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測量精密高程加密點布置方法

2020-11-28 建設工程教育網

  【學員問題】公路測量精密高程加密點布置方法?

  【解答】1 、高程控制點複測精度評定按照二等水準測量技術規範要求 (GB50026-93) ,加密點精度要求及觀測方法按照精密水準測量技術規範要求 (GB50308-1999) ,觀測路線按照附合或閉合路線往返觀測。

  2 、精密高程加密點應充分利用施工區域的導線點及城市水準點,這樣便於長期保護和方便使用。

  3 、車站及車輛管理段的特殊區間應設置兩個以上水準點,以滿足施工精度需要。

  4 、加密水準點間距平均控制在 300m 左右,點位應選在離施工場地變形區域以外穩固的地方,牆上水準點應選在永久性建築物上。

  5 、水準點點位應便於尋找、保存和引測。加密點詳細位置見後附 ( 加密水準點路線布置圖 ) .

  6 、水準點觀測應在標石埋設穩定後進行,觀測時間可選在上午或下午進行。

  7 、繪製點之記,必要時設置指示樁。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責任編輯:tracy

相關焦點

  • 測量員實操技能講解——工程測量中如何加密控制點測量?
    控制點是用來測圖和放樣的已知點,在已知點如有測不到的地方,就需要對控制點進行加密,達到全面測到測區的地形和建築的要求,控制點加密至關重要,關係著測量是否成功,接下來,就為大家講解工程測量的控制點加密怎麼操作?
  • 公路高程控制測量水準點怎麼布設
    【學員問題】公路高程控制測量水準點怎麼布設?  【解答】水準路線應沿公路路線布設,水準點宜設於公路中心線兩側50~300m範圍之內。水準點間距宜為1~1.5km;山嶺重丘區可根據需要適當加密;大橋、隧道口及其它大型構造物兩端,應增設水準點。
  • 高程測量的概念
    【學員問題】高程測量的概念?  【解答】在工程的勘測設計與施工放樣中,都必須要測定地面點的高程。高程測量是根據一點的已知高程,測定該點與未知點的高差,然後計算出未知點的高程的方法。高程測量按使用的儀器和測量方法來分,有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氣壓高程測量三種。
  • 巖土工程中勘探點放樣及高程測量方法
    1、明確勘探點位放樣依據,以及將各點位放樣反映在放樣草圖上;明確高程引測依據及系統,同時做好各勘探點司測原始記錄及計算,建設單位(或委託方)提供的測量定位資料及測量放樣原始記錄應保存歸檔;測量儀器每年必須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第三方校驗,確保其精度有效。
  • 公路橋涵施工測量一般規定
    【學員問題】公路橋涵施工測量一般規定?  【解答】1、對控制性樁點應進行現場交樁,並進行控制點複測,保護好其成果。根據具體施工的需要應對控制點進行加密。大橋的控制性樁點應編號繪於標誌總圖上,並註明各有關標誌坐標,相互間的距離、角度、高程等,以便於尋找。橋址中軸線控制樁對於大橋每岸不少於2個,並測定各墩臺控制樁。
  • 三角高程測量方法
    經過長期摸索,總結出一種新的方法進行三角高程測量。這種方法既結合了水準測量的任一置站的特點,又減少了三角高程的誤差來源,同時每次測量時還不必量取儀器高、稜鏡高。使三角高程測量精度進一步提高,施測速度更快。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是發展兩國友誼的新舉措。 今年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開展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陳俊勇院士、楊元喜院士領銜的測繪科技與管理方面的專家進行了嚴格審查把關,對「綜合運用GNSS衛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衛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精確測定珠峰高程」的技術路線,給予了充分肯定。
  • 全國一等水準點高程近20年變化分析
    , 大幅度提高了水準路線上重力異常改正的可靠性; ③水準網觀測時間從9年縮短到4年, 最大水準環閉合時間從5年縮短到6個月, 極大地削弱了地面沉降等因素的影響; ④優化了平差方法, 實現了每個水準點高程中誤差的計算; ⑤每千米水準測量全中誤差從±1.06mm提高到±0.92mm, 是我國迄今為止精度最高、 規模最大、 現勢性最強的國家現代高程控制網.
  • 我國正式啟動2020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是發展兩國友誼的新舉措。今年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開展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後面簡稱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介紹,為推動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順利開展,保證測量工作的科學性、高程成果的精確性,自然資源部組織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及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單位的精銳力量,編制珠峰高程測量技術設計書和實施方案。
  • 施工測量的基本方法教學,實用乾貨
