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電商(002127.SZ)對質疑公司體外循環造假的PPT所涉問題作出澄清

2021-01-14 智通財經

智通財經訊,南極電商(002127.SZ)發布公告,公司關注到近期網上流傳的質疑公司體外循環造假的PPT,後被多家第三方自媒體轉載。未避免對投資者構成誤導,現予以澄清說明。

為維護公司的品牌形象、廣大投資者利益及基於對各相關方負責的態度,公司對該傳聞所涉問題作如下澄清:

疑點一:淨利率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

公司收入主要包含兩部分:1)本部業務:包含品牌綜合服務業務、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自媒體流量變現業務、保理業務等;2)時間互聯:包含移動網際網路媒體投放平臺業務、移動網際網路流量整合業務,以下內容主要圍繞本部品牌綜合服務業務。公司的盈利主要來自品牌綜合服務業務,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是南極電商按發放商標輔料的批次為授權生產商提供品牌授權、供應鏈服務等綜合服務,並收取品牌綜合服務費,在各產品約定的服務期內分攤確認收入。品牌綜合服務業務主要成本構成為採購的輔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因此毛利率較高,2019年南極電商本部業務(品牌綜合服務業務佔比85%以上)毛利率達92.70%。

作為產業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商,公司的商業模式主要為IP品牌授權。對標海內外IP授權業務,均呈現高毛淨利率的特點,如美國PVH(Philips-Van-Heusen)集團(股票代碼:PVH)2020年前三季度報告披露,旗下CALVINKLEIN等品牌授權業務的毛利率近100%。

IP授權業務本身壁壘較低,但擁有持續成功的IP壁壘很高。據三文娛(第三方公眾號)統計,全球總收入排名前50的IP中,純美國IP有22個,純日本IP有20個,純國產的IP數量為0。中國授權零售商品的銷售規模僅佔全球3.4%份額,發展空間巨大。公司以南極人、卡帝樂鱷魚、精典泰迪等品牌開展授權業務,2020年總GMV銷售額已突破400億元,因此公司的IP品牌授權具備明顯的競爭壁壘。

疑點二:無明顯的競爭對手

以IP授權商業模式對標,公司擁有明顯的海內外競爭對手。根據全球最暢銷的前十大IP榜:第一名神奇寶貝自1996年以來授權銷售額達950億元美金,包含授權商品、電子遊戲、漫畫雜誌等;第二名HelloKitty自1974年以來授權銷售額高達860億美元收入;第十名漫威宇宙自2008年以來授權銷售額達350億美元收入,前十IP收入準入門檻300億美元。

從國內品牌授權及服務模式來看,公司與恆源祥、北極絨等品牌授權公司存在競爭關係。其中:1)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源祥」)經營產品涵蓋絨線、針織、服飾、家紡、童裝等大類。截至2019年12月,恆源祥擁有100餘家加盟工廠,線下經銷商約170家,零售網點超過1,000家,線上店鋪超過6,500家(相關信息來自恆源祥官網)。2)北極絨(上海)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依託大數據、雲計算和智能倉配打造涵蓋品牌服務、電商交易、倉儲配送、供應鏈金融的全產業鏈生態圈變革紡織產品流動貿易模式。

疑點三: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IP授權業務均為輕資產模式,品牌價值珍貴,核心資產為無形資產(貨幣資金、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固定資產(房屋、建築物、機器工具等)佔比較少。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無形資產帳面價值佔資產總額的比例為9.52%,固定資產帳面價值佔資產總額的比例為0.13%。同時公司創新性開創產業網際網路服務,為供應鏈合作夥伴提供優質、專業、有效的一站式供應鏈和電商賦能服務,包括資源推介、研發設計、質量管控、流量管理、數據分析與應用等,提升授權合作夥伴的運營能力和盈利水平。

疑點四: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帳款佔比重較高

我們認為,現金流及盈利能力為衡量公司財務質量的重要指標,包括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淨資產回報率等指標。2018及2019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分別為5.51億元、12.55億元,淨資產回報率ROE(淨利潤/淨資產)分別為23.71%、24.82%,業務現金流狀況良好,淨資產回報率處於已上市公司中高段位水平。

