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生產的每一滴葡萄酒都成為高品質產品
短短幾年時間,高崖仙月酒莊幹紅已經由當初的名不見經傳變得炙手可熱。到現在,高崖仙月酒莊專賣店已經開到100多家。作為濰坊本土誕生的紅酒,其創始人秦春明一開始的定位就是要做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好的紅酒。他的自信來自哪裡呢?秦春明說,他的法寶就在於「做良心企業」,他從葡萄種植這一源頭開始抓起,按照國際綠色、無公害種植標準種植,為高品質葡萄酒的釀造打下基礎,讓自己生產的每一滴葡萄酒都成為高品質產品。
辭去高管職位,回鄉種葡萄
在濰坊市昌樂縣的最南部,有一座煙波浩淼、風光秀麗的湖。這就是聞名遐邇的仙月湖。仙月湖地處汶河上遊,傳說此湖是嫦娥、吳剛升仙奔月的地方。
9月6日,記者驅車兩個多小時趕到這裡,並不是為了欣賞這裡優美的自然風光,而是為了尋訪一座藏在山中的葡萄園。
九月的仙月湖風光旖旎,這個名字中自帶仙氣的湖泊,在經過幾場雨水補充後,顯得更加豐滿迷人。
湖畔對面的山坡上,秦春明彎腰為一棵葡萄藤蔓拔去了根部的雜草,他的身後是三千畝的葡萄園。藤上的葡萄已經收穫了絕大部分,今年雨水多、氣溫高,這些嬌嫩的葡萄也比往年成熟得早了些。
秦春明捧起一串還未熟透的葡萄,撕開套在上邊的紙袋,飽滿黑紫的葡萄粒像嬰兒般睡在裡邊,秦春明滿意地說,今年的葡萄長勢不錯,一定能釀出好酒。
這片一眼望不到邊的葡萄園是秦春明親手開墾出來的,當年他懷揣著要建中國真正的葡萄酒酒莊的夢想,將這片長滿荊棘的山地變成如今的模樣。
12年過去了,秦春明的夢想正逐漸成真。
談起現在的事業,秦春明告訴記者,在種植葡萄之前,他在青島某品牌冰箱生產企業任冰箱冷櫃銷售總經理。可就在事業最輝煌的時候,他放棄優厚待遇,毅然辭職回昌樂老家種起了葡萄。
「當時在企業工作的時候,為了開發儲存葡萄酒用的電子酒窖,我認識了法國的葡萄酒專家,學習了不少葡萄酒知識,在了解到西方葡萄酒酒莊模式與中國酒廠模式的不同後,我就萌生了要建一個葡萄酒酒莊的想法。」秦春明說,「據我所知,當時全國沒有一個真正的葡萄酒酒莊,所以要想釀造高品質葡萄酒,還得走酒莊的道路。」
開闢千畝荒山,只為建純正紅酒莊
在酒莊酒文化比較發達的法國,酒莊奉行的是「我種葡萄我釀酒」的方式。因此,秦春明想要做酒莊酒首先要種葡萄,而在哪兒才最能種出最好的葡萄成了擺在他面前的第一個難題。
辭職後,秦春明與中國著名的葡萄酒學博士塗正順花了半年多時間尋找葡萄種植地。一般公認的葡萄種植黃金地域位於北緯36.3度附近,秦春明在煙臺蓬萊、龍口、招遠、棲霞,青島萊西,濰坊高密等處於北緯35度至37度的山東半島上尋找種植地,正當秦春明在這幾個地方來回比較時,昌樂縣政府大力招商,推動秦春明回鄉考察,沒想到仙月湖畔的山坡竟然是釀造高品質幹紅的「風水寶地」,塗正順教授大力推薦仙月湖東岸的龜壽山。
這裡海拔大約在兩百多米,經過調查,秦春明發現此處無霜期179天,平均氣溫12.7度,尤其是這裡四季分明。春天降雨只有全年的8%,氣溫回升快。夏季雨水充足,降水佔全年的58%,能促進葡萄的快速生長。秋天雨水明顯減少,秋高氣爽陽光充足,非常利於葡萄的成熟。沂山清徹純淨的山泉水匯集成仙月湖,可以滋潤著葡萄的生長;緩緩爬升的山坡,通風透氣,下雨不積水,土質是沙質土壤,含鉀鎂鈣等豐富的礦物質⋯⋯這裡無疑是種植葡萄的黃金寶地。
「當時選擇的這幾個地塊,從表面上看都符合條件,但是我們又用累計積溫、累計光照、累計降水量以及五十年以來的氣象數據進行比較,最後發現仙月湖龜壽山的條件是最好的。」秦春明介紹。
2006年,秦春明承包了幾千畝山地,為酒莊取名「高崖仙月酒莊」,開始勾畫他酒莊夢的藍圖。可是,這片看上去很美的「寶地」,當時卻是遍布荊棘。想要在這裡種葡萄,必須先把漫山遍野的荊棘先除掉,這可是一項大工程。
秦春明領著20幾名當地的農民拿著鋤頭開始拓荒,荊棘根深難挖,枝韌難砍,秦春明親力親為,餓了和工人一起涼水就饅頭,困了就躺在樹底下睡一覺。在山坡上有一塊空地,秦春明說,這塊地原來也是雜草叢生,我們經常在這裡吃飯睡覺,一塊草地硬生生被磨得光禿禿,到現在都不長草。
而在如今的葡萄園內,細心的人們仍可以看到一塊沒有開發的荒地——這是秦春明特意保留下來的,為的就是記住這座荒山最初的模樣。
源頭把控,只為每一滴都是高品質
秦春明一邊開荒,一邊把葡萄樹一棵一棵地種下去,這樣幹一直持續了8年時間。這些葡萄樹都是他費盡周折從歐洲引進的名貴釀酒葡萄品種。可是,就在葡萄樹剛剛種下的時候,秦春明的心裡卻有一些猶豫了,「在山上種葡萄能活下來嗎?就算能長出來,能釀酒嗎?」
不過秦春明又很快安慰自己,一定能行的。這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這是遠古火山的遺脈,這裡不光盛產藍寶石,就連土壤也不普通,這裡出產的瓜果都很香甜,葡萄也一定差不了!
