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料理人》看了這部片子才知道,為什麼美食也能擁有治癒能力

2021-01-08 魚魚說紅豆豆

每個人都有各自喜歡吃的東西,所以每個人對美食的理解也不一樣,喜歡吃辣的人把人生鮑魚放在他的眼前,他可能都不屑一顧,不喜歡吃蘑菇的人再好吃的蘑菇也引不起他的興趣。民以食為天,吃東西這是一個生物的本能,也是生命能夠維持下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人類還沒有產生意識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進食了,所以吃這一行發展了這麼多年,被發明出來的美食數不勝數,每個國家都有代表作,甚至一個村都有村裡特別擅長的一道菜。美食就是能讓人吃了之後很快樂的一頓飯,人在餓的時候吃東西就能得到一種很強的幸福感,相反,如果人在很撐的時候還逼著他吃東西,那就像是受刑一樣。今天我們說的這部電影名字叫《南極料理人》,看了這部片子才知道為什麼美食也能擁有治癒能力。

電影絕大多數都在描述人類,如果拋開人類不談,那我們腦海中出現的就是動畫卡通片,這是電影的兩大主題,其實電影的主題包羅萬象,只要導演能夠想出來拍攝技術跟得上,那就什麼都能拍得出來,與動物為視角的電影不是也拍得不錯嗎?《南極料理人》主題和名字相匹配,說的就是美食,觀眾們在看的時候也是大飽眼福,最好在觀劇的時候能準備一些東西吃,餓著肚子看電影可是很難受的事情,不過你手中的零食可能會變得索然無味,因為這部劇中出現了太多好吃的東西。如果說電影有什麼特別的,那就是這幾個大字:根據真人事件改編,日本拍攝的有關美食的電影,基本上都是以治癒為主題的,南極料理人顧名思義做飯的人在南極,南極可是一個很冷的地方,除了企鵝和魚類,應該看不到其他的東西。

故事劇情沒有什麼高深莫測的,總共時間兩個小時,貫徹全篇的就是兩個字:溫暖,在南極有一個考察隊,裡面的成員各司其職,有觀察天氣的,有觀察冰河的,還有修機械的,包括醫生和通訊員,最後的一位就是廚師,每一個職業都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特別是這位廚師西村,為了來這裡工作,拋棄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子,把他們丟在家裡,自己的一個人跑到外面給別人做飯,甚至還被人瞧不起。要說用最直觀的文字去形容南極,那就是一望無際的白,所以為了消除這種寂寞,西村決定用美食來治癒對人內心的孤獨,每天吃的每一頓飯、每一口菜都是精心準備的,特別是米飯,在日本米飯是非常出名的,可惜筆者從來沒有吃過,飯糰的味道和口感據說很好,本來米飯裡是不放什麼東西的,可是為了讓遠離家鄉的隊員們通過美食感受到家的味道,

西村雖然是一個廚師,但他卻知道自己的隊員到底有多麼辛苦,這裡的溫度市場能達到零下50度,工作環境已經艱苦到不能再艱苦,如果吃不飽的話,身體產生不了足夠的熱量,他們在外出事很有可能會因此暈倒,在這裡暈倒的基本上和自殺差不多,每過半天時間,這些隊員都會飢腸轆轆的到西村面前,看看今晚做的飯到底是什麼?當小隊隊長拿起了桌子上的一個飯糰放進嘴裡的時候,就好像路飛找到了羅傑留下的寶藏一樣,滿臉都是欣慰而且滿足的笑容,西村看到這一幕也非常高興,有人認為他做的東西好吃,就是對他最大的鼓勵。

導演的拍攝手法主要在詮釋人們的情緒,我們能夠從演員的表情中看到他們現在的情緒到底是什麼樣的,唯一在情緒上起到波瀾的應該就是男主角吃了一口隊友給他炸的雞腿,兩隻眼的眼淚算是停不下來了,雖然是一個大老爺們兒,被東西好吃到哭有些磕磣了。這個小隊任務結束的時候,西村戀戀不捨地看向他們,對他們的離開無可奈何,又不知道該怎麼挽回,這段經歷相信在他們幾個人的心中都會永遠銘記,只是跟那幾個人比起來,西村要記下的更多,心情不好的人推薦你去看這部電影,看完之後一定能治癒你內心的缺口,讓你覺得黑暗的世界還是有一絲光明的,反正筆者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看的是渾身舒暢心情大好,歡迎你也去體驗。