應收帳款方面,主要來自品牌綜合服務業務及時間互聯業務的授信,2018年及2019年,南極電商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1.61%、20.21%,整體比例可控並且逐年下降。其中:1)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採取分期付款的模式,向生產商提供一定的授信額度;2)時間互聯業務為廣告代理業務,先投放後付款的模式,因此應收帳款的存在具有合理性;3)保理業務。

疑點五:經營規模翻倍增長,員工數量反而下降

根據公司統計,截至2018年-2020年底,南極電商本部員工總數分別為401/393/568人(2020年員工人數未經審計,暫以568人為統計口徑,請以年報實際披露數據為準),2019年較2018年淨下降8人,2020年較2019年淨增加175人,主要體現為業務拓展需要,包括成立食品寵物用品事業群、直播電商事業部,以及存量類目的人數增加等。伴隨公司業務發展,員工待遇持續提升,公司本部2018-2019年員工總計薪酬支出(計入成本費用端的工資、獎金、社保公積金、福利費用及股權激勵費用支出)分別為7,780.99萬元、11,134.69萬元(其中2019年股權激勵費用為403.64萬元),平均薪酬支出從2018年的19.40萬元增長至2019年的28.33萬元。

疑點六:供應商和客戶高度重疊

品牌綜合服務業務的客戶指經公司審核並授權生產公司旗下品牌產品的生產商,公司為其提供品牌授權及產業鏈服務,同時也是公司授權經銷商的供應商。品牌綜合服務業務的供應商指為公司品牌授權業務生產商標輔料的工廠,因此不存在品牌綜合服務業務的客戶和供應商重疊的情況。

在產業鏈合作模式上,生產商與經銷商存在重疊,多為前店後廠模式,且生產商與經銷商均為公司的客戶。該模式有利於實現供應鏈的快速反應,終端店鋪直接將消費者需求快速反饋給上遊工廠,實現用戶直連製造(C2M)的最短路徑。生產商、經銷商與公司共同組成南極共同體,經銷商數量從2014年的804家增至2020年底的6,585家,線上店鋪數量從2017年的4,442個增至2020年底的8,171個,生產商數量從2014年的319家增至2020年底的1600家(2020年經銷商數量、線上店鋪及生產商數量未經審計,請以年報實際披露數據為準),我們在阿里渠道上30%-50%為前店後廠模式,在拼多多渠道50%-70%為前店後廠模式。

疑點七:通過稅務角度計算,公司應繳納的增值稅金額遠遠低於通過財報角度季度的增值稅金額

南極電商絕大部分營業收入的銷項稅率為6%(歸屬服務業),並非此前第三方論述中稅務角度計算的17%的銷項稅率,計算邏輯有誤。

疑點八:歷次股權質押資金主要用途

截至2021年1月11日,張玉祥先生累計質押52,993.50萬股,累計淨融資14億元,融資金額用途:1)涉及上市公司的主要款項合計為7.08億元(其中:2.44億元用於借殼上市、新民科技出售相關資產,3.20億元用於2017年併購時間互聯100%股權);2)用於歸還認購2015年發行股份時的借款、置換認購2015年發行股份時的借款和置換2017年定增時的借款合計金額為5.3億元;3)其餘1.62億元為張玉祥先生個人日常開支(用於繳納個人所得稅款項約為1.5億元)。

截至2021年1月11日,張玉祥先生剩餘質押股數為5,001萬股,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8.17%,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04%。一致行動人朱雪蓮女士及上海豐南無質押股份。

