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前兆的探索:地震波激發與地震波檢驗
美國地球物理學家的發現,餘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更加「活躍」的地震波衝擊,而不是此前認為由於地震引發的當地破碎巖層,由於相對靜態的自身壓力導致的附近地殼重組。據2003年的《科學美國人》(Science American)雜誌3月號文章報導,美國地質勘探局的菲爾澤和加州大學的布羅德斯基教授,分析了近20年發生在南加州的數以千計的地震中餘震的數據後,得出了這一結論。
-
穿透行星的地震波
當科學家重新模擬了當時的撞擊事件後發現,這次事件產生的地震波不僅影響了事件發生點附近的區域,甚至影響到了整個冥王星。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地震波的傳播過程,還是那片特殊區域的形成過程,都可能與冥王星上一片深達150千米的液態海洋有關。
-
地震波的秘密
全球的地震儀都記錄到了尼泊爾地震的地震波,位於加州北部和俄亥俄州南部的地震臺網的地震儀也不例外,這個臺網是由伯克利地震實驗室運維的
-
地震波是如何傳播的?
地震波是如何傳播的?下面的圖形形象地給出了說明。以加利福尼亞北嶺地震為例,1994年1月17日,震級6.8北嶺是位於洛杉磯以北不遠的聖費爾南多谷中的一個社區,在1994年1月17日當地時間4:31 AM受到大地震的衝擊。約60人死亡,財產損失估計為300億美元。因為地震發生那天是馬丁.路德.金紀念日,所以當天早晨高速公路上的人並不象通常的星期一早晨那樣多。
-
預警系統這樣與地震波「賽跑」
「地震預警靠的就是電波和地震波傳播速度的時間差。」近日,這套地震預警系統的研發者——四川省地震預警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說。地震發生時會產生地震波,其傳播速度是每秒3.5千米。當地震預警儀探測到地震波後,會以電波形式傳到地震預警中心,而電波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因此,地震預警中心分析處理數據後,會立即通過網絡向外界發出預警信號。
-
地震預警:與地震波「賽跑」
「如果想讓地震預報做到和天氣預報一樣詳細,對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都有完整的說明,那我們的技術還需要進一步發展,至少以人類現有的科學水平,還無法做出精確的震前預報。」毛國良坦言。 毛國良告訴記者,地震預警是指臨近震中的觀測儀器捕捉到地震波後,快速估測地震的大小並預測地震可能造成的影響,趕在破壞性的地震波到達目標區域前,發出緊急警報,是地震發生後採取的技術手段。 一句話概括,地震預警打的就是一個「時間差」。 具體來講,地震發生後,地震波從震源向四面八方傳播。
-
不同類型的地震波如何確區分,地震波能夠幫我們了解這些地球知識
其實簡單的來說就是地震的震源向四周傳播的震動,地震波就是地面的震動向四周擴展的時候,會形成一種特別的波,而地震波的形成不光單單是地震,其實像是地下爆炸,山體滑坡或者是礦井等不同的地方坍塌,都會形成的,不過地震波的類型卻並不一樣,每一種不同的類型,它的傳播速度以及傳播方式也是不一樣的,科學家表示通過對其進行的相關研究,可以確定地震或者是爆炸發生的準確地點,而且還能夠揭示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星球的內部結構
-
資料:地震的深淺、震中距、地震波
這種發生于震源,並向四外傳播的彈性波,稱為地震波。 地震波是由好幾種波組成的。經歷過地震都知道,地震來臨的時候,往往是先感到上下顛動,然後才是前後或左右晃動。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震源同時發出兩種類型的地震波。其中引起上下顛動的那種波振動比較弱,但度比較快;引起晃動的那種波振動比較強,但速度比較慢;所以你就會感到先顛後晃,而且晃總比顛來得明顯。
-
Science:地震波測量深海溫度
Science:地震波測量深海溫度 全球變暖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最為緊迫的挑戰之一。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打破了氣候系統中的能量平衡,在地球系統中產生了額外熱量,導致溫度上升。
-
Science:地震波測量深海溫度
Science:地震波測量深海溫度因此,準確測量全球海洋溫度變化成為認識全球變暖及其影響的關鍵。現今常用的測量海洋溫度的儀器和方法包括XBT拋棄式探溫儀、船載CTD溫鹽深觀測儀、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以及衛星測量方式。
-
地震波終於有用了!科學家利用地震波測量海底水溫變化,成本低還易...