    2、利用測量控制點放樣利用建築基線的設計坐標和附近已有測量控制點的坐標,按照極坐標放樣方法計算出放樣數據(β 和 D),然後放樣。設放樣點P在施工坐標系AQB中的坐標為(AP,BP),在測圖坐標系(或大地坐標系)中的坐標為(xP,yP)。
  • 測量放線高程控制測量規定
    首級網應布設成環形網,加密網宜布設成附合路線或結點網。  3、測區的高程系統,宜採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在已有高程控制網的地區測量時,可沿用原有的高程系統;當小測區聯測有困難時,也可採用假定高程系統。  4、高程控制點間的距離,一般地區應為1~3km,了業廠區、城鎮建築區宜小於lkm.但一個測區及周圍至少應有3、個高程控制點。
  • 靜態GPS測量——高程控制連接
    117.高程控制連接高程控制點和整網連接通常不同於水平控制點的連接方法。實例項目的第一個時段專門討論所有平面控制點的連接問題。高程控制點沒有類似的方法。首先,大地水準面波動起伏與基線測量誤差不可區分。其次,高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每個站點與控制網中最近的相鄰點充分地連接。項目只有一個高程控制點,效果幾乎總是最好,示例項目圖中11點和14點就是這樣,見圖1所示。可以使用傳統的水準閉合線路將高程控制點的可靠正常高從傳遞到附近的工程點。
  • 朱溪河右線大橋施工測量方案
    為了保證全橋施工時平面、高程、線型等方面的精度,確保工程的安全和質量,必須在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精確的測量控制。施工前進行工程測量控制網的交接樁工作,然後用全鑽儀、水準儀等儀器進行精確三角測量,和監理工程師共同覆核施工測量控制網的準確性及精確度。確認控制網符合要求後,即設點對控制網點進行保護,並進行加密,建立健全本工程平面及高程控制網,做到橋梁、線路中心線、墩位裡程點的準確無誤。
  • 論文推薦| 王文利: 全國一等水準點高程近20年變化分析
    相對於國家第二期一等水準網複測實現了以下突破:①優化了結點位置,加強了網形結構,在水準路線結點上實現了水準、GNSS、重力的基準融合;②在每個水準點上進行了加密重力測量,大幅度提高了水準路線上重力異常改正的可靠性;③水準網觀測時間從9年縮短到4年,最大水準環閉合時間從5年縮短到6個月,極大地削弱了地面沉降等因素的影響;④優化了平差方法,實現了每個水準點高程中誤差的計算;⑤每千米水準測量全中誤差從±1.06
  • 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我國從1988年1月1日起開始採用 1985 國家高程基準,起算點位於青島觀象山上的水準原點。以水準原點為起算點,利用精密水準測量原理,我國已建立覆蓋全國的國家高程基準網。   這次珠峰高程測量,測量隊員便是從珠峰地區的日喀則一等水準點起測,將高程傳遞至珠峰腳下的6個交會點。在交會點,測量隊員要在登頂測量隊員架設好測量覘標後,同時開始三角高程測量和交會測量。
  • 360頁公路施工測量手冊,測量工具+操作方法等圖文詳解,施工必備
    360頁公路施工測量手冊,水準儀/全站儀等+各種測量方法,超詳細近年來,我國的公路建設事業飛速發展,在今後一段時期仍將持續穩定發展。本手冊編寫的目的,是為公路工程施工人員提供一本施工測量較為系統、全面的參考書。
  • 空中三角測量的主要方法
    空中三角測量是立體攝影測量中,根據少量的野外控制點,在室內進行控制點加密,求得加密點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測量方法。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是發展兩國友誼的新舉措。今年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開展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為推動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順利開展,保證測量工作的科學性、高程成果的精確性,自然資源部組織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及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單位的精銳力量,編制珠峰高程測量技術設計書和實施方案。
  • 【施工測量】簡單、快速測量放線方法!
    其次,與甲方一道對現場的座標點和水準點進行交接驗收,發現誤差過大時應與甲方或設計院共同商議處理方法,經確認後方可正式定位。(2) 現場建立控制座標網和水準點。現場平面控制網的測設方法在下面。水準點由永久水準點引入,水準點應採取保護措施,確保水準點不被破壞。(3) 工程定位後要經建設單位和規劃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開始施工。
  •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實現技術突破
    記者了解到,早期的珠峰測繪多在無人登頂的情況下進行,傳統的交會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有可能出現偏差。因為珠峰峰頂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20多平方米的平面。從山腳下的各觀測點瞄準峰頂測量,目標點難以一致。因此,必須由人將覘標帶上峰頂。有了覘標,在山腳下布設的觀測點就能更精確地照準峰頂的測量目標,從而測得精確的角度和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