相關焦點

  • 《南極料理人》南極炭燒
    這是我的開場白,而潛臺詞是「我可不知道什麼餐桌禮儀!」在南極木炭對於我們來說是最佳的燃料,即使在缺氧低溫的環境下依然可以釋放出大量的熱能。以前參加第30次越冬隊時,我們曾在風速10米/秒、零下40度的惡劣環境下舉行室外燒烤,當時同樣依靠木炭的獨特優勢。要是我們在越冬之前與木炭生產商達成協議,幫助宣傳木炭在極地環境下也能正常使用的優點,或許生產商會為我們提供整個越冬期使用的木炭吧。我曾經狡猾地尋思過這個計劃,但已經晚了。
  • 《南極料理人》——唯有愛與美食不能捨棄
    南極,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年平均氣溫低達-53℃,不僅如此,哪裡平均每年8級以上的大風有300天。寒冷,風大,空氣稀薄,物質匱乏。
  • 南極料理人
    在北極,有海豹有企鵝有北極熊,縱然是極寒之地,但是也有動物的存在,而在南極,茫茫天地歸於虛無,除了一片純白什麼都沒有。電影「南極料理人」就是以南極為背景所拍攝的一部電影,雖然電影拍攝地是在日本北海道,但是電影的氣氛渲染得非常好。
  • 《街角洋果子店》:這部日本電影,用甜品治癒你最深處的不快樂
    美食作為人類生存下去的本源,被人類玩出了各種花樣,中餐、西餐、甜點...但無論如何定義,它們的使命或許就是充分發散其美味,填飽人類的肚子、治癒人類的靈魂。小編此前已經推薦過《風味人間》、《水果傳》等紀錄片,今天將給大家推薦一部以甜點為主人公的日本電影《街角洋果子店》。
  • 《南極料理人》——學好油鹽醬醋茶,走遍南極都不怕!
    這就是日本南極科考站——圓頂平安基地的日常,1997年,廚師西村淳被派去那裡負責夥食。他根據真實生活寫了本散文集,後來被拍成了電影《南極料理人》,由堺雅人主演,講述了八個科考隊員的故事。西村也不是自願去的,他本來在海上保安隊做廚師,他一個嚮往南極的同事獲得去南極做廚師的機會,無奈出了車禍,上司就讓他頂替,連跟家人商量的機會都沒有。
  • 日劇《歡樂南極廚》:一碗冷飯
    儘管日本各大電視臺不斷靠加入新的人設和劇情來構建美食場景,甚至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田中圭主演的《不倫食堂》就是食、色、食色兼有,話題性是有點,但電視劇本身並不成功;再比如說高畑充希演鐵面女吃東西的《忘卻的幸子》,場景構建和美食治癒的因果關係構建都成立,但觀眾就是不吃這一套;黑道大哥駐家做飯的《飯俠》,退休之後在小酒館裡一面吃一面產生武士幻想的《野武士的美食》,只表現做飯鏡頭沒有吃飯鏡頭的
  • 《南極之戀》為什麼要去南極實拍?那些南極電影又是在哪裡拍得?
    真是太實在了,叫《南極之戀》就要去南極拍嗎?《火星救援》《月球》這些片子表示壓力很大。。。一、如果拍「月球之戀」怎麼辦之前有過不少紀錄片,包括著名《帝企鵝日記》《南極洲》這些的,人家確實是在南極拍得,因為是紀錄片啊,要實地考察的,有硬性要求。但電影故事片就不同,作為故事的發生場所,是可以「以假亂真」。
  • 這部美食紀錄片完爆《舌尖3》!
    《人生一串》攝製組拍攝地圖很多人覺得美食題材是最好做的片子,只要拍拍美食的製作過程、食客們的垂涎欲滴基本就大功告成了,但《舌尖3》和《深夜食堂》的「滑鐵盧」以「血的教訓」告訴我們,想要做好美食類片子或許並沒有那麼簡單
  • 即使在世界的盡頭《南極料理人》也能帶來美食的溫暖
    如何在家裡的方寸之地,活的正常還有意思,這一部《南極料理人》早已給出了答案。在遙遠的昭和基地,生活著八位南極科考人員,每個人都各司其職,都擔負著自己的使命,但其中有一位最特殊,他不直接負責南京的科考任務,但是卻負責著所有人的胃——廚師西村。南極,離大多數人都很遙遠,因為它在地球之極,氣溫之低讓細菌都沒有辦法生存。
  • 看了這部片,你就會覺得你們其實都是孩子《南極料理人》
