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日本教授成功合成了新冠病毒
11月5日,一位日本教授成功人工合成了新冠,這對於人類研究新冠病毒的特性是非常有幫助的。人類要成功地對付新冠病毒以及由新冠病毒造成的新冠肺炎大流行,除了要製造出可以預防人類感染病毒的疫苗之外,還需要研製出對應的治療藥物。
-
科學家警示並致力於預防新冠病毒在野生動物的大流行
問題是,這種大流行速度沒有顯示減緩趨勢,反而呈現第二波加速之勢。,這卻引起了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科學家的警惕,並成立了研究團隊致力於保護新冠病毒下一波潛在大流行的病毒受害者:野生動物。一方面,科學家知道,獨角鯨像其他哺乳動物一樣體內存在著廣泛的新冠病毒感染結合位點——ACE2受體;同時,獨角鯨缺乏常規的抵禦病毒感染的免疫保護機制,因而具有高度感染潛力。另一方面,大量研究在廢水中檢測到了具有感染活性的新冠病毒,並可以在其中存活最長可達數月。而美國一項研究更是在海洋中也檢出了具有感染活性的病毒。
-
為什麼新冠病毒會全球大流行?
這場危機的「引爆點」是,疫情初期當地決策部門沒有形成正確的判斷和進行及時的預警。按照鍾南山研究團隊的模型分析,如果武漢的封城措施晚5天,中國的疫情將增加三倍;而如果提前5天採取隔離措施,那麼感染人數將減少三分之二。目前普遍認為,這次中國新冠疫情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及時披露該病毒可以「人傳人」。
-
為什麼科學家們會認為,新冠病毒是來自太空?
根據一個中外國際研究團隊的研究文章,導致全球新冠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是搭乘來自太空的隕石,來到地球的!???關於導致今年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我們已經聽到了很多奇怪的說法,比如有陰謀論者認為,該病毒是從中國實驗室製造並意外洩露的,還有國外網友認為中國在他們國家建設的 5G 基站,能夠傳播病毒。但是,和 「新冠病毒來自太空」 相比,這些謠言都 「爛透了」。
-
新冠病毒只是預警:人類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與超級病毒的死磕
一次災難的背後,有一百次的預警。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次新冠病毒的肆虐很可能是個慘烈的警示:人類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以赴應對未來病毒隨時可能給予人類的致命一擊。一來,歐美政府多半本就沒把病毒當回事;二來,即使政府三令五申到了民眾那裡也會大打折扣,甚至會引起強烈反彈。西班牙病毒襲擊下的狂歡節、義大利的監獄暴動、美國人的我行我素讓他們的戰「疫」變得很艱難。這一次,日本享「譽」世界的歌舞伎町未來也很可能成為病毒藏汙納垢的窩點。
-
日本教授成功合成新冠病毒 研究者或可查明致病性
病毒學教授神谷亙稱成功合成新冠病毒。(圖源:每日新聞)海外網11月6日電日媒報導稱,日本群馬大學(Gunma University)研究生院的一名病毒學教授人工合成了新冠病毒,以了解並解釋其機制的運作。
-
新冠病毒源自中國?別讓虛假信息也跟著「大流行」
針對近期在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的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21日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就現有證據來看,這一病毒起源自動物而非實驗室人為製造。她同時表示,該組織目前正與兩種「大流行」鬥爭,分別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虛假信息大流行」。
-
日本新冠病毒「變異」了?
編輯:化蝶日本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損失慘重,疫情初期,東京奧運會的重要性使日本政府錯失了快速管控住疫情的時機。日本病毒「變異」現在,日本想要管控住疫情,其困難程度已經提高很多,新一輪疫情已經到來。最近日本每日新增數百例,還在逐漸增長。8月9日,日本感染症研究所發現,6月以後在日本擴散的新冠病毒與之前的病毒相比有所變異,引起了恐慌,人們害怕病毒不斷變異會影響疫苗的研發。
-
廢水中檢出新冠病毒——為城市抗疫預警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對於新冠病毒傳播鏈和溯源的探索研究一直是疫情防控的一個重要方面,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的突發性傳染事件,進一步提示我們,「人傳人」和「物傳人」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研究和感染病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超乎想像。
-
科學家警告:含有新冠病毒的汙水可能是一個嚴重威脅
此前,科學家在新冠病毒SARS-CoV-2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到了RNA,因此,病毒RNA有可能最終進入城市汙水中,而在大流行的早期階段種種跡象表明,汙水中的新冠病毒,同樣不容忽視。近日,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BGU)扎克伯格水資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全球研究表明,含有新冠病毒的汙水可能是一個嚴重的威脅。這篇由35名國際研究人員合作的論文發表在《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評估了近期對廢水中的新冠病毒和以前空氣傳播的傳染病(包括SARS和MERS)的研究。
-
日本專家的新觀點:新冠病毒「七階段模式」,預測今冬的流行狀況
新冠病毒也和感冒一樣是弱毒病毒,在日本,曝露的人中約98%是無症狀或者可以用這樣的自然免疫來應對,以感冒的症狀結束(過程1~2)。這與日本的死亡率有很大的關係。另外,日本人比起歐美人接觸新冠病毒的機會更多,也起到了自然免疫的感作作用。由於這兩個不同,歐美以10%或更高的比例在應對感冒之前進入了一個階段。而且,日本人與歐美人相比,血液難以凝固,這也與「細胞因子風暴」引發的血栓難以產生有關,被認為是日本死亡率較低的原因之一。
-
今日迎白露,天津兩個區發布大霧預警 | 新冠病毒會滅絕嗎?張文宏...