地震波終於有用了!科學家利用地震波測量海底水溫變化,成本低還易操作 CHEN • 2020-09-28 09:02:48 來源:前瞻網
-
人造「地震波」給地球做「CT」
「延平2號」海洋科學考察船於1997建造完成,是全國唯一省級地方管理的海洋綜合調查船。船上設有海洋物理、地質、化學、浮遊生物、底棲生物、微生物等專業實驗室7間共80多平方米,它在許多科考項目中立下赫赫戰功,成為眾多科技迷心中的「網紅」。
-
跑贏地震波的「神器」廈門也有 已完成702處終端的安裝
一旦周邊有破壞性地震發生,這些「神器」就可以搶在地震波到來前自動發布預警。 規劃建設1420處終端 據了解,根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從2018年至2020年,廈門要規劃建設面向學校、社區(村)的地震預警信息專用接收終端,規劃建設任務數為1420處。
-
2020年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地震波
今天小政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地震波」。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處傳播的振動,指從震源產生向四周輻射的彈性波。按傳播方式可分為縱波(P波)、橫波(S波)(縱波和橫波均屬於體波)和面波(L波)三種類型。地震發生時,震源區的介質發生急速的破裂和運動,這種擾動構成一個波源。
-
完勝地震波速度 地震預警為中國減災爭分奪秒
彼時,正在播出節目的電視突然屏幕上彈出地震預警信息,社區的高音喇叭突然響起,開始對地震波到達本地的倒計時讀秒。一些下載了地震預警APP的網民,從手機等各類終端同步收到地震預警信息。科學高效贏得外國點讚此次宜賓震災和中國開發的地震預警技術引起了外國媒體的高度關注。法新社在6月18日的報導中指出,在地震來襲前1分鐘,成都的早期預警系統便已啟動,稱讚中國是繼墨西哥、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實現了地震預警的國家。對地震預警的價值,該報導援引了中國媒體廣泛使用的一個說法:如果能在地震發生前3秒發出預警,傷亡人數可減少14%。
-
跑贏地震波的「神器」廈門也有 目前已完成702處終端的安裝
一旦周邊有破壞性地震發生,這些「神器」就可以搶在地震波到來前自動發布預警。 規劃建設1420處終端 據了解,根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從2018年至2020年,廈門要規劃建設面向學校、社區(村)的地震預警信息專用接收終端,規劃建設任務數為1420處。
-
認識一下競爭堪比火星探索的地球探測
因此認識地球內部對於人類的發展來講也是意義重大。競爭激烈程度堪比航天的各國地球探測與人們耳熟能詳的世界主要科技大國火熱的航天競爭不同的是,各國地下探測計劃雖不為大眾所熟知,但是競爭同樣異常激烈。作為目前少量可以穿透整個地球的信號,地震波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地球內部結構。因此,天然地震也被稱為「照亮地下的明燈」。地震波為什麼能探測地球內部結構?那先從醫院裡利用超聲波給病人做B超說起。
-
科學網—人工智慧全自動地震監測系統發布智能預警「跑贏」地震波'
人工智慧全自動地震監測系統發布智能預警「跑贏」地震波'
-
太陽聲波是地震波的連續波?
2020-12-11 13:17:50 來源: 各家鍋灶不同呦 舉報 目前科學家們已經認識到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積累:地震波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地震波」。 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處傳播的振動,指從震源產生向四周輻射的彈性波。按傳播方式可分為縱波(P波)、橫波(S波)(縱波和橫波均屬於體波)和面波(L波)三種類型。地震發生時,震源區的介質發生急速的破裂和運動,這種擾動構成一個波源。由於地球介質的連續性,這種波動就向地球內部及表層各處傳播開去,形成了連續介質中的彈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