相關焦點

  • 南極電商:對「網上流傳的質疑公司體外循環造假的PPT」的澄清
    每經AI快訊,南極電商(SZ 002127,收盤價:9.23元)1月1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關注到近期網上流傳的質疑公司體外循環造假的PPT,後被多家第三方自媒體轉載。未避免對投資者構成誤導,現予以澄清說明。針對疑點一:淨利率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
  • 南極電商回應八大質疑 機構「寵兒」市值縮水過半 風波已過?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南極電商(002127.SZ)的澄清公告姍姍來遲,但總算有點兒作用。1月13日收盤,南極電商的股價為9.44元/股,漲幅為2.28%,成交金額為18.63億元。此前近7個交易日,該公司股價跌跌不休,累計下跌超32%。
  • 「吊牌之王「閃崩,造假質疑再發酵,南極電商急推5億回購方案
    文|AI財經社 張夢依編輯|孫明連續2個交易日跌停,南極電商(002127.SZ)2021年的開頭「有點難」。1月5日,南極電商大幅低開很快便跌停,直到尾盤才打開跌停板,收報11.09元/股,南極電商的市值也跌破300億元。2021年開年的2個交易日,南極電商累計下跌了18.93%。
  • 「吊牌廠」南極電商的崩潰:完美的公司都值得懷疑?
    渾水調研·挖掘上市公司價值,揭開資本市場真相 撰稿|渾水研究院市值研究中心 金禾 300億市值的「吊牌廠」南極電商(002127)竟然崩盤了。
  • 南極電商,「吊牌」之路已到盡頭?
    「毛利率高達91.58%堪比茅臺」、「電商巨頭」、「股價漲幅1.5倍」等標籤,讓南極電商一時炙手可熱。 但在股價暴漲的同時,質疑聲也出現了。兩年前,某證券機構在路演時,談到了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舉了一個例子——南極電商。據說,做這份路演PPT的分析師已經被調離了研究所。 可能有人不理解什麼是體外循環造假,在此解釋一下。 此處的「體」,是指會計主體,也就是公司。
  • 南極電商造假疑雲調查:財務數據被疑「異於同業」 從貼牌轉向電商...
    一位興業證券分析師發布於2019年的研報中關於「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的分析,被市場普遍解讀為指向南極電商財務造假,該質疑或是造成下跌的源頭。1月5日晚,南極電商緊急召開機構投資者電話交流會,向機構投資者釋疑。當晚,公司連夜出臺回購計劃,試圖穩住下跌的股價。但1月6日開盤,南極電商股價跌勢不止,當日收報10.37元/股,跌幅6.49%。
  • 南極電商造假疑雲調查:財務數據被疑「異於同業」
    一位興業證券分析師發布於2019年的研報中關於「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的分析,被市場普遍解讀為指向南極電商財務造假,該質疑或是造成下跌的源頭。1月5日晚,南極電商緊急召開機構投資者電話交流會,向機構投資者釋疑。當晚,公司連夜出臺回購計劃,試圖穩住下跌的股價。但1月6日開盤,南極電商股價跌勢不止,當日收報10.37元/股,跌幅6.49%。
  • 南極電商「閃崩」調查:財務造假疑雲 貼牌模式雷點
    一位興業證券分析師發布於2019年的研報中關於「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的分析,被市場普遍解讀為指向南極電商財務造假,該質疑或是造成下跌的源頭。1月5日晚,南極電商緊急召開機構投資者電話交流會,向機構投資者釋疑。當晚,公司連夜出臺回購計劃,試圖穩住下跌的股價。但1月6日開盤,南極電商股價跌勢不止,當日收報10.37元/股,跌幅6.49%。
  • 超5億大手筆回購難擋股價下跌 「吊牌之王」南極電商陷造假疑雲
    南極電商正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以「貼牌」的商業模式衝上A股的南極電商被質疑財務造假。總市值半年多跌去超340億連續跌停後緊急拋出回購計劃2021年開年,南極電商股價遭遇了連續跌停。1月4日開盤閃崩跌停,1月5日開盤後不久也跌停。
  • 南極電商造假風波:看空者被調離 匯添富明星經理雷鳴加倉大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 南極電商被質疑造假股價大跌,電話會上拋出回購計劃緊急維穩無視信披紅線?市場眼中的電商白馬股——南極電商,近兩日卻因為幾年前的一份分析師報告流傳,而被推上了造假風波,導致股價接連兩個跌停。1月5日,南極電商股價收盤下跌9.91%。為了穩住投資者情緒,公司高管在收盤後召開了電話會議。
  • 手撕「吊商」引首席怒懟,南極電商VS格隆匯,誰對了?
    昨天,再聽聞南極電商股價連續大跌、興業證券PPT在各大群裡轉發、曹山石大V發聲時,探雷哥回去一看,發現南極電商早已風光不再,股價讓人唏噓不已。探雷哥就再把南極電商被質疑造假始末拿出來說一說吧,才能無愧於這些敢於發聲的,真的猛士。
