」(Holland),以重塑更積極的國際形象。根據荷蘭政府的決定,自明年1月起,所有荷蘭企業、使館、政府部門和大學等機構,對外一律使用正式國名「尼德蘭」。
  • 荷蘭改名尼德蘭英文怎麼翻譯?Netherlands的中文翻譯是什麼
    荷蘭的國家宣傳標誌也由一束鬱金香及「Holland」字樣改為「NL」字樣  荷蘭政府表示自明年1月起該國就不叫「荷蘭」(Holland)了,僅用「尼德蘭」(Netherlands)這一國名。
  • 史上今日:1609年8月21日 伽利略制出人類第一架天文望遠鏡
    伽利略(1564年—1642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1564年2月15日生於義大利西北部的比薩城,伽利略自幼受父親的影響,對音樂、詩歌、繪畫以及機械興趣極濃,也像他父親一樣,不迷信權威。1609年8月21日,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展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學原理製造出來的望遠鏡。最早發現望遠鏡秘密的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塞的荷蘭眼鏡商人。這人在製造鏡片的時候,把一塊凸透鏡和一塊凹透鏡合在一起往外看,遠處的東西就變近了。
  • 1525年德國農民戰爭與近代政治革命
    通常我們認為德意志統一的時間是1871年,而將此前的普丹戰爭(1864)、普奧戰爭(1866)和同年的普法戰爭看做是統一道路上的三次主要事件。相較於英國的光榮革命(或者1640年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德國建立近代民族國家的方式似乎非常特殊,以至於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德意志民族國家建立的時刻。
  • 太平洋航運(02343-HK)被FIL Limited減持1566萬股
    原標題:【權益變動】太平洋航運(02343-HK)被FIL Limited減持1566萬股   港交所權益資料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