    這部片子的劇情節奏舒緩,表演自然,笑點超好笑。堺雅人跟陳奕迅是一個款的,乍看不怎麼帥,但就是莫名想跟他結婚,而且婚後只要負責在家溫柔的呆著看電視好了我出去掙錢養他的那種。末了大廚因為擔心而特地送上門,結果又是很可愛的小插曲,出門才短短幾分鐘,飯糰結冰凍住了。有為了自己以後參加鐵人三項比賽隨時都在做準備的醫生。不管料理人西村在做啥,他總是可以趁機而入。猛地一踹門,詢問對方體重後在氧氣稀薄冰天雪地的南極騎著自行車載著西村練肺活量。好處就是,你可以用喇叭給今天的午飯做廣告。
  • 在南極享用美食是種什麼樣的感受,真是越看越餓
    在南極享用美食是種什麼樣的感受,真是越看越餓今天推薦的影片建議大家吃飽了再看,或者一邊吃一邊看,因為真的會很餓。《南極料理人》上映與2009年,片場125分鐘,豆瓣評分8.2。講述了日本南極觀測隊八個人的吃飯日常。
  • 《地心引力》這部片子的拍攝手法,讓人有強烈的身臨其境的錯覺
    看了電影《地心引力》,也看了各個評論,基本上給的評分太高,不值得8+的成績。故事講的平淡,沒有出彩點,也沒有經典電影裡對人性的闡釋,酷炫3d技術是該片觀影的唯一重要元素。bgm也不錯。五星的話嚴格給3星半。看到豆瓣上有提到再好的技術也拯救不了故事本身,的確如此。
  • 《美食獵人》充滿新奇幻想的美食世界,為了珍奇的食材去探索吧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這是一部來自日本,漫畫家出品的一部動漫,在2011年4月的時候才被改編為同名動漫,這一部作品是屬於奇幻冒險類作品,小編相信很多觀眾都看過這一部動漫,額看這一部動漫的原因是,因為在海賊王中有過他的出現才會根據一些線索,才找到這一部動漫的。
  • 《深夜食堂》美食顧問,堺雅人的南極吃播,適合下飯的電影
    在零下50多度、海拔3800米的南極工作是什麼感覺?半年看不到太陽,這裡連企鵝都沒有!7名考察隊隊員搭配1個廚師,在這樣清冷的南極,吃,成了最快樂的事情。每日按部就班地生活,一日三餐那麼規律,也那麼值得期待。《南極料理人》是2009年的電影,由堺雅人飾演廚師。
  • 這些網盤見的片子藏不住了!
    1932年,反應靈敏的好萊塢就據此拍出了第一部喪屍電影《白魔鬼》(White Zombie),但這部片子充滿了巫術、奴隸和種族的主題。 其實我們所熟知的喪屍電影,直到1968年才出現——《活死人之夜》。
  • 看了這部小說,我才知道了我與硬核作者的距離!
    短評:這部小說從參考文獻開始,就已經拉開了與我等凡人的距離!這部小說為什麼硬核呢?請你看一下作者開篇貼出的參考文獻。既然作者這麼嚴謹,我也來嚴謹一下好了。我數了下,第一個章節大概是118篇參考文獻。而光參考文獻就貼出了整整三個章節!確實被幾百篇參考文獻糊了一臉!好傢夥,起點又添一位狼人作者。
  • 《怒火攻心2》你知道嗎?腎上腺激素上升的一部片子!
    看過這部片子上一部都應該知道,這電影帶點黑色幽默的感覺,但是也是一部非常鐵血的一部片子,讓我們看看網友們怎麼說!起初看這部電影完全是奔著傑森斯坦森去的,這個處女座肌肉男有著酷帥硬朗的外表,還有一副天生的倫敦腔,女生為之著迷,男生向之學習。
  • 「去南極」的另一面:如果我不能去南極,也想看你去南極!
    我想這部動畫肯定不是所有人都覺得畫面有多麼多麼吸引人(比如像我這樣喜歡看「點兔」什麼的),畢竟畫面能不能接受是觀眾自己決定的,即使動畫裡出現的車站、學校、街頭等景色,都是實地取材之後描繪出來的,在網上的評論裡也被評為精緻,認真。
  • 《荒野間諜》為什麼火?看了才知道
    感覺拍完可以來一盤炸螞蚱了(最近剛吃過)不過以上當然不是這部記錄片的重點重點是BBC的工作人員可以有多調皮」也就是說這部記錄片的主角其實是BBC工作人員製造的各種間諜仿真「玩具」先來張集體照整個片子最逼真的應該是這個鱷魚寶寶
  • 美食是溫暖孤寂心靈的最好武器——《南極料理人》影評
    酸甜苦辣鹹,這是美食的最基本五味。無論抗拒什麼,但沒有一個人會拒絕美食,在一天最為勞累的時候,都希望陪伴在家人身邊,能有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來溫暖整個身心,人生最為愜意的事情似乎就是如此簡單。還是那張熟悉的面孔,還是那種讓人熟悉的親切感,還是那個溫和風趣的堺雅人。