  • 南極電商近期市值縮水40%北上資金最「受傷」 公司盈利能力明升暗降
    南極電商股價恰是去年三季報公布之後調頭下行後一跌而不可收拾。關於公司涉嫌財務造假的猜測再度浮現,引發投資者討論。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關於南極電商財務造假的質疑此前便偶有出現。2019年,興業證券曾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導投資人識別體外循環造假。在這份報告中,興業證券舉了「XX電商」的案例,並提出了六個疑點,分別是:淨利潤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無明顯的競爭對手、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帳款)、經營規模翻倍增長的同時員工數量下降、供應商和客戶高度重疊。
  • 都是研報惹的禍「至暗時刻」的南極電商還能「翻身」嗎?
    不過,在股民眼裡,與A股上市公司南極電商飛流直下的股價相比,零下幾十度都不算事。2021年開年伊始,短短4個交易日內,南極電商股價便下挫25.73%。這讓持有這隻股票的投資者,心中的寒氣比室外的天氣更涼。伴隨著股價下跌,南極電商業績造假的傳聞再度在市場上流行。而從市場交易數據看,部分機構也在殺跌出貨。一向以電商自詡,業績還不錯的南極電商,一時間蒙上造假疑雲。
  • 南極電商,為何外資越跌越買,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前些日,有人質疑南極電商財務造假,從今年7月公司股價創新高以來,當前已經下跌過半,按照目前的股價計算,從高位下跌幅度,已經高達57.6%。整個今年的行情,就如有過山車一樣,真是哪裡來哪裡去。然而,隨著公司股價屢創半年來的新低,公司也是坐不住了。
  • 造假疑雲再發酵,回購計劃也擋不住股價閃崩,南極電商怎麼了?丨解財報
    昨日晚間,南極電商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但公司不存在應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亦不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買賣公司股票的行為。同日,南極電商回購計劃應聲落地。
  • 市值蒸發逾80億 南極電商跌跌不休
    來源:金融投資報新年伊始,在上證指數大刀闊斧站上3500點時,做吊牌生意的南極電商(002127)股價卻與之背道而馳。盤面顯示,南極電商股價在本周一和周二連續跌停。1月5日晚間,公司緊急推出5億元回購計劃,但市場似乎並不買帳,1月6日股價依然大跌6.49%,收於10.37元。
  • 史上最牛電商,陷造假風波,股價閃崩
    史上最牛電商,毛利率90%,淨利率超過50%,南極電商的業績秒殺其他電商巨頭!業績漂亮得不真實,也就頻繁迎來造假質疑!最近,南極電商遇到事了,開年後,股價連續兩日跌停,今天再度大跌近7%,三個月內,股價已經腰斬!隨著股價的持續大跌,尤其是在開年三個交易的暴跌,造假風波又起來了!1、南極電商的業績真實性存疑!
  • A股電商龍頭連續大跌,南極電商怎麼了?
    與火紅大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月12日,南極電商再次遭遇跌停,開盤不久就直接下挫10.04%並持續到收盤,股價也觸及了9.23元的近期新低。僅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就已經下跌了32.18%。
  • 南極電商:暴跌了62%,但我絕不會抄底!
    一、說說南極電商過去十多天裡,在公眾號後臺,我總會莫名其妙的收到一個問題:南極電商可以抄底嗎?這讓我一度有些奇怪,我之前從來沒有在文章裡聊到南極電商,為什麼卻有那麼多朋友不斷問我能不能買這家公司?不過,對於這些朋友的疑問,我都儘可能的私信回答了,抄底需要謹慎,這家公司質地一般。
  • 證監會回應南極電商股價異動:將公司股票交易納入重點監控範圍
    人民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杜燕飛)針對南極電商的股價異常波動,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15日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證監會第一時間將該股票交易納入重點監控範圍,一旦發現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嚴肅查處。  高莉表示,根據相關規定,證監會已督促公司於1月13日發布澄清公告回應市場質疑,並要求年審會計師對公司2020年度財務報告進行重點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