他還給出3個讓新冠病毒滅絕的條件,只有全部符合才能消除新冠病毒。這3個條件人類能做到嗎?SARS、天花都滅絕了,新冠能嗎?2003年的SARS莫名消失,讓人們最初判斷有親緣關係的新冠病毒會有同樣命運。「2003年的SARS沒有了,只是說它的跨物種傳播(從其他物種闖入人類社會)不太成功。」
-
Nature:在日本和柬埔寨發現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
Veasna Duong表示從柬埔寨馬蹄蝠中發現的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甚至與它的祖先密切相關,它能夠提供有關新冠病毒是如何從蝙蝠傳給人類的重要信息,並為大流行的起源提供可能的尋找方向。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學家EtienneSimon-Loriere表示,這種新病毒可能與新冠病毒的關係相距甚遠,在這種情況下,對其進行研究將有助於科學家更多地了解該病毒家族的多樣性。
-
新冠病毒或將在全美大範圍流行!科學家創建首個新冠病毒原子圖,疫苗有望!
UPDATING:CDC做好新冠病毒在全美大範圍流行的準備,屆時可能會關閉商業、學校等北加Sacramento和Humboldt地區新增兩例確診美國科學家創建首個新冠病毒原子圖,是研製疫苗的關鍵一步!CDC在本周五的電話會議中說道,衛生署已經做好了準備,應對新冠病毒在全美範圍內的大流行。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新毒株的傳染性比早期新冠病毒更強,研究者推測,這可能與新毒株的「D614G」突變有關,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毒株比原始毒株更致命。科學家解釋說,與其他遺傳物質一樣,病毒會隨著蔓延過程中的不斷複製而慢慢變異。
-
日本蝙蝠身上也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1%
(觀察者網 訊)新冠病毒起源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與合作。近期,日本科學家又有所發現。據日本共同社11月26日報導,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的研究小組近期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從日本固有種蝙蝠糞便中檢測出了與新冠病毒一致度達81%的病毒,但他表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同時,另一個團隊在柬埔寨一種蝙蝠上,也發現一種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病毒。
-
日本蝙蝠身上也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1%
(觀察者網 訊)新冠病毒起源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與合作。近期,日本科學家又有所發現。 據日本共同社11月26日報導,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的研究小組近期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從日本固有種蝙蝠糞便中檢測出了與新冠病毒一致度達81%的病毒,但他表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同時,另一個團隊在柬埔寨一種蝙蝠上,也發現一種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病毒。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超過7500個病毒基因組數據,發現新冠病毒2019年年底可能已在全球傳播。新華社發 朱禹/製圖「對病毒來源的調查要『以科學為中心』」。《自然》雜誌發表社論指出,許多國家領導人都希望聽取專家的科學意見,據此採取行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挽救生命。
-
@三亞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新華社發 朱禹/製圖 「對病毒來源的調查要『以科學為中心』」。《自然》雜誌發表社論指出,許多國家領導人都希望聽取專家的科學意見,據此採取行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挽救生命。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麥可·瑞安表示,對新冠病毒來源的相關調查對防止疫情捲土重來非常重要,對病毒來源的調查要「以科學為中心」,讓科學家主導。
-
許多地方流行的新冠病毒已不同於原始病毒…
然而,病毒的突變對人類而言絕非好事,典型例子就是流感病毒的突變,它使得上一年還頂呱呱的疫苗到了第二年,面對變異後的新毒株就「武功全廢」、效力大減。根據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的一項新研究,一種新冠病毒的新毒株——D614G突變株——似乎比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伊始的病毒具有更高的傳染性。這種名為D614G的新毒株於2月份在歐洲浮出水面,之後出現在美國東海岸。該報告稱,自3月中旬以來,它成為在全球傳播的主要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