在葡萄園內,秦春明隨手撿起來一塊石頭,「你看,這石頭有五種顏色,山上遍布這樣的石頭,這裡的土壤叫做五色砂石土。」秦春明說,這源於1800萬年前附近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富含礦物質的土壤,裡面富含硒、鉀、鈣、鎂等礦物質。園區為山坡地形,不積水,不潮溼,種植出的葡萄格外香甜,並且富含多種微量元素。
在葡萄酒行業有句話:好的葡萄酒是種出來的。秦春明告訴記者,「做酒就是做良心。」他要從葡萄種植這一源頭開始抓起,按照國際綠色、無公害種植標準種植,讓自己生產的每一滴葡萄酒都成為高品質產品。
秦春明說,他們採取純天然種植,只有天氣太旱才人工澆點水,所以畝產量只有普通葡萄種植的四分之一。高崖仙月酒莊的葡萄園嚴格控制在畝產2000斤以內,這是為了讓每一粒葡萄,吸取足夠的營養。此外,園內還選擇性保留園裡的雜草,是為了保持水土和優化土壤。「而為了確保葡萄的綠色無害,我們從來不用除草劑,都是人工除草。」另外,園內還採取夜晚燈光誘殺等方式消滅害蟲,基本上不使用殺蟲劑,即便有特殊情況非用不可時,也是儘可能少量使用波爾多液等無毒無殘留的有機農藥,從而達到葡萄綠色無公害,釀成酒才喝著放心。
「我做事比較執著,一開始就想在中國釀造上好的葡萄酒,建造一個能流傳很久的酒莊,所以我堅持自己種葡萄,自己生產,保證品質。」秦春明說,「我們堅持按照法國頂級葡萄酒莊的要求,不將葡萄的種植交給農戶,自己親自種植管理,目的就是為了讓每粒葡萄達都到最高的品質要求。」
葡萄種植的前三年是沒有產量的,猶如十月懷胎,秦春明的葡萄等了三年。2009年,秦春明終於可以用自己種植的葡萄釀酒,經過一年的釀造周期後,2010年秦春明釀造出了第一桶葡萄酒。
誓釀中國最好的酒莊葡萄酒
「釀中國最好的酒莊葡萄酒。」這是秦春明給酒莊的發展定的基調。
秦春明告訴記者,要想釀好酒,技術是關鍵。秦春明認為,每個酒莊都有屬於自己的釀酒哲學。如何將相同品種的葡萄釀造成各有特色,極具個性的葡萄酒是他們終身追求的使命。因為不同的土壤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產出的葡萄會不同。因此每一年的釀酒工藝都要隨之變化,有時甚至是創造性的發揮,才能使該年的酒達到最佳狀態。整個釀造過程由秦春明親自全程管理。特聘著名葡萄酒學博士塗正順教授、國家級品酒委員、釀酒名師孫方勳教授組成釀造團隊,針對每一年不同品種的葡萄制定嚴密科學的釀造方案,充分挖掘優質葡萄潛藏的優秀香氣和營養成分,晝夜輪流值班、精細工藝操作。釀出的高崖仙月乾紅葡萄酒不衝、柔順,越喝越有香氣,空杯留香;越品越有味道,饒有餘味。
就在記者採訪的當天,來自福建福鼎的陳先生慕名來到高崖仙月酒莊希望能在福鼎開一家專賣店,當他親自考察葡萄園,品嘗紅酒,再聽秦春明講述他的創業過程,陳先生最終下定決心。秦春明告訴記者,他的紅酒從來不做廣告,靠的就是口口相傳、消費者的信賴,如今高崖仙月酒莊已經在全國開了100多家專賣店,上個月專賣店開到了雄安新區,可以說,高崖仙月已經成功走出了山東,邁向全國。
秦春明告訴記者,目前他的葡萄園已有3000畝,下一步他要把葡萄園擴大到一萬畝,而依山而建的酒莊也已經得到了相關部門的批准,到那時候,他的酒莊